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北京南鑼鼓巷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介紹北京南鑼鼓巷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至今。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近幾年,成為許多時尚雜志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許多國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其實,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富人區”,居住過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到國民黨總裁,從文學大師到畫壇巨匠,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留下歷史的痕跡。
介紹北京南鑼鼓巷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北京之旅,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在我身邊這一位呢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師傅,有著多年的駕齡,綜合的說我們的*師傅可稱的上是"三好"師傅--駕駛技術好,脾氣好,長的也好!由陳師傅為我們行車大家可以放心。在此,我們于以熱烈的掌聲多謝我們的*師傅。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和司機師傅能有緣分前來接待大家,并能有機會為全團服務感到非常高興!對各位遠到來來北京旅游觀光和休閑度假,我們代表旅行社表示熱烈歡迎!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將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覽美麗的北京,希望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大家可以通過我的講解走進北京,了解北京.在行車路途中為避免意外發生,請大家不要把您的頭,手,肘伸出窗外,在游覽的路途中旅游車就是我們第二個家,請大家注意一下我們車上的衛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訴我!我會全力的為您服務.希望大家在這幾天里可以玩的開心,住的舒心,吃的順心。
朋友們,我們面前的這條街就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至今。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近幾年,成為許多時尚雜志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許多國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其實,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富人區”,居住過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到總裁,從文學大師到畫壇巨匠,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留下歷史的痕跡。
有人說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剎海酒吧街是暗紅色的,而南鑼鼓巷酒吧街是翠綠色的。這樣的評說可能不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許還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內涵吧。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每一個宅院里都訴說著老故事。
現在大家請跟我進入進南鑼鼓巷南口東面的第一條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遠77號門旁,標有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上寫“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旗人,1820xx年襲封科爾沁郡王,1855年晉封親王。他能征善戰,但在歷史上卻是個毀譽參半的人物。1859年在大沽海戰中他督軍奮戰,大敗英法聯軍。1863年后又受命剿捻,在山東、河南、安徽鎮壓捻軍。1865年5月,率部在山東曹州與捻軍激戰中陣亡。死后,其子伯彥諾謨詁承襲親王爵,因而這一帶的老住戶,還稱這所府址為“伯王府”,伯王曾任御前大臣,做過光緒的“諳達”(老師),教光緒騎射。
原僧王府規模很大,前門在炒豆胡同,后門在板廠胡同,縱跨兩個胡同。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其中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筑群。
民國后,府第被親王的后代逐漸拍賣,被分成了許多院落。現在的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范圍。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條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見的。現在這里被改建為“侶松園賓館”。像這樣幽靜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賓館,在北京也是不多見的。
大家順著南鑼鼓巷跟著我再往北走,東邊的第三條胡同是東棉花胡同。進口不遠路北就是中外聞名的中央戲劇學院。作為我國學習舞臺和影視表演的頂級學府,其占地面積真不算大,包括實驗劇場,只占東棉花胡同和北兵馬司胡同之間西部的一部分。但是,廟不在大,有神則靈。這里培養了我國一代代的話劇與影視明星。陳寶國、陳道明、姜文、鞏俐、章子怡……都曾在這里學習生活。
這里原是靳云鵬舊宅。說到這里大家一定好奇靳云鵬是何許人?靳云鵬(1877-1951),早年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在云南任清軍19鎮總參議。后受袁世凱信任,任山東都督。后任段祺瑞政府陸軍總長、代理國務總理。
