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1篇)

鴨綠江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4-11-14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1篇)

鴨綠江導游詞 篇1

  丹東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與對面的新義州可謂是一衣帶水。是旅游觀光好景點了。每天到斷橋的游人很多。顧名思義,斷橋就是一座斷了的橋梁。這座連接中朝兩國的交通大動脈是鋼鐵骨架結構。這里,沒有西湖斷橋白素貞與許仙的浪漫;這里,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恥辱與不屈。

  現在,斷橋已經成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沿著鐵橋向河心走去,跨過四孔殘橋便走到了斷橋的盡頭,也就是說到了國界。對方是光禿禿的幾個嵌滿彈洞的青石砌的橋墩子,形影相吊,凄慘慘的矗立在江的一側。再往遠看,隱隱約約見到一座二層樓房,那便是朝鮮的重要城市新義州了。

  斷橋的左側,還有一座橋連接著兩國,一列火車恰好從朝方馳過,奇怪的是只掛著兩節車廂,而且窗戶布簾都拉的嚴嚴實實,看不見里面的情形。與國內繁忙的鐵路運輸相比,這條交通線顯得非常沉悶,冷落,孤寂。

  斷橋我方一側橋身漆為淺藍色,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著一塊紫銅巨匾,上書“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斷橋上的鋼軌靜靜地臥著,斑斑鐵銹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當年一群優秀的中華兒女是怎樣“雄赳赳,氣昂昂”地踏著它的身軀走向江對岸的。橋上成千上萬處彈痕,像一只只眼睛,見證著恨與愛的硝煙,見證著血與火的凝練。

  下了大橋,有游艇兜攬生意,可以乘船游覽鴨綠江風光,還可以從江上近距離觀望朝鮮。我們乘船來到江心,一江碧水,綠的發沉,江流滾滾,濺在船舷上,飛起雪白的浪花,爽人心骨。

  在游船上看斷橋,中國一側就像一條獨臂,而朝鮮一測的幾座橋墩則像殘留的幾顆牙齒,全然沒了唇齒相依的感覺。

  水無聲。江水有情。江水是一樣的。江的左右兩岸卻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一側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側是“蕭瑟秋風今又是”。

  江的左側是丹東市,群山疊翠,綠樹成蔭,危樓廣廈,接天摩云,車水馬龍,花木扶疏,景色殊美。熙熙攘攘的行人穿紅戴綠,像一道五彩繽紛的河流在大街上流淌。喝鴨綠江水長大的丹東姑娘們,身著短衣長裙,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和情侶在江岸邊的涼棚下啜著茶,聊著天,咬著冰淇淋,優哉悠哉,給這座英雄城市帶來不盡的青春活力。

  江的右側是朝鮮的新義州。游船盡量靠近了朝鮮一方的江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兄弟國家的境況。新義州淹映在一片稀疏的綠蔭之中,隱約只能看到露出樹梢的幾幢起脊的紅瓦屋頂,唯一引人矚目的是那幾叢粉紅色的花木。

鴨綠江導游詞 篇2

  鴨綠江劈頭于長白山,流長795公里。它的水又綠又甜,住在它岸邊的漢族人、滿族人、朝鮮族人……都是吃它的水長大的,它們愛鴨綠江,鴨綠江比如這些民族的生身慈母。

  鴨綠江水為什么是綠色的呢?聽說良久早年,天上有幾個仙女,來到關東長白山的天池,見那水面豁亮如鏡,附近山色溟朦,幾個仙歌女得不知怎樣是好,個中一個說:“姐妹們,咱們下去沐浴吧。”其他仙女說:“好!庇谑秋w快脫了衣裳,跳進天池,相互潑水嘻戲。玩夠往后,才靜下來洗頭發,洗身材,泡在水中看面前的色山光……太陽很快落到西山,仙女們想起該回天庭了,便匆匆跳登陸穿衣裳。這時才發覺到全部衣裙全被水濺濕了,她們一件件扯起來用力抖,那些衣裙滿是鴨綠色,抖下的水也成了鴨綠色,順著山谷往下淌,匯聚一路,成了鴨綠江。

  這是一則神話。古昔的人們,每每把與自身糊口痛癢相干的客觀存在視為神靈,把趨吉避兇的愿望,把獲取糊口溫飽的愿望,把天然對人賜予的愿望請托在神靈的恩賜上,而且把此種神靈由恍惚的存在變為有形體、有感情、有動作的詳細的存在,由虛幻的捉摸不定的意念變為抽象化的具有可以感知的存在。仙女洗澡,把天池水染綠;鴨綠江劈頭于天池,天然它的水也是鴨綠色。天池和鴨綠江是糊口在它周圍的人們所崇拜和依賴的,為了表達這種愿望,這則神話降生了。

鴨綠江導游詞 篇3

  列位旅客:

  你們好!

  我是導游員張明,本日,我陪同各人游覽鴨綠江。此刻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

  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道,江水蜿蜒舒緩,貴州導游詞,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沿岸青山層巒疊翠,幾十道峽谷幽深奧妙,江中巨細島嶼星羅棋布,加之褶皺怪異的江岸,蒼秀富強的植被,珍惜奇特的鳥獸,組成了以水景為重點,山景相呼應,山川條理理解,借景朝鮮風物紛繁爛漫的天然景觀。

  鴨綠江風光區在我國這一側有爛漫多彩的天然景觀,虎山長城、近代日俄戰爭遺跡,當代橋梁和大型水利工程,構成富厚的人文景觀。此刻分別為六大景區,即江口、大橋、虎山、平靜灣、水豐、綠江景區(有關六大景區的具體資料請見《走進鴨綠江》一書)。

  丹東市就位于瑰麗的鴨綠江邊,位于焦點景區的沿江沿海平原上,她有“萬里海域第一邊城”之稱——萬里海域(1.8萬公里的海岸線東端——西端為北侖河口)的東端出發點;中國最大的領土都市。

  流經丹東市境內的鴨綠江段,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請您留意鴨綠江劈頭于長白山,全長795公里,上游段位于吉林省境內)?偭饔蛎娣e61900平方公里,中國一側32500平方公里,丹東境內11700平方公里。

  鴨綠江由于水的顏色而得名,碧綠的江水,如同雄鴨脖頸的瑩綠,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用至今,在很早早年,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

  您看:右岸就是有著十年過程的丹東市商貿旅游區,當代化的都市建樹賦予了中國最大的領土都市以新的生命力;綿延數十里的都市構筑讓人們越發領會到江城人對水的偏幸。

  在右岸,有一條天下上最長的領土濱江參觀大路,這就是丹東市的鴨綠江景觀大道。這條與鴨綠江并行的大道一向延長到上游的虎山腳下。巍巍虎山挺立在江邊,俯視著秀美的鴨綠江,見證者久長的汗青。

  在右岸,人們或緩步于江邊瑰麗的廣場,或戲水于江上;人們隨便地以各類方法玩水,享受著大天然賦予江城的奇異瑰麗,締造著新期間的凱歌!

  您看:左岸是朝鮮的新義州。丹東市與朝鮮碧潼、凈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

  那是一片吸引天下眼光的國家。那是一片曾經燃燒戰火的土地。新中國幾十萬的優越子女血灑在那片土地上,用鮮血凝成了中朝情意,用鮮血換來了僻靜。

  人在江上游,江水船下賤。是鴨綠江培育了了中國臺灣瑰麗的風光,是鴨綠江養育了中國臺灣勤懇的人民?吹竭@水清如碧的鴨綠江,您大概會問,鴨綠江是中國北方第幾大河道(遼寧第二大河道,黃河以北地域流量最大的河道——流域內是中國北方降水量最多的處所)?鴨綠江與海內聞名的河道有何差異?差異之處就在于一江鴨水向西流,只要您掀開中國輿圖,萬里海域的東端出發點就是鴨綠江河口(她與最南端的北侖河口相距1萬8千公里)。因為上游建筑了幾座大型水庫,現在鴨綠江的水位較低,很難利用大型船只了。

  游船載著我們盡也許地接近對方的岸邊行走,這就是鴨綠江旅游的一大特色——只要不登上對岸就不算越界,這種環境在全部的界河中是不多見的。

  各人看:前面那座飛跨鴨綠江的“中朝情意橋”是丹東至新義州的鐵橋。它于1937年4月動工興建,1943年5月完工,全長940.8米。在它的旁邊有一座斷橋——就是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第一座橋,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完工。由其時東瀛鬼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便于過往船只飛行。

  偽滿時期,東瀛鬼子人在此橋上游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天之中朝情意橋),一九四三年四月啟用,逐將第一橋改為公路橋。一九五0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二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方一側剩四孔殘橋保存至今。

  各人看,昔時美國飛機射穿的彈孔依然留在橋梁上。那是汗青的見證。此刻這座斷橋為市級文物掩護單元,也是世界的愛國主義教誨基地。各人想一想,為什么橋身漆成淺藍色?那就是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僻靜。

  感激各人游覽鴨綠江,我們將繼承游覽鴨綠江風光勝景區的其他景區。

鴨綠江導游詞 篇4

  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于船舶航行?姑涝瘧馉幤陂g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F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橋景區主要景點。

  美麗的鴨綠江上有一座著名的橋,即“鴨綠江斷橋”,這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這座橋于1909五月動工,1911年竣工,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第一橋毀為廢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由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清風拂面,一條寬寬長長的墨綠色飄帶溫柔地在眼前流淌,眼前這幅美景就是著名的鴨綠江,江的這邊是中國的領土,對面則是朝鮮領土,遠遠看去,對面的場景依稀還能看清,真是奇特的邊境景色

  橋頭擺放的抗美援朝戰爭使用過的'武器模型。

  鴨綠江斷橋位于丹東市鴨綠江畔,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跡,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炸斷,是鴨綠江第一座大鐵橋所殘留在中國丹東一側的“斷橋”。該橋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開閉式大橋。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軍炸斷。

  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1993年鴨綠江“斷橋”被重新維修開發利用,并改名為“端橋”。一九九三年六月動工修整,辟為旅游景點,命名為“鴨綠江端橋”。橋身漆成淺蘭色,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由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靜靜呆在江中間的橋墩,對面則是朝鮮的領土。

  1993年6月,斷橋被開辟為旅游景點。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臺各一處,炮樓一個,橋史話展板30塊。游客參觀斷橋,不僅能了解斷橋歷史,觀看中朝兩岸風光,更能激發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20__年6月,鴨綠江斷橋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__年8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列為國家重點建設紅色旅游景區。

