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通用7篇)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1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經過漓江,我們終于來到了桂林陽朔這個美麗而又迷人的地方。
可是這次我們不僅要去觀賞陽朔的美景,還要夜游陽朔的西街。聽導游說,陽朔的西街一到晚上就變得五光十色,十分地熱鬧。這么一句話給我帶來了許多向往,真希望能親眼目睹那熱鬧的場景。
夜幕降臨,我們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地來到陽朔西街。站在街口,只見眼前人山人海,燈光把整條街變成了燈的海洋;街道上滿是人們的吆喝。商鋪里柔和的燈光和誘人的商品吸引顧客忍不住要進去看一看,摸一摸,問一問。我也迫不及待地擠進人群,東瞧瞧西看看。沒走多遠,一陣刺鼻的辣椒味帶著我來到了一家店鋪前,只見一位叔叔手拿著菜刀,熟練地切著一堆紅紅的辣椒,原來這就是著名的剁椒。走著走著,我看見一位阿姨坐在一架古老的織布機前,專心地織著一塊十分漂亮的布,也讓我清楚地看到了古人是如何織布的。接著,我的.目光又被吸引到一堆陶泥掛件上,我擠進人群,開始精心挑選我喜愛的陶泥掛件。后來,我又在許多小店鋪里挑來挑去,買了好多的小玩意兒。最后,我滿載而歸。雖然,我沒逛完整條西街,但我已見識了無數新奇的東西,如鼻煙壺、衣服上的畫像和很多的木制工藝品……
陽朔真是一個既美麗又有趣的地方!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2
陽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游名勝區”之一,是一座有20_多年歷史的漓江邊最美的城鎮,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陽朔歷史悠久,人居歷史逾五千年。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元)置縣,城史已有140余年。陽朔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總面積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萬。從桂林到陽朔,水路83公里,陸路65公里,水陸交通便捷,而且行程盡在自然山水畫廊之中。
陽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處于風景如畫,時時秀色可餐。真可謂是大地母親賜予的豐厚禮物,東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結晶,尤其是它那四個一、八個景等獨特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紛至沓來。這就是:一條漓江,一條桂陽公路,一條西街、一棵大榕樹;八大景區為:1、世外桃源;2、銀子巖;3、遇龍河景區;4、劉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鑒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龍潭……
所有這些形成鏈帶式的主體景觀,成為一個新的旅游熱點,構成了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陽朔仙境,如今的陽朔已真實地做到了形神兼備,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陽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國商人曾這般深情地表述他對陽朔的熱愛:“我還沒有發現,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這里的.舒適與悠閑。”
洋人眼中的“陽朔休閑”竟然如此地經典,沐浴著東方文化成長的我們又何嘗不會更多一份鐘愛呢?君不見?“五一”、“十一”、春節黃金周的桂陽公路上、廣東、湖南、云、貴、川等地的自駕私家旅游車結伴飛馳而來;君不見?陽朔縣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樹、遇龍河景區的每一條路上騎車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君不見?銀子巖、世外桃源,還有佛光普照的鑒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絡繹不絕;君不見?著名導演張藝謀親自執導的《印象劉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還是供不應求;還有多少外國游客一踏進陽朔這塊風光寶地,不呆上十天半個月,他們絕不忍離去……
所有這一切只詮釋著這樣共同的主題:陽朔,中國旅游的名縣,世界鄉村休閑的經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國人的精神后花園! 陽朔,的的確確是您的尋夢家園,休閑的勝地,度假的天堂。迷人的陽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懷,期待著您的光臨! 介紹廣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3
