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雁蕩山導游詞(精選3篇)
溫州市雁蕩山導游詞 篇1
好的文章開頭、主體、結尾可以用鳳頭豬肚豹尾來比喻,導游詞也不能寫的太差,開頭開得好,可以一語驚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結尾結得好,可以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并且可以提高總結的質量,如果你還不知道怎樣寫開頭、結尾,一起去了解吧,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溫州雁蕩山導游詞,歡迎來閱讀。
至歡迎辭,自我介紹,司機介紹,服務態度,良好祝愿,注意事項,路程500公里,時間6.5小時,停留3個服務區,跨經5個區域。
溫州是我國首批列為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浙江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交通,旅游中心,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
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通麗水,北通臺州的,330,104國道十字交匯,貫穿而過,溫州現管轄鹿城,甌海,龍灣三區,瑞安,樂清二市,蒼南的,平陽,文成,泰順,永嘉,洞頭六個縣,全市陸地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13萬。
溫州素有“東甌名鎮”美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春秋戰國時期,已是我國九大港口之一,西漢年間,是東甌王縐瑤的封地,東晉時期,著名學者郭裴選址始建溫州城,古名“永嘉郡”。相傳,建城時,有只白鹿銜花跨城而過,所到之處一片鳥語花香,祥云騰飛,又名“鹿城”。
溫州具有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雁蕩山,楠溪江,南鹿列島,烏巖嶺等都是大家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蕩山后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
雁蕩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歷史上稱為我國“東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馳名中外,被列入名山行列,山中環境怡人,冬暖夏涼,泉水清澈,空氣新鮮,是游覽,避暑,修養的好地方,82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雁蕩山山體構成多以火山巖為主,形成眾多的深谷,峰林,有著“造型地貌博物館“之稱。整個景區方圓450平方公里,8大景區。
溫州市雁蕩山導游詞 篇2
雁蕩山中稱“門”的景點多達十幾處,而以顯勝門為最,被譽為“天下第一門”。顯勝門由兩座對峙的山峰組成。這兩座山峰各高二百多米,而山腳卻只相距六七米,峰頂幾乎相撞。在禮佛壇上看顯勝門,它上接青天,下臨深谷,更覺雄偉。
傳說每年玉皇大帝總要派仙人下凡,采集百果,在瑤臺舉行盛會。這一年,鐵拐李奉旨采了一擔果品,正準備返回天宮卻被眼前的仙山迷住!嘩嘩響的瀑布,比仙宮音樂還好聽。鐵拐李放下果擔,用手指一戳,只見擎天的巖壁往兩邊移動,裂出一扇石門。門里周圍都是峻壁,彎彎曲曲向里伸。一條白鏈從山頂掛了下來。石平臺上,山樂官鳥正在演奏,雉雞、丹頂鶴在一邊跳舞。鐵拐李雙腳一蹬,騰空進了石門,游覽勝境去了。再說瑤臺盛會已臨近,玉皇大帝見鐵拐李還沒回來,便派韓湘子去找。結果韓湘子沒尋回鐵拐李,也被仙山迷住,沒了蹤跡。天亮時,人們看那一擔果品早已化作了巖石,那仙杖也變成了仙杖峰,那裂開的石門,大家就叫它顯勝門。聽說,在月光夜,顯勝門里就會傳出陣陣仙樂來!
