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神木導游詞(精選6篇)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1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約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被稱為“周公檜”,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樹“世界爺”。
一六年秋,樹身曾遭雷擊,現在上端所植之二代木,為一九六二年栽種。但遺憾的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因大雨而有半邊倒塌。
在周公檜的東南方有一棵奇異有趣的“三代木”。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復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橫倒于地的第一代枯干,樹齡已逾千年,矗立的第二代只剩空殼殘根,高一丈的第三代則枝繁茂盛。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2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勾起了我們對阿里山無限的向往。今年暑假,我終于有機會抵達阿里山,一睹使我魂牽夢縈的姊妹潭和香林神木的迷人風采。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山上涼爽的空氣驅走了我旅途的炎熱,高大筆直的樹木帶給我不可思議的感受。石子小路,參天樹木,偶爾還會傳來幾聲鳥兒的鳴聲,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靜美好。來到這里,我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一邊貪婪地呼吸著山上清新的空氣,一邊慢慢向森林深處邁進。一路上,參天的柳杉取代了昔日的紅檜林,路邊上到處有數人合圍的大紅檜被攔腰砍斷后的根,看得我痛心。
峰回路轉,迂曲穿過一片林區,我們來到了姊妹潭。聽導游介紹,姊妹潭有個神秘的傳說,相傳有一對姊妹同時愛上了一個男子,于是兩姊妹分別在此投水殉情而亡。姊妹潭是兩座天然高山沼澤,妹潭小而淺,像灘死水,姊潭面積較大,潭中有一尊木制觀景臺,可盡情觀看山光水色的倒影。潭外有座穿越木林的環潭木棧道,沿路還有三代木、心心相印、象鼻木,夫妻樹等景點,經過導游的精彩介紹,我對它們各具特色的形態和文化內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阿里山,不去看神木是一大遺憾。接著,我們又跟著導游來到了傳說中的阿里山香林神木前。這棵有著兩千多年樹齡的神木不愧是樹中的精,樹中的神。它那粗壯的身軀,高聳入云的枝干深深地震撼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它似乎吸收了陽光雨露的熏陶,凝聚了天地的精華,終于長成了如此魁梧高大的樹中巨人。我慢慢地走近它,心想:在這兩千多年里,該有多少次的雷轟電擊威脅著它的生命啊!可是這棵神木憑借它那頑強的意志與風雨抗爭,用它那筆直的身軀向人們詮釋生命的頑強和執著!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碧水長圍著青山轉,那魯灣多依娃哪呀嘿……”不知是誰哼起了《高山青》,悠揚的旋律在山林間盤旋回蕩。我們在這歡快的歌聲中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阿里山,結束一天的旅程。
阿里山之旅是匆匆的,是短暫的。但阿里山會永遠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它是雋永的詩,是甘醇的酒,使我們傾折,并留下深深的記憶。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3
阿里山,中國地名,是臺灣省的著名旅游風景區,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__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中國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由于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中國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另外有同名歌曲《阿里山》。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全部屬于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令人流連忘返。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勁蒼郁,被人們尊為“阿里山神木”。約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又被稱為“周公檜”,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樹“世界爺”。此外還有千歲檜、同心木、三兄弟、三姐妹等奇木奇樹。它們都青蔥挺拔、搖曳多姿,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
阿里山具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四大類型的植被分布。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里山由尖侖山、祝山、對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4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來到風光如畫的阿里山:
阿里山,中國地名,是臺灣省的著名旅游風景區,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__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中國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由于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中國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另外有同名歌曲《阿里山》。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全部屬于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令人流連忘返。
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中國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于天氣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內的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好季節。塔山為觀看云海的最佳之處。
日初