  鴨綠江斷橋遺址。

鴨綠江導游詞 篇5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鴨綠江位于丹東境內鴨綠江下游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里,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景區以水景為主線,山景相依托,名勝古跡歷史久遠,游一江可觀賞中朝兩國風光。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為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20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門票:鴨綠江斷橋15元

  位置: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

  氣候:氣候冬暖夏涼

  面積:全長210公里?偯娣e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六大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鴨綠江風景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緩,兩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有浩瀚秀美的水豐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長城、彈痕累累的鴨綠江大橋、我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最北端的江海分界線和古人類洞穴遺址、原始村落遺址和現代園林建筑等,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水豐景區:水豐水庫是中國東北最大的水庫,中朝兩國共管,庫區內森林都保持著近似原始狀態的自然景觀,水庫兩側峽谷秀麗、花木茂盛。

  太平灣景區: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景點組成。

  大橋景區:位于丹東市城區,是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有寶山懸虹、碧水玉榭、鴨江帆影、鐵橋彈洞等著名景點。

  虎山景區:位于大橋景區與太平洋景區之間;⑸叫嗡婆P虎,地勢險要,與對岸朝鮮“統軍亭”遙遙相對,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地。

  江口景區:區內最南端的一個景區。江海分界線是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游客。

  綠江景區:位于寬甸鎮江鄉和吉林省交界的渾江口。自然景觀秀美,植被近似原始狀態,有十二天門、天然狩獵場、冷風巖、五節樓山,以及古窯址等景點。

  交通:北京至平壤、莫斯科至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經彈洞出入國境。丹東還有通往沈陽、北京、長甸等的客運列車。民航已開辟直達北京、廣州、成都、溫州等地的航線。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20年建,當時是0年,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略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虎山景區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距據考證,它大約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豐碑。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構為主。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烽火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現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仔細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這里得名虎山。

  現在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建筑結構非常完備,包括城墻、城臺、敵臺、烽火臺、關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說,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再見!

鴨綠江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導游員,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覽鴨綠江。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

  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江水蜿蜒舒緩,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

  沿岸青山層巒疊翠,幾十道峽谷幽深奇奧,江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加之褶皺奇特的江岸,蒼秀繁茂的植被,珍惜奇異的鳥獸,構成了以水景為重點,山景相呼應,山水層次分明,借景朝鮮風光紛繁絢麗的自然景觀。

  鴨綠江風景區在我國這一側有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虎山長城、近代日俄戰爭遺跡,現代橋梁和大型水利工程,組成豐富的人文景觀。

  現在劃分為六大景區,即江口、大橋、虎山、太平灣、水豐、綠江景區(有關六大景區的詳細資料請見《走進鴨綠江》一書)。

  丹東市就位于美麗的鴨綠江邊,位于核心景區的沿江沿海平原上,她有“萬里海疆第一邊城之稱——萬里海疆(1.8萬公里的海岸線東端——西端為北侖河口)的東端起點;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

  流經丹東市境內的鴨綠江段,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請您注意鴨綠江發源于長白山,全長795公里,上游段位于吉林省境內)。

  總流域面積61900平方公里,中國一側32500平方公里,丹東境內11700平方公里。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在很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

  您看:右岸就是有著十年歷程的丹東市商貿旅游區,現代化的城市建設賦予了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以新的生命力;連綿數十里的城市建筑讓人們更加體會到江城人對水的偏愛。

  在右岸,有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邊境濱江觀光大路,這就是丹東市的鴨綠江景觀大道。

  這條與鴨綠江并行的大道一直延伸到上游的虎山腳下。

  巍巍虎山屹立在江邊,俯視著秀美的鴨綠江,見證者悠久的歷史。

  在右岸,人們或漫步于江邊美麗的廣場,或戲水于江上;人們盡情地以各種方式玩水,享受著大自然賦予江城的獨特美麗,創造著新時代的凱歌!您看:左岸是朝鮮的新義州。

  丹東市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

  那是一片吸引世界目光的國度。

  那是一片曾經燃燒戰火的土地。

  新中國幾十萬的優秀兒女血灑在那片土地上,用鮮血凝成了中朝友誼,用鮮血換來了和平。

  人在江上游,江水船下流。

  是鴨綠江造就了了兩岸美麗的風景,是鴨綠江養育了兩岸勤勞的人民。

  看到這水清如碧的鴨綠江,您也許會問,鴨綠江是中國北方第幾大河流(遼寧第二大河流,黃河以北地區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內是中國北方降水量最多的地方)?鴨綠江與國內著名的河流有何不同?不同之處就在于一江鴨水向西流,只要您翻開中國地圖,萬里海疆的東端起點就是鴨綠江河口(她與最南端的北侖河口相距1萬8千公里)。

  由于上游修建了幾座大型水庫,如今鴨綠江的水位較低,很難行使大型船只了。

  游船載著我們盡可能地靠近對方的岸邊行走,這就是鴨綠江旅游的一大特色——只要不登上對岸就不算越界,這種情況在所有的界河中是不多見的。

  大家看:前面那座飛跨鴨綠江的“中朝友誼橋是丹東至新義州的鐵橋。

  它于1937年4月動工興建,1943年5月竣工,全長940.8米。

  在它的旁邊有一座斷橋——就是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第一座橋,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

  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

  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

  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便于過往船只航行。

  偽滿時期,日本人在此橋上游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日之中朝友誼橋),一九四三年四月啟用,逐將第一橋改為公路橋。

  一九五0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二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方一側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

  大家看,當年美國飛機射穿的彈孔依然留在橋梁上。

  那是歷史的見證。

  現在這座斷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橋身漆成淺藍色?那就是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

  感謝大家游覽鴨綠江,我們將繼續游覽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其他景區。

  風景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

  這里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

  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 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

  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

  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

  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梁。

  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

  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

  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

  1909年建,當時是0年,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

  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略物資的大動脈。

  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

  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

  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

  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

  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

  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

  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 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

  虎山景區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

  距據考證,它大約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

  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豐碑。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

  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構為主。

  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烽火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現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

  仔細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這里得名虎山。

  現在請隨我登上長城。

  明長城的建筑結構非常完備,包括城墻、城臺、敵臺、烽火臺、關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

  站在烽火臺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說,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

  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

  再見!

  它的水又綠又甜,住在它岸邊的漢族人、滿族人、朝鮮族人……都是吃它的水長大的,它們愛鴨綠江,鴨綠江好比這些民族的生身慈母。

  鴨綠江水為什么是綠色的呢?據說好久以前,天上有幾個仙女,來到關東長白山的天池,見那水面明亮如鏡,四周山色溟朦,幾個仙女樂得不知如何是好,其中一個說:“姐妹們,咱們下去洗澡吧。

  其他仙女說:“好。

  于是飛快脫了衣裳,跳進天池,互相潑水嘻戲。

  玩夠以后,才靜下來洗頭發,洗身體,泡在水中看眼前的色山光……太陽很快落到西山,仙女們想起該回天庭了,便急忙跳上岸穿衣裳。

  這時才覺察到所有衣裙全被水濺濕了,她們一件件扯起來用力抖,那些衣裙全是鴨綠色,抖下的水也成了鴨綠色,順著山谷往下淌,匯聚一起,成了鴨綠江。

  這是一則神話。

  古昔的人們,往往把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客觀存在視為神靈,把趨吉避兇的愿望,把獲取生活溫飽的愿望,把自然對人賜予的愿望寄托在神靈的恩賜上,并且把此種神靈由模糊的存在變為有形體、有感情、有行動的具體的存在,由虛幻的捉摸不定的意念變為抽象化的具有可以感知的存在。

  仙女洗浴,把天池水染綠;鴨綠江發源于天池,自然它的水也是鴨綠色。

  天池和鴨綠江是生活在它周圍的人們所崇敬和依靠的,為了表達這種愿望,這則神話誕生了。

鴨綠江導游詞 篇7

  接待旅行丹東鴨綠江風光區!

  鴨綠江風光勝景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流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光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這里地理位置良好,天氣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物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由于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如同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用至今。鴨綠江劈頭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廣,中國臺灣風物奇麗,在入?谝粠,盛產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汗青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參觀覽勝的景點。

  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09年建,其時是0年,被美機炸斷,由東瀛鬼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制作。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首要通道,也是運輸計謀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昔時東瀛鬼子戒備隊守橋的首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今朝現存最齊備的公路防止炮樓,也是東瀛鬼子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處所,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聞名的‘鴨綠江中朝情意橋’。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損壞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手段削弱。

  伴侶們,我們此刻地址的位置是虎山景區;⑸骄皡^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首要有長城、睡佳麗、中朝領土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個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即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距據考據,它約莫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出發點。它凌駕故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昔人留下的一座構筑豐碑。

  我們此刻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布局為主。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狼煙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明原址相切合,根基上再現了汗青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細心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哪里,以是這里得名虎山。

  此刻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構筑布局很是完整,包羅城墻、城臺、敵臺、狼煙臺、關隘等部門,在這虎山長城根基都可以看到。

  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狼煙臺。站在狼煙臺上放眼遠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一清二楚。

  應該說,博大博識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結了我們的民族精力。長城,作為汗青的豐碑,將永久挺立在一個巨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接待再次降臨丹東鴨綠江風光區。再會!