俗話說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百聞不如一見,這個暑假,我就來到了繁華的陽朔西街。
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全長517米,古樸典雅。最有名的莫屬洋人街了,外國的朋友每天大約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欣賞中國的民間藝術,只要你會英語,還可以跟他們搭話呢!外國朋友在西街上悠然踱步,悠然吃中餐或西餐,悠然談話……充滿了異國情調,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街道上最多的是酒館,一面古代的酒旗掛在店門口,濃濃古風情味。地面用檳榔紋的大理石,暗青油亮,“老板,來碗酒!”“好嘞!”頗有魯智深和店小二的說話風度。陽朔西街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文化,這里還是孫中山演講的地方呢!克林頓、尼克松、基辛格、撒切爾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許多名人在此都留下了足跡。
西街的夜景可謂是燈光閃爍,五顏六色,大街上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每一家店鋪前都擠滿了人,有賣傳統手工、糖畫、刻筆……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燈火更是讓你挪不開眼,多彩的燈光像一顆顆點綴的繁星,在西街的街頭、街尾、各個角落散發著燈光……
我走進一家刻筆店,挑了一只活靈活現的龍貓刻筆,店主還在筆后面刻上了我的名字,我拿著筆喜滋滋地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出去……晚上,還有精彩的水上表演,“劉三姐對歌”,路人總是被水灑到而發出一聲聲歡樂的尖叫。水下的燈光好似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閃閃發亮,水的波紋更加顯得美麗。
陽朔西街,讓人流連忘返,古老的街道,美麗的夜景,一次又一次地吸引著人們去游玩。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4
陽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游名勝區”之一,是一座有20_多年歷史的漓江邊最美的城鎮,媲美桂林,游人如云。不到一公里的陽朔西街,位于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翠各種旅游紀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詩人沈彬便對住在碧蓮峰里的居民羨慕不已。
陽朔不僅田園風光如詩如畫,文化遺產也十分豐富,古建筑、古橋梁、名人紀念地摩崖石刻等,點綴于山水間。最有名的要數陽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巴、中國功夫館,這里也是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被稱為街。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說外語,故又把西街喻為"地球村",而且是中外新聞關注的熱點,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達150萬人次之多。總之,處處是景的自然風光,古樸清秀的田園景致,驚絕天下的溶巖奇觀,難以忘懷的西街,陽朔之行絕對讓你別有一番驚喜!
古風猶存卻充滿活力的西街,其另一道特別吸引人的風景是中外語言、文化的學習與交流。人們可在街上專門的商務外語學校學習,也可在酒吧、畫店中交流。中國人教外國朋友學習中文、書法、太極、烹任、象棋等中國文化,外國朋友在與中國人交流中,也把其本國的語言、文化傳給了中國朋友,從而彼此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了“留學”。
那些外國游客,來到桂林,游罷漓江,在陽朔登岸,馬上就會被西街吸引住了,與他們在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表現不同,他們來到這里,解下行囊,和一杯啤酒或咖啡之后,竟然舍不得走了。就有人在這里學習中國功夫中國話,就有人進入民辦的“巴克蘭”學校當外語老師,還有許多人與西街上的姑娘、小伙子談戀愛結婚。據說,以當地人口為基數來計算,西街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為全國之最。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5
