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山雙龍洞導游詞講解(通用3篇)
金華山雙龍洞導游詞講解 篇1
大家好!我叫,你們叫我“x導”好了。在進孔隙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大家看,在外洞廳北面有一掛黃色石瀑,它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 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發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里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
雙龍洞分外洞和內洞,外洞約1 200平方米,洞內泉水清澈,常年洞內的溫度在攝氏15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內洞約2 100平方米,布滿了各種形狀的鐘乳石,內外洞間有一條水道相通。
雙龍洞今天已煥然一新。它被辟為旅游地,每天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前來參觀。在通往內洞的孔隙附近擴大了一處孔隙,增設了一對能來往的電纜船。內洞里不但安裝了電燈,還配上了各種顏色的燈泡,使洞內景致格外壯觀。
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么內洞就是“龍宮”。洞內石鐘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異,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四十余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那就跟我來吧!
金華山雙龍洞導游詞講解 篇2
位于金華城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海拔150-1200米,綿延250平方公里,像一條長龍橫臥于古婺大地。全年氣候濕潤、云霧縹緲,環境清涼宜人,并以林海莽原、奇異洞景和黃大仙真源為特色,被游客公認為休閑度假的仙游勝地。
金華山洞奇、石怪、山幽、水秀、山水妙合,林洞掩映,山林水石景點300多個。傳說黃大仙在此修煉留下了大量的仙蹤和仙物,有關黃大仙的景觀多達100多處。
金華山在歷史上就是道教隆興之地,是中國道仙的搖籃和云集地之一。許多道教名士都曾游歷或修煉于此,至宋元右六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從此名聲大振,譽為“天下名山”。
金華山最著名的是雙龍國家風景名勝區。景區內山峰巍峨、林海蒼茫、山泉曲曲、云樹重重、溶洞爭奇、寺觀競榮。雙龍風景區是金華山的精華所在,而黃大仙是金華山的靈魂,他匡正去邪,樂善好施,向為后人敬仰,在香港、東南亞、北美地區也有著眾多的善男信女。為開發黃大仙旅游資源,1996年修建了氣勢雄偉的“江南道館云館”――黃大仙祖宮。
另外還開發了景觀奇特、洞中瀑布落差達73米、堪稱世界之最的仙瀑洞。并且開始修建具有交通、觀景、景觀三大功能的仙游索道。金華山游樂公園也已在1999年建成并對游人開放。
金華山雙龍洞導游詞講解 篇3
金華山是宮城縣 仙臺市東面60公里外,牡鹿半島東南1公里外的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周長26公里左右,離海平面445米。金華山雖然位在牡鹿半島最南端的外海上,卻是整個牡鹿半島的旅游精華。
金華山島北側有一座金字塔型的小山,黃金山,高445公尺,黃金山上有黃金神社,據說建于8世紀,作為財寶的守護神和開運神自古以來就受眾人敬仰。傳說人們只要連續三年到神社參拜金運之神,一生就可以金帛衣食不缺,所謂金運之神是指黃金之神和生產之神。這座神社是登山徒步觀光線路的起點,社務所會替游人提供徒步登山的各種方案。
登上山頂,不僅能俯瞰太平洋,還能遠眺“森林之城”仙臺市的市容和縣北部栗駒連峰的群山等。社務所還有旅館,投宿其中,從大浴場眺望牡鹿半島則是另一番情趣。
千疊敷是金華山島東岸重要據點,千疊敷的意思是簽張榻榻米相疊在一起,這里是指各種奇巖怪石層疊而成的海岸,由此地可觀賞壯闊的海景和驚濤拍岸的奇景。每年7月最后一個星期六和星期日為黃金山神社的大祭日,有十分熱鬧而神秘的祭典,并有20公尺長的舞龍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