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通用5篇)
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 篇1
在我們旅業流傳著一句話:北京看墻頭,西安看墳頭,廣州看車頭,上海看人頭,桂林看山頭,蘇州杭州看丫頭,那么我現在想問下大家,到了我們看什么那?呵呵!這里沒有什么頭看,來這里看畫,江山如畫里。本身就是一副絕妙的山水畫,這里山清水秀,天藍海碧,綠樹成林,鮮花似錦。城建新穎,令人賞心悅目。而在這副美麗的山水畫中,更有一顆燦爛的明珠。它以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游人。它便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景點——劉公島。
劉公島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它不僅具有優越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實的記錄了歷史。在中國近代史上,由于清的無能,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在這個島上。劉公島,當年是日本中國的血腥戰場,也是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歷史見證地。它給后人留下的不僅是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甚至是今后幾代人記住:"亡國,落后挨打"。那麼,來劉公島參觀,其教育意義,是其他一些景點所不及的。現已被公布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劉公島距市區旅游碼頭有2.1海里,乘船20分鐘即可到達。
我們到了碼頭之后,還要轉船進劉公島,現在我就將一些注意事項給大家講一下:
第一,島上有許多吃海鮮的小攤,大家一定要先跟我游覽完景點之后再去看。不要我在前面走,大家在后面跟小販們討價還價,最后我會給大家留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另外,大家要吃的話,一定要問好價錢、看看海鮮新不新鮮之后在坐下來吃,避免以后出現問題。
第二,劉公島上是不產珍珠的,他們都是從蓬萊那邊運過來的,大家要買的話,可以到青島再買,無論是價格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好一些。
第三,大家無論是在船上還是上了島之后,都要拿好自己的東西,因為島上外來人比較多,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細一點。第四,時間,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家一定要掌握好時間,我們進島大約需要15分鐘,有暈船的將暈船藥吃上。另外,這船是有時間控制的,多長時間一個來回,都有規定。所以我說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集合,大家一定要定時到那兒。如果因為一個、兩個來晚了,我們就不等了。因為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而耽誤全車人的時間。那你就只好自己坐船出島了。
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重要的古跡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師,并設督署于島上,習稱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
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 篇2
劉公島位于市區東2.1海里的灣中,乘旅游船20分鐘便可到達。它面臨水云連天的黃河,背接湛藍的灣,素有“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人稱海上公園,是聞名遐邇的海防重鎮。據傳,東漢末年,劉氏皇族一支,為避曹魏的而遷居島上。劉氏一家忠厚善良,常濟救漁民。后人為紀念他們而修筑了劉公廟。于是,島子也被稱為劉公島。
遠望劉公島如雄獅橫臥,與市環翠區形成“二龍對珠”之勢。島北陡南緩,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線長14.9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最高處旗頂山海拔153.5米。島東碧海萬頃,煙波浩淼,島西與市區隔海相望。全島植被茂密,郁郁蔥蔥,以黑松為主,多達2700余畝,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99年劉公島被命名為“國家文明風景區”。
島上有眾多文物古跡,如:北洋海軍提督署、海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旗頂山炮臺、黃島炮臺等二十八處北洋海軍舊址,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志記載,明代重修劉公廟。公元1888年北洋海軍在劉公島成軍,駐島護軍統領張文宣,為使軍民獲得劉公劉母的護佑,出資重修劉公廟。清的海軍大臣奕環親王和李鴻章,在檢閱北洋海軍的儀式中綿進廟叩拜,北洋海軍將士每次出海或作戰都到廟中進香叩拜。1898年英國強租衛,劉公島上的土地和房屋被英國全部購買,迫居民遷出島外,劉公廟隨遷島外,現廟已不存,但留有一碑載“神本依人,廟遷島外”。劉公島上的原劉公廟遺址仍存。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座馳名中外,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有北洋海軍忠魂碑、旗頂山炮臺、忠魂碑炮臺、所后炮臺、劉公亭、軍魂亭、動物園、劉公像、五花石、聽濤亭、劉公泉、龍柏三弟兄、玉花石、板礓石、貝草嘴等15處名勝景點和自然景點。野生梅花鹿隨處可見,有各種禽獸鳥類30多種。園內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古木參天,林木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五,60多種樹木在此競相生長。登上主峰,全島風光盡收眼底,恍如隔世,心曠神怡,歷代游人曾賦予“十里絕塵埃”,“此向即洞天”的美稱。
