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寶光寺導游詞(精選5篇)

寶光寺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5-02-03

寶光寺導游詞(精選5篇)

寶光寺導游詞 篇1

  寶光寺在全國有三座:北京通州、黑龍江寶清縣和四川成都市內(nèi)。成都寶光寺在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處的新都區(qū),是我國歷史悠久、環(huán)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清朝以來中國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也是四川保存得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國務(wù)院定為全國漢族重點寺院。

  成都寶光寺始建于東漢。根據(jù)終南山道定律師撰《集神漩塔寺三寶感通錄》記載:隋代,蜀王楊秀在此掘地,得大石,知詵禪師遂于石上建九級浮圖。是時,每有旱澇,官民于此禮拜祈雨,軋有靈應,故寺名“大石”,塔名“福感”。隋代名“大石寺”并建有寺塔名“福感塔”。寶光寺至今保存著中國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仿印度建筑布局來看,這座寺院最遲建于隋代,《集神漩塔寺三寶感通錄》的記載是可信的。

  唐會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毀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萬余所,寶光寺與“福感塔”均被拆毀。宣宗大中元年(847),寶光寺得以恢復,但寶光塔未重建。唐廣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公元881年元月8日),黃巢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軍的保護下南逃入蜀。中和元年五月(881年7月)僖宗路經(jīng)新都,曾“駐蹕”寶光寺。后來,覺得這里環(huán)境很好,又距成都不遠,便在寺后修建行宮。行宮露臺的兩個柱礎(chǔ)現(xiàn)存于寺內(nèi)七佛殿前廊柱下。唐中和三年(883)三月初八日,僖宗幸蜀已近三年。據(jù)說有天晚上,他見福感塔廢址下放出祥光,唐會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毀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萬余所,“大石寺”難免劫難,“福感塔”也被摧毀。唐大中元年(847),寶光寺得以恢復,但寶光塔尚未重修唐廣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即公元881年元月8日),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便問奉旨隨行的彭州九隴山的高僧知玄(后來封為悟達國師)悟達回答說:“此乃舍利放光,為祥瑞之兆,今黃巢已平,陛下可回長安了”。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塔宮內(nèi)發(fā)現(xiàn)石函,函內(nèi)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瑩徹,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達國師重修寶塔,擴建佛寺。寺成后賜名“寶光寺”,寶塔取名為“無垢凈光寶塔”。

  成都寶光寺的寺和塔名一直沿用至今。但從1996年5月在寺內(nèi)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最新資料表明,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這里已經(jīng)叫寶光寺了。寺中的佛塔,亦稱“寶光塔”。

  宋代,中國佛教禪宗臨濟宗第十一代祖師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國師)開法于成都昭覺寺。徽宗大觀三年(1109)又住持寶光寺,并拓展寺廟規(guī)模,請宋徽宗敕賜寶光寺名“大覺寺”。據(jù)清道光碑刻《寶光禪院創(chuàng)建重修端末記》稱:“宋圓悟禪師修持說法,接眾數(shù)千”。使此寺進入了宋代的極盛時期。

  元代,寺廟一度殘破。明初,石子美等人捐資培修,復名“寶光寺”。永樂十一年(1413),心空和尚在寺內(nèi)建造尊勝陀羅尼咒石經(jīng)幢,后來寺廟毀于火災。明正德年間(1506—1521),寶光寺經(jīng)當朝首輔大學士楊廷和與翰林院修撰、新都狀元楊升庵父子二人捐修,殿宇備極宏麗。

  成都寶光寺在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中遭到毀損。清唐熙九年(1670),四川梁山縣雙桂堂破山和尚派他的弟子笑宗印密禪師來到寶光寺,新都縣知縣畢成英及地方縉紳的支持下,剪荊伐棘,重興道場,被稱為清代寶光寺中興第一代老和尚。從康熙到光緒的兩百多年間,由于不斷培修擴建,寶光寺一躍而起,與成都文殊院、昭覺寺、草堂寺并列為成都附近的“四大精舍”。與成都文殊院,鎮(zhèn)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并列為長江流域的“四大叢林”,即所謂“上有文殊、寶光,下有金山、高旻”。

