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島導游詞(通用7篇)
君山島導游詞 篇1
君山古稱洞庭湖,故名洞庭湖。唐代詩人劉禹錫形容君山是“銀盤里的青蝸牛”。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山印、劉義凈和劉義凈、呂洞賓的郎音閣和漢武帝的九香閣。
君山是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一個面積不到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東浮山,意為神仙“東府之庭”。傳說“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金殿數百間,玉女居之。四點鐘,他們聽到金、絲、竹的聲音,在山頂上建造”。這種浪漫的神話傳說不足以讓人相信。后來,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葬在這里。屈原在《九歌》中稱他們為向君和祥符,所以后人把這座山改名為君山。
君山,由七十二座山峰組成,有一座美麗的山峰。“煙霧靜止,景物沉重,藍色沒有深綠色。懷疑是水仙花更衣室,一個蝸牛鏡中心。”不知道有多少文人被這種精神場景陶醉,神奇奇妙的傳說更是讓人神往。如果你棄船爬山,你可以先去看看舜帝二妃的墓。墓兩邊的石對聯是:“君臣公主千古美事,山竹淚一人。”這個“一人含淚”可以這樣看:虞舜南巡,崩于蒼梧路。他的兩個可愛的妻子,娥皇和一個女丈夫,來到東浮山,突然聽到這個壞消息,非常難過。他們爬上竹子痛哭。眼淚滴在竹子上,變成了斑駁的竹子。兩個嬪妃在君山悲痛而死,葬于此。
從二妾墓翻越一座山梁也不遠。到“六一景”。唐代李寫的`《傳書》就發生在這里。西山有楊沫村,據說是南宋初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首領楊沫軍營所在地。從此我去了九香山。傳說山上有好酒,可以讓你長生不老。漢武帝想長生不老,就派經師欒霸去君山討酒。酒追回來后,被余喝了,然后開了個玩笑。
君山是洞庭湖最大的島嶼,地形獨特。島上有36座亭臺樓閣、48座寺廟、秦始皇的印章、漢武帝的“社教臺”等珍貴文物。君山的銀針和茶葉在國內外都很有名,從唐朝開始就被列為貢品。汨羅江邊有曲子廟和杜甫墓。此外,還有刺史塔、金代文廟、露露墓、黃蓋湖、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
君山島導游詞 篇2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游人眼前。
帝王飲用,曾在國際世界博覽會上獲金獎。此外,還有金龜、綠毛龜等珍奇動物。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君山新的景點不斷被開發,旅游設施和建筑不斷涌現,古老的茶文化、竹文化、食文化得到發掘,君山面目煥然一新。
君山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濃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新石器遺址。
君山島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君山,古稱洞庭山,洞庭湖由此而得名。唐代詩人劉禹錫用白銀盤里一青螺來形容君山。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傳書的傳書亭和柳毅井,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于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后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君山,由七十二峰組成,峰峰靈秀,煙波不動景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這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傳說,更引人遐想。棄舟登山,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墓兩邊的石刻對聯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這淚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忽聞噩耗,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慟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從二妃墓翻過一道山梁,走不遠。就到了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西山有楊么寨,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么兵營的遺址。從此出走,便到酒香山。傳說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后,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后,便被東方朔俞喝了,后來鬧出一場笑話。
君山地形獨特,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島上歷有36亭,48廟、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等珍貴文物遺址。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景區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
君山島導游詞 篇4
各位朋友: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愛情島---君山公園參觀游覽,很榮幸今天由我來為大家服務,我呢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江,大家可以叫我小江。剛才給大家介紹的君山公園,是以愛情而聞名的。這里所演繹的是一喜一悲的兩個愛情故事,待會兒請大家聽我細細的道來。我們君山公園,面積雖然只有全國國土面積的千萬分之一,也就是0.96平方公里,但是在唐朝達到鼎盛時,曾有36亭48廟5井4臺,可惜的是這些景點現在遺留的已經不多了,所以今天我們游覽的主要景點只有五個。
說了這么多,我想問一下幾位啊,有誰能告訴我,君山的名字由來嗎?(期待游客回答)對!這個名字的由來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因為舜帝和二妃的愛情悲劇,以及偉大的詩人屈原寫的《湘君》《湘夫人》等壯麗的詩篇的影響,立即更換它從原來的洞庭山到湘山最后改名為君山。那么第二種說法呢,是說君山和帝王有關,史書上說軒轅黃帝就曾到君山鑄鼎煉丹,楚始皇來這里封山,楚武帝到君山來求仙酒,楚隆皇帝就到這里考他的臣子,所以被命名為君山。在大家右邊的就是滿山的楚樹了,大家也知道君山最早出名的并不是這些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而是茶葉。接下來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右前方那些紅綠葉相間的樹木,那是我們岳陽市的市樹---杜英樹。它和別的樹木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嫩葉是紅色的,綠葉才是老葉,到冬天的時候,別的樹木的葉子都枯掉了,只有它越來越俏哦!那么旁邊的那一大片綠油油的呢,是洞庭湖里的水草蘆葦,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啊,可能沒有感覺到八百里洞庭的壯闊,那是因為現在是枯水季節啊,這個君山島上最美的時候,是二三月份和八九月份,二三月間,遍山開滿山花,姹紫嫣紅。八九月的時候呢,洞庭湖的水都漲上來了,那么今天幾位開車進來的這條路呢,就會全部被淹掉,只有坐船才能進來了,到時從這里看過去就是一大片的水,煙波浩渺。雖然現在看不到這些景色,但是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好處,像幾位今天來到我們君山公園,正好可以品嘗一下今年剛采下沒多久的新茶----貢品君山銀針啊!當然啦,要是各位到有空閑的時候,正好又碰上我們君山最美麗的時候,各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洞庭廟,這里面供奉的是洞庭龍王爺柳毅。