鴨綠江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本人和司機師傅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大家在后面的行程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及時向我提出,我們將竭誠地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丹東之旅心情愉快。未來幾天的行程中,我們大家要互相幫助、互相體貼,使我們這個旅游團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今天,游覽各個景點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丹東市的概況。

  地理及人口概況

  丹東市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于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業、商貿、物流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丹東行政區劃面積

  1.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76.5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丹東成為沿海開放城市。20__年,被列入遼寧沿海“五點一線”重點發展區域。20__年,全地區實現生產總值4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口徑財政收入65.79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3.8億元,增長4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增長24.9%。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增長19.2%。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增長28.3%。外貿出口16.2億美元,增長15.2%。

  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丹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3戶,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電子信息和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黃?蛙、曙光車橋、化纖等產品在國內擁有各類發電站十余個,集水電、火電、風電于一身,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59萬千瓦,三至五年將達到500萬千瓦。農業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漁業帶、鴨綠江珍品漁業帶和優質稻米、板栗、草莓、藍莓等特色農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貝類養殖生產和出口基地。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丹東依山、臨江、傍海,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C,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于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于國家二級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徑流千余條,水庫57座,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6倍,是遼寧省的4.5倍。境內海岸線長126公里,多處可發展港口、造船、旅游、發電等產業。灘涂面積328平方公里,海域水質好、營養鹽含量高,具有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條件。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濕潤的地方,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人文歷史悠久厚重——丹東原名“安東”,源于唐代設置的安東都護府,一直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地。1876年設立縣,1906年開埠通商,1945年——1954年為遼東省省會。1982年在東溝縣(現丹東東港市)發現的“前陽人”洞穴遺址,證明早在1.8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了。秦統一全國后,丹東屬遼東郡。西漢時在丹東設置武茨縣和西安平縣,這是丹東最早的城池.也是東北地區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單位之一。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安東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設鳳凰廳和安東縣,次年設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統轄全境。1937年12月1日安東市正式成立。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安東市為丹東市,含義是“紅色東方之城”。

  丹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36個民族。因此,丹東擁有滿族、朝xian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風土民情。在少數民族中,滿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國最大的滿族聚居區,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氣候和城市環境

  丹東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200毫米左右,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濕潤的地方。

  春季大地回春,正是觀賞丹東市花—杜鵑花的最佳季節。夏季涼爽,游人紛紛來到丹東海濱或風景區避暑度假。秋季雨量減少,氣候涼爽宜人,丹東市樹—銀杏樹已是果實累累、一片金黃;環顧鴨綠江沿岸的各個景區,紅葉滿山,恰似彩錦織成的秋裝。丹東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高(66%),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4.8%。丹東不愧為是人居佳地,希望有識之士來丹東投資、安家落戶,頤養天年。

  旅游資源和旅游業

  丹東旅游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轄區國土面積的10%。擁有國家、省級以上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格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游長廊。丹東是全國“市民最滿意城市”20強之一。丹東礦藏資源達64種,是中國著名的“硼都”,儲量占全國9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黃金儲量占全省黃金總量的37.2%居全省前列。丹東地熱資源豐富,天然露點17處,是東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丹東是優秀旅游城市,也是遼寧省的旅游熱點城市(與沈陽、大連構成遼寧旅游“金三角”)。丹東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青山溝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六個——鳳凰山風景名勝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五龍山風景名勝區、丹東寬甸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天橋溝、大孤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鳳凰山山城、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

  目前我市已擁有國家、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24處。還有著名的大孤山天后宮,是我國歷史最大的天后宮古建筑群。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森林公園和天然火山博物館——黃椅山森林公園。

  丹東還有許多的古文化遺址;有近代日俄戰爭、中日甲午海戰場,楊靖宇烈士的遺跡、軼事等紅色旅游資源;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單位”大梨樹國家生態農業旅游區由花果山、藥王谷、聯珠三湖、仿古新村、休閑游樂區五部分組成。其山水田園風光、傳統中醫藥文化、滿族農家菜肴和金秋自助采摘等自成特色,深受游人喜愛。

  你乘坐鴨綠江上游船,沿江而行觀賞到兩岸風光,您體會的是兩國的風情。赴朝旅游也是丹東旅游業的特色項目,中國赴朝旅游的游客有80%以上是從丹東口岸出境,您來到丹東也可以順便到朝鮮去看看,領略一下這個神秘國度的風采。

  丹東土特產品和名吃

  丹東土特產品品種繁多,人參、板栗、草莓、山楂、柞蠶、食用菌、林蛙、對蝦等產品聞名遐邇,遠銷國內外。水產品有各種貝類如:海螺,玉螺,扇貝,赤貝,雜色蛤,梭子蟹等。魚類如:魷魚,馬鮫魚,海鮮串等。由于鴨綠江和大洋河水流入黃海,丹東的水產品是在咸水和淡水“兩合水”環境生長的,因此有著獨特的美味,再加上酒店廚師獨特的烹飪技術,吃起來那真是一個美,在其他地方是品嘗不到的。到丹東不品嘗海鮮,那是一個“悔”,各位一定要品嘗丹東海鮮,一飽口福。此外還有滿族的“酸湯子”,朝xian族的“打糕”,丹東的“燒烤”等等地方小吃,通過品嘗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東民俗風情和多民族文化。 丹東基礎設施和城市定位

  丹東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丹東鐵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爾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途經丹東出入國境。公路201、304國道在此交匯,丹東-沈陽、丹東-大連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實施以及已經列入規劃中的東北東部鐵路工程、沈丹鐵路復線、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莊鐵路、?崭蹟U建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使丹東處在四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的中心交匯位置。丹東港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和國際貿易商港,已同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美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辟貨運和客運航線。丹東港位于我國最東部,由于位置特殊,必將在振興東北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業。丹東民航機場現已開通丹東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和韓國漢城的航線。

  丹東市實施“四大”戰略的主要內容:市委市政府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堅持大開放、狠抓大項目、構建大旅游、營造大環境”的四大戰略。

  實施“大開放”的拉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臨港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港口的牽動和帶動作用,實施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對外開放。千方百計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幅度提高域外投資比重和臨港產業園區經濟規模,經過三、五年努力,使丹東成為東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要沿海開放城市。

  實施“大項目”的牽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多上、快上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以工業大項目為牽動,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盡快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培養一批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提高規模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經過三、五年努力,形成在國內有較強影響力和穩定支撐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增強丹東城市的總體經濟實力。

  實施“大旅游”的帶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建設以鴨綠江為核心的復合型精品旅游帶,突出丹東的名江、邊境、長城、海角等全國具有惟一性的資源優勢,建設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海洋旅游四大板塊。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經過

  三、五年的努力,把鴨綠江打造成集人文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品牌,增強丹東城市的吸引力。

  實施“大環境”的推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加強軟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環境,完善投資政策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改善和關注民生,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經過三、五年努力,把丹東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發達、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

  丹東是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東端的起點。丹東市將以“旅游名城、人居佳地、工業強市、商貿重鎮”為新的建設目標,新的交通格局的形成將有利于丹東市的全面發展。 各位游客,伴隨著丹東市經濟的騰飛,江城丹東必將更加美麗,希望各位再次來丹東旅游,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歡迎你們,期待你們。

鴨綠江導游詞 篇9

  鴨綠江的第一座橋于5月動工,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系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于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鴨綠江大橋全長九百四十六點二米,其中中方橋長五百六十九點九米。新聞報道中說,這次大橋橋面大修工程投資二百多萬元人民幣,由沈陽鐵路局投資,沈陽鐵路局丹東工務段承建。工程每周四四時至周日二十三時閉關晝夜施工,其余時間正常通關。這一工程將于今年十月下旬完工。這次修整后,大橋橋面的承重能力將由原來的十噸提升至二十噸。

鴨綠江導游詞 篇10

  集安國境鐵路大橋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區內東15公里,有“世界最短國際列車”、“抗美援朝第一渡”等美譽,是我國對朝鮮三大鐵路橋之一。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由日本東亞土木會社承建,于1939年9月1日正式通車。全長589.23米,寬5米,高16米,共二十孔。中朝雙方以第十一橋墩中心接軌線劃為各自維修界線,其中,中方324.23米,朝方為265米。中朝雙方分設哨兵、警衛。

  這里的主要景觀有國內罕見的四層碉堡,這是當時日本人在建橋時一同修建,還有界碑、國門、國境哨及體驗“中朝一步跨”,抗美援朝時期第一支志愿軍部隊就是在此入朝作戰的。大橋先后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朝鮮戰爭,在朝鮮戰爭中美國飛機對大橋狂轟爛炸,它卻始終巍然挺立。至今鋼梁上仍有殘洞痕跡,成為歷史的見證。

  1950年10月1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一部從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最先秘密入朝。朝鮮戰爭期間,有42萬大軍和17.2萬隨軍擔架隊員、近15萬車皮的物資由此進入前線,僅從此橋運送回國的傷員就有18.2萬人,為朝鮮戰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這里可以充分欣賞鴨綠江兩岸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游人站在橋邊,將對面朝鮮風光和民房盡收眼底,甚至隱隱可見江邊捕魚和洗衣服的朝鮮居民。在界江、界橋、界壩上,游人可跨在兩國邊境線上,體味到跨國一步游的特殊愉快心情。

鴨綠江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來到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下面請大家聽我介紹一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概況。

  一、景區概況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于1988年批準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大東港之間,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洲和新義州隔江相望,全場210公里,面積824.2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綠江、水豐、太平灣、河口、虎山、大橋和江口等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以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薈萃、地理區位獨特、環境質量優越而馳名中外,是一覽兩國風光,憑吊歷史遺跡,融休閑度假、科學考察和異國旅游于一體的河川型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區20__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20__年榮獲遼寧省“十佳”旅游區,20__年虎山長城、鴨綠江斷橋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獲全國十佳休閑景區稱號,20__年被評為遼寧省文明景區。

  二、綠江景區

  綠江景區位于寬甸振江鄉,從東江至渾江口,面積141平方公里,為鴨綠江景區上游。這里層巒疊嶂,風景秀麗、野趣橫生,由南天門、小青溝、壯哉谷等景點組成,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狀態,處于待開發階段。

  三、水豐景區

  水豐景區以水豐水庫為核心,面積為274平方公里,建成于1941年的水豐大壩,長900米,高146米,寬8.5米,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素有東北第一大水庫和遼寧第一大淡水湖之稱的水豐湖,因開發較晚兒完整地保存了自然風貌。

  湖面浩瀚壯闊,山水相映,空氣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壯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水豐湖面由中朝兩國共管,船只只在水面上自由來往停泊,游人盡可飽覽兩岸風光和異國風情。

  四、太平灣景區

  太平灣景區距丹東市50公里,與朝鮮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等景點組成。其中太平灣電站為景區核心,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在這里可以直觀地看到“水是怎樣發電的”,并踏上朝鮮土地感受異國風情。

  五、河口景區

  河口景區位于寬甸縣長甸鎮境內,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是鴨綠江沿線景區景色最優美的地方,也是一個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跡、民俗民風及異國風景的超濃縮型綜合景區。

  自然景觀有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唱紅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的萬畝桃花園,人文景觀有電視劇《劉老根》中的“龍泉山莊”,具有深刻教育的意義的渡江作戰的“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橋。

  六、虎山景區

  虎山景區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朝鮮八大景”之一的統軍亭隔江相望。景區內有明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等景點。從一定意義上說,虎山景區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遺址旅游為主題,以邊境旅游和紅色旅游為特色的著名景區。

  七、丹東市城區

  丹東市城區段屬于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中著名的大橋景區,有寶山懸紅,碧水玉榭、鴨江帆影等著名景點。其中,斷橋原是鴨綠江的第一座大橋,由當時的殖民機構--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承建,1909年8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始為鐵路橋。

