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精選5篇)
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 篇1
20_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山西雁門關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云,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并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于一旦。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后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于雁門山,于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里“東西山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后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余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筑新關于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余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云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于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墻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筑樓臺,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筑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沖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筑,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后,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后的數株青松。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山西雁門關的豪邁氣勢:“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門山脊。歡迎您來山西雁門關旅游。
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 篇2
偏關位于偏關縣黃河邊,轄邊墻四道,總長數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河岸,甚為壯觀。“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關的贊譽。早在戰國時期,這里就是趙武靈王破林胡的戰場,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三關。現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雁門關由關城、甕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墻高10米,周長約1公里。墻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墻垣上筑有垛口。
關城的東西北三面開辟了城門。門洞用磚石疊砌,青石板鋪路,門額位置上均鑲嵌了石匾。東門門匾鐫刻著“天險”二字,門上建“雁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設回廊。西門門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門樓為楊六郎祠。北門其實是甕城的城門,門額書刻“雁門關”三字,兩側鑲嵌對聯“三邊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目前東西門樓都已被毀,北門也坍塌成了一處豁口。
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里多。城墻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筑有3道大石墻和25道小石墻,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門關兩側群峰挺拔,山勢陡峭,中間夾一小路盤旋曲折,穿城而過。關城正北的山崗上有明清駐軍的營房舊址,東南有練兵的校場。西門外有關帝廟。東門外有靖邊祠,祭祀戰國名將李牧,現僅存石臺、石獅子、石旗桿和數通明清碑刻。
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并建造了敵樓、烽火臺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御體系。在舊關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長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長城段之一,該段長城全長5033米,墻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臺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置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后,最終與外長城相連。
在關城周圍和山下還有關署、東城兵盤、西城兵盤、點將臺、六郎城、新廣武城、舊廣武城等六十多處明代遺址和遺跡,也都是雁門關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雁門關素有“九塞尊崇第一關”美譽,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御工程。
亮點:景區主要分為古雁門關景區、明雁門關景區。古雁門關,即鐵裹門,址西陘關舊址,“漢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欽徽二帝北擄”、“楊家將鎮守三關”等重大歷史事件均于此關聯。有關城、雁門寨、古關道、隘口、常勝堡、猴嶺長城、西陘寨、勾注祠、雁門渠、雁門關伏擊戰遺址、陽明堡飛機場遺址、孫傳庭墓等著名景點。
明雁門關位于東陘關,明代于東陘關關址擴建新建雁門關,東西兩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筑有堅固城堡,中間為長城連接。關城、甕城、圍城、東城、西城、天險門及雁樓、地利門及六郎祠、李牧祠、關陵、長平橋、馬公墓等著名景點。
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 篇3
“哦!耶……”你知道我們在干什么?那我來告訴你吧,我們要去雁門關了,接下來請聽我細細道來吧。
五月二十日一大早,我們金筆全部師生激動地坐著大巴車向雁門關進發了。汽車疾馳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群山連綿,雄偉的長城就像一條正欲騰飛的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旌旗展,似乎戰鼓擂,號角響……好一派磅礴的景象。
大家迫不及待地下車后,映入眼簾的是楊家將的群雕,它們身披戰甲,手持兵戎,威風凜凜,似乎馳騁沙場上。
穿過明月樓,來到遠近聞名的邊貿街,這里建筑精湛,民風純樸,兩旁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工藝品……曾是關內和關外貿易的重要場所。
踏著斑駁的青石板路,經過地利門,來到了甕城,這里便是有名的點將臺,正中央懸掛著三個青面獠牙的盾牌,兩旁還擺放飽經風霜的古戰車,臺下陳設著立下汗馬功勞的十八般武器……此時我不由地想起李廣,楊家將,霍去病……叱咤風云殺敵場面。
此時我不由地抬頭望去,氣勢宏偉的長城現在眼前,大家早已按捺不住爬長城的欲望,這時郭老師一聲令下:“開始!”同學們箭一般地向上沖,我也不甘示弱參與其中,爬到半中央,幾個同學同學氣喘吁吁地坐在石階上,抱怨道:“早知道這么累,我就不爬了!”這時小劉跟郭老師哀求道:“我想下去。”郭老師笑著說:“那——你先下去吧。”我低頭向下望去,又高又陡,這時我才明白了上山容易,下山難。教官走過來鼓勵道:“不要放棄,不上長城非好漢。”于是我鼓起勇氣,繼續往上爬,爬不動了像老虎一樣手腳并用,大家都爭分奪秒,很快我們便來到了長城頂上。放眼望去,雁門關依山傍險,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長城腳下,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郁茂,山鳥爭鳴……一切美景盡收眼底。我輕撫著古老的城磚,仿佛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辛情景,又仿佛看到中華健兒抵御外敵,奮勇殺敵的英姿,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該返程了,回望雁門關,我不由贊嘆:“啊,不朽的長城,中國巨龍,我為你起舞,為你歌唱,為你吶喊!”