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尊貴的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北國的“海上花園城市”:威海,歡迎您參觀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的劉公島。我們眼前的劉公島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波蕩漾的威海灣內,她是大自然和人類歷史饋贈的寶貴財富。
這里,可上溯千年前的戰國遺風,這里,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清朝北洋水師的誕生地;這里,是中日甲午海戰的主戰場,這里,被英國強租42年,是聞一多先生筆下的七子之一 這里,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國家5A 級旅游景區
劉公島位于威海灣口,距市區旅游碼頭2.1海里,乘旅游船20分鐘便可到達。它面臨水云連天的黃海,背接湛藍的威海灣,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是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相傳在數百年以前,有一條來自江南某地的商船,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大風,狂風卷起巨浪,無情地撲向商船。船上的人們奮力地與風浪搏斗,祈望能找到一處可以躲避風浪的地方。然而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四周沒有陸地,也不見島嶼,到哪里去找可以避風的地方呢?人們失望了,紛紛禱告蒼天保佑。但無濟于事,風越來越猛,浪越來越大,船在風浪中顛簸,一會兒被掀到浪峰之上,一會兒又被拋入浪谷之中……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幾天幾夜過去了,風浪仍不見停息。船上的桅桿被風吹折了,舵也被浪打歪了,船失去了控制,象一片樹葉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沒有了,艄公們筋疲力盡,垂頭喪氣地倚在艙板上,任憑船只隨波逐流。天色又漸漸地黑了,月亮漸漸升了起來,只見天海間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風浪依舊在夜幕中呼嘯著。 突然,在絕望中,不知是誰驚叫一聲:“看,前面有火光!”眾人忙起身尋找,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點微小的火光閃爍,在風浪中時隱時現。有火光,就有人,就有希望。眾人頓時精神抖擻,忘記了饑餓和疲勞,拼力將船向著火光劃去。漸漸地,火光近了,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出前方是一個島嶼,那火光就在島上閃爍。終于船靠岸了,艄公們下船尋著火光走去,不一會兒,看見前面有一棟房屋,窗前亮著燈光。艄公們急忙上前敲門。片刻,門開了,一位老翁出現在門口。眾人一邊打躬作揖,一邊訴說他們的遭遇,要求老翁能施舍一些茶飯。
老翁爽快地答應,并呼一位老媼出來與眾人相見。眾人隨老兩口進屋后,發現屋子里雖不算寬敞,卻十分古樸可親。老翁一面安排眾人歇息,一面吩咐老媼生火做飯。只見老媼從里屋挖出一碗米,洗好后倒進鍋里。眾人見了,心里在嘀咕:“區區一碗米,怎能解眾人之饑?”艄公們雖然饑腸轆轆,卻又難于啟齒。不一會兒,飯熟了,老翁招呼大家吃飯。大家隨吃隨盛,飽餐一頓,鍋里的飯卻不見減少。眾人心里暗暗稱奇,但也不便詢問。飯后,艄公們感激不盡,向前拜謝道:“救命之恩,永志不忘。不知此為何地,老丈貴姓?”老翁笑答道:“此為劉家島,老朽姓劉。”說罷,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贈,并送他們回船休息。次日天明,風息浪小,紅日高照。艄公們又上島取水,尋遍全島,卻不見昨夜的那棟房屋,也不見老翁老媼的身影。但見島上樹木蔥蘢,鳥語花香。眾人這才醒悟,皆曰:“我們大福,遇到神仙了。”來,這條船再次經過這里。艄公們又上島尋找,島上依然是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但仍不見老翁老媼和那棟房屋。為了紀念劉公劉母的救命之恩,眾艄公集資在島上修了一座劉公廟,廟內祀劉公劉母泥塑雙象,以表示紀念之情。劉公廟建成后,來往的艄公船夫們每經此地,必上島進廟祈禱。從此,劉公廟的名聲越來越大,該島也逐漸被稱為劉公島了。 劉公島位于威海市區東2.1海里的威海灣中,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是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國恥地,也是慘遭英國殖民統治42年的屈辱地。1985年,向游客開放,已成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漢代劉公、劉母的動人故事;
既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跡,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眾多歐式建筑。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累計投資近億元,重點搶修恢復了海軍公所、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東泓炮臺、旗頂山炮臺、水師學堂等遺跡、遺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記錄檔案,樹立了保護標志,征集文物和資料數千件,其中濟遠艦前雙主炮堪稱鎮館之寶。劉公島博覽園通過深入挖掘劉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戰爭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向游客展開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歷史畫卷,成為人們感悟悲壯歷史、憑吊甲午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劉公島自然風光秀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灘綿延,水清沙潔。聽濤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4000畝森林中,烏桕、龍柏、樸樹等70多鐘林木、50多鐘花草郁郁蔥蔥,200多頭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種鳥獸棲息林中,構成一道立體的、流動的風景。