  1950年11月8日,“第一橋”被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稱為殘橋保留至今,俗稱“斷橋”。橋上保存碉堡等文物遺跡,并開設有大橋旋轉處觀賞臺、斷橋炸斷處觀賞臺、斷橋史話,世界橋梁與戰爭史展等。

  登上斷橋處不僅可以領略中朝兩國風光,更是人們憑吊歷史、緬懷英烈、激發愛國之情的游覽勝地,鴨綠江斷橋已經成為丹東這座英雄城市的標志性景點。第二座橋建于1940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場940米,歸中朝兩國共管。

  八、江口景區

  江口景區是鴨綠江風景區名勝區最南端的一個景區,從江口至文安島北端,面積為246平方公里,大東崗區的江海分界線時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游客。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鴨綠江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本人和司機師傅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大家在后面的行程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及時向我提出,我們將竭誠地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丹東之旅心情愉快。未來幾天的行程中,我們大家要互相幫助、互相體貼,使我們這個旅游團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今天,游覽各個景點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丹東市的概況。

  地理及人口概況

  丹東市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于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業、商貿、物流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丹東行政區劃面積

  1.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76.5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丹東成為沿海開放城市。20__年,被列入遼寧沿海“五點一線”重點發展區域。20__年,全地區實現生產總值4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口徑財政收入65.79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3.8億元,增長4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增長24.9%。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增長19.2%。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增長28.3%。外貿出口16.2億美元,增長15.2%。

  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丹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3戶,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電子信息和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黃?蛙嚒⑹锕廛嚇、化纖等產品在國內擁有各類發電站十余個,集水電、火電、風電于一身,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59萬千瓦,三至五年將達到500萬千瓦。農業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漁業帶、鴨綠江珍品漁業帶和優質稻米、板栗、草莓、藍莓等特色農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貝類養殖生產和出口基地。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丹東依山、臨江、傍海,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C,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于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于國家二級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徑流千余條,水庫57座,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6倍,是遼寧省的4.5倍。境內海岸線長126公里,多處可發展港口、造船、旅游、發電等產業。灘涂面積328平方公里,海域水質好、營養鹽含量高,具有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條件。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濕潤的地方,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人文歷史悠久厚重——丹東原名“安東”,源于唐代設置的安東都護府,一直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地。1876年設立縣,1906年開埠通商,1945年——1954年為遼東省省會。1982年在東溝縣(現丹東東港市)發現的“前陽人”洞穴遺址,證明早在1.8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了。秦統一全國后,丹東屬遼東郡。西漢時在丹東設置武茨縣和西安平縣,這是丹東最早的城池.也是東北地區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單位之一。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安東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設鳳凰廳和安東縣,次年設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統轄全境。1937年12月1日安東市正式成立。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安東市為丹東市,含義是“紅色東方之城”。

  丹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36個民族。因此,丹東擁有滿族、朝鮮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風土民情。在少數民族中,滿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國最大的滿族聚居區,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氣候和城市環境

  丹東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200毫米左右,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濕潤的地方。

  春季大地回春,正是觀賞丹東市花—杜鵑花的最佳季節。夏季涼爽,游人紛紛來到丹東海濱或風景區避暑度假。秋季雨量減少,氣候涼爽宜人,丹東市樹—銀杏樹已是果實累累、一片金黃;環顧鴨綠江沿岸的各個景區,紅葉滿山,恰似彩錦織成的秋裝。丹東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高(66%),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4.8%。丹東不愧為是人居佳地,希望有識之士來丹東投資、安家落戶,頤養天年。

  旅游資源和旅游業

  丹東旅游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轄區國土面積的10%。擁有國家、省級以上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格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游長廊。丹東是全國“市民最滿意城市”20強之一。丹東礦藏資源達64種,是中國著名的“硼都”,儲量占全國9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黃金儲量占全省黃金總量的37.2%居全省前列。丹東地熱資源豐富,天然露點17處,是東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丹東是優秀旅游城市,也是遼寧省的旅游熱點城市(與沈陽、大連構成遼寧旅游“金三角”)。丹東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青山溝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六個——鳳凰山風景名勝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五龍山風景名勝區、丹東寬甸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天橋溝、大孤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鳳凰山山城、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

  目前我市已擁有國家、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24處。還有著名的大孤山天后宮,是我國歷史最大的天后宮古建筑群。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森林公園和天然火山博物館——黃椅山森林公園。

  丹東還有許多的古文化遺址;有近代日俄戰爭、中日甲午海戰場,楊靖宇烈士的遺跡、軼事等紅色旅游資源;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單位”大梨樹國家生態農業旅游區由花果山、藥王谷、聯珠三湖、仿古新村、休閑游樂區五部分組成。其山水田園風光、傳統中醫藥文化、滿族農家菜肴和金秋自助采摘等自成特色,深受游人喜愛。

  你乘坐鴨綠江上游船,沿江而行觀賞到兩岸風光,您體會的是兩國的風情。赴朝旅游也是丹東旅游業的特色項目,中國赴朝旅游的游客有80%以上是從丹東口岸出境,您來到丹東也可以順便到朝鮮去看看,領略一下這個神秘國度的風采。

  丹東土特產品和名吃

  丹東土特產品品種繁多,人參、板栗、草莓、山楂、柞蠶、食用菌、林蛙、對蝦等產品聞名遐邇,遠銷國內外。水產品有各種貝類如:海螺,玉螺,扇貝,赤貝,雜色蛤,梭子蟹等。魚類如:魷魚,馬鮫魚,海鮮串等。由于鴨綠江和大洋河水流入黃海,丹東的水產品是在咸水和淡水“兩合水”環境生長的,因此有著獨特的美味,再加上酒店廚師獨特的烹飪技術,吃起來那真是一個美,在其他地方是品嘗不到的。到丹東不品嘗海鮮,那是一個“悔”,各位一定要品嘗丹東海鮮,一飽口福。此外還有滿族的“酸湯子”,朝鮮族的“打糕”,丹東的“燒烤”等等地方小吃,通過品嘗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東民俗風情和多民族文化。丹東基礎設施和城市定位。

  丹東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丹東鐵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爾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途經丹東出入國境。公路201、304國道在此交匯,丹東-沈陽、丹東-大連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實施以及已經列入規劃中的東北東部鐵路工程、沈丹鐵路復線、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莊鐵路、?崭蹟U建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使丹東處在四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的中心交匯位置。丹東港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和國際貿易商港,已同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美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辟貨運和客運航線。丹東港位于我國最東部,由于位置特殊,必將在振興東北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業。丹東民航機場現已開通丹東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和韓國漢城的航線。

  丹東市實施“四大”戰略的主要內容:市委市政府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堅持大開放、狠抓大項目、構建大旅游、營造大環境”的四大戰略。

  實施“大開放”的拉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臨港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港口的牽動和帶動作用,實施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對外開放。千方百計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幅度提高域外投資比重和臨港產業園區經濟規模,經過三、五年努力,使丹東成為東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要沿海開放城市。

  實施“大項目”的牽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多上、快上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以工業大項目為牽動,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盡快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培養一批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提高規模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經過三、五年努力,形成在國內有較強影響力和穩定支撐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增強丹東城市的總體經濟實力。

  實施“大旅游”的帶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建設以鴨綠江為核心的復合型精品旅游帶,突出丹東的名江、邊境、長城、海角等全國具有惟一性的資源優勢,建設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海洋旅游四大板塊。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經過五年的努力,把鴨綠江打造成集人文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品牌,增強丹東城市的吸引力。

  實施“大環境”的推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加強軟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環境,完善投資政策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改善和關注民生,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經過三、五年努力,把丹東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發達、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

  丹東是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東端的起點。丹東市將以“旅游名城、人居佳地、工業強市、商貿重鎮”為新的建設目標,新的交通格局的形成將有利于丹東市的全面發展。各位游客,伴隨著丹東市經濟的騰飛,江城丹東必將更加美麗,希望各位再次來丹東旅游,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歡迎你們,期待你們。

鴨綠江導游詞 篇13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the Yalu River scenic spot. Now, please listento me to introduc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Yalu River scenic spot.

  1、 Overview of scenic spots

  Yalu River scenic spot is a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 approved by the StateCouncil in 1988. It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lu River, betweenhunjiangkou and dadonggang, and across the river from Bitong, Qingshui, Yizhouand xinyizhou of Korea. It covers an area of 824.2 square kilometers and covers210 kilometers.

  Yalu River scenic spot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100 scenic spots, such aslvjiang, Shuifeng, Taiping Bay, Hekou, Hushan, Daqiao and Jiangkou. It is famousat home and abroad for its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cultural landscape, unique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superi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t is a river typescenic spot with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scenery of the two countries,historical relics, leisure vacation,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nd foreigntourism District.

  Yalu River scenic spot was rated as AAAA scenic spot by the National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20__. In 20__, it was awarded the "top ten" scenicspot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__, the great wall of Hushan mountain and thebroken bridge of Yalu River were upgraded to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protection units. In 20__, it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national top ten leisurescenic spot. In 20__, it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civilized scenic spot inLiaoning Province.

  2、 Green River Scenic Spot

  Located in Zhenjiang Township, Kuandian, lvjiang scenic area covers an areaof 141 square kilometers from Dongjiang to hunjiangkou, which is the upstream ofYalu River scenic area. It is composed of Nantianmen, xiaoqinggou, ZhuangyaValley and other scenic spots. It is still in its original state and is in thestage of development.

  3、 Shuifeng scenic spot

  Shuifeng scenic area takes Shuifeng reservoir as the core, with an area of274 square kilometers. The Shuifeng dam, which was built in 1941, is 900 meterslong, 146 meters high and 8.5 meters wide. It is a rare high dam with cementstructure in the world. Known as the largest reservoir in Northeast China and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Liaoning Province, Shuifeng lake has completelypreserved its natural features due to its late development.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lake,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fresh air, boththe northern landscape of the majestic beauty, but also the beauty of Jiangnanlandscape. The surface of Shuifeng lake is jointly managed by China and NorthKorea. Ships only park freely on the water surface. Visitors can enjoy thescenery and exotic custom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4、 Taiping Bay scenic spot

  Taipingwan scenic spot is 50 kilometers away from Dandong City, facingShuozhou County of North Ping'an road across the river.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gudu new village, Taipingwan power station and other scenic spots. Among them,Taipingwan power st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scenic spot and the nationalindustri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 Here you can directly see "how watergenerates electricity" and step on the Korean land to feel exotic.

  5、 Hekou scenic spot

  Hekou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Changdian town of Kuandian County, known as"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eyond the Great Wall". It is the most beautifulscenic spot along the Yalu River. It is also a super concentrated comprehensivescenic spot integrating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historicalrelics, folk customs and exotic scenery.