它始建于唐朝,那么古廟呢在抗戰時被毀壞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97年由“東方神人”侯希貴先生捐款與岳陽市建委共同修建而成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廟前的這個九龍引柱,上面的九條龍是保護洞庭龍王爺的,龍在古代是權力和富貴的象征,而九在個位數中是最大的,那么代表的是龍王爺的之尊。當然大家肯定會問柳毅是誰?他為什么被封為洞庭龍王爺呢?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聽過“柳毅傳書”的故事呢?這個廟不僅僅是供奉著保護當地漁民的龍王爺,還因為它是小島上兩個愛情故事中的喜劇。在晚唐時期,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不幸名落孫山。在回家的途中,遇到當時配嫁給涇陽龍王的第二個兒子的洞庭龍君的小女兒---三公主,小龍女嫁過去后,受到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大冬天衣裳襤褸 在外面放羊,柳毅看見姑娘,生出憐愛之心,他上前去問道:“姑娘,這么冷的天,你為什么在外面牧羊,是不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有什么我可以幫你嗎?”小龍女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柳毅,并說希望能有人幫她傳書給她的父王,讓他來解救她。柳毅說:“這個忙我就可以給你幫,不過你是神,我是人,人神不能共通,我怎么進入到你的洞庭水府呢?”小龍女撕破了食指寫了一封血書,并從頭上拿下一根金簪,說:“你到洞庭湖中的一個湖心島上,島上有一個桔井,在桔井旁邊有一棵桔樹,你拿我的金簪到桔樹上敲三下,自然會有巡湖神把你接進去的。”當年的湖心島就是現在的君山公園,而當年的桔井就是待會兒我們要去看的柳毅井啦。
那么小龍女被救后,幾經波折,她和柳毅成了夫妻,后來柳毅被封為洞庭龍王爺,成為當地漁民的保護神,為當地的漁民做過很多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洞庭龍王廟,不知道大家對98年的洪水還有什么印象沒有,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當年的水位漲到了現在的哪個位置,請大家隨我上臺階啊,大家都知道有句古語說“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當年水就沖到了這個雙龍浮雕的龍尾這里,就慢慢的退下去了,所以這個洪水呀,看到我們龍王爺就自動退回去了啊,呵呵!這個洞庭廟里面呢,是燒香拜佛的地方,大家自費自愿。要是沒什么興趣的話,我們就從這個羅漢廊走過去,佛家呢講究走路不走回頭路啊,請大家隨我來,俗語說佛有弟子三千羅漢五百,這個羅漢廊呢,就是和武漢的歸元寺設計差不多,不過我們這里呢,是根據大家今天來到這里的年齡,男虛女實,隨便從哪尊開始數,隨意從哪個方位都可以,數到與自己年齡相合的那尊,便是你的轉世羅漢,可以從中測出你的性格。雖然這里的沒有沒有武漢的大,不過各有各的特色。大家都可以數一下,然后隨我上樓一起去師傅那里拿屬于大家自己的性格牌。(從洞庭廟出來了)其實呢,我覺得啊,心誠則靈,對不?幾位心中有佛,佛肯定會眷顧大家的。
這個呢,是為了紀念侯希貴先生而修建的,里面是一些侯先生的相片,和媒體對他的評價,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興趣進去參觀一下。前面的這個呢是侯希貴先生的雕像。來,這邊請,這個盆景園是按照宋代著名畫家米芾所畫的《洞庭秋月圖》所設計的,也是著名的瀟湘八景之一--洞庭秋月的所在地。那現在大家左邊的就是云夢亭,取自于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又因為洞庭湖原來被稱為云夢澤。大家前面的就是秋月橋了,這兩邊的池塘里到八月份里,就會有“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了哦,不過看荷花最好的地方并不是在這里,而是岳陽團湖,那里是亞洲最大的人工采蓮基地。
話又說回來了,這里原來呢,還有一些景點,像秋月井,秋月亭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前面我們還只游了君山上的一個主要景點,下面請大家隨我再去第二個人文景點---湘妃祠。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這個湘妃到底是哪個皇帝的老婆,讓后人來瞻仰她們呢?對!我說的是她們,所以這里面并不是供奉一個人,而是姐妹兩個。這個湘妃祠里的二妃是原始社會末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人物,堯帝的兩個女兒、舜帝的妃子。大家也知道原始社會實行的是禪讓制,當時的堯帝覺得舜很有才能,就想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舜,為了對他進行三年的考察,也就是一年考察一次,于是呢,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了舜,當時的舜還不是皇帝,所以稱之為下嫁。那么舜呢在二妃的幫助下,順利的通過了考察期,并且成為上古時期最有作為的五帝之一。后來的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德,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湘妃祠,供奉她們。漢代的劉向就曾在《列女傳.母儀篇》里面推崇她們為第一0二妃,封她們為湘水神,淵德侯。這個湘妃祠它的人文歷史有四千多年了,是湖南最早的有據可查的祠建筑之一,也是島上最古老的建筑,當然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86年的時候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葺而成的。
大家看到它的正門啊,上面寫著江南第一祠,為什么這么稱呼它呢?主要是它的第一進殿內有清代末期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寫的中國最長的對聯《君山湘妃祠聯》而得名的。大家再看湘妃祠這三個字的旁邊有兩幅浮雕,左邊呢是犀牛望月,右邊則是五羊看日,那么這兩個雕刻在一起就體現的是日月同輝的意思,同時在古代牛和羊都是吉祥物的代名詞,所以刻在這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現在請大家隨我進里面去參觀,我們呢都從右邊進入,再從右邊下來,走右走右就是保佑的意思啊!這個就是剛才我給大家介紹的長聯,它全聯有四百字,上聯和下聯各兩百字。當然張之洞寫的呢是草書,大家若是有興趣,這個下面都有楷書版的,可以翻看一下。
來我們這邊走,這幅畫呢最左邊的是堯帝,中間的是舜帝,后面就是二妃了,當然這幅畫呢也有它失真的地方,就是原始社會不可能有像現在堯帝所帶的這種皇冠,這個到秦始皇時才開始有的,對不?這個呢是第二進殿,里面供的是關羽的武像,左右兩邊是他的哼哈二將了。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上主殿,也就是淵德侯。大家先看一下殿下的這個浮雕---神獸四不像,它呢是龍頭蛇身狐瓜獅尾,傳說啊在堯帝的宮殿里面是有這個神獸四不像的,它能夠辨別忠奸,看見忠臣就伏伏貼貼,看見奸臣就撲上去咬死他,后來由于宮廷里發生戰亂,四不像在戰火中跑了后再也沒有回來過,人們把它刻在這里,就是希望它能夠重返人間,辨別是非。請大家進入到主殿的時候,男左女右的大步跨進去,為全家祈求平安,好嗎?我們從正門進,側門出啊。大家看到的這就是二妃的塑像,左右兩邊是她們的八個侍女。好啦,我們從這邊的側門下啊,在進來的時候我和大家講到秦始皇曾來君山封印,就與湘妃有關。
當年秦始皇南巡來到洞庭湖的時候,狂風大作,他問左右兩邊的臣子,這島上供奉的哪路神仙,當旁邊的人和他說是舜帝的兩個妃子時,勃然在怒,說兩個女人在他面前還膽敢興風作浪,于是下令他的三千刑徒來到島上,把房子樹木全部都燒掉,可是風還是一樣的刮,雨也照下不誤,差點把始皇的船都掀翻,于是旁邊的臣子趙高給他出了個主意,讓秦始皇拿出他的玉璽印,到島上封印就會沒事了,可是等他印了四個玉璽印以后,情況并沒有得到好轉,最后他不得不下船來祭拜了二妃,船才可以繼續往前走。這就是秦始皇來君山封印的原因,島上現在還存有兩個玉璽印,是全國僅存的兩處有梵文字體的石刻地方,只不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暫時不對外開放,我想過些時候就可以看到了啊,到時大家有空再來玩啦!