靳云鵬買下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幾座西式樓房。年底,靳云鵬辭職后,長期在天津居住。上世紀60年代,院里仍有幾處舊樓,當時作為辦公樓和單身教師宿舍。又過去了40年,舊建筑已全部拆除,靳宅早已無跡可覓。
請大家看我手指得方向就是雨兒胡同,這里曾住過我國一位畫壇巨匠———國畫大師齊白石。您進胡同不遠,就能看到路北13號院門旁掛著“北京市美術家協會”的牌子。院子很寬敞,保護得很完好,院中央還擺著大魚缸。這里沒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門的原汁原味。這里原是清內務府一個總管大臣的私宅,因為建筑時私用了皇宮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級,因而被參劾,宅子也被分成幾部分出售,13號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買下來,由齊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沒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車胡同,所以,現在齊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車胡同。
出雨兒胡同,沿著南鑼鼓巷,繼續往北走。路西就是帽兒胡同。如果說南鑼鼓巷是北京街道中尊貴得王冠那么帽兒胡同就是這王冠上最閃亮得寶石。如果大家有什么質疑請跟隨我一步步了解這璀璨得寶石。
路北7號至15號院,原是一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五院并聯,占地達11000平方米。宅院得主人是清滿洲正藍旗人,曾歷任四川按察使、山東巡撫、直隸總督等要職,光緒XX年拜武英殿大學士。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住宅和花園。花園落成于1861年,名“可園”,約占地4畝,雖然不很大,但疏朗有致,被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有藝術價值的花園。
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一直沒有對外開放。如果大家想欣賞一下其“廬山真面目”,那么我將帶大家參觀千古一貪——和珅的恭王府花園。
再往西走,路北35號、37號院,是郭博勒氏的家。說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說到末代皇帝溥儀得正宮皇后婉容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用清代的說法,應稱為“后邸”。宣統大婚時,已是民國XX年,但還是履行民國初年所頒布的優待清皇室條件,所以對這所“后邸”花了許多錢,大加修繕。婉容的父親榮源,由于女兒“冊后”,后父按禮制被封為“三等承恩公”,這所府邸又成為承恩公府,更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規格。比如將原來一間的院門,改為三間的府門,內外影壁、左右屏門都重新修建。
出了帽兒胡同再往北,路東是秦老胡同。秦老胡同35號,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內務府總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是很大,但十分精致。他的書房前有一小花園,名綺園。園內有疊石假山、游廊池榭,還有一個船形敞軒,雖小巧卻意境深邃,頗有江南園林的意境。站在大門前,僅門樓上的磚雕,已讓我贊嘆不已,雕工極為精美,保存又十分完好,真是不可多得的磚雕珍品。
現在大家看到得是茅盾故居。和這一地區的許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是一座不大的兩進四合院。進入故居后大家可以看到,院子中矗立著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圍的房間是茅盾生平展覽。后院的臥室、起居室、書房等,還按照先生生前的樣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東四頭條203號文化部宿舍,與周揚、陽翰笙等為鄰,1974年搬到后圓恩寺,直到病逝,在這個小院中度過了他最后7年的歲月。
出了茅盾故居再往東走,隔不多幾個門,看到一個很大的院落,是圓恩寺胡同7號。這里原是清代慶親王次子的府邸,建筑為中西合璧式,既有四合院,又有西洋樓房,還有很大的花園。園中有西式拱形圓亭、噴泉,又有來自圓明園的刻石,同樣是中西合璧。這所宅子也是幾易其主,民國時曾賣給法國人,抗戰勝利后,成為行轅,來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此處曾先后成為中共中央華北局辦公處、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現在是友好賓館。
現在進入大家眼簾的是菊兒胡同。說他名揚中外,是因為建筑大師吳良鏞主持設計的菊兒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亞洲建筑協會授予“亞洲建筑金獎”,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獎”。
在胡同中部,北邊有一片2至3層的樓房,黑瓦白墻,圍合成一個個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麗,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韻,和周圍的建筑風格也十分協調,這就是改造后的菊兒胡同新四合院。吳良鏞教授根據“有機更新”的城市規劃理論,認為舊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歷史價值的建筑,修繕雖已破舊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舊危房,逐步過渡,既保留歷史文脈的延續,又形成有機的整體環境。這些新四合院兼有單元式公寓樓房私密性強,和院落式住宅鄰里感強的雙重特點,他與舊的胡同格局有機地統一起來,保護了古都風貌,是北京舊城改造的一個成功的探索。
菊兒胡同東口,現在的3號、5號、7號和壽比胡同6號,原是清代直隸總督榮祿的宅邸是清代直隸總督、兵部尚書榮祿的宅邸。原宅很大,分為三部分,西部是西式樓房,中為花園,東部為五進的中式四合院。此宅,解放后一部分曾作為阿富汗大使館,后又被劃為幾部分,改為職工宿舍,格局已被破壞,保護狀況較差。