  民國年間,寶光寺一直保持了佛教禪宗大叢林的崇高地位。寺內(nèi)方丈和尚無窮和貫一在國內(nèi)佛教界頗有影響,而在成都“四大精舍”間,寶光寺尤以執(zhí)行禪門清規(guī)而聞名。當時在掛單僧人中,流傳著這樣順口溜:“要吃喝,到昭覺;要趕場,到草堂;要關(guān)豬,到文殊;要坐香,到寶光”。峨眉山僧人,一半以上都是在寶光寺受的戒,因此,寶光寺有“峨半堂”之稱。

  一六年,寶光寺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國內(nèi)許多寺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寶光寺的殿堂、佛像、匾聯(lián)、書畫等文物古跡基本無毀損,成為“文革”中一大奇跡。寶光寺現(xiàn)任方丈為意寂法師,俗名傅世立,重慶市開縣人。

  成都寶光寺占地面積120多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五殿十六院層層遞進。他不但規(guī)模宏大,藏經(jīng)豐富,僧徒眾多,每年朝拜者在百萬人次以上,而且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寺廟一體,塔踞中心”早期佛寺典型布局的寺廟,也是經(jīng)歷“文革”劫難后保護最完整、收藏文物最豐富的禪宗叢林之一。

  寶光寺的建筑為木石結(jié)構(gòu),施用石柱400多根,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jīng)墻環(huán)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jīng)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經(jīng)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

  成都寶光寺山門創(chuàng)于乾隆年間,除供護法神、金剛力士等寺廟共有神祗外,還供有明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其子翰林院修撰、著名才子狀元楊升庵父子和塑像,以紀念其助修寶光寺之功德。

  成都寶光寺天王殿建于清嘉慶四年(1799),道光十年(1830)重建。中供彌勒佛,兩側(cè)供四大天王,殿檐懸“一代禪宗”匾額。殿后因有明代永樂十一年(1413)石刻《尊勝陀羅尼咒》經(jīng)幢,故此殿又名尊勝殿。

  成都寶光寺舍利塔

  位于天王殿與七佛殿之間。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寺廟一體,塔踞中心”的建筑格局。隋代為木塔,“木浮圖九級”,名“福感塔”。塔下有一殿。唐僖宗中和年間高僧知玄奉旨重建寶塔,改名為“無垢凈寶光塔”,已歷千余年,其間屢有殘破,屢有培修。現(xiàn)為密檐式十三級四面磚塔,高約二十公尺,每級四面各嵌佛像三座。塔底護以石,底層正面龕內(nèi)塑釋迦牟尼座像。對聯(lián)為“寺鎮(zhèn)牟尼青色寶,山飛舍利紫霞光”,為現(xiàn)代高僧太虛大師撰書。每級翹懸銅質(zhì)風四個,全塔供銅、石、玉等質(zhì)料雕鑄造的佛像一百四十尊,舍利子十三粒。塔剎冠以金銅寶頂,映日奪目,是佛教著名圣跡之一。清初著名高僧、寶光寺中興第一代老和尚笑宗印密曾賦詩贊曰:“寶塔凌空利似劍,幾經(jīng)鏖戰(zhàn)圃周唐。清平天下無能及,留與業(yè)作棟梁”。

  成都寶光寺七佛殿

  寬五間,深四間,單檐歇山式,殿前檐柱下有兩個浮雕盤龍石礎(chǔ),是寺內(nèi)唯一的唐僖宗時的遺物。明代才子狀元楊升庵曾以此礎(chǔ)題詩曰:“唐帝行宮有露臺,礎(chǔ)蓮幾度換春苔,軍容再向業(yè)狩,王氣遙從駱谷來。萬里山川神駿老,五更風雨杜鵑哀,始知蜀道蒙駕幸,不及胡僧渡海來”。殿內(nèi)三龕高五十公分的須彌座上,供世間慶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多寶如來、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阿彌陀如來等七佛立像,分別高4.4米和3.1米,神態(tài)壯嚴,造型宏偉,有較高藝術(shù)價值。佛龕前供1.36米漢白玉臥佛,系1991年緬甸佛教徒捐贈。此殿為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真印和尚募建。

  成都寶光寺大雄寶殿

  高五丈,廣五楹,面積七百平方米,清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間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間妙勝和尚重建。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撐,雄偉壯嚴。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