剛才我和大家介紹的是湘妃祠,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供奉二妃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前面我和大家講到的島上的一個愛情悲劇,指的就是,了一個健康h1,j快一個月,就個; 就 帝和二妃。現在大家先來看前面這些竹子,上面許多的斑斑點點,這就是君山三絕中的會流淚的竹子,另兩絕呢待會兒再給大家詳細介紹哦。
這種竹子呢只在岳陽的君山和永州的九嶷山才有,相傳當年舜帝南巡,出去了很久一直沒有回去,二妃在家里久等還沒有見她們的夫君回來,就一路追隨來到岳陽的君山,剛到島上的時候就聽說舜帝去了永州的九嶷山,并交待讓她們不用跟去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可是幾天后,步兵神色慌張的告訴二妃,舜帝在九嶷山的時候和一條惡龍交戰,由于體力不支而身亡。二妃聽到報告后,異常悲痛,雙雙抱著竹子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投水自盡,舜帝和二妃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就以這樣的方式永別了,所以這就是他們的愛情悲劇。
二妃的眼淚灑到竹子上就形成了這些斑斑點點,也就是有名的湘妃竹、斑竹。而且這個竹子的一個特點是把它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不到一年就,斑點不會消失,而再把它遷回來的話,斑點也會回來了。對,這位朋友講得很對,這確實是與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水份有很大的關系,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是因為竹子還很小的時候,受到真菌的感染腐蝕形成的,說穿了就是這個竹子有病,但是與土壤有關,所以無法根治,這也是為什么把竹子遷到別地去就沒有斑點而成了普通竹子的原因。這種竹子呢一年發兩次筍,第一次是在四五月間,這個時候的幼竹長在母竹的四周,叫做“孝兒敬母”,第二次是在九月份中,這次的是母竹把幼竹包在中間,叫做“慈母護兒”。
這個全稱“虞帝二妃之墓”是清代兩江總督彭玉麟在清光緒七年的時候重修而題詞,那么朋友們肯定會問,小楊剛才和大家講到的二妃最后是投水自盡,又怎么可能有她們的墓呢?那么1971年的時候,君山公園的工作人員和岳陽市政府的人員對這個墓就進行了下挖,挖了大約三丈的時候就挖了一條長約七寸的空心金龍,大家也知道,在古代呢,龍和鳳作為陪葬品的話,只有帝王將相家才有資格這樣,從這點我們也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出,這個墓呢真真假假還是有一些的.那么大家再看一下旁邊的這唯一的兩棵樹,凡是島上與愛情有關的地方就有這種樹,二妃墓這里有,柳毅井也有,但也只有這兩個地方才有哦,這個樹的名字呢叫做木繡球,它呢是三月份開花,花期有一個月這久。開出一個個紅色的小球,十分漂亮,可惜的是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它已經謝了,不過沒關系,下次開花的時候一定通知幾位來觀賞好嗎?呵呵!
好啦,幾位請隨我下這個臺階,我們一起去看下面的這個印心石屋,當然它呢只是一塊石碑而已啦!這個印心石屋呢是清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的臣子陶澍的,陶澍呢是湖南安化人,他在家鄉勤奮讀書的屋子就叫印心石屋,后來他考中進士后,擔任兩江總督,為國家和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親筆御書“印心石屋”匾賜給他。大家肯定會問,既然陶澍的家鄉是在湖南安化,為什么皇帝御賜的字在這里呢?因為啊陶澍不盡是一個政客,而且是一位文人,他喜歡到處游山玩水,又因為他擔任兩江總督,所以這個石碑不止在他的家鄉安化有,更是把字拓到了這個石碑上面,放置在君山島上了。
大家也看到了這個上面呢,有一些斷裂的痕跡啊,這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破壞而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樣子的。那么大家看了這么久肯定注意到了,石碑的左上角這里呢,比別的地方要光滑的多啦,這是因為大家都說這個道光皇帝的玉璽印,能給我們帶來好運,大家可以站在印鑒的正前方一米處,瞇著眼睛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在沒有旁人的幫助下,能夠直接摸到這個玉璽印的話,您許的愿就一定能夠實現。大家可以過來試一下哦!
