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理位置導游詞(通用3篇)
本溪地理位置導游詞 篇1
本溪位于 遼寧省東南部
( 東經123°34’~125°46’, 北緯40°49’~41°35’),全境總面積8411.3平方公里,北靠沈陽、 撫順(距 沈陽77公里,距 撫順79公里),南接 丹東(距丹東198公里),西鄰 遼陽(距遼陽46公里)、 鞍山,東傍 吉林(距 通化150公里)。享有“太子城”、“東北山城”、“ 盛京后花園”的美譽。
本溪呈亞鈴形分布,境內多山地,自然地貌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
本溪屬于中溫帶溫潤氣候區,全地區平均 氣溫6.1~7.8攝氏度,最熱七月月平均氣溫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為 零下14.3℃。雨量比較充足,年平均 降水量為800-10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綜觀全年, 春天風和日麗, 夏季稍熱多雨, 秋季天高氣爽, 冬天冰封雪飄。
境內有大小河流200余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條,主要有太子河、 渾江、草河三大 水系。年 水資源總量39.23億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徑流量35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33億立方米。
本溪市已發現鐵、銅、鋅、 石膏、大理石等 礦產八大類45種,其中鐵礦石已探明儲量27億噸以上,石灰石礦( 水泥)儲量2.1億噸,溶劑石灰( 冶金)儲量1.3億噸。南芬露天鐵礦具有低磷低硫低雜質等特點,用此鐵礦煉出的鐵被譽為“人參鐵”。
本溪市林業用地100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925萬畝),人均6.4畝,是遼寧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和遼東天然次生林區。共有木本植物47科100屬251種,其中有大量紅松、油松、落葉松以及柞、樺、椴、榆、柳等珍貴木材,森林蓄積量4860萬立方米,占遼寧省森林蓄積量的26%;森林覆蓋率74%(其中桓仁縣、本溪縣分別為78%和76%),居遼寧首位,被稱為遼東“綠色屏障”。
本溪的山屬于 長白山余脈、尾脈,既有山之隱,又有原之闊,特殊的 地理位置和小氣候,不僅孕育了品種多、數量大的中草藥材,而且造就了中草藥材有著其它地方藥材不可比擬的特殊藥力。本溪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藥1117種,自然蘊藏量2200萬公斤。人參、遼細辛、遼五味等北藥馳名中外。
本溪地理位置導游詞 篇2
遼東的大山里有個地方叫本溪,本溪境內有座八盤嶺。過了八盤嶺隧道,眼前豁然開朗,遠處一座大山,披著輕紗向我們緩緩走來,那就我們的家鄉有名的風景區——鐵剎山。聽大人們說,鐵剎山是遼東第一道教名山。
在我們家鄉鐵剎山是一塊圣地,寶地。每逢年節那都聚集了好多求拜佛主的人,求助生意興隆,家庭平安。每年的春天我們都要去山上熱鬧一回。呼吸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山里的空氣很是新鮮,每吸一口都好像是爸爸杯里剛泡上的新龍井的滋味,真想在這里吸飽了,再儲存一些帶回學校分給同學們。
一路山行。山腳下多是落葉松,剛冒出嫩綠的松針,那樣的清新新翠;山腰上多是椿樹和野藤,遠看泛綠,近看鵝黃;林中點綴著一簇簇紅櫻桃花,遠遠望去,像是跳動著的火焰;山頂則是禿頭老樹,還沒長出春天的嫩芽,樹干上綠苔厚厚,有的還長著長須,像是老爺爺胸前的胡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知摔了多少跟頭,我們終于到了山頂,互相一看,大人小孩每人身上都沾滿了泥巴,甚是好笑。
這時候,雨還在蒙蒙的飄。站在山頂四望,村莊、鐵路都隱約在春雨之中,只有遠處的河流蜿蜒盤旋著,閃閃發光。山中一小片一小片的落葉松,像是一塊塊鑲嵌在鐵剎山上的翡翠。再看山頂上,樹樹枝頭都掛滿了珍珠似的雨滴。樹下,不知多少年的落葉,厚厚的,踩上去比客廳里的地毯柔軟多了。細看,落葉中冒出了成片的綠草尖尖,扒開落葉層,才知是小根菜,大家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驚叫著用雨傘尖開挖,不大一會兒,每人都挖出了一堆綠綠的細細的白頭大腦的小根菜。像是稻草人。
因鐵剎山是道教名山,我們幾個小朋友吵著要去看道姑。道姑在哪?同行的王叔叔說在“云光洞”。那洞在一處懸崖上,上刻著“九轉鐵剎山,八寶云光洞”十個大字。洞口香煙和云霧一同繚繞。在洞口不遠的小房子里,我們見到了道姑,還有幾位道士。那道姑年紀很輕,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她說他們生活很清苦,冬天喝雪水,夏天喝雨水。她還向我們介紹,八寶云霧光洞靈得很,前幾年洞中曾長出了 13 株芭蕉。我很懷疑,那洞中長年不見陽光,又怎能長出南方的植物?
我們下山的時候,雨還在下著,山中小溪淌著汩汩的清流,老樹枝頭綻出了嫩芽。回頭看去,山被春雨洗過,樹被春雨洗過,櫻桃花被春雨洗過,我們也被春雨洗過,大家都變得清翠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著名的風景區-鐵剎山,我為我們家鄉有這樣一座名山而自豪。
本溪地理位置導游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通往水洞的碼頭,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靜別致的“港灣”,燈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從護岸石階拾級而下,通過長廊從碼頭上船,即可暢游水洞。水洞全長5800米,現已開發2800米,面積3.6萬平方米,空間40余萬立方米,最開闊處高38米,寬70米。大廳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碼頭可同時停泊游船40艘,泛舟則可暢游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洞之深、飛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驚嘆:"鐘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鐘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洞內空氣通暢,水流終年不竭,每晝夜流量1.4萬噸,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7米,洞內恒溫12℃.河道曲折婉蜒,河水清澈見底,洞內分 “三峽”、 “七宮”、 “九彎”,故名“九曲銀河”。水域沿洞體展開,縱深達2.3公里,而且時闊時狹,迂回曲折,洞內鐘乳石、石筍與石柱多從裂隙攢擁而出,不假雕飾即形成各種物象。這些物象光怪陸離,極具觀賞性。
從碼頭乘游艇向里行,可依次欣賞飛泉迎客、寶瓶口、海潮、寶蓮燈、群猴、福壽星、玉米塔、寶鼎、仙丹石、龍角巖、劍群、麒麟巖、瀑布、獨角犀、春筍、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長劍、孔雀巖、雪山等奇景。它們維妙維肖,形象逼真。特別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實相符,幾可亂真。銀河兩岸鐘乳林立,石筍如畫,千姿百態,光怪陸離,洞頂空窿鐘乳高懸,晶瑩斑斕,神趣盎然,沿河景點達100余處,千姿百態, 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臨仙境,這是水與石渾然天成的神秘洞穴,是迄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可乘船游覽的地下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