以風景秀麗著稱的陽朔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桂林市管轄。建縣始于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30萬人,轄6鎮3鄉,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陽朔縣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年產量為13萬噸。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為陽朔四大特產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聞名海內外,1997年總產量達1.6萬噸,1995年在中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同類產品最高獎棗銀獎;1998年獲全國柚類評比“金杯獎”1996年被農業部確定為“中國沙田柚之鄉”。縣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鉛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礦種。陽朔人心靈手巧,近幾年來,開發制作出大量的旅游工藝品,如書畫、畫扇、大理石、滑石工藝品,還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裝、仿古陶器、繡球等工藝精品,暢銷國內外旅游市場。自古以來,名人與名景都有理不斷的淵源:孫中山、周恩來、朱德、_、_等國家領導人都曾來過,尼克松、卡特、喬治·布什、克林頓四位美國總統,前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等紛沓而至,1996年,李鵬攜夫人到陽朔游覽,并題字:“陽朔——中國旅游名縣”。陽朔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區,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日照146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無霜期302天。陽朔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游名勝區”之一,山水景色更勝桂林。漓江的“黃金水道”(楊堤至興坪),即位于陽朔境內,境內還有挺拔俊秀的奇峰2萬多座,蜿蜒于萬山叢中的河流17條,被徐霞客譽為“碧蓮玉筍世界”。再加上處處是景的自然風光,古樸清秀的田園景致,驚絕天下的溶巖奇觀,難以忘懷的“洋人街”——西街......到陽朔來!您將不虛此行!陽朔美景無處不在,許多初到此地的人都說仿佛人置畫中:在縣城景區,除了為您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的同時,有西郎山、山水園、碧蓮峰等美景,還有老外老愿呆在這里的“洋人街”——西街,您可以泡吧、到攀巖館攀巖;可乘船游覽漓江上的九馬畫山、下龍勝景、浪石風光、黃布倒影、興坪佳境(二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圖取景處)等漓江著名景點,登岸拜訪克林頓訪問過的漁村,探被譽為“巖溶奇觀”的蓮花巖;在月亮山景區,有十里畫廊、穿巖古榕、月亮山、聚龍潭、天然的巖洞——菩薩巖(可洗泥浴,有益皮膚)、蝴蝶泉、眾多的攀巖勝地等;騎自行車游覽遇龍河景區:有遇龍橋、富里橋、仙桂古橋三座520_年歷史以上的古石橋,以及隨處可見的田園美景,因其之美,被游客們稱為“小漓江”,可游泳、漂流、釣魚、野營等;在漓江下游景區,游書童山、東郎山、中國畫扇之鄉——福利鎮......陽朔就是一座大公園!大自然給了陽朔以美麗的風景,吸引了全球熱愛大自然的游人的目光,從八十年代的少部分老外,到現在每年的接待量在300萬以上,陽朔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世外桃源的尋夢人。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資訊的發達,以前只知道桂林而不知道陽朔的人們找到了真正最能代表喀斯特地貌的“喀斯特公園”!其實,老外比大多數國人更先了解陽朔,一本LonelyPlanet把他們從地球的另一面帶到了陽朔,到陽朔的外國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們只把桂林作為一個交通的中轉站,下飛機了,下火車了,直接從桂林趕到陽朔,一刻也不停留。知道為什么嗎?我只知道一點,老外大多數很有主見!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一個大多數人重要的議程,加上國家政策的調整,五一、十一黃金周的執行,每到節假日風景區人滿為患!據陽朔旅游部門統計,從20_年至今,陽朔的賓館床位翻了一番!今年的五一依然無法安排完所有的客人,不少人只能去搭帳篷。陽朔沸騰了!陽朔爆發了!陽朔在外國游客紛紛到來的時候,才慢慢地新建或用舊房改裝了幾十家各具特色的涉外賓館、酒店,可以說陽朔的旅游是被推著走的!現在,西街上的四十多家各色酒吧,可讓您品嘗到世界各地的飲食風味,即使再小的一家小旅館,服務員都能用流利的外語為外國游客服務,比起有些地方的三星級酒店來,還略勝一籌。陽朔當地的風味除了米粉外,主要有漓江啤酒魚、各色釀菜、清水漓江魚等,尤其是啤酒魚,讓人回味無窮。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6
列位(或來自地的)伴侶們:
各人好!各人辛勤了!我姓莫,是___觀光社的一名導游,各人叫我“莫導”好了。邂逅是緣。能和各人邂逅在瑰麗的小城并和各人一路渡過這段柔美的年華我感想很是僥幸。但愿能用我的熱心、耐性和仔細換來你們的安心、開心。
說了這么多,我看各人都有些火燒眉毛了,此刻我們已經到了陽朔縣城的一條老街——西街,常言道:“不逛洋人街,便是沒到陽朔來。”“不住地球村,游人樂趣減三分。”現在的陽朔西街已經不是一條純真意義上的旅游街,而是一個享譽國表里的知名品牌,別鄙視這長1180米,寬僅8米的街道,它的名氣并不亞于紐約的華爾街、倫敦的唐寧街、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可能是北京的對象長安街、王府井大街,以其奇異的風情、無限魅力吸引著海表里無數來賓。(迂腐小街)
