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通用5篇)
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1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胺蜃印笔强鬃拥茏訉鬃拥淖鸱Q。目前以夫子廟為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是集文化、旅游、購物、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附近有夫子廟小學。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筑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著名的傳統古街市。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為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監,后為應天府學;清朝成為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游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為“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南岸石磚墻為照壁,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廟東有魁星閣。
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中山陵沿著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漸上升,依次是廣場、石坊、墓道、陵寢門、碑亭、祭祀堂、墓室。
從空中俯瞰,中山陵就像一個“自由鐘”,平放在綠色的地毯上。山腳下的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的廣場是鐘頂的圓弧,墓頂的墓室穹頂像一個滑動的鐘擺錘。
碑亭石坊后面是一條長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線是靈門,額頭是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再往亭內,一座高約6米的石碑上鐫刻著“年6月1日18日,總理孫葬于此”的鍍金大字。穿過碑亭的是陡峭的石階,分為八個部分,392個等級。
紀念館走到陵墓的最高平臺,上面有兩塊手表,然后是紀念館。紀念館的正中是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雕像,黑色的大理石墻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綱要》和胡、等人的《總理遺囑》。
墓祭堂后面有一扇青銅門,額上寫著“千古榮耀”四個大字。門內是一座鐘形墳墓,中間有一個直徑4米、深度5米的圓形大理石洞穴。圓形洞穴中放置著孫中山的漢白玉棺材和臥具。
中山陵周圍有一些紀念建筑,是當時各界人士和華僑投資興建的,可以用來觀光游覽。
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們:
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自公元229年東吳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為京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地理區位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是中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對外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鐵路、長江航運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網路。
南京,山環水抱,蔥籠毓秀,山水城林融為一體,自然風貌久負盛名。自然界厚賜于南京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歷史在此又遺存下燦爛的文化。孫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誠難覓此佳境”。位于城東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綠色蔥蔥的紫金山中,布局宏偉。太平天國遺址,殿闕巍峨。數十處南朝陵墓刻,碩大洗煉,堪稱一代巨制,國之瑰寶。棲霞寺內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勻稱,裝飾華麗,是我國現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總統府、雨花臺烈士陵園、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是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見證。玄武湖,三面環水,一面臨城,秀峰塔影,碧波蕩漾,堪稱“金陵明珠”。莫愁湖,蘊含動人凄麗的傳說,湖光倩影,花團錦蔟,典雅、幽秀而豁達、奔放。
獨具南京特色被譽為中國織錦工藝“活化石”的云錦及“國之瑰寶”的雨花石,成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風味小吃及鹽水鴨,享譽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現代文明的經濟都會,更是虎踞龍盤的秀山麗水,城桓殿闕,街巷格局,園林苑囿,綠地廣場......共同構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多彩畫卷,展現出“綠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
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姓謝,大家就叫我謝導好了。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著名的“珍珠泉”。希望我的解說的旅游帶來輕松和愜意。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著名的“珍珠泉”景區了。經過林中的石板小路,來到這里?梢钥吹秸渲槿苓叺木拔镆埠苊,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鑲嵌在珍珠泉邊,可是要注意哦,那上面長著一層黑里透綠的青苔,小心不要滑到咯!旁邊還有綠色的沒有一點兒雜色的厥草和悄悄開放的花兒,為珍珠泉編了個樸素卻美麗的花環。在這么多景物的襯托下,珍珠泉更是個明顯的對比。
珍珠泉的泉水非常綠,就像被綠樹綠草染過似的,看上去十分涼爽,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從外面往泉里看,許多去褐色的石頭和發黑的樹葉映入眼簾,可見水的確清澈見底。為什么這樣好的環境里卻沒有一條魚呢?一定是因為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大家可能會問,它為什么要叫“珍珠泉”呢?因為每時每刻它都在不停冒著水泡。水泡晶亮晶亮的,開始升到天空的時候很小,接著搖擺起來,眼看著越來越高,越來越大了。忽然,不經意中,噗哧一笑中,水泡便在水面綻開,不一會兒便消失了。有時候,太陽穿過密密麻麻的樹葉篩下一束束陽光,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反射出紅的光,紫光。反射在泡泡上,就像五顏六色的珍珠升上蒼天。
這就是著名的珍珠泉,我的介紹完了,希望珍珠泉這個美麗的地方,能夠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
南京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好!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只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于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干橋一帶筑石頭城以后,河道開始變窄,并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入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贊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跡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
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后,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御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說,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斗艷,游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里過著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著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于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