  The natural landscape includes the ten thousand mu peach garden in "wherethe peach blossom is in full bloom" by the famous singer Jiang Dawei. Thecultural landscape includes the "Longquan villa" in the TV series "Liu Laogen",the "river mouth broken bridge" with profou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formerlyknown as "Qingcheng Bridge", which is the first highway bridge on the YaluRiver.

  6、 Hushan Scenic Area

  Hushan scenic spot is the core scenic spot of Yalu River National scenicspot. It i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It faces TongjunPavilion, one of the "eight Korean scenic spots" across the river. There aremany scenic spots in the scenic area, su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easternend of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the great wall of Hushan, and the"one-step crossing" of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In a certainsense, Hushan scenic spot is a famous scenic spot with the theme of AncientMilitary Cultural Relics Tour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rder tourism andred tourism.

  7、 Dandong City

  The urban section of Dandong City belongs to the famous bridge scenic spotin the Yalu River scenic area, with Baoshan hanging red, blue water jadePavilion, Yalu river sail shadow and other famous scenic spots. Among them,Duanqiao was originally the first bridge on the Yalu River. It was built by theRailway Bureau of the Japanese governor's office in Korea, the colonialorganization at that time. The construction started in August 1909 and wascompleted in October 1911. It was 944.2 meters long and 11 meters wide, with 12holes in total. It was the railway bridge.

  On November 8, 1950, the "first bridge" was bombed many times by the USmilitary aircraft, which is called the "broken bridge" and has been preserveduntil now. On the bridge,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blockhousesand so on. Besides, there are viewing platforms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bridge, viewing platforms at the blasting point of the broken bridge, historicalstories of the broken bridge, world bridge and war history exhibition, etc.

  Stepping on the broken bridge, you can not only enjoy the scenery of Chinaand Korea, but also be a tourist attraction for people to cherish history,remember heroes and inspire patriotism. The broken bridge of Yalu River hasbecome a landmark scenic spot of Dandong, a heroic city. The second bridge,built in 1940, is a dual-purpose railway and highway bridge with a total lengthof 940 meters, which is jointly managed by China and North Korea.

  8、 Jiangkou scenic spot

  Jiangkou scenic area is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Yalu River scenic area. Itcovers an area of 246 square kilometers from Jiangkou to the northern end ofWen'an island. The river sea boundary of dadonggang district is the northernmostpart of China's coastline. The No.3 river sea boundary monument attracts manytourists.

  Well, that's the end of my explanation. I wish you a happy trip.

鴨綠江導游詞 篇14

  集安鴨綠江大橋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區內東15公里,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全長589.23米、寬5米、高16米,共20個橋孔。以第11橋墩中心接軌線劃為中朝集安鴨綠江大橋兩方各自維修分界線,其中中方324.23米,朝方265米,是連接中國與朝鮮的三條鐵路通道之一。20xx年,中方在橋頭建有國門1座。

  大橋兩旁是綠茵茵的葡萄園,令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大橋橫跨中朝兩岸,高大而宏偉,氣勢壯觀,它是連接中朝兩國人民情誼的紐帶。

  集安鴨綠江大橋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后出于擴大侵略和掠奪資源的需要而建立,這座橋曾在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之時,目睹了日軍細菌部隊倉皇逃竄的狼狽相,見證了日軍投降后撤退的歷史史實。抗美援朝期間,是志愿軍渡江和后勤供應的大動脈,鴨綠江大橋承擔著志愿軍渡江和后勤供應的重要任務。僅1950年10月~1953年2月間,先后有42萬大軍、17.2萬隨軍擔架隊員,或由橋上,或由其身畔進入朝鮮;大橋之上,先后向朝鮮運輸軍用物資、部隊的火車75908輛、運送筑路材料的火車15810輛,其他往返51782輛,其中運送傷員回國18.2萬人,接待朝鮮戰爭難童及行人員8000余人。

  站在日偽時期留下的橋頭碉堡上,看著橫貫大江南北的大橋,觸摸著碉堡滿身彈痕,游人就會想起那驚心動魄的歲月和難以消逝的一幕幕:冰天雪地中自黃昏到深夜,集安一線千軍萬馬,靜默無聲地排成數路縱隊,有的涉江而渡,有的乘車在橋上飛馳而過。敵人的轟炸機蜂涌而來,彈片橫飛,江面頓時涌起數丈水柱。四周高山上的高炮部隊不斷地向敵機傾斜怒火,一批飛機飛離,又一批飛機飛來,彈片橫飛,帶著片片冰屑的水落在人們身上,一個個戰士中彈倒入江中……。鴨綠江大橋被炸,很快,鴨綠江上自上解放羊魚頭,下至市區對面筏登島,先后出現12座浮橋。水上橋、水中橋,橋上人急馬喧,勇往直前;天上是火,水中是血……經過搶修的大橋又恢復了活力,鐵骨隆隆,鋼軌上軍列車繼續一輛接一輛;水中飛虹,浮橋上人流馬車仍然一隊接一隊……。

  這條“打不垮、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首橋,清晰的記得她所熟悉的集安兒女中,有200多人去而未返;她所送走的中華兒男,有幾十萬人把生命留在了前線;她見證的不只是祖國兒女誓死如歸的勇氣,不只是國際主義的深情,也不僅僅是搏殺的慘烈和勝利的喜悅,她見證的是中華民族的鋼筋鐵骨,她自己也已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如今,這里不時有當年的老戰士重新來到這里撫今追昔,更有大批的后來人結隊瞻仰大橋,暢想未來。

  1984年后對經批準的少數人開放,1988年后被列入旅游景點。

  吉林詩人張殿斌詠集安鴨綠江大橋

  足踏界橋移步遲,江濤盈耳壯懷詩。

  金戈鐵馬援朝日,血雨腥風護路時。

  殘堡凄蒼留記憶,國門宏偉展雄姿。

  凝眸腳下滔滔水,恍見當年慘烈旗。

鴨綠江導游詞 篇15

  大家好,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鴨綠江大橋。鴨綠江大橋是橫跨中朝兩國的國境橋。它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歷經抗美援朝戰火的洗禮,銘記著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偉大友誼,F在,我們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橋梁鐵架上的眾多彈痕和殘留的彈孔。1950年,我志愿軍35萬人馬就是從這座橋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這座大橋始建于1935年,1950年8月份,美軍出動數十架飛機侵入臨江上空,向鴨綠江大橋和附近的臨江火車站狂轟濫炸,大橋靠近朝鮮的一端被炸毀,1955年5月,中朝雙方重新將友誼之橋修復暢通。橋長600余米,高20米,寬10米。

  這里有個歷史故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950年8月11日,當4架敵機向停在臨江火車站一列裝滿作戰物資的機車掃射轟炸時,臨江火車司機徐國臣,冒著生命危險,沖進機車駕駛室,將軍列向等避洞開去,敵機立即跟蹤追炸,向列車頭狂掃不止,徐國臣駕駛機車的四個手指頭被打掉,鮮血直流,但仍堅持將列車開進了山洞,保住了機車。1951年,徐國臣被評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徐國臣舍身救列車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了全國,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熱潮。來到橋上,人們憑吊英靈,緬懷先烈,企盼世界永遠和平,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志愿軍鐵流滾滾,雄師勁旅的雄姿和風采。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5月動工,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第二座橋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系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于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新的鴨綠江大橋項目正在規劃與洽談中。橫跨鴨綠江兩岸,為連接中朝兩國的重要橋梁,是丹東與朝鮮之間新的交通要道,也是未來鴨綠江江面之上的一大景觀點。大橋采用斜拉索形式,體現現代主義的設計精髓,造型優美、氣勢磅礴。

鴨綠江導游詞 篇16

  Welcome to here! I'm your guide. My name is X. you can call me Xiao X. Inorder to facilitate your visit, let me first introduce you.

  In 1993, Dando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invested morethan 2 million yu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ken bridge. In recent years,another 4 million yuan has been invested in the addition of scenic spots andmaintenance. The broken bridge has become a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andtourist destination with complete facilities and functions. It has been rated asthe youth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whole country, andhas officially become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100 patriotism educationdemonstration bas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Duanqiao has receivedmore than 900000 Chinese and foreign visitors.

  The broken bridge was originally the first bridge on the Yalu River. It wasbuilt in 1909. It is 944.2 meters long and 11 meters wide, with 12 holes. Thefourth hole is "open and close beam", which can be rotated to open and close andis convenient for ships to navigate. During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aid Korea, it was bombed by US troops. The four remaining holes on the Chineseside have become the historical witness of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aid Korea. Now it is a nation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Visitors can climbthe bridge and find it by hanging. It is the main scenic spot of bridge scenicspot in Yalu River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

  The broken bridge of Yalu River is a vivid textbook of patriotismeducation, which integrates shame, struggle and achievement. In 1905, in orderto plunder China,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forcibly built this bridge on the Yalu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resisting U.S. aggression and aiding Korea, in orderto cut off our supply line, the U.S. Army blasted off this bridge on November 8,1950, leaving only the "broken bridge" on the Chinese side. Over the past 100years since its birth, this bridge has witnessed the hard journey of the Chinesenation from enduring humiliation to fighting, from experiencing setbacks toconstant victory, from being the master of the country to becoming rich throughreform and opening up. Standing on the broken bridge, we can not only review thehistory, enhance the patriotic enthusiasm, but also enjoy the achievements ofDandong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05, in order to plunder China,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forcibly builtthis bridge on the Yalu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resisting U.S. aggressionand aiding Korea, in order to cut off our supply line, the U.S. Army blasted offthis bridge on November 8, 1950, leaving only the "broken bridge" on the Chineseside.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since its birth, this bridge has witnessed thehard journey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enduring humiliation to fighting, fromexperiencing setbacks to constant victory, from being the master of the countryto becoming rich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up. Standing on the broken bridge,we can not only review the history, enhance the patriotic enthusiasm, but alsoenjoy the achievements of Dandong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93, Dando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invested morethan 2 million yu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ken bridge. In recent years,another 4 million yuan has been invested in the addition of scenic spots andmaintenance. The broken bridge has become a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andtourist destination with complete facilities and functions. It has been rated asthe youth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whole country, andhas officially become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100 patriotism educationdemonstration bas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Duanqiao has receivedmore than 900000 Chinese and foreign visitors.