在西街,時時候刻城市看到差異國籍差異膚色、操著差異語音的老外,或聯袂挽臂,或背著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來。他們無拘無束,妙語橫生。在酒吧飲啤酒,在網吧找信息,在陌頭密切攀談,在小市肆討價還價買中意的中國貨。全部酒吧、餐廳、酒店的名堂險些都各不溝通,布滿異域情調。很多洋人是來“留學”的,朝陽朔人學中文;有的是來休閑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尚有的是來“打工”的,幫老板干事,學做中式飯菜。每年紀十萬老外來交每每,在西街參觀、糊口、事變、進修,這在中國任何一個處所都是沒有的。以是,人們把中國唯一無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西方洋人街)
西街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東方傳統文化和西方當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換、珠聯璧合。這里是中國人學外語,外國人學中文的抱負教室。西街有幾十家外語學校、培訓中心、口語實習營及電腦培訓班。那些臨街的酒吧、餐廳提供的不光單是餐飲,更大的浸染在于讓中外友人互教互學,交換信息,商議中西文化。只要你會說“Hello”“Goodmorning”“Good night”或漢語的規矩用語,就會很快找到知音。人云陽朔是“中國英語第一縣”“地球英語角”,名副著實。(外國語教室)
東西方文化的交換,使西街人慢慢地改變了守舊的傳統見識,尤為突出的是婚戀觀。很多西街年青人都接管了“愛是沒有疆土的"見識。也因為西方人來得多了,打仗多了,西街人好像已經逐漸淡化了“土人"與“洋人"的別離。更首要的是,很多西方人常常來西街或常住西街,使西街的女人小伙們與西方的小伙女人們有了打仗和相識的機遇,有作育感情的前提,以至幾回發生了跨國婚戀的故事。在90年月以來,西街的或在西街事變的小伙娶外國夫人、女人嫁外國郎的跨國鴛鴦就有300余對,個中有幾對是西方小伙來西街當上門半子的。(跨國婚介所)
介紹廣西陽朔西街的導游詞范文 篇7
西街是陽朔縣城內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590年(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一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當時街上只有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居民大部分是農民。
西街真正始建于1674年。早期的西街不長,得名緣于其地理位置。陽朔縣城在元代至正年間筑成石頭城墻后,以縣衙前的街為署前街,與從東到西的一條橫街相接,往南至碧蓮峰下一段則為小巷,東邊一段通漓江邊城墻,與南街相接,后來把這一帶通稱為十字街,往西街一段最長則叫西街。當年的十字街部分是縣城繁華的商業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這里有經營日雜煙酒的萬利祥,有經營南貨土產出名的陳公興,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號,都是實力雄厚的粵商。另外本地商家劉來興等,他們對陽朔的經濟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抗戰勝利后,十字街商業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墻圍住,不能直通膏澤峰下。要從西街出城須經過江西會館對面一段小街叫西橫街的折向正西門才行,所以說西橫街實際上也是西街的組成部分。后來,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西街人為了出城方便將城墻拆開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邊修建有最早的汽車站。并把東邊直到西城邊的一段改稱西馬路。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_期間因避忌“西”字而改稱東風路,取其“東風壓倒西風”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復舊名。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陽朔對外開放,西方游客發現了西街,同時,他們對當地古樸典雅的民居和傳統文化、民風民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此,每年到西街觀光、休閑的境外旅游者超過數十萬人次。他們有住幾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幾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開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超越地域的“地球村”,規模龐大的“外語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