君山島導游詞 篇5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愛情島---君山公園參觀游覽,很榮幸今天由我來為大家服務,我呢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江,大家可以叫我小江。剛才給大家介紹的君山公園,是以愛情而聞名的。這里所演繹的是一喜一悲的兩個愛情故事,待會兒請大家聽我細細的道來。我們君山公園,面積雖然只有全國國土面積的千萬分之一,也就是0.96平方公里,但是在唐朝達到鼎盛時,曾有36亭48廟5井4臺,可惜的是這些景點現在遺留的已經不多了,所以今天我們游覽的主要景點只有五個。說了這么多,我想問一下幾位啊,有誰能告訴我,君山的名字由來嗎?(期待游客回答)對!這個名字的由來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因為舜帝和二妃的愛情悲劇,以及偉大的詩人屈原寫的《湘君》《湘夫人》等壯麗的詩篇的影響,它從原來的洞庭山到湘山最后改名為君山。那么第二種說法呢,是說君山和帝王有關,史書上說軒轅黃帝就曾到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這里封山,漢武帝到君山來求仙酒,乾隆皇帝就到這里考他的臣子,所以被命名為君山。在大家右邊的就是滿山的茶樹了,大家也知道君山最早出名的并不是這些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而是茶葉。接下來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右前方那些紅綠葉相間的樹木,那是我們岳陽市的市樹---杜英樹。它和別的樹木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嫩葉是紅色的,綠葉才是老葉,到冬天的時候,別的樹木的葉子都枯掉了,只有它越來越俏哦!那么旁邊的那一大片綠油油的呢,是洞庭湖里的水草蘆葦,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啊,可能沒有感覺到八百里洞庭的壯闊,那是因為現在是枯水季節啊,這個君山島上最美的時候,是二三月份和八九月份,二三月間,遍山開滿山花,姹紫嫣紅。八九月的時候呢,洞庭湖的水都漲上來了,那么今天幾位開車進來的這條路呢,就會全部被淹掉,只有坐船才能進來了,到時從這里看過去就是一大片的水,煙波浩渺。雖然現在看不到這些景色,但是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好處,像幾位今天來到我們君山公園,正好可以品嘗一下今年剛采下沒多久的新茶----貢品君山銀針啊!當然啦,要是各位到有空閑的時候,正好又碰上我們君山最美麗的時候,非常歡迎各位的再度來訪哦!
(說話間,我們來到了洞庭廟前面)
各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洞庭廟,這里面供奉的是洞庭龍王爺柳毅。它始建于唐朝,那么古廟呢在抗戰時被毀壞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97年由“東方神人”侯希貴先生捐款與岳陽市建委共同修建而成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廟前的這個九龍引柱,上面的九條龍是保護洞庭龍王爺的,龍在古代是權力和富貴的象征,而九在個位數中是最大的,那么代表的是龍王爺的之尊。當然大家肯定會問柳毅是誰?他為什么被封為洞庭龍王爺呢?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聽過“柳毅傳書”的故事呢?這個廟不僅僅是供奉著保護當地漁民的龍王爺,還因為它是小島上兩個愛情故事中的喜劇。在晚唐時期,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不幸名落孫山。在回家的途中,遇到當時配嫁給涇陽龍王的第二個兒子的洞庭龍君的小女兒---三公主,小龍女嫁過去后,受到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大冬天衣裳襤褸 在外面放羊,柳毅看見姑娘,生出憐愛之心,他上前去問道:“姑娘,這么冷的天,你為什么在外面牧羊,是不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有什么我可以幫你嗎?”小龍女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柳毅,并說希望能有人幫她傳書給她的父王,讓他來解救她。柳毅說:“這個忙我就可以給你幫,不過你是神,我是人,人神不能共通,我怎么進入到你的洞庭水府呢?”小龍女撕破了食指寫了一封血書,并從頭上拿下一根金簪,說:“你到洞庭湖中的一個湖心島上,島上有一個桔井,在桔井旁邊有一棵桔樹,你拿我的金簪到桔樹上敲三下,自然會有巡湖神把你接進去的。”當年的湖心島就是現在的君山公園,而當年的桔井就是待會兒我們要去看的柳毅井啦。那么小龍女被救后,幾經波折,她和柳毅成了夫妻,后來柳毅被封為洞庭龍王爺,成為當地漁民的保護神,為當地的漁民做過很多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洞庭龍王廟,不知道大家對98年的洪水還有什么印象沒有,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當年的水位漲到了現在的哪個位置,請大家
隨我上臺階啊,大家都知道有句古語說“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當年水就沖到了這個雙龍浮雕的龍尾這里,就慢慢的退下去了,所以這個洪水呀,看到我們龍王爺就自動退回去了啊,呵呵!這個洞庭廟里面呢,是燒香拜佛的地方,大家自費自愿。要是沒什么興趣的話,我們就從這個羅漢廊走過去,佛家呢講究走路不走回頭路啊,請大家隨我來,俗語說佛有弟子三千羅漢五百,這個羅漢廊呢,就是和武漢的歸元寺設計差不多,不過我們這里呢,是根據大家今天來到這里的年齡,男虛女實,隨便從哪尊開始數,隨意從哪個方位都可以,數到與自己年齡相合的那尊,便是你的轉世羅漢,可以從中測出你的性格。雖然這里的沒有沒有武漢的大,不過各有各的特色。大家都可以數一下,然后隨我上樓一起去師傅那里拿屬于大家自己的性格牌。(從洞庭廟出來了)其實呢,我覺得啊,心誠則靈,對不?幾位心中有佛,佛肯定會眷顧大家的。
這個呢,是為了紀念侯希貴先生而修建的,里面是一些侯先生的相片,和媒體對他的評價,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興趣進去參觀一下。前面的這個呢是侯希貴先生的雕像。來,這邊請,這個盆景園是按照宋代著名畫家米芾所畫的《洞庭秋月圖》所設計的,也是著名的瀟湘八景之一--洞庭秋月的所在地。那現在大家左邊的就是云夢亭,取自于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又因為洞庭湖原來被稱為云夢澤。大家前面的就是秋月橋了,這兩邊的池塘里到八月份里,就會有“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了哦,不過看荷花最好的地方并不是在這里,而是岳陽團湖,那里是亞洲最大的人工采蓮基地。話又說回來了,這里原來呢,還有一些景點,像秋月井,秋月亭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前面我們還只游了君山上的一個主要景點,下面請大家隨我再去第二個人文景點---湘妃祠。