  In June 1993, the broken bridge was opened up as a tourist attraction. Onthe bridge, there are one viewing platform for the original bridge rotation andblasting, one turret, and 30 display boards for historical stories of thebridge. Tourists visiting the broken bridge can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of the broken bridge, watch the scenery on both sides of China and North Korea,but also stimulate patriotic enthusiasm and dedication to serve the country. InJune 20__, the Yalu River Bridge was named the national patriotic educationdemonstration base by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August 20__, it was listed as a national key construction red tourist attraction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鴨綠江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參觀丹東鴨綠江風景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景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這里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谝粠,盛產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后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橋墩至今猶存,現辟有端橋游覽區。第二座橋建于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09年建,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梁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愿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略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游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這座橋是復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后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梁已銹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余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虎山景區位于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距據考證,它大約始建于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豐碑。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后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構為主。本著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后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墻臺、烽火臺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現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鴨綠江的一座孤山。仔細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這里得名虎山,F在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建筑結構非常完備,包括城墻、城臺、敵臺、烽火臺、關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這是虎山峰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說,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再見!

鴨綠江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本人和司機師傅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大家在后面的行程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及時向我提出,我們將竭誠地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丹東之旅心情愉快。

  未來幾天的行程中,我們大家要互相幫助、互相體貼,使我們這個旅游團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今天,游覽各個景點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丹東市的概況。

  地理及人口概況

  丹東市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于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業、商貿、物流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丹東行政區劃面積

  1.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76.5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丹東成為沿海開放城市。20__年,被列入遼寧沿!拔妩c一線”重點發展區域。20__年,全地區實現生產總值4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口徑財政收入65.79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3.8億元,增長4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增長24.9%。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增長19.2%。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增長28.3%。外貿出口16.2億美元,增長15.2%。

  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丹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3戶,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電子信息和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黃?蛙嚒⑹锕廛嚇、化纖等產品在國內擁有各類發電站十余個,集水電、火電、風電于一身,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59萬千瓦,三至五年將達到500萬千瓦。農業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漁業帶、鴨綠江珍品漁業帶和優質稻米、板栗、草莓、藍莓等特色農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貝類養殖生產和出口基地。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丹東依山、臨江、傍海,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C,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于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于國家二級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徑流千余條,水庫57座,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6倍,是遼寧省的4.5倍。境內海岸線長126公里,多處可發展港口、造船、旅游、發電等產業。灘涂面積328平方公里,海域水質好、營養鹽含量高,具有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條件。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濕潤的地方,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人文歷史悠久厚重——丹東原名“安東”,源于唐代設置的安東都護府,一直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地。1876年設立縣,1906年開埠通商,1945年——1954年為遼東省省會。1982年在東溝縣(現丹東東港市)發現的“前陽人”洞穴遺址,證明早在1.8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了。秦統一全國后,丹東屬遼東郡。西漢時在丹東設置武茨縣和西安平縣,這是丹東最早的城池.也是東北地區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單位之一。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安東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設鳳凰廳和安東縣,次年設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統轄全境。1937年12月1日安東市正式成立。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安東市為丹東市,含義是“紅色東方之城”。

  丹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36個民族。因此,丹東擁有滿族、朝xian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風土民情。在少數民族中,滿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國最大的滿族聚居區,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氣候和城市環境

  丹東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200毫米左右,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濕潤的地方。

  春季大地回春,正是觀賞丹東市花—杜鵑花的最佳季節。夏季涼爽,游人紛紛來到丹東海濱或風景區避暑度假。秋季雨量減少,氣候涼爽宜人,丹東市樹—銀杏樹已是果實累累、一片金黃;環顧鴨綠江沿岸的各個景區,紅葉滿山,恰似彩錦織成的秋裝。丹東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高(66%),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4.8%。丹東不愧為是人居佳地,希望有識之士來丹東投資、安家落戶,頤養天年。

  旅游資源和旅游業

  丹東旅游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轄區國土面積的10%。擁有國家、省級以上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格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游長廊。丹東是全國“市民最滿意城市”20強之一。丹東礦藏資源達64種,是中國著名的“硼都”,儲量占全國9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黃金儲量占全省黃金總量的37.2%居全省前列。丹東地熱資源豐富,天然露點17處,是東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丹東是優秀旅游城市,也是遼寧省的旅游熱點城市(與沈陽、大連構成遼寧旅游“金三角”)。丹東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青山溝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六個——鳳凰山風景名勝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五龍山風景名勝區、丹東寬甸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天橋溝、大孤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鳳凰山山城、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 目前我市已擁有國家、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24處。還有著名的大孤山天后宮,是我國歷史最大的天后宮古建筑群。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森林公園和天然火山博物館——黃椅山森林公園。

  丹東還有許多的古文化遺址;有近代日俄戰爭、中日甲午海戰場,楊靖宇烈士的遺跡、軼事等紅色旅游資源;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單位”大梨樹國家生態農業旅游區由花果山、藥王谷、聯珠三湖、仿古新村、休閑游樂區五部分組成。其山水田園風光、傳統中醫藥文化、滿族農家菜肴和金秋自助采摘等自成特色,深受游人喜愛。

  你乘坐鴨綠江上游船,沿江而行觀賞到兩岸風光,您體會的是兩國的風情。赴朝旅游也是丹東旅游業的特色項目,中國赴朝旅游的游客有80%以上是從丹東口岸出境,您來到丹東也可以順便到朝鮮去看看,領略一下這個神秘國度的風采。

  丹東土特產品和名吃

  丹東土特產品品種繁多,人參、板栗、草莓、山楂、柞蠶、食用菌、林蛙、對蝦等產品聞名遐邇,遠銷國內外。水產品有各種貝類如:海螺,玉螺,扇貝,赤貝,雜色蛤,梭子蟹等。魚類如:魷魚,馬鮫魚,海鮮串等。由于鴨綠江和大洋河水流入黃海,丹東的水產品是在咸水和淡水“兩合水”環境生長的,因此有著獨特的美味,再加上酒店廚師獨特的烹飪技術,吃起來那真是一個美,在其他地方是品嘗不到的。到丹東不品嘗海鮮,那是一個“悔”,各位一定要品嘗丹東海鮮,一飽口福。此外還有滿族的'“酸湯子”,朝xian族的“打糕”,丹東的“燒烤”等等地方小吃,通過品嘗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東民俗風情和多民族文化。 丹東基礎設施和城市定位丹東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丹東鐵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爾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途經丹東出入國境。公路201、304國道在此交匯,丹東-沈陽、丹東-大連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實施以及已經列入規劃中的東北東部鐵路工程、沈丹鐵路復線、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莊鐵路、海空港擴建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使丹東處在四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的中心交匯位置。丹東港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和國際貿易商港,已同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美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辟貨運和客運航線。丹東港位于我國最東部,由于位置特殊,必將在振興東北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業。丹東民航機場現已開通丹東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和韓國漢城的航線。

  丹東市實施“四大”戰略的主要內容:市委市政府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堅持大開放、狠抓大項目、構建大旅游、營造大環境”的四大戰略。

  實施“大開放”的拉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臨港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港口的牽動和帶動作用,實施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對外開放。千方百計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幅度提高域外投資比重和臨港產業園區經濟規模,經過三、五年努力,使丹東成為東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要沿海開放城市。

  實施“大項目”的牽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多上、快上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以工業大項目為牽動,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盡快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培養一批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提高規模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經過三、五年努力,形成在國內有較強影響力和穩定支撐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增強丹東城市的總體經濟實力。

  實施“大旅游”的帶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建設以鴨綠江為核心的復合型精品旅游帶,突出丹東的名江、邊境、長城、海角等全國具有惟一性的資源優勢,建設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海洋旅游四大板塊。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經過三、五年的努力,把鴨綠江打造成集人文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品牌,增強丹東城市的吸引力。

  實施“大環境”的推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加強軟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環境,完善投資政策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改善和關注民生,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經過三、五年努力,把丹東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發達、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

  丹東是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東端的起點。丹東市將以“旅游名城、人居佳地、工業強市、商貿重鎮”為新的建設目標,新的交通格局的形成將有利于丹東市的全面發展。 各位游客,伴隨著丹東市經濟的騰飛,江城丹東必將更加美麗,希望各位再次來丹東旅游,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歡迎你們,期待你們。

鴨綠江導游詞 篇1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今天由我竭誠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在這段期間有什么事情,請不要客氣的對我說出來,我會竭盡全力為您解決。

  丹東市,是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位于遼寧省的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

  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臨黃海,大陸海岸線長120km,沿海有30多個島礁?偯娣e為14910平方km,市區面積為832平方km。“七山一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是丹東地理特點。

  丹東總人口240萬,現轄三區二市一縣(即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東港,鳳城,寬甸),城市人口81萬人。少數民族20個,最多的少數民族是滿族,占全市人口的32%。

  丹東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兩國中間僅相隔一條江,這就是聞名于世的鴨綠江,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從這里雄赳赳氣昂昂、義無反顧的投入保家衛國的戰斗的。

  丹東,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游為主體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是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是中國也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

  丹東市因為距離黃海較近,受其影響,氣候宜我,可謂冬暖夏涼。東北的冬天比較寒冷,可丹東寒冬期僅有182天,歷史最低氣溫只有零下18度。夏季炎熱期也僅有50天,平均高于25度的炎熱期也只有20多天。因為氣溫比較適宜,主要的農副產品有板粟、草莓、柞蠶、柱參、對蝦,海產品品種相當豐富。

  丹東市轄區內共有29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4%之多。主要是以滿、

  蒙、回、朝xian族居多。早在300多年前,滿族八旗兵勇就駐扎在鳳凰城和通遠堡一帶,后來在康熙年間,大批八旗兵勇攜家眷入關,同時調蒙古族人進關駐邊墾荒,一改少數民族游牧移居的生活習慣,從此居下來,丹東現有鳳凰城市和寬甸縣兩個縣是滿族自治區。

  丹東市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點八個,分別是鳳凰山風景區、青山溝風景區、天橋溝風景區、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水豐湖景區、河口景區、太平灣景區。省級風景點多處,如鴨綠江公園、錦江山公園、大鹿島海邊度假區、虎山明長城遺址、大孤山古文化寺廟建筑群、五龍山、五龍背溫泉等。旅游特色相當豐富:有山、水、奇石、溫泉、歷史人文景觀、少數民族風俗人情等。還有邊境特色旅游項目,赴朝鮮一日游、四日游、五日游;乘船赴韓國七日游等。

  丹東市的市樹為銀杏樹,市花為杜娟花。

  在您乘車游覽市容時會發現,主要街道兩旁都被綠色的樹林覆蓋著,這種樹就叫銀杏樹,據調查,亞洲共有五條街道被銀杏樹覆蓋著,其中丹東就占了三條。現在丹東市政府還在加大城市綠化的投入,并對站前市容部分做了長久規化建設,不久的將來,當您再來丹東時,會發現丹東市容市貌有更大變化。