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 篇4
尊敬的游客:
今天我們要去美麗的劉公島,劉公島位于我國山東省市,接下來就讓我們乘船登上美麗的劉公島。
首先我們參觀甲午戰爭紀念館,里面有:火槍、日本軍刀、軍艦模型、人物蠟像等等。最有趣的是人物蠟像,有的在修理工具,有的在指揮軍艦,有的在掌舵,有的在打旗語,他們栩栩如生,讓我們回到哪硝煙彌漫的戰場。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水師學堂,這里面有一排排的宿舍、寬敞的辦公室和整齊的教室,這里培養了許多卓越的海軍軍官。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瞻仰海軍忠魂碑,忠魂碑高大堅固,是用漢白玉制成的,上面刻著七個大金字是北洋海軍忠魂碑,以此紀念甲午戰爭中死難的英雄。
下面我們走進海圣殿,里面有關于劉公島的傳說:漢朝末年皇子劉民來島上避難,他在島上幫助有難的漁民,漁民們為了報答劉民,把島叫做劉公島。
劉公島風景秀麗,希望你有機會來細細游賞。
劉公島主要景點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威海旅游!我是山大旅行社的導游,今日將由我和司機張師傅陪同大家完成這次劉公島之旅。大家有什么意見和提議盡管向我提出,我愿為您供給滿意的服務,使您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下頭我先把劉公島的情景想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劉公島作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和中日甲午戰爭的戰場而揚名海內外,素有“不沉的戰艦”之稱。劉公島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處1.5公里,總面積3.15平方公里。距市區碼頭2.1海里。位于山東半島東北部,橫臥于威海灣中,與南北兩岸的小島構成“二龍戲珠”之勢。自古就有“東隅屏藩”之稱。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旗頂山海拔153.5米,北破陡峭,海岸懸崖峭壁;南坡平緩,山體連綿起伏。全島植被茂密,郁郁蔥蔥,以黑松為主。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被國家確立為膠東半島海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名勝風景區,20__年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級旅游區,可謂光環閃耀。
島上不僅僅自然風光秀麗,更重要的是它是歷史的.見證地。大家都明白,劉公島是清代北洋海軍的建軍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古戰場。此刻劉公島上主要景點是“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甲午海戰館”和“劉公島博覽園”,其中博物館收藏了很多珍貴文物,海底出水的兩門巨型艦炮,每門重達20多噸,世界僅存。館內還經過文物、圖片、蠟像、沙盤、模型等展覽形式和影視手段,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的歷史面貌。為了讓大家牢記那場屈辱戰爭帶給中華民族的災難,現已被過國家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座馳名中外,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有北洋海軍忠魂碑、旗頂山炮臺、忠魂碑炮臺、劉公亭、軍魂亭、動物園、劉公像、五花石、聽濤亭、劉公泉等15處名勝景點和自然景點。野生梅花鹿隨處可見,有各種禽獸鳥類30多種。園內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古木參天,林木覆蓋率達85%,60多種樹木在此競相生長。登上主峰,全島風光盡收眼底,恍如隔世,心曠神怡,歷代游人曾賦予“十里絕塵埃”,“此向即洞天”的美稱。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會叫它劉公島呢。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呢。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傳說東漢末年劉氏皇族的一支人,不堪曹魏政權的迫害,逃到了島上避難,他們在島上墾荒種地,生活逐漸安定富足,此島漸漸的被稱為“劉氏別業”,后又被成為劉公島。另一種說法是傳說島上有一對姓劉的神仙夫婦,他們經常為迷途的航船導航,受其幫忙的人們為了感激劉公夫婦在島上修建了劉公劉母祠,并把此島取名為劉公島。
另外,島上還有兩大怪事:一是劉公島上的居民沒有一戶姓劉的,二是島上的居民沒有一戶以捕魚為生的。因為劉公島幾經戰亂,島上的居民多次遷進遷出,大部分都是從內陸遷來,不會捕魚,這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
介紹了這么多我相信大家都對這個小島充滿了好奇吧,別著急。一會到了島上我們就能夠在神奇中暢游了。船立刻就要靠岸了,大家拿好自我的東西準備下船,下船的時候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