  成都寶光寺藏經(jīng)樓

  全寺最大的一座殿堂,高17米、寬40米、深18米,全是石柱支撐,為該寺杰出建筑之一,清道光年間妙勝和尚修建。上為藏經(jīng)樓,貯有敦煌藏經(jīng)四十三冊,房山石經(jīng)二十二冊,北藏經(jīng)和頻伽藏經(jīng)各一部,共七百二十八函,七千二百八十卷。殿中供千手觀世音菩薩像。四壁有諸天畫像,畫工精細,充分體現(xiàn)了清代藝術(shù)風格。藏經(jīng)樓樓下為說法堂,乃歷代方丈說法處。

  成都寶光寺念佛堂

  位于寺院東側(cè)自南向北的極樂堂后面,堂高10米,寬九楹,清同治年間真印和尚建。堂中有石舍利塔一座,高約5.5米,直徑2米,由三塊巨石鏤空雕成,呈六方宮殿式。塔內(nèi)精細地雕刻有以釋迦牟尼佛的故事為中心的各式各樣人物、花卉和飛禽走獸,六根石上盤以飛龍,造形生動。整個石塔玲瓏剔透,是寺內(nèi)藝術(shù)價值較高的雕刻之一,相傳為清代三個名工歷時三年刻成。歷代住持皆以此作凈土宗道場、寶光寺最有價值的之處是羅漢堂。羅漢堂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nèi)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其中還有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的形象。他們分別被塑成第295阇夜多尊者和第360直德福尊者。因康熙出天花臉上留下麻子,塑像的臉上也記得下了5個“梅花”狀麻點,真可謂“寫實”。這些羅漢塑像或喜或愁,或怒或嗔,或坐或立,神情不一,姿態(tài)各異,有較高的藝術(shù)鑒賞價值。它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北京碧器寺、蘇州西園寺、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

  羅漢堂為抬梁式木石構(gòu)架的正方形建筑,九進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內(nèi)有四個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羅漢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狀升起,寬闊的空間矗立著一尊高約六米,有二十八個頭、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觀音塑像。其他塑像圍繞“田”字,內(nèi)外四層,中以“十”字相連,使得通道回環(huán)曲折,更覺堂內(nèi)氣象宏深、變化莫測。因羅漢堂建筑結(jié)構(gòu)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前來數(shù)羅漢的人往往又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邊數(shù)邊看,數(shù)來數(shù)去,結(jié)果總不一樣。所以有種說法:寶光寺的羅漢數(shù)不清。其實,塑像的安排很有規(guī)律:它以進門的孔雀明王、中央的觀音菩薩,里壁的三身佛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前后呼應,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每層每排均有定數(shù)羅漢,共計為五百七十七尊。寶光寺羅漢堂的五百羅漢從何處而來?相傳唐代眉州青神縣出了一位高僧羅詎那,俗名羅堯運,他說法的道場在青神中巖。后來他帶了五百弟子從四川到浙江天臺山。據(jù)說,這五百弟子就是五百羅漢顯化人間的。因此,寶光寺羅漢堂的對聯(lián)說:“此處即是天臺,像顯阿羅五百。  清道光末年,寶光寺妙勝禪師共聘請了三批塑師:屬于北派的陜西幫、屬于南派的川西幫和川東幫。陜西幫塑的羅漢頭部肥大,肌肉豐滿,造型奇特,別有情趣。川西幫和川東幫風格相近,塑的羅漢頭部適中,表情自然,造型不同于一般的菩薩像,而更多地體現(xiàn)了雕塑藝術(shù)的高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川西幫領(lǐng)頭的姓周,他技藝高超,憨厚樸實,將畢生精力都放在塑菩薩和教徒弟上,到了中年尚無子息。可以說,羅漢堂內(nèi)技藝精湛的羅漢塑像,是中國南、北兩種流派的民間塑師匯聚一堂、分工合作、各顯神通的產(chǎn)物,可謂達到了當時最高水平。