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這個湘妃到底是哪個皇帝的老婆,讓后人來瞻仰她們呢?對!我說的是她們,所以這里面并不是供奉一個人,而是姐妹兩個。這個湘妃祠里的二妃是原始社會末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人物,堯帝的兩個女兒、舜帝的妃子。大家也知道原始社會實行的是禪讓制,當時的堯帝覺得舜很有才能,就想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舜,為了對他進行三年的考察,也就是一年考察一次,于是呢,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了舜,當時的舜還不是皇帝,所以稱之為下嫁。那么舜呢在二妃的幫助下,順利的通過了考察期,并且成為上古時期最有作為的五帝之一。后來的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德,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湘妃祠,供奉她們。漢代的劉向就曾在《列女傳.母儀篇》里面推崇她們為第一0二妃,封她們為湘水神,淵德侯。這個湘妃祠它的人文歷史有四千多年了,是湖南最早的有據可查的祠建筑之一,也是島上最古老的建筑,當然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86年的時候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葺而成的。大家看到它的正門啊,上面寫著江南第一祠,為什么這么稱呼它呢?主要是它的第一進殿內有清代末期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寫的中國最長的對聯《君山湘妃祠聯》而得名的。大家再看湘妃祠這三個字的旁邊有兩幅浮雕,左邊呢是犀牛望月,右邊則是五羊看日,那么這兩個雕刻在一起就體現的是日月同輝的意思,同時在古代牛和羊都是吉祥物的代名詞,所以刻在這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現在請大家隨我進里面去參觀,我們呢都從右邊進入,再從右邊下來,走右走右就是保佑的意思啊!這個就是剛才我給大家介紹的長聯,它全聯有四百字,上聯和下聯各兩百字。當然張之洞寫的呢是草書,大家若是有興趣,這個下面都有楷書版的,可以翻看一下。來我們這邊走,這幅畫呢最左邊的是堯帝,中間的是舜帝,后面就是二妃了,當然這幅畫呢也有它失真的地方,就是原始社會不可能有像現在堯帝所帶的這種皇冠,這個到秦始皇時才開始有的,對不?這個呢是第二進殿,里面供的是關羽的武像,左右兩邊是他的哼哈二將了。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上主殿,也就是淵德侯。大家先看一下殿下的這個浮雕---神獸四不像,它呢是龍頭蛇身狐瓜獅尾,傳說啊在堯帝的宮殿里面是有這個神獸四不像的,它能夠辨別忠奸,看見忠臣就伏伏貼貼,看見奸臣就撲上去咬死他,后來由于宮廷里發生戰亂,四不像在戰火中跑了后再也沒有回來過,人們把它刻在這里,就是希望它能夠重返人間,
辨別是非。請大家進入到主殿的時候,男左女右的大步跨進去,為全家祈求平安,好嗎?我們從正門進,側門出啊。大家看到的這就是二妃的塑像,左右兩邊是她們的八個侍女。好啦,我們從這邊的側門下啊,在進來的時候我和大家講到秦始皇曾來君山封印,就與湘妃有關。當年秦始皇南巡來到洞庭湖的時候,狂風大作,他問左右兩邊的臣子,這島上供奉的哪路神仙,當旁邊的人和他說是舜帝的兩個妃子時,勃然在怒,說兩個女人在他面前還膽敢興風作浪,于是下令他的三千刑徒來到島上,把房子樹木全部都燒掉,可是風還是一樣的刮,雨也照下不誤,差點把始皇的船都掀翻,于是旁邊的臣子趙高給他出了個主意,讓秦始皇拿出他的玉璽印,到島上封印就會沒事了,可是等他印了四個玉璽印以后,情況并沒有得到好轉,最后他不得不下船來祭拜了二妃,船才可以繼續往前走。這就是秦始皇來君山封印的原因,島上現在還存有兩個玉璽印,是全國僅存的兩處有梵文字體的石刻地方,只不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暫時不對外開放,我想過些時候就可以看到了啊,到時大家有空再來玩啦!
剛才我和大家介紹的是湘妃祠,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供奉二妃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前面我和大家講到的島上的一個愛情悲劇,指的就是舜帝和二妃。現在大家先來看前面這些竹子,上面許多的斑斑點點,這就是君山三絕中的會流淚的竹子,另兩絕呢待會兒再給大家詳細介紹哦。這種竹子呢只在岳陽的君山和永州的九嶷山才有,相傳當年舜帝南巡,出去了很久一直沒有回去,二妃在家里久等還沒有見她們的夫君回來,就一路追隨來到岳陽的君山,剛到島上的時候就聽說舜帝去了永州的九嶷山,并交待讓她們不用跟去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可是幾天后,步兵神色慌張的告訴二妃,舜帝在九嶷山的時候和一條惡龍交戰,由于體力不支而身亡。二妃聽到報告后,異常悲痛,雙雙抱著竹子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投水自盡,舜帝和二妃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就以這樣的方式永別了,所以這就是他們的愛情悲劇。二妃的眼淚灑到竹子上就形成了這些斑斑點點,也就是有名的湘妃竹、斑竹。而且這個竹子的一個特點是把它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不到一年就,斑點不會消失,而再把它遷回來的話,斑點也會回來了。對,這位朋友講得很對,這確實是與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水份有很大的關系,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是因為竹子還很小的時候,受到真菌的感染腐蝕形成的,說穿了就是這個竹子有病,但是與土壤有關,所以無法根治,這也是為什么把竹子遷到別地去就沒有斑點而成了普通竹子的原因。這種竹子呢一年發兩次筍,第一次是在四五月間,這個時候的幼竹長在母竹的四周,叫做“孝兒敬母”,第二次是在九月份中,這次的是母竹把幼竹包在中間,叫做“慈母護兒”。
這個全稱“虞帝二妃之墓”是清代兩江總督彭玉麟在清光緒七年的時候重修而題詞,那么朋友們肯定會問,小楊剛才和大家講到的二妃最后是投水自盡,又怎么可能有她們的墓呢?那么1971年的時候,君山公園的工作人員和岳陽市政府的人員對這個墓就進行了下挖,挖了大約三丈的時候就挖了一條長約七寸的空心金龍,大家也知道,在古代呢,龍和鳳作為陪葬品的話,只有帝王將相家才有資格這樣,從這點我們也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出,這個墓呢真真假假還是有一些的.那么大家再看一下旁邊的這唯一的兩棵樹,凡是島上與愛情有關的地方就有這種樹,二妃墓這里有,柳毅井也有,但也只有這兩個地方才有哦,這個樹的名字呢叫做木繡球,它呢是三月份開花,花期有一個月這久。開出一個個紅色的小球,十分漂亮,可惜的是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它已經謝了,不過沒關系,下次開花的時候一定通知幾位來觀賞好嗎?呵呵!