  丹東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旅游資源含量豐富,北有層戀迭嶂的青山為屏,南有蜿蜒舒緩的鴨綠江與煙波浩淼的黃海相連,萬里長城東端起點邦山臺、萬里海疆的北部起點江海分界碑、彈痕累累的鴨綠江斷橋,還有濃郁的民族風情與江、山、湖、海、林、泉、河組合成無數奇觀奇麗的景觀。

  丹東的風景旅游資源占轄區國土面積的10%以上,有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16處。鴨綠江、鳳凰山、青山溝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大孤山、天橋溝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鴨綠江濕地、白石砬子是國家級自然

  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有五龍山、天華山、黃椅山、大梨樹、蒲石河等。

  虎山長城

  游客朋友,我們的車正從市區向虎山方向的古長城遺址駛來,F在游車正路過振安區的九車城鎮政府,坐在車里,大家便可看到立在路旁山上的那座石碑。我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石碑的來歷。這座山名叫日本山,F改名為鎮東山 ,山上埋有日俄戰爭時期的一位日本將軍,并立了這個石碑做為一個歷史遺跡,石碑沒有被拆遷。

  虎山位于丹東市東北1500m處虎山形似臥虎,昔日的安東八景之一“虎耳雙峰”和對岸朝鮮八景之一“統軍亭”隔江相望,站在山頂烽火臺上遠眺,馬市沙洲和朝鮮的新義州市盡收眼底;⑸降貏蓦U要,是歷史上的軍事要地,是著名的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

  在進入虎山景區之前,我們遙遠虎山,縱觀后你會發現那掩映在崇山綠水間影現出來了一個仰臥的睡美人呢,從西向東依次是長發、頭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

  當看到聳立在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這一龐大的歷史遺跡時,相信大家一定很激動,在沒登長城前,請給我5分鐘,讓我把虎山長城的概貌作一下介紹: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并排高聳山峰,狀似兩只豎長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渲化為今日的虎山;⑸酵黄鹩邙喚G江邊,平地孤聳,視野開闊,作為國門,長城選址虎山,確有軍事意義,任何懂軍事的人都知道,控告戰斗的主動權,首先必占據制高點,所以在虎山建長城順理成章。而翻開丹東現存的古志書,也早有記載,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丹東就開筑長城,秦統一六

  國,丹東繼續筑長城,直到明代,才確切了長城在丹東的地位;⑸介L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當時的總兵韓斌督建的,當時也稱“遼東邊墻”。主要包括長城墻體、墻臺、敵臺、馬面、烽火臺、護城河、攔馬墻等。明巡撫都御史王之浩,登臨虎山要塞時,曾寫下《登馬耳山望朝鮮》詩,詩云:“高頭極目海之東,指點扶?蓲旃,衰柳迷煙知驛古,寒鴉帶月撐天空。江山不盡關山迥,帝德無私雨露同。卻笑樓船成底事,海邊枯骨戰圖功!痹娭袑⒒⑸降牡貏荨㈥P邊的冷肅,古戰場的殘酷,都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但由于歷史的誤會和歷史的延誤,直到1990年12月,遼寧省、丹東市兩級政府邀請全國的長城學者、長城專家,敲定虎山長城的歷史地位,彼此丹東才理直氣壯向世人宣布:明長城的起點在丹東,丹東擁有明長城的第一塊磚。

  在景區廣場這塊巨大的巖石上刻有一首詩:“清清綠江水,巍巍虎頭山。長城從此始,萬里壯神州!边@是國家文物局石建筑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羅哲文先生于1990年題寫的。

  過街城樓,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樓高23.6米,共五層,其中主體三層,箭樓二層。主體高9.6米,整個樓體以紅色為主,給人以雄渾的歷史韻味。

  虎山長城功不可沒,抵御過朝鮮、俄國、日本等數不清的入侵者。為了讓古長城遺址重新恢復它的歷史原貌,為了讓虎山長城重新站起來,丹東人多單位聯手組成修復長城募捐委員會,老人、孩子、干部、工人、農民、學生、軍人紛紛解囊,即使是一分錢的貢獻,也是敬祭先祖的行動,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用近乎原始的方式,背磚、爬山,半點馬虎不得,如今臥于虎山的長城已完全體現出古長城的原始雄渾,也完全可向游人訴說它的歷史陳述了。我們要親自目睹古長城的風貌,親臨實地體驗一下中國古長城從丹東起始的驕傲。現在我們從南山腳下開始順原有路線向山上登攀。

  朋友們,這些高大、寬厚、壯實的墻體,會讓你感受到曾似相識吧?凡到過北京,游過長城的人都會有同感戟山長城與八達嶺長城的墻體開關是吻合的。還有這白色灰漿,勾抹磚縫的灰色墻面,也很有歷史陳跡的感覺。

  當我們沿長城寬闊堅實的路而登到長城頂端時,會令你由然產生“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自豪感。心境也會為之開闊起來。大家臨高遠眺,可見鴨綠江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從腳下向遠處飄然而去,對岸鑲嵌在綠樹叢中的是朝鮮新義州的解放塔和統軍亭舊址,這塊“一步跨”的界碑,標出了丹東與朝鮮在此只有一步寬的國際界線,朝鮮鄉民的勞作,如同在我們身后左右一樣。遠處丹東市的亞洲第五大無柱拱橋。國際酒店的旋轉餐廳、國貿大廈的摩天大樓、24層的居民住宅及蔥綠的錦江山、元寶山……,滿眼是美景,也盡是丹東人的驕傲;⑸介L城的集體游覽到此結束,余下時間可自由觀賞、游玩,30分鐘后在長城腳下的旅游車前集合。祝大家玩好!

  鴨綠江風景區

  游客朋友,乘大家沒上游船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鴨綠江。鴨綠江,因水的顏色而得名,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并沿襲至今。鴨綠江是界河,有主航道,卻是以岸為界。在世界上不以主航道為界的界河極少有,而鴨綠江便是其中之一,F在我們所乘的游船,正載著大家順流而下,對岸是朝鮮平安北道道府新義州市。如果沒有出國經歷的人乘此船一游,將能飽覽異國它鄉的風光。這是新義州市的公園,平時游人不多,很幽靜,節假日也有成群的學生來公園做集體活動。每當載有中國游客的游船駛來時,對岸的朝鮮人民便很有禮貌地招手致意,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聚而成的友誼,已植根于代代人民心中。

鴨綠江導游詞 篇20

  Welcome to Yalu River scenic spot in Dandong!

  Yalu River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Dandong C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reaches of Yalu River. It starts from Hunjiang estuary in the East and ends atdadonggang in the west, with a total length of 210 kilometers and a total areaof 824.2 square kilometers. The scenic spot faces Sinuiju across the river. Ithas a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beautiful mountains and waters, and unique scenery of China and Korea.

  The Yalu River is named for its color. The green water is just like theglittering green of a male duck's neck. People first called it the Yalu River,and it has been handed down to this day. The Yalu River originates from thesouthern foot of Changbai Mountain in Jilin Province, flows through Changbai,Ji'an, Kuandian, Dandong and other places, and flows southward into the YellowSea, with a total length of 795 km. It is the boundary river between China andKorea. The Yalu River flows about 300 kilometers through Dandong City. Thissection of the river is wide, beautiful scenery on both sides, in the estuaryarea, rich in silver carp.

  The Yalu River Bridge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Liao Dynas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Yalu River began tobuild iron bridges, and two bridges were built between Dandong and Sinuiju. Thefirst one, built in 1909, is an open and closed bridge. In 1950, it was bombedby American aircraft in the Korean War. The pier still exists today, and nowthere is a tourist area of end bridge. The second bridge, built in 1940, is adual-purpose railway and highway bridg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940 meters, whichis jointly managed by China and Korea. It is the main traffic route betweenChina and North Korea, and also a scenic spot for tourists.

  Now what we see is the first bridge, also known as "broken bridge". It wasbuilt in 1909 and then in 1900. It was blown off by US aircraft and was built bythe Railway Bureau of the Korean governor's office in Japan. This is a singletrack railway bridge with straight beam and slab. In the war of resisting U.S.aggression and aiding Korea, the broken bridge was the main channel for thevolunteers to go abroad and the main artery for transporting strategicmaterials. In 1950, it was blown off by American aircraft and became a wastebridge. It was opened in 1993 as a scenic spot for people to visit.

  The turret on the side is the main fortification site of the Japanesepolice force guarding the bridge. The five storey turret is the most intactexisting highway defense turret in China, and also an irrefutable evidence ofJapan'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Less than 100 meters to our left is the second bridge and the famous "YaluRiver China DPRK friendship bridge.". This bridge is a double track railwaybridge. The bridge goes up the railway and down the highway. At that time, thebridge deck of the highway was paved with wooden boards, but it was replacedwith cement boards in 1977. The steel beams of Yalu River Bridge, which has notbeen overhauled for many years, have been corroded and the pavement has beendamaged to more than 300 places. Some bridge decks have been displaced andbroken, resulting in the weakening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ridge.

  Friends, we are now in Hushan scenic area. Hushan scenic spot is located onthe Bank of the Yalu River in the Sino Korean border. It mainly includes theGreat Wall, sleeping beauty, one-step cross of the Sino Korean border, ancientplank road and other scenic spots. Among them,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cenicspot is Hushan Great Wall.

  Hushan Great Wall is located in Hushan Township, Kuandian County, DandongCity. According to research, it was built in 1469,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of the east end of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It spans thousands ofmountains and rivers of the motherlan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eat wall ofJiayuguan in Gansu Province in the West. It can be called a monument left by theancients.

  The Great Wall we see now was rebuilt in 1992. The restored Hushan GreatWall is mainly of masonry structur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epair theold as the old" of cultural relics, the trend of the restored great wall and thepositions of the enemy towers, wall towers and beacon towers are consistent withthe original site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basicallyreproducing the majestic appearance of Hushan Great Wall in history.

  This mountain is the tiger mountain. It is an isolated mountain protrudingfrom the Yalu River. If you look at it carefully, it looks like a tigersquatting there, so it's named Hushan.

  Now please follow me to the Great Wall.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theMing Great Wall is very complete, including the city wall, city tower, enemytower, beacon tower, gateway and other parts. You can basically see the Hushangreat wall here.

  This is the peak of Hushan, the first beacon tower of the Great Wall inMing Dynasty. From the beacon tower, you can hav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high-rise buildings in Dandong and the city of Sinuiju.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Great Wall culture has deeply embodied ournational spirit. The Great Wall, as a historical monument, will always stand inthe heart of a great nation!