  成都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的舍利銅鼎千佛碑陶塔;唐開元二十九年(741)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的遺礎(chǔ),元代金銀粉書《華嚴經(jīng)》;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jīng)》、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龍虎瓶、均窯瓶、鸚鵡圖、五馬圖和徐悲鴻《奔馬》圖等珍貴文物。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lián)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九日,馮玉祥來寺以及附近紫霞山游覽。寫有兩首著名的“丘八詩”。其中詠紫霞山大楠樹云:“高者六七丈,葉茂根本固;樹頭最特別,各不相連屬;此株與彼株,分得清清楚”;《寶光寺》詩開頭:“寶光寺,在新都,廟子大,柱子粗”,為寶光寺人文景觀增添一番別趣。

寶光寺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宋云蝶。大家能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來到寶光寺,定是被它寶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縣境內(nèi)。始建於東漢,隨代稱“大石寺”。寶光寺為成都三大伽藍之一,又被稱為“四川佛教叢林之冠”。的美所吸引吧。的確,寶光寺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完整、環(huán)境清幽的佛教圣地之

  一。好了,耳聞不如目見,讓我們一起去領(lǐng)略一下吧。

  一

  大家一定都希望自己及家人福星高照吧。那就千萬不要錯過眼前的福字照壁了。寶光寺 的福字照壁 的兩旁為“福田廣種,壽域同登”的四字對聯(lián)。“福田”,佛門是我們廣種福田的地方,這是從因果上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四十二章經(jīng)》講:我們布施百個無依無靠的乞討者,不如布施一個小沙彌。為什么?因為他已發(fā)心修善,廣種福田,續(xù)佛慧命者。“壽域”指太平盛世。全聯(lián)的意思是勸化人們認因名果,廣種福田增福德,和諧社會太平世。照壁背面正中,嵌有一個二尺見方的紅色“福”字,福字照壁由此得名。據(jù)說,人們在離照壁幾丈遠的山門口,閉著眼睛,伸出手掌,跨步前行,能摸著“福”字的便有福氣;若能摸著“福田”(福字右下的田字)更有運氣,因為田能生長棉麻稻麥,使你豐衣足食。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去摸一摸,說不定真會被褔光普照哦。

  二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在寶光寺的第一大殿——山門殿。此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嗯,也許大家會問,這里地處成都平原,一馬平川,怎會有山門之說呢?原因有其二:古時的寺廟大多依山而建,從山腳依次向山頂修建,寶光寺為了體現(xiàn)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所以名為山門殿;另一種說法為“山”通一二三四的“三”,即三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此外,三門一般不隨便開放,只有地位之尊之人才可開門迎接。好,請?zhí)ь^向上看。大家頭上的這塊匾——寶相光明 ,此匾作者為國名黨元老于右任,他巧妙地將“寶光”兩字嵌入其中,寓意深刻。再看看兩邊的哼哈二將,他們神情肅穆,忠于職守。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然后往兩邊看,左側(cè)的這位為明兩朝首輔楊廷和,也是楊升庵的父親:右側(cè)的這位為楊升庵,可謂是咱們新都人民的驕傲了,他23歲高中狀元,在文學方面造詣頗高,如我國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就出自他之手。但他因“議大禮”事件被流放云南,其也用淵博的學識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傳播中原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

  游覽完山門殿,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建于清同治二年.大家抬頭看看頭上刻有“一代禪宗”的牌匾,請注意這個“代”字,不同于我們生活中的寫法,它點點在了下面,為何?這就好比河南承德避暑山莊的“避”字一樣,是作者鄧錫侯即興創(chuàng)作的,不過,我們也可理解為鄧錫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往中間瞧瞧,彌勒佛笑迎八方客,多么和藹呀。大家在看看兩邊的對聯(lián)“何處此身容入座,與君相見又前緣”,的確,能相聚在一起,實屬不易呀。好,請大家往四處看,映入您眼中的是四大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個時代,各地寺廟所塑的不完全一致。現(xiàn)在寶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為:東方持國天王,白臉,抱碧玉琵琶,彈琵琶調(diào)弦,職調(diào);南方增長天王,青臉,持青光寶劍,舞劍生風,職風;西方廣目天王,紅臉,握混元珠傘,撐傘避雨,職雨;北方多聞天王,黃臉,托黃金寶塔,塔鎮(zhèn)妖魔,使其歸順,職順。因此,在科技落后,靠天吃飯的封建社會里,人們祈求“護世四天王“保護世間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后面的為尊勝幢。它有八面,寓意著八方富饒。曾毀于正德年 ”。間,又在同治二年修繕完整。 四