好啦,幾位請隨我下這個臺階,我們一起去看下面的這個印心石屋,當然它呢只是一塊石碑而已啦!這個印心石屋呢是清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的臣子陶澍的,陶澍呢是湖南安化人,他在家鄉勤奮讀書的屋子就叫印心石屋,后來他考中進士后,擔任兩江總督,為國家和人民做
了很多好事,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親筆御書“印心石屋”匾賜給他。大家肯定會問,既然陶澍的家鄉是在湖南安化,為什么皇帝御賜的字在這里呢?因為啊陶澍不盡是一個政客,而且是一位文人,他喜歡到處游山玩水,又因為他擔任兩江總督,所以這個石碑不止在他的家鄉安化有,更是把字拓到了這個石碑上面,放置在君山島上了。大家也看到了這個上面呢,有一些斷裂的痕跡啊,這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破壞而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樣子的。那么大家看了這么久肯定注意到了,石碑的左上角這里呢,比別的地方要光滑的多啦,這是因為大家都說這個道光皇帝的玉璽印,能給我們帶來好運,大家可以站在印鑒的正前方一米處,瞇著眼睛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在沒有旁人的幫助下,能夠直接摸到這個玉璽印的話,您許的愿就一定能夠實現。大家可以過來試一下哦!
君山島導游詞 篇6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愛情島---君山公園參觀游覽,很榮幸今天由我來為大家服務,我呢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江,大家可以叫我小江。剛才給大家介紹的君山公園,是以愛情而聞名的。這里所演繹的是一喜一悲的兩個愛情故事,待會兒請大家聽我細細的道來。我們君山公園,面積雖然只有全國國土面積的千萬分之一,也就是0.96平方公里,但是在唐朝達到鼎盛時,曾有36亭48廟5井4臺,可惜的是這些景點現在遺留的已經不多了,所以今天我們游覽的主要景點只有五個。說了這么多,我想問一下幾位啊,有誰能告訴我,君山的名字由來嗎?(期待游客回答)對!這個名字的由來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因為舜帝和二妃的愛情悲劇,以及偉大的詩人屈原寫的《湘君》《湘夫人》等壯麗的詩篇的影響,它從原來的洞庭山到湘山最后改名為君山。那么第二種說法呢,是說君山和帝王有關,史書上說軒轅黃帝就曾到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這里封山,漢武帝到君山來求仙酒,乾隆皇帝就到這里考他的臣子,所以被命名為君山。在大家右邊的就是滿山的茶樹了,大家也知道君山最早出名的并不是這些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而是茶葉。接下來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右前方那些紅綠葉相間的樹木,那是我們岳陽市的市樹---杜英樹。它和別的樹木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嫩葉是紅色的,綠葉才是老葉,到冬天的時候,別的樹木的葉子都枯掉了,只有它越來越俏哦!那么旁邊的那一大片綠油油的呢,是洞庭湖里的水草蘆葦,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啊,可能沒有感覺到八百里洞庭的壯闊,那是因為現在是枯水季節啊,這個君山島上最美的時候,是二三月份和八九月份,二三月間,遍山開滿山花,姹紫嫣紅。八九月的時候呢,洞庭湖的水都漲上來了,那么今天幾位開車進來的這條路呢,就會全部被淹掉,只有坐船才能進來了,到時從這里看過去就是一大片的水,煙波浩渺。雖然現在看不到這些景色,但是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好處,像幾位今天來到我們君山公園,正好可以品嘗一下今年剛采下沒多久的新茶----貢品君山銀針啊!當然啦,要是各位到有空閑的時候,正好又碰上我們君山最美麗的時候,非常歡迎各位的再度來訪哦!
(說話間,我們來到了洞庭廟前面)
各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洞庭廟,這里面供奉的是洞庭龍王爺柳毅。它始建于唐朝,那么古廟呢在抗戰時被毀壞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97年由“東方神人”侯希貴先生捐款與岳陽市建委共同修建而成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廟前的這個九龍引柱,上面的九條龍是保護洞庭龍王爺的,龍在古代是權力和富貴的象征,而九在個位數中是最大的,那么代表的是龍王爺的之尊。當然大家肯定會問柳毅是誰?他為什么被封為洞庭龍王爺呢?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聽過“柳毅傳書”的故事呢?這個廟不僅僅是供奉著保護當地漁民的龍王爺,還因為它是小島上兩個愛情故事中的喜劇。在晚唐時期,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不幸名落孫山。在回家的途中,遇到當時配嫁給涇陽龍王的第二個兒子的洞庭龍君的小女兒---三公主,小龍女嫁過去后,受到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大冬天衣裳襤褸 在外面放羊,柳毅看見姑娘,生出憐愛之心,他上前去問道:“姑娘,這么冷的天,你為什么在外面牧羊,是不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有什么我可以幫你嗎?”小龍女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柳毅,并說希望能有人幫她傳書給她的父王,讓他來解救她。柳毅說:“這個忙我就可以給你幫,不過你是神,我是人,人神不能共通,我怎么進入到你的洞庭水府呢?”小龍女撕破了食指寫了一封血書,并從頭上拿下一根金簪,說:“你到洞庭湖中的一個湖心島上,島上有一個桔井,在桔井旁邊有一棵桔樹,你拿我的金簪到桔樹上敲三下,自然會有巡湖神把你接進去的。”當年的湖心島就是現在的君山公園,而當年的桔井就是待會兒我們要去看的柳毅井啦。那么小龍女被救后,幾經波折,她和柳毅成了夫妻,后來柳毅被封為洞庭龍王爺,成為當地漁民的保護神,為當地的漁民做過很多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洞庭龍王廟,不知道大家對98年的洪水還有什么印象沒有,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當年的水位漲到了現在的哪個位置,請大家