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 篇4
雁門關印象
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天下九塞,雁門為首。從高大的城墻,整體還是比較雄偉。
走進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20__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類型:歷史建筑
門票:90.00元
開放時間:08:00~18:30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景區
山西雁門關隧道信息
隧道開始修建的時間是20__年,在經歷五年時間之后,正式修建成功。整個隧道的修建,運用的先進的技術,采用的都是優質高端的材料,確保隧道的安全性,讓人們能夠放心的游玩。整個隧道屬于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出行。
山西雁門關隧道有多長
整個隧道雖然只是一個洞口,但屬于是雙線的隧道模式,方便進出,重要的公路建設,為人們的.出行提供良好保障。整個隧道長度總共有14。085千米,成為雁門關重要的交通要道。優質的安全保障,在隧道中沒有出過任何事故,體現出管理人員的重要。
雁門關地址
雁門關是中國重要的關卡,擁有險峻的特點,也成為吸引人前往的獨特魅力。景區風景秀麗,歷史遺跡豐富,能夠感受出濃厚歷史風味。景區面積總共有30平方千米,景區規模較大,建議游玩三小時時間,盡情的享受在重要關卡的魅力;地址在忻州市代縣雁門關景區。
雁門關門票
4A級的旅游景區,長城風格,自然景色,人文景色,感受綜合性的魅力。成人票的價格是90元,兒童享受半價游玩。1.2米以下的兒童,軍人以及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進入。60歲到69歲的老人憑借相關證件,1.2—1.2米兒童享受優惠價格。
雁門關交通
自駕
從忻州出發,然后到達長征東街,行駛100米進入到七一南路,行駛1400米進入到和平西路,行駛4500米,進入到二廣高速公路,總共行駛81.5千米就到達終點。
火車
較遠城市的人可以選擇乘坐火車到達忻州火車站,然后從忻州火車站乘坐1路車到達長途汽車站,然后到達代縣汽車站,根據下面的路線行駛。
汽車
乘坐汽車到達代縣汽車站,然后選擇包車前往,價格大概在50元左右,其實選擇乘坐出租也是這個價格,大概需要花費半個小時的時間。
雁門關住宿
代縣鑫錦江快捷酒店
酒店的位置位于代縣,位置在大南街鼓樓南100米,商務標準間的價格是113元,豪華大床房的價格是148元,標準間的價格是138元,情侶大床房的價格是138元,咨詢價格是,總共有61間客房。
代縣朋來賓館
賓館的位置在代縣大南街運輸公司院內,普通雙人間的價格是35元,單人間價格是68元,標準間是68元,大床房的價格是68元,咨詢電話是,總共有15間客房,提供全天熱水,洗衣服務等等。
忻州林海灣賓館
具體的位置在雁靖大街與同心路交叉口東,大床房的價格是118元,標準間的價格是118元,咨詢電話是,所有房間都可以使用無線網,屬于是性價比高的酒店,房間寬敞明亮。
山西的雁門關導游詞 篇5
假期,秋高氣爽,艷陽高照,我們一家子開啟了愉快的雁門關之旅。
雁門關長城譜寫了不朽的歷史詩篇,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稱。媽媽說帶我來這兒還有個秘密。“秘密”?我特別期待。
一路上秋色迷人,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
來到景區,哇,只見這兒山巒起伏,古道曲折蜿蜒,好美!我們談笑風生向著長城奔去。路上我看到了許多古建筑,爸爸說:“它們都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爬長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沿著古道登關,烈日炎炎下,我總是跑在最前面,因為我知道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媽媽說:“寶貝,你們學過《長城》這一課,一會你就會領略到長城的雄姿了。”我更有信心了,迫不及待地向頂峰奔去。
路上途經觀音廟、雁池、云際泉、壯士亭。來到了關城城樓。這兒門洞用磚石疊砌,整個城樓高聳,依山傍險,好不雄偉。在鎮邊祠里,爸爸給我講了忠勇善戰、流傳千古的“楊家將”的故事。忽然我被“李牧碑”吸引了,因為上面有我上學期學過的課文《李廣射虎》中的飛將軍——李廣。我興奮極了,給爸爸媽媽講起了這個故事。媽媽說:“這就是那個秘密,媽媽想帶你到李廣將軍鎮守的邊關來看看,你會深有體會的。”我點點頭。在祠堂里我看到了李廣將軍的雕像,只見他虎背熊腰,神勇無比,我終于見到課本中的飛將軍了,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接著我們來到城樓門,這兒有點將臺,有兵器,有烽火臺,我和它們一一合影留念。
終于登上了長城,俯看,只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這兒的長城有一種邊塞的雄渾氣勢,我高舉戰旗不禁高呼:“長城,我來了!”媽媽趕緊按下快門拍下這精彩的瞬間。
國慶雁門關之行,不僅讓我領略到了長城的雄偉壯觀,更感受到了歷代名將的英雄事跡,我學到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