  現(xiàn)在佇立在我們眼前的是有“東方比薩斜塔”之稱的舍利塔。寶光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舍利塔則是寶光寺的標志性建筑,建于唐僖宗時,距今有千余年歷史。它位于該寺天王殿與七佛殿之間,現(xiàn)存為方形密檐式十三級,高約30米,每級四面各嵌佛像3座。全塔共有銅、石、玉雕造的佛像140尊,塔底護以石,底層正面龕內(nèi)塑釋迦牟尼座像。每級翹懸銅質(zhì)風四個,舍利子十三粒。 相傳在唐僖宗年間,他曾為了躲避黃巢起義而住進了寶光寺。一天夜里,他久久不能入睡,在夜里看見下放出祥光,于是命人掘地三尺,挖出了13顆舍利子,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名此塔為“無垢凈觀舍利塔”。大家再仔細看看塔身,會發(fā)現(xiàn)從第七層開始塔微微向西傾斜。在1999年,來寶光寺參觀時,也同樣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不知是 冥冥注定,7月,就提出了西部大開發(fā)的政治決策。另外,此他也保留了我國早期寺廟建筑中“寺塔一體,塔居中心”的典型布局,,體現(xiàn)了寶光寺作為長江上游四大古剎之一的重要地位。

  五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七佛寶殿。寬五間,深四間,單檐 歇山式,殿前檐柱下有兩個浮雕盤龍 石礎(chǔ),是寺內(nèi)唯一的唐僖宗時的遺物。明代 狀元楊升庵曾以此礎(chǔ)題詩曰:唐帝行宮有露臺,礎(chǔ)蓮幾度換春苔,軍容再向業(yè)狩,王氣遙從駱谷來。萬里山川神駿老,五更風雨 杜鵑哀,始知蜀道蒙駕,不及胡僧渡海杯。殿內(nèi)三龕高五十公分的 須彌座上,供世間慶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多寶如來、 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阿彌陀如來等七佛立像,分別高4.4米和3.1米,神態(tài)壯嚴,造型宏偉,有較高藝術(shù)價值。佛龕前供1.36米 漢白玉座臥佛,系1991年 緬甸佛教徒捐贈。此殿為清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真印和尚募建。里面供奉的是釋加牟尼及他的六位老師。各位游客,由此可見,尊師信道在古代也就有了并傳播下來。

  六 如果說心臟對人的重要不言而喻,那么,大雄寶殿對一座古寺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到了寶光寺的核心——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高五丈,廣五楹,面積七百平方米,清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間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間妙勝和尚重建。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撐,雄偉壯嚴。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位于最中間的這幅對聯(lián)很有名--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這意在告訴我們:人只是萬物中的一員,要心懷友善,上善若水。

  七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在藏經(jīng)樓。藏經(jīng)樓全寺最大的一座殿堂,高17米、寬40米、深18米,全是石柱支撐,為該寺杰出建筑之一,清道光年間妙勝和尚修建。上為藏經(jīng)樓,貯有 敦煌藏經(jīng)四十三冊, 房山石經(jīng)二十二冊,北藏經(jīng)和頻伽藏經(jīng)各一部,共七百二十八函,七千二百八十卷。殿中供千手 觀世音菩薩像。四壁有諸天畫像,畫工精細,充分體現(xiàn)了清代藝術(shù)風格。藏經(jīng)樓樓下為說法堂,乃歷代方丈說法處。此外呢,這里還藏有貝葉經(jīng),貝葉經(jīng)與優(yōu)曇花、舍得子并稱為“寶光三寶”。因此可見,咱們寶光寺是一個文物豐富的佛教圣地。

  八

  來到寶光寺,最為普遍的一件事就是數(shù)羅漢了。各位旅客,別急,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羅漢堂,看到了嗎,這里共有577尊羅漢羅漢堂建于 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nèi)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造型優(yōu)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它是我國 羅漢堂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 泥塑羅漢堂。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 梁武堂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chǔ),元代金銀粉書《 華嚴經(jīng)》、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jīng)》、玉佛和 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zhèn)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jīng)和銅優(yōu)曇花等。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lián)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