隨我上臺階啊,大家都知道有句古語說“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當年水就沖到了這個雙龍浮雕的龍尾這里,就慢慢的退下去了,所以這個洪水呀,看到我們龍王爺就自動退回去了啊,呵呵!這個洞庭廟里面呢,是燒香拜佛的地方,大家自費自愿。要是沒什么興趣的話,我們就從這個羅漢廊走過去,佛家呢講究走路不走回頭路啊,請大家隨我來,俗語說佛有弟子三千羅漢五百,這個羅漢廊呢,就是和武漢的歸元寺設計差不多,不過我們這里呢,是根據大家今天來到這里的年齡,男虛女實,隨便從哪尊開始數,隨意從哪個方位都可以,數到與自己年齡相合的那尊,便是你的轉世羅漢,可以從中測出你的性格。雖然這里的沒有沒有武漢的大,不過各有各的特色。大家都可以數一下,然后隨我上樓一起去師傅那里拿屬于大家自己的性格牌。(從洞庭廟出來了)其實呢,我覺得啊,心誠則靈,對不?幾位心中有佛,佛肯定會眷顧大家的。
這個呢,是為了紀念侯希貴先生而修建的,里面是一些侯先生的相片,和媒體對他的評價,不知道幾位有沒有興趣進去參觀一下。前面的這個呢是侯希貴先生的雕像。來,這邊請,這個盆景園是按照宋代著名畫家米芾所畫的《洞庭秋月圖》所設計的,也是著名的瀟湘八景之一--洞庭秋月的所在地。那現在大家左邊的就是云夢亭,取自于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又因為洞庭湖原來被稱為云夢澤。大家前面的就是秋月橋了,這兩邊的池塘里到八月份里,就會有“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了哦,不過看荷花最好的地方并不是在這里,而是岳陽團湖,那里是亞洲最大的人工采蓮基地。話又說回來了,這里原來呢,還有一些景點,像秋月井,秋月亭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前面我們還只游了君山上的一個主要景點,下面請大家隨我再去第二個人文景點---湘妃祠。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這個湘妃到底是哪個皇帝的老婆,讓后人來瞻仰她們呢?對!我說的是她們,所以這里面并不是供奉一個人,而是姐妹兩個。這個湘妃祠里的二妃是原始社會末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人物,堯帝的兩個女兒、舜帝的妃子。大家也知道原始社會實行的是禪讓制,當時的堯帝覺得舜很有才能,就想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舜,為了對他進行三年的考察,也就是一年考察一次,于是呢,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了舜,當時的舜還不是皇帝,所以稱之為下嫁。那么舜呢在二妃的幫助下,順利的通過了考察期,并且成為上古時期最有作為的五帝之一。后來的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德,便在這里修了這個湘妃祠,供奉她們。漢代的劉向就曾在《列女傳.母儀篇》里面推崇她們為第一0二妃,封她們為湘水神,淵德侯。這個湘妃祠它的人文歷史有四千多年了,是湖南最早的有據可查的祠建筑之一,也是島上最古老的建筑,當然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1986年的時候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葺而成的。大家看到它的正門啊,上面寫著江南第一祠,為什么這么稱呼它呢?主要是它的第一進殿內有清代末期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寫的中國最長的對聯《君山湘妃祠聯》而得名的。大家再看湘妃祠這三個字的旁邊有兩幅浮雕,左邊呢是犀牛望月,右邊則是五羊看日,那么這兩個雕刻在一起就體現的是日月同輝的意思,同時在古代牛和羊都是吉祥物的代名詞,所以刻在這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現在請大家隨我進里面去參觀,我們呢都從右邊進入,再從右邊下來,走右走右就是保佑的意思啊!這個就是剛才我給大家介紹的長聯,它全聯有四百字,上聯和下聯各兩百字。當然張之洞寫的呢是草書,大家若是有興趣,這個下面都有楷書版的,可以翻看一下。來我們這邊走,這幅畫呢最左邊的是堯帝,中間的是舜帝,后面就是二妃了,當然這幅畫呢也有它失真的地方,就是原始社會不可能有像現在堯帝所帶的這種皇冠,這個到秦始皇時才開始有的,對不?這個呢是第二進殿,里面供的是關羽的武像,左右兩邊是他的哼哈二將了。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上主殿,也就是淵德侯。大家先看一下殿下的這個浮雕---神獸四不像,它呢是龍頭蛇身狐瓜獅尾,傳說啊在堯帝的宮殿里面是有這個神獸四不像的,它能夠辨別忠奸,看見忠臣就伏伏貼貼,看見奸臣就撲上去咬死他,后來由于宮廷里發生戰亂,四不像在戰火中跑了后再也沒有回來過,人們把它刻在這里,就是希望它能夠重返人間,辨別是非。請大家進入到主殿的時候,男左女右的大步跨進去,為全家祈求平安,好嗎?我們從正門進,側門出啊。大家看到的這就是二妃的塑像,左右兩邊是她們的八個侍女。好啦,我們從這邊的側門下啊,在進來的時候我和大家講到秦始皇曾來君山封印,就與湘妃有關。當年秦始皇南巡來到洞庭湖的時候,狂風大作,他問左右兩邊的臣子,這島上供奉的哪路神仙,當旁邊的人和他說是舜帝的兩個妃子時,勃然在怒,說兩個女人在他面前還膽敢興風作浪,于是下令他的三千刑徒來到島上,把房子樹木全部都燒掉,可是風還是一樣的刮,雨也照下不誤,差點把始皇的船都掀翻,于是旁邊的臣子趙高給他出了個主意,讓秦始皇拿出他的玉璽印,到島上封印就會沒事了,可是等他印了四個玉璽印以后,情況并沒有得到好轉,最后他不得不下船來祭拜了二妃,船才可以繼續往前走。這就是秦始皇來君山封印的原因,島上現在還存有兩個玉璽印,是全國僅存的兩處有梵文字體的石刻地方,只不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暫時不對外開放,我想過些時候就可以看到了啊,到時大家有空再來玩啦!