顯勝門峽谷清幽,青山綠樹,自然散淡,《神雕俠侶》中絕情谷的拍攝地便選在了這里,美輪美奐的景象使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不知是影視劇大片兒成就了美景還是美景成就了影視劇大片兒,相信您到此一游后一定會自己搞清究竟。
溫州市雁蕩山導游詞 篇3
靈峰夜景的朦朧美妙不可言,常為游人津津樂道,也是靈峰及雁蕩山各大景區游覽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景色。“靈峰日景耐看,夜景更銷魂”,因為這些白天里的奇峰怪石在夜晚月光和夜色的映襯下,猶如涂上了神秘而溫馨的色彩,構成了一幅幅線條鮮明的潑墨畫,勾畫出一張張美麗的剪影使靈峰夜景更具有形象美、意境美。
在過去,靈峰景區的夜景,被人們反復地比擬和想象,漸漸變得豐富而美麗。再加以今天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給予新的創造和發揮,靈峰夜景更加神秘而神奇了。在美學中有種心理作用叫“移情作用”。人們在賞景的過程中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移注到原來不具有人的感情色彩的審美對象上去,使本無生命的自然景物仿佛像人一樣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動。于是,人和自然交感共鳴:這是人們在審美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既然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常因人而異,所以所見之景——尤其雁蕩山的大部分山峰之景都有不同的變化,各執一說,眾說紛紜,除不少都約定成俗或共認之外,只要說得合情合理都可以是一個景點。所謂:“一片風景就是一片心景”,希望大家在聽講解觀景之時,更要多多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探求屬于你自己的“心景”——也許雁蕩山就是“你心中的雁蕩山”。
看靈峰夜景需要幾個條件:最佳時間、最佳位置、最佳方式。最佳時間就要選擇合適的時間,象現在時候(夏時18:30左右,冬時16:30左右),天剛蒙蒙昏暗下來,卻未完全變黑,此時山峰已經看不到表面的巖石、草木。(當然,月色朗照時最佳。)時而在微亮的天幕的映襯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剪影,而這些剪影就是我們夜景主要內容;最佳位置,我想不必多講了,就是選擇特殊位置觀看。最佳方式在觀看過程中慢慢提示大家。
在雁蕩山有句民謠:“牛眠靈峰靜,夫妻(情侶)月下戀,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轉臉”。這四句話是夜景的主要幾大景點的總概括,也是我們今晚夜景的一條線索。當夜幕降臨時,靈峰變得靜悄悄了,只有一對夫妻(情侶)在朗月下親熱相戀;一個調皮的小牧童卻在偷偷看這對戀人的談情說愛。這時在尋找孫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見他們,不好意思地把頭轉了過去……一幕幕景象在最美的瞬間定格了。
[“雄鷹斂翅”(靈峰飯店前)]
請大家站在屋檐底下,背對飯店人朝外,把頭倒仰過去,只見一只碩大正收斂著翅膀的雄鷹凝神貯望,這種獨特的方式觀看,據說是郭沫若先生意外發現的。60年代大文豪郭老在靈峰中住宿,傍晚酒足飯飽這后搖搖晃晃地出了門口,突然頭一倒仰,見到此景,便詩興大發,揮筆寫道:“雄鷹踞奇峰,清晨化為石。待到黃昏后,雄鷹看又活”。道出了“雄鷹斂翅”的晝夜差異。其實“雄鷹”就是靈峰。
[往前幾步相思女]
前方裂縫的左側,一少女背倚靈峰,臉朝東北方,流海高卷,身著旗袍,體態勻稱,溫文爾雅。您看她,那一個眼神,那一種祈盼,又何嘗不是在向人們顯示著東方少女的靦腆和婀娜,真不失為一位大家閨秀。如果您用心去感悟的時候,就會發現,她朝著遠方,面帶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戀著她未歸的情郎。真可謂是“自古多情傷別離”,我們從她那殘淚鎖雙眉的神態中,仿佛看到了人世間多少真真切切的愁情別緒,讓我們真誠地祝愿這位相思女等到自己的意中人!
[靈峰飯店東北角屋檐下鯨魚等]
抬頭望右這的山峰,有一如牧童峰卓立山背上,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條巨鯨,合在一起,便是“牧童騎鯨魚”。鯨魚有明顯的頭部和尾鰭。我們把牧童想象成為鯨魚的噴泉如何?同樣也很形象。也有人說上面的人是濟公活佛,他頭上高高的僧帽可以證明,不過濟公坐騎是鯨魚,這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牛眠靈峰靜”]
請大家抬頭仰望左邊的山峰:前面的山巔上,一頭老牛昂首向東,好象在等待著什么,思念著什么?現在先請大家聽一個迷人而又凄涼的民間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雁蕩山腳下住著一位非常富有的財主。財主家中有一位沒有父母的六歲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玉貞。小玉貞白天給財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與玉貞相依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給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趕蚊子。就這樣小玉貞與老牛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轉眼間“十八的姑娘一朵花”,姑娘長得的非常標致。一天晚上,財主帶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貞姑娘搶來做小妾。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著夜深人靜,老牛馱著姑娘抄小徑便跑,可跑到前面的山巔上,卻已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