  寶光寺羅漢堂是 中國現(xiàn)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 北京碧器寺、 蘇州西園寺、 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它以 塑像奇巧多姿而揚名天下。每天都有許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羅漢堂參觀、朝拜、探尋佳趣。

  寶光羅漢知多少有人說,寶光寺的羅漢是數(shù)不清的。因羅漢堂建筑結(jié)構(gòu)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前來數(shù)羅漢的人往往又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邊數(shù)邊看,數(shù)來數(shù)去,結(jié)果總不一樣。若要數(shù)清羅漢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須知道它的建筑結(jié)構(gòu)。

  羅漢堂為抬梁式木石構(gòu)架的正方形建筑,九進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內(nèi)有四個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羅漢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狀升起,寬闊的空間矗立著一尊高約六米,有二十八個頭、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 觀音塑像。其他塑像圍繞“田”字,內(nèi)外四層,中以“十”字相連,使得通道回環(huán)曲折,更覺堂內(nèi)氣象宏深、變化莫測。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規(guī)律。它以進門 的孔雀明王、中央的 觀音菩薩,里壁的三身佛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前后呼應,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每層每排均有定數(shù)。

  羅漢堂內(nèi)塑像到底有多少?按照常人習慣,都說是五百尊。但是,當以三身佛左側(cè)的“第一阿若橋陳如尊者”數(shù)起,由外層到內(nèi)層,一直數(shù)到“第五百愿事眾尊者”后,還剩下居于“十”字上的三佛、六菩薩、十八羅漢 、五十祖師。故塑像共計為五百七十七尊。好了,大家快去數(shù)數(shù)吧。數(shù)的方法是數(shù)虛歲哦。

  后記總結(jié)

  感謝各位游客今天能聽我講解,我的說辭不是特別好,還望大家多多包涵。希望寶光寺給大家?guī)淼母惺懿粫尨蠹沂俅胃兄x大家來到新都,來到寶光寺。謝謝。祝大家旅行愉快。

寶光寺導游詞 篇3

  寶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從成都出發(fā),沿川陜路前行十六公里,約半小時的路程,便可見一座紅墻環(huán)繞,佛塔凌空,竹樹掩映的高大古廟,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新都寶光寺。寶光寺占地面積120多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五殿十六院層層遞進。它規(guī)模宏大,藏經(jīng)豐富,僧徒眾多,是清朝以來中國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四川著名禪寺。

  寶光寺坐落于新都縣內(nèi),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是公認的成都地區(qū)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一座佛教寺廟,每年前往游覽、朝拜者在百萬人次以上。寶光寺始建于東漢,歷經(jīng)戰(zhàn)火,幾度重修,終成今日之規(guī)模。相傳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亡到四川,在夜間看見寺內(nèi)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隨后挖出一內(nèi)藏13顆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將舍利子置于塔下,改塔名為"無垢凈觀舍利寶塔",又稱寶光塔。寶光塔微向西斜,素有"東方斜塔"之稱。相傳古時地震,寶塔搖搖欲墜,佛教徒冒生命危險前來保護,感動了天帝,派來四位與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個用力過猛,塔就從此向西傾斜了。

  整體結(jié)構(gòu)

  寶光寺的建筑為木石結(jié)構(gòu),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jīng)墻環(huán)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jīng)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展現(xiàn)了中國佛教禪院的整體風貌寶光寺是中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經(jīng)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

  羅漢堂結(jié)構(gòu)

  羅漢堂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nèi)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其中還有康熙、乾隆塑像分別一尊。造型優(yōu)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它是中國羅漢堂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chǔ),元代金銀粉書《華嚴經(jīng)》、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jīng)》、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zhèn)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jīng)和銅優(yōu)曇花等。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lián)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

  寶光寺羅漢堂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北京碧云寺、蘇州西園寺、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它以塑像奇巧多姿而揚名天下。每天都有許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羅漢堂參觀、朝拜、探尋佳趣。

  寶光羅漢知多少有人說,寶光寺的羅漢是數(shù)不清的。因羅漢堂建筑結(jié)構(gòu)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前來數(shù)羅漢的人往往又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邊數(shù)邊看,數(shù)來數(shù)去,結(jié)果總不一樣。若要數(shù)清羅漢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須知道它的建筑結(jié)構(gòu)。