剛才我和大家介紹的是湘妃祠,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供奉二妃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前面我和大家講到的島上的一個愛情悲劇,指的就是舜帝和二妃。現在大家先來看前面這些竹子,上面許多的斑斑點點,這就是君山三絕中的會流淚的竹子,另兩絕呢待會兒再給大家詳細介紹哦。這種竹子呢只在岳陽的君山和永州的九嶷山才有,相傳當年舜帝南巡,出去了很久一直沒有回去,二妃在家里久等還沒有見她們的夫君回來,就一路追隨來到岳陽的君山,剛到島上的時候就聽說舜帝去了永州的九嶷山,并交待讓她們不用跟去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可是幾天后,步兵神色慌張的告訴二妃,舜帝在九嶷山的時候和一條惡龍交戰,由于體力不支而身亡。二妃聽到報告后,異常悲痛,雙雙抱著竹子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投水自盡,舜帝和二妃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就以這樣的方式永別了,所以這就是他們的.愛情悲劇。二妃的眼淚灑到竹子上就形成了這些斑斑點點,也就是有名的湘妃竹、斑竹。而且這個竹子的一個特點是把它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不到一年就,斑點不會消失,而再把它遷回來的話,斑點也會回來了。對,這位朋友講得很對,這確實是與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水份有很大的關系,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是因為竹子還很小的時候,受到真菌的感染腐蝕形成的,說穿了就是這個竹子有病,但是與土壤有關,所以無法根治,這也是為什么把竹子遷到別地去就沒有斑點而成了普通竹子的原因。這種竹子呢一年發兩次筍,第一次是在四五月間,這個時候的幼竹長在母竹的四周,叫做“孝兒敬母”,第二次是在九月份中,這次的是母竹把幼竹包在中間,叫做“慈母護兒”。
這個全稱“虞帝二妃之墓”是清代兩江總督彭玉麟在清光緒七年的時候重修而題詞,那么朋友們肯定會問,小楊剛才和大家講到的二妃最后是投水自盡,又怎么可能有她們的墓呢?那么1971年的時候,君山公園的工作人員和岳陽市政府的人員對這個墓就進行了下挖,挖了大約三丈的時候就挖了一條長約七寸的空心金龍,大家也知道,在古代呢,龍和鳳作為陪葬品的話,只有帝王將相家才有資格這樣,從這點我們也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出,這個墓呢真真假假還是有一些的那么大家再看一下旁邊的這唯一的兩棵樹,凡是島上與愛情有關的地方就有這種樹,二妃墓這里有,柳毅井也有,但也只有這兩個地方才有哦,這個樹的名字呢叫做木繡球,它呢是三月份開花,花期有一個月這久。開出一個個紅色的小球,十分漂亮,可惜的是今天大家來的時候,它已經謝了,不過沒關系,下次開花的時候一定通知幾位來觀賞好嗎?呵呵!
好啦,幾位請隨我下這個臺階,我們一起去看下面的這個印心石屋,當然它呢只是一塊石碑而已啦!這個印心石屋呢是清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的臣子陶澍的,陶澍呢是湖南安化人,他在家鄉勤奮讀書的屋子就叫印心石屋,后來他考中進士后,擔任兩江總督,為國家和人民做
了很多好事,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親筆御書“印心石屋”匾賜給他。大家肯定會問,既然陶澍的家鄉是在湖南安化,為什么皇帝御賜的字在這里呢?因為啊陶澍不盡是一個政客,而且是一位文人,他喜歡到處游山玩水,又因為他擔任兩江總督,所以這個石碑不止在他的家鄉安化有,更是把字拓到了這個石碑上面,放置在君山島上了。大家也看到了這個上面呢,有一些斷裂的痕跡啊,被破壞而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樣子的。那么大家看了這么久肯定注意到了,石碑的左上角這里呢,比別的地方要光滑的多啦,這是因為大家都說這個道光皇帝的玉璽印,能給我們帶來好運,大家可以站在印鑒的正前方一米處,瞇著眼睛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在沒有旁人的幫助下,能夠直接摸到這個玉璽印的話,您許的愿就一定能夠實現。大家可以過來試一下哦!
君山島導游詞 篇7
君山東麓中部山坳里有一口井,石井欄上刻有“柳毅井”。看到這里就會想起唐代文人李朝威寫的著名傳奇《柳毅傳》。這篇傳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說有一個書生名叫柳毅,他落第還鄉的路上經過陜西徑河北岸。在那里,他遇上了一個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舊、神情凄楚。柳毅問那女子為何哀傷。那女子說:她本是洞庭龍王的愛女,嫁給涇河龍王之子,夫婿為婢女所惑,經常打罵侮辱。她把事情告訴公婆,公婆反而責罵她,罰她做苦工。涇陽與洞庭相去幾千里,想請柳毅代為傳送一封家書
回鄉以后,柳毅立即來到洞庭湖,按照龍女教他的方法進了龍宮,把龍女的信交給了洞庭龍王。龍王讀信以后非常悲傷。他一面熱情款待柳毅,感謝他仗義傳書;一面派人把信送進內宮傳閱。誰知這封信使龍王的內眷傷心痛哭,驚動了龍王的弟弟錢塘君。錢塘君性子剛烈,聽到這事以后怒不可遏,化成一條赤色巨龍飛去陜西,把涇河龍王的兒子殺死,把龍女接回了洞庭湖。洞庭龍宮一片歡騰,盛宴感謝柳毅。錢塘君心直口快,向柳毅提親,希望他娶龍女為妻,永結姻親。柳毅先是謝絕了,怕驚擾了龍女,后來看到龍女的美貌又有些后悔。但也沒再改口,帶了龍王送的許多珍寶出了洞庭湖回家去了。
柳毅回鄉以后,賣掉了一些龍王送給他的珍寶,頓時成了巨富。娶了幾個妻子都不幸夭亡。不久,他又娶了一個姓盧的女子。結婚那天,回到洞房仔細審看,覺得盧氏女子與龍女非常相似。一說話,才知道真是龍女,因思念柳毅,假托盧氏結親。柳毅非常高興,與龍女從此恩恩愛愛,過著幸福逍遙的生活。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環水,景色旖旎,流傳于此的神話典故眾多。傳說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來這里,死后即為湘水女神,屈原稱之為“湘君”,故后人又把這座山叫“君山”。據《巴陵縣志》記載: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廟、五井、四臺等眾多名勝古跡,現已修復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飛來鐘等古跡。新建的洞庭山莊,茶樓、酒店,玲瓏雅致,別具一格。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
君山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鐘、楊幺寨等。每一個古跡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浩氣連遠古,衷腸訴神州。特別是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島上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僅名竹就有20多種,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君山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層層的茶園像一條條碧綠的玉帶圍繞在大小山頭,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產自這里。
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濕地候鳥,君山是旅游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閑的勝地。自對外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君山視察,對君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君山是一部神奇的書,君山是一幅多彩的畫,每一遍的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受,君山是一座愛情島,愛情詩、神話境、丹青卷在此達到了和諧完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