好了今天得游覽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對我得講解滿意。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或是要求清香我提出,我會以一位合格的導游員身份為大家解決難題。
介紹北京南鑼鼓巷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商業街。位于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壇、山川壇的御路,建外城后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眾俗稱前門大街。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明代前門大街是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
前門大街舊景以街中心分界,東屬正東坊,西屬正西坊。又因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區。明朝中葉,由于商業的發達,前門大街 兩側出現了鮮魚口、豬(珠)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門大街才成為一條商業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柵欄兒"也在其中。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為了解決進京應試舉子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舉人們常到前門大街來購買生活用品或飲酒作樂,這樣也促使前門大街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道。清初把東城的燈市挪到前門一帶,而且為了維護皇權的尊嚴,戲院、茶園、妓院只準許開設在城外,于是前門大街較前又有了進一步的繁榮。
清代大街兩側陸續形成了許多專業集市,如鮮魚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豬市、糧食市、珠寶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內隨之出現許多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以及慶樂、三慶、華樂等戲園。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漸改建成磚木結構的正式房,形成了東、西側房后有里街的三條街。東側里街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側里街為珠寶市、糧食市。前門外正街的店鋪創立時間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鋪,路東有全聚德烤鴨店、便宜坊烤鴨店、會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藥鋪、黑猴帽店、都一處燒麥館、正陽樓飯莊、瑞生祥、九龍齋鮮果店、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正明齋餑餑鋪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錢莊、瑞蚨祥綢布店、天蕙齋鼻煙店、同仁堂藥鋪、六必居醬菜園、一條龍羊肉館等。
前門大街清末,前門大街已有夜市。光緒二十七年(1901)后,在前門箭樓東、西兩側設立了前門火車站東站西站,前門大街成為北京同外省聯系的交通樞紐。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共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余家。前門大街東側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鋪、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前門大街 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全長845米,僅前門大街兩側,建筑面積就共計6.6萬平方米,約容納180家商戶。
廣和樓又名"廣和查樓"或"查樓",是前門大街不可不看的一處景觀,這里封存著老北京對梨園文化最初的記憶。廣和樓建于明末,曾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戲樓,與華樂樓、廣德樓、第一舞臺并稱為京城四大戲園。查樓本是私家花園里的戲樓,它的繁華初始于康熙年間。那時查樓已經不再是私家園林里的寂寞臺榭,改成了對外營業的茶園,初名查家茶樓、查家樓,后改稱廣和茶樓。康熙曾到此看戲,并賜臺聯,一時間風光無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電影、電視等新潮文化"入侵",許多老戲園在城市建設的推土機里化為灰燼,廣和樓雖然有幸免于劫難,但為了維持生計,它放過電影,舉辦過交誼舞比賽,還一度做過游戲廳,廣和樓也因此改名廣和劇場。自1996年后,這里再也沒有舉行過京劇演出。
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共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余家。
前門大街夜景 前門大街東側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前門大街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鋪、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西側從北往南有月盛齋醬肉鋪、華孚鐘表店、慶頤堂藥店、一條龍羊肉館、盛錫福帽店、公興文化用品店、祥聚公餑餑鋪、龍順成木器門市部、前門大街麻繩店、前門自行車商店、前門信托商店等店鋪。1979年以后,在原有老字號商店和傳統經營特色基本保留下來的同時,又陸續開設了五金交電、服裝百貨、自行車、食品、鐘表、化工油漆等新店。前門大街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里的許多中華老字號,如六必居醬園、同仁堂藥店、瑞蚨祥綢布店、長春堂藥店、內聯升鞋店、張一元茶莊,還有月盛齋的醬肉店、都一處的燒賣店等16處老字號分列道路兩側。
在鮮魚口、打磨廠等胡同內,也是店鋪、飯館林立,不過這里已沒有享有很高聲譽的老字號,而是外地人在此開設的條件簡陋的美容美發店、小飯館。記者到時正值中午時分,每家飯館都有一兩個伙計站在店門口招徠過往行人,吆喝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