  Welcome to Yalu River scenic spot in Dandong again. bye!

鴨綠江導游詞 篇21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本人和司機師傅向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大家在后面的行程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及時向我提出,我們將竭誠地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丹東之旅心情愉快。未來幾天的行程中,我們大家要互相幫助、互相體貼,使我們這個旅游團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今天,游覽各個景點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丹東市的概況。

  地理及人口概況

  丹東市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于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業、商貿、物流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丹東行政區劃面積

  1.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76.5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丹東成為沿海開放城市。20xx年,被列入遼寧沿海“五點一線”重點發展區域。20xx年,全地區實現生產總值4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口徑財政收入65.79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3.8億元,增長4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億元,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增長24.9%。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增長19.2%。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增長28.3%。外貿出口16.2億美元,增長15.2%。

  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丹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83戶,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電子信息和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優勢產業。黃海客車、曙光車橋、化纖等產品在國內擁有各類發電站十余個,集水電、火電、風電于一身,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59萬千瓦,三至五年將達到500萬千瓦。農業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漁業帶、鴨綠江珍品漁業帶和優質稻米、板栗、草莓、藍莓等特色農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貝類養殖生產和出口基地。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丹東依山、臨江、傍海,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C,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于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于國家二級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徑流千余條,水庫57座,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6倍,是遼寧省的4.5倍。境內海岸線長126公里,多處可發展港口、造船、旅游、發電等產業。灘涂面積328平方公里,海域水質好、營養鹽含量高,具有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條件。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濕潤的地方,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人文歷史悠久厚重——丹東原名“安東”,源于唐代設置的安東都護府,一直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地。1876年設立縣,開埠通商,1945年——1954年為遼東省省會。1982年在東溝縣(現丹東東港市)發現的“前陽人”洞穴遺址,證明早在1.8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了。秦統一全國后,丹東屬遼東郡。西漢時在丹東設置武茨縣和西安平縣,這是丹東最早的城池.也是東北地區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單位之一。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安東市市名即源于此)。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設鳳凰廳和安東縣,次年設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統轄全境。1937年12月1日安東市正式成立。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安東市為丹東市,含義是“紅色東方之城”。

  丹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36個民族。因此,丹東擁有滿族、朝xian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風土民情。在少數民族中,滿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國最大的滿族聚居區,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氣候和城市環境

  丹東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200毫米左右,是中國北方地區最濕潤的地方。

  春季大地回春,正是觀賞丹東市花—杜鵑花的最佳季節。夏季涼爽,游人紛紛來到丹東海濱或風景區避暑度假。秋季雨量減少,氣候涼爽宜人,丹東市樹—銀杏樹已是果實累累、一片金黃;環顧鴨綠江沿岸的各個景區,紅葉滿山,恰似彩錦織成的秋裝。丹東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高(66%),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4.8%。丹東不愧為是人居佳地,希望有識之士來丹東投資、安家落戶,頤養天年。

  旅游資源和旅游業

  丹東旅游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轄區國土面積的10%。擁有國家、省級以上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格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游長廊。丹東是全國“市民最滿意城市”20強之一。丹東礦藏資源達64種,是中國著名的“硼都”,儲量占全國9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黃金儲量占全省黃金總量的37.2%居全省前列。丹東地熱資源豐富,天然露點17處,是東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丹東是優秀旅游城市,也是遼寧省的旅游熱點城市(與沈陽、大連構成遼寧旅游“金三角”)。丹東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青山溝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六個——鳳凰山風景名勝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五龍山風景名勝區、丹東寬甸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天橋溝、大孤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鳳凰山山城、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

  目前我市已擁有國家、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24處。還有著名的大孤山天后宮,是我國歷史最大的天后宮古建筑群。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森林公園和天然火山博物館——黃椅山森林公園。

  丹東還有許多的古文化遺址;有近代日俄戰爭、中日甲午海戰場,楊靖宇烈士的遺跡、軼事等紅色旅游資源;

  “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單位”大梨樹國家生態農業旅游區由花果山、藥王谷、聯珠三湖、仿古新村、休閑游樂區五部分組成。其山水田園風光、傳統中醫藥文化、滿族農家菜肴和金秋自助采摘等自成特色,深受游人喜愛。

  你乘坐鴨綠江上游船,沿江而行觀賞到兩岸風光,您體會的是兩國的風情。赴朝旅游也是丹東旅游業的特色項目,中國赴朝旅游的游客有80%以上是從丹東口岸出境,您來到丹東也可以順便到朝鮮去看看,領略一下這個神秘國度的風采。

  丹東土特產品和名吃

  丹東土特產品品種繁多,人參、板栗、草莓、山楂、柞蠶、食用菌、林蛙、對蝦等產品聞名遐邇,遠銷國內外。水產品有各種貝類如:海螺,玉螺,扇貝,赤貝,雜色蛤,梭子蟹等。魚類如:魷魚,馬鮫魚,海鮮串等。由于鴨綠江和大洋河水流入黃海,丹東的水產品是在咸水和淡水“兩合水”環境生長的,因此有著獨特的美味,再加上酒店廚師獨特的烹飪技術,吃起來那真是一個美,在其他地方是品嘗不到的。到丹東不品嘗海鮮,那是一個“悔”,各位一定要品嘗丹東海鮮,一飽口福。此外還有滿族的“酸湯子”,朝xian族的“打糕”,丹東的“燒烤”等等地方小吃,通過品嘗這些小吃,必能感受到丹東民俗風情和多民族文化。 丹東基礎設施和城市定位

  丹東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丹東鐵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爾420公里,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途經丹東出入國境。公路201、304國道在此交匯,丹東-沈陽、丹東-大連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實施以及已經列入規劃中的東北東部鐵路工程、沈丹鐵路復線、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丹莊鐵路、?崭蹟U建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使丹東處在四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的中心交匯位置。丹東港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和國際貿易商港,已同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美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辟貨運和客運航線。丹東港位于我國最東部,由于位置特殊,必將在振興東北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業。丹東民航機場現已開通丹東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和韓國漢城的航線。

  丹東市實施“四大”戰略的主要內容:市委市政府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堅持大開放、狠抓大項目、構建大旅游、營造大環境”的四大戰略。

  實施“大開放”的拉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臨港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港口的牽動和帶動作用,實施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對外開放。千方百計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幅度提高域外投資比重和臨港產業園區經濟規模,經過三、五年努力,使丹東成為東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要沿海開放城市。

  實施“大項目”的牽動戰略——就是要努力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多上、快上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以工業大項目為牽動,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盡快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培養一批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提高規模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經過三、五年努力,形成在國內有較強影響力和穩定支撐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增強丹東城市的總體經濟實力。

  實施“大旅游”的帶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建設以鴨綠江為核心的復合型精品旅游帶,突出丹東的名江、邊境、長城、海角等全國具有惟一性的資源優勢,建設紅色旅游、生態旅游、邊境旅游,海洋旅游四大板塊。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經過

  三、五年的努力,把鴨綠江打造成集人文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品牌,增強丹東城市的吸引力。

  實施“大環境”的推動戰略——就是要努力加強軟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環境,完善投資政策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的發展空間,改善和關注民生,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經過三、五年努力,把丹東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發達、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

  丹東是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東端的起點。丹東市將以“旅游名城、人居佳地、工業強市、商貿重鎮”為新的建設目標,新的交通格局的形成將有利于丹東市的全面發展。 各位游客,伴隨著丹東市經濟的騰飛,江城丹東必將更加美麗,希望各位再次來丹東旅游,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歡迎你們,期待你們。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1篇) 相關內容: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8篇)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橋就是鴨綠江斷橋。鴨綠江斷橋以其建造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又歷經了戰火的洗禮而為人們所矚目,被譽為 鴨綠江。上第一橋。...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3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虎山長城觀光旅游。很高興能陪大家一起參觀,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過一段快樂時光。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長城的歷史:歷史上秦漢和明代曾三次大規模修筑長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丹東就開始修建長城。...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4篇)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1920xx年5月動工,1920xx年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

  • 鴨綠江導游詞(通用22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導游員,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覽鴨綠江,F在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江水蜿蜒舒緩,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

  • 鴨綠江導游詞(通用13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下面請大家聽我介紹一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概況。一、景區概況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于1988年批準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大東港之間,與朝鮮的碧潼、清...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13篇)

    集安鴨綠江大橋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區內東15公里,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全長589.23米、寬5米、高16米,共20個橋孔。...

  • 鴨綠江導游詞(通用16篇)

    歡迎參觀丹東鴨綠江風景區!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于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景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

  • 鴨綠江導游詞(通用17篇)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1993年丹東市委、市政府投資200多萬元開發斷橋,幾年來,又投資400萬元,用于增添景點和維修,使斷橋成為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的愛...

  • 鴨綠江導游詞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吸引了很多游客來鴨綠江參觀游覽。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帶來的鴨綠江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鴨綠江導游詞篇一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導游員,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覽鴨綠江。...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7篇)

    列位旅客:你們好!我是導游員張明,本日,我陪同各人游覽鴨綠江。此刻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道,江水蜿蜒舒緩,貴州導游詞,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3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導游員,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覽鴨綠江。現在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江水蜿蜒舒緩,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

  • 介紹遼寧鴨綠江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于5月動工,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于往來船只航行。...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6篇)

    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于船舶航行?姑涝瘧馉幤陂g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

  • 鴨綠江導游詞十二篇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導游員,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覽鴨綠江,F在我們來到了中朝的界河鴨綠江。鴨綠江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江水蜿蜒舒緩,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黃海。...

  • 鴨綠江導游詞(精選20篇)

    鴨綠江劈頭于長白山,流長795公里。它的水又綠又甜,住在它岸邊的漢族人、滿族人、朝鮮族人……都是吃它的水長大的,它們愛鴨綠江,鴨綠江比如這些民族的生身慈母。...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91视频 | 欧美第一色 | 小荡货好紧好爽奶头大视频 | 超碰在线c | 超碰www | 国产精品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 99久久国产综合麻豆99久久 | 男人用嘴舔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久久日本理伦片aaaaaaa |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 暗黑破坏神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欧美 |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 国产毛片久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a级a做爰片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91www| 日韩不卡一二三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 |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 成视频免费在线看 | 91免费黄视频 | 亚州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午夜写真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高清 | 56精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国产综合视频一区 | 毛片卡1卡2卡3卡4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 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av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小说 |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一二区视频 | 中国14一18sex性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