  羅漢堂為抬梁式木石構(gòu)架的正方形建筑,九進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內(nèi)有四個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羅漢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狀升起,寬闊的空間矗立著一尊高約六米,有二十八個頭、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觀音塑像。其他塑像圍繞“田”字,內(nèi)外四層,中以“十”字相連,使得通道回環(huán)曲折,更覺堂內(nèi)氣象宏深、變化莫測。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規(guī)律。它以進門的孔雀明王、中央的觀音菩薩,里壁的三身佛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前后呼應,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每層每排均有定數(shù)。

  羅漢堂內(nèi)塑像到底有多少?按照常人習慣,都說是五百尊。但是,當以三身佛左側(cè)的“第一阿若橋陳如尊者”數(shù)起,由外層到內(nèi)層,一直數(shù)到“第五百愿事眾尊者”后,還剩下居于“十”字上的三佛、六菩薩、十八羅漢、五十祖師。故塑像共計為五百七十七尊。

寶光寺導游詞 篇4

  寶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從成都出發(fā),沿川陜路前行十六公里,約半小時的路程,便可見一座紅墻環(huán)繞,佛塔凌空,竹樹掩映的高大古廟,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新都寶光寺。寶光寺占地面積120多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五殿十六院層層遞進。它規(guī)模宏大,藏經(jīng)豐富,僧徒眾多,是清朝以來中國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四川著名禪寺。寶光寺坐落于新都縣內(nèi),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是公認的成都地區(qū)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一座佛教寺廟,每年前往游覽、朝拜者在百萬人次以上。寶光寺始建于東漢,歷經(jīng)戰(zhàn)火,幾度重修,終成今日之規(guī)模。相傳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亡到四川,在夜間看見寺內(nèi)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隨后挖出一內(nèi)藏13顆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將舍利子置于塔下,改塔名為”無垢凈觀舍利寶塔”,又稱寶光塔。寶光塔微向西斜,素有”東方斜塔”之稱。相傳古時地震,寶塔搖搖欲墜,佛教徒冒生命危險前來保護,感動了天帝,派來四位與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個用力過猛,塔就從此向西傾斜了。整體結(jié)構(gòu)寶光寺的建筑為木石結(jié)構(gòu),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jīng)墻環(huán)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jīng)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展現(xiàn)了中國佛教禪院的整體風貌寶光寺是中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經(jīng)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羅漢堂結(jié)構(gòu)羅漢堂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nèi)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其中還有康熙、乾隆塑像分別一尊。造型優(yōu)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它是中國羅漢堂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chǔ),元代金銀粉書、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jīng)》、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zhèn)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jīng)和銅優(yōu)曇花等。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lián)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寶光寺羅漢堂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北京碧云寺、蘇州西園寺、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它以塑像奇巧多姿而揚名天下。每天都有許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羅漢堂參觀、朝拜、探尋佳趣。寶光羅漢知多少有人說,寶光寺的羅漢是數(shù)不清的。因羅漢堂建筑結(jié)構(gòu)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

寶光寺導游詞 篇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宋云蝶。大家能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來到寶光寺,定是被它寶光寺位於四川xx市北郊新都縣境內(nèi)。始建於東漢,隨代稱“大石寺”。寶光寺為成都三大伽藍之一,又被稱為“四川佛教叢林之冠”。的美所吸引吧。的確,寶光寺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完整、環(huán)境清幽的佛教圣地之一。