在阿里山名峰—祝山之巔的平臺上,有一座漂亮的觀日樓,是觀看日出的最佳處。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神木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勁蒼郁,被人們尊為“阿里山神木”。約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又被稱為“周公檜”,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樹“世界爺”。此外還有千歲檜、同心木、三兄弟、三姐妹等奇木奇樹。它們都青蔥挺拔、搖曳多姿,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
森林
阿里山具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四大類型的植被分布。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里山由尖侖山、祝山、對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森林鐵路
阿里山的鐵路與“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鉆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5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嘉義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DAVID。
阿里山三代神木位于阿里山森林游樂區的森林步道沿線上,阿里山林中古樹參天,有一棵古木,枯樹上張出新枝,延續了三代,可謂樹中的三代同堂,成為阿里山森林中的一大奇觀。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紅檜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勁蒼郁,被人們尊為"阿里山神木"。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勁蒼郁,被人們尊為"阿里山神木"。 它大概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被稱為"周公檜",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樹"世界爺"。
阿里山神木
約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又被稱為"周公檜",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樹"世界爺"。一九五六年秋,樹身曾遭雷擊,上端所植之二代木,為一九六二年栽種。但遺憾的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因大雨而有半邊倒塌。在周公檜的東南方有一棵奇異有趣的"三代木"。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復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橫倒于地的第一代枯干,樹齡已逾千年,矗立的第二代只剩空殼殘根,高一丈的第三代則枝繁茂盛。此外還有千歲檜、同心木、三兄弟、四姐妹等奇木奇樹。它們都青蔥挺拔、搖曳多姿,為阿里山增添了不少魅力。
神木由來
原本指的是中國臺灣阿里山上一棵樹齡達到三千余年的紅檜。該樹木為日本技師小笠原富次郎于1906年11月發現,被日本人尊稱為"神木"。據統計該樹高53米,樹齡達三千年以上,樹干在距地面一米半高處的直徑是4米66厘米,樹干接者地面處的周圍達23米,材積達五百立方米,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后,成為聞名中外的中國臺灣地標之一。
由于神木附近為早期日本的伐木區,戰后國民政府接收林場后持續伐木,所以除了阿里山神木等紅檜得以保存外,其余大型紅檜都被砍伐殆盡,運回日本或外銷國外,日本很多神社與鳥居,是早年來自阿里山的巨木紅檜。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擊,樹心油脂被焚毀,雖然還存活,卻也在不久后即告枯萎。林務局管理處在神木殘軀上種植紅檜幼苗,以保持其綠意盎然的樣子。此舉曾遭致批評欺騙游客。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連日大雨,一半的樹身迸裂傾倒在森林鐵路上,壓壞了鐵軌。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歷史,傾倒的樹身就此橫置于原地,成為遺跡,供人瞻仰
日月潭
地處南投縣魚池鄉,系玉山與阿里山之間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周36.5千米,面積900多公頃,平均水深30多米,為中國臺灣島上第一天然大湖。潭中有一小島,遠看似碧玉盤中的二顆明珠,古人稱玉島、珠子島;以小島為界,北半湖如日輪,南半湖似新月,故名。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林木蔥郁,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湖光山色隨季節、四時變幻,以夕陽煙霞、眉月清輝等景色最為迷人。日月潭畔山麓上,有亭臺樓閣,潭西的涵壁樓,是觀賞湖光山色首選之地。環湖有文武廟、玄奘寺、慈恩塔、孔雀園等古跡景觀。
阿里山神木導游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各位來中國臺灣觀光旅游,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觀阿里山,并很榮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時光,祝大家游得開心,玩得盡興!
阿里山的日出聞名中外,多年來,為數眾多的游客,不辭早起,摸黑上路,只為等待光芒乍現與太陽蹦出的頃刻喜悅。阿里山云海為中國臺灣八景之一,其云層翻騰,波詭濤譎,極具神秘快感,在氣候干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見著。
看完日出,我們將進入阿里山的森林。阿里山為中國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資源富而不竭。其中最顯著的,要數神木了!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是阿里山的地標。由于其主干蒼勁挺拔,枝椏突出有力,加上樹型優美,一直深受世人的喜愛。然而,神木慘遭雷劈而成為枯木,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達20余株,樹齡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稱的三代木、象鼻木,和僅次于舊神木的小一號神木千歲檜、光武檜。
阿里山素以花卉聞名,百花爭艷中又以櫻花稱冠,早年即博得櫻都雅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則有成片櫻海怒放,稱為阿里山花季。4、5月,當地特產的一葉蘭及森氏杜鵑、牡丹、芍藥、紫藤、金雀兒、毛地黃陸續報到,外貌像風鈴成串的毛地黃,有紫、黃、白三種顏色,因造型討喜,常引人親近,但請游客門注意,他們其身含劇毒,碰觸不得。
好,阿里山到這里就參觀完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合作,希望這次中國臺灣之行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不到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同時歡迎各位再次光臨阿里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