  好了,耳聞不如目見,讓我們一起去領(lǐng)略一下吧。

  大家一定都希望自己及家人福星高照吧。那就千萬不要錯過眼前的福字照壁了。寶光寺的福字照壁的兩旁為“福田廣種,壽域同登”的四字對聯(lián)。“福田”,佛門是我們廣種福田的地方,這是從因果上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四十二章經(jīng)》講:我們施舍百個無依無靠的乞討者,不如施舍一個小沙彌。為什么?因為他已發(fā)心修善,廣種福田,續(xù)佛慧命者。“壽域”指太平盛世。全聯(lián)的意思是勸化人們認因名果,廣種福田增福德,和諧社會太平世。照壁背面正中,嵌有一個二尺見方的紅色“福”字,福字照壁由此得名。據(jù)說,人們在離照壁幾丈遠的山門口,閉著眼睛,伸出手掌,跨步前行,能摸著“福”字的.便有福氣;若能摸著“福田”(福字右下的田字)更有運氣,因為田能生長棉麻稻麥,使你豐衣足食。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去摸一摸,說不定真會被褔光普照哦。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在寶光寺的第一大殿——山門殿。此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嗯,也許大家會問,這里地處成都平原,一馬平川,怎會有山門之說呢?原因有其二:古時的寺廟大多依山而建,從山腳依次向山頂修建,寶光寺為了體現(xiàn)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所以名為山門殿;另一種說法為“山”通一二三四的“三”,即三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此外,三門一般不隨便開放,只有地位之尊之人才可開門迎接。好,請?zhí)ь^向上看。大家頭上的這塊匾——寶相光明,此匾作者為于右任,他巧妙地將“寶光”兩字嵌入其中,寓意深刻。再看看兩邊的哼哈二將,他們神情肅穆,忠于職守。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然后往兩邊看,左側(cè)的這位為明兩朝首輔楊廷和,也是楊升庵的父親:右側(cè)的這位為楊升庵,可謂是咱們新都人民的驕傲了,他23歲高中狀元,在文學方面造詣頗高,如我國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就出自他之手。

  但他因“議大禮”事件被流放云南,其也用淵博的學識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傳播中原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寶光寺導游詞(精選5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寶光寺導游詞(通用3篇)

    寶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從成都出發(fā),沿川陜路前行十六公里,約半小時的路程,便可見一座紅墻環(huán)繞,佛塔凌空,竹樹掩映的高大古廟,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新都寶光寺。...

  • 寶光寺景區(qū)導游詞(精選5篇)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宋云蝶。大家能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來到寶光寺,定是被它寶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縣境內(nèi)。始建於東漢,隨代稱大石寺。寶光寺為成都三大伽藍之一,又被稱為四川佛教叢林之冠。...

  • 寶光寺導游詞(精選5篇)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宋云蝶。大家能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來到寶光寺,定是被它寶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縣境內(nèi)。始建於東漢,隨代稱大石寺。寶光寺為成都三大伽藍之一,又被稱為四川佛教叢林之冠。...

  • 寶光寺景區(qū)導游詞

    新都寶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處的新都區(qū),是我國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完整、環(huán)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光寺景區(qū)導游詞,歡迎參考!寶光寺景區(qū)導游詞篇1寶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

  • 寶光寺導游詞

    寶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縣境內(nèi)。始建於東漢,隨代稱大石寺。寶光寺為成都三大伽藍之一,又被稱為四川佛教叢林之冠。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光寺導游詞,歡迎參考!寶光寺導游詞篇1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

  • 介紹北京什剎海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后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huán)境優(yōu)美,且民俗風韻十足,兩百余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 關(guān)于廣州塔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7篇)

    包括天線,區(qū)從1開始,233英尺(376米)。它包含最優(yōu)秀集合內(nèi)塔的娛樂項目。488瞭望,根據(jù)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高的室外觀景臺位于頂部1,601英尺(488米)。游客有廣州市的全景。...

  • 關(guān)于頤和園導游詞作文(精選30篇)

    頤和園又名清漪園。大家看,這里是著名的長廊。這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間。它有一條條綠色的長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齊齊地,像一個個有素的士兵;有紅漆的欄桿,而且每一間橫檻上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如:花草樹木、人物、風景等等。...

  • 江心嶼介紹導游詞(通用4篇)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和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溫州市旅游社的袁嬌導游,你們就叫我袁導游吧!首先祝大家旅途愉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了非常有名的江心孤島,俗稱江心嶼。...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 亚洲AV日韩AV高潮喷无码 |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 夏目友人帐第7季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视频三区高 | 91刘玥在线观看未删减 |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同性同志一二三专区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蜜臀av正在 | 一级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 印度老妇性视频毛茸茸 | 免费观看视频的网站 | 成人av影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123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 91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播放 | 天天av综合| 性xxxxxx | 国产女女做受ⅹxx高潮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av大片在se | 久久人妻无码aⅴ毛片花絮 成人综合网址 | 国产成人免费 | 国产三区四区五区在线播放 |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爱奇艺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 手机av免费在线 | 国产高清好大好爽受不了了 | 国产70老熟女重口小伙子 | 调教花穴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色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