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河旅游景區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五龍河旅游景區的導游詞范文 篇1
現在,我們正行駛在通往五龍口風景區的路上,這里到五龍口風景區有15公里的路程,借此機會我先把五龍口風景區的概況給大家作一介紹。
五龍口風景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濟源市東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處,北部與山西晉城市毗鄰,東部與沁陽市接壤,總面積為85平方公里。這里山俊水秀,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名勝古跡薈萃,是以獼猴、溫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旅游觀光區。早在20__年前的東漢,皇家即在此建造沁水公主園,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歷史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我們的車行駛在207國道上,大家往前方看,那座山被稱為孔山,孔山狀如臥龍,綿延十余里,因山巔有孔而得名。孔山洞與沁陽懸谷山洞東西對應,民間傳說,這是二郎神擔山攆太陽的扁擔孔。據《水經注》載:“山上石穴洞開,石上有車轍牛跡,均出白天成,非人工所就。“西有夫子坪,東有老君頂,是儒、道兩爭勝的地方。
自古以來因沁水之利,這里就是懷慶府各縣群眾聚會慶豐收的場所,曾有廟宇七百余間,現在人們仍有此游山趕會的習慣。
大家看,前面這座高山,山頂有“V“字形缺口,人稱箭過頂。相傳后羿射日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我們在這里稍作停留,帶大家去參觀一處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渠枋口。
秦渠枋口、五龍口古稱枋口。因秦時即在沁河出山處開鑿秦渠,引水灌田,以核對枋木為閘,故名枋口。它開創了隔山取水之先河,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彎道原理的水利工程,不淤不塞,利澤至今,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文物價值,是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可與都江堰媲美。從兩漢、三國、隋、唐至宋、元都曾擴建,到了明代萬歷年間,在沁口附近相繼開挖了利豐、廣濟、廣惠、永利和興利五條水渠,形成了五龍分水之勢,所以又稱五龍口。現在訪口遺址屬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枋口,沁河截山而出,兩岸斷壁如削,幽谷碧波蕩漾,風景十分迷人,東漢明帝劉莊在這里專門為女兒劉致賜建沁園,其精美別致為后世稱道,被作為公主花園的代稱。隋唐時代,官宦名流來游者甚多,直至金遼時期仍為官僚宴游之地。我國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曾游枋口,寫下了“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的千古絕唱。這里山水相映,風爽浪低,盛夏如涼秋,“沁口秋風“歷來被譽為濟源九景之一。
好了,請大家上車,我們繼續往前走。
大家看到的前面這塊地方是溫泉,五龍口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地熱區域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00米左右,最高水溫l0l℃,水溫穩定,儲量豐富,是我國內陸水溫最高、水質較好的氯化物、硫酸鹽、鈣鈉質醫用地熱礦泉,含有鈣、鎂、鈉、鐵、鉀、硫磺等3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適應治療20多種疾病。現在五龍口鎮投資近億元,正在建設溫泉城,包括溫泉沐浴、溫泉理療、溫泉別墅、室內溫泉游池、溫泉度假村等一系列現代化設施設備,可以滿足游客“食、住、行、游、購、娛“及會議服務等各種需要。
前邊大家看到的又是一處與后羿射日有關的地方,被稱為太陽落山處,《濟源縣志》載:“沁北諸山皆陽落山“。據說,后羿射日,太陽落地,把這里的山石燒得通紅,陽落山名由此而來。現在山頂的靈泉洞內,還留有明代嘉靖年間斗大石刻楷書“陽落山“三個大字。也有人說,五龍口的地熱泉也是太陽在地下燃燒的結果。
大家看,前方這座山似有五個巨大的手指形成,被稱為五行山,南北朝時期酈道元的《水經注》里,標有白澗溝五行山的地理位置圖。山頂有一個石觀音端坐,那個石猴子正在辭行,天然生就,惟妙惟肖,當地老百姓叫悟空辭觀音。傳說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翻手壓在五行山下。你看,這五個山峰似連非連,就是如來佛的五個手指所化。后來觀音菩薩救出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下邊的山洞稱悟空洞。
大家再看前邊這座山更加神奇,被稱為大佛山,唐僧取經歸來,功德圓滿,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這座大佛山是他的法身像。有美猴王在此,猴子猴孫當然要伴駕,這也許是五龍口的獼猴一直能夠生活在這地球最北緯度艱苦環境的原因了。
現在我們已經人了遠近聞名的獼猴山。人口山上,我們可以看到有東、西兩個石人,右邊的'石人面朝懸崖,左面的石人立于山谷之間。原來,這兩個石人是五龍口的巡山夜叉,后來他們行兇吃人,無惡不作,被太上老君點化,改邪歸正,成為護山之神。你們瞧,這兩個石人正在虔誠面壁呢!這個景觀稱作“夜叉朝圣“。
現在,我們的車子通過的這座橋被稱為鳳鳴橋,大家知道,太陽是天帝的兒子,后羿射日,得罪天帝,雖為天神卻不得善終,被逢蒙用桃木棍擊死。太上老君主持正義,派金雞星下凡,為后羿洗冤昭雪。因此有天上金雞星動,天下大赦犯人的說法。李白詩云:“我愁遠謫夜朗去,何日金雞放赦回?“現在這個金雞,就永遠留在五龍口的金雞頂上了。
后羿連射九日,最后一顆真陽也被射中落地,藏在馬齒菜下,月宮玉兔見馬齒菜閃閃發光,下凡偷吃,泄露了天機,就被壓在這里不得升天了,這個景觀稱作“玉兔盤山“。
大家往山林里仔細觀看,我們在這里已經可以看到太行獼猴了。太行獼猴是生活于地球最北界的獼猴群落,由于這里氣候寒冷,山峰陡峭,因此它們生得個大毛長,善于攀援,行動敏捷,模仿性強,為世界獼猴中進化較快的一種。五龍口獼猴都是雙眼皮,短尾巴,毛色光亮,形體俊美,其觀賞性、趣味性、參與性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海內外游客。
現在我們的車已到停車場,請大家下車。大家看,猴子已經來迎接我們,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游客可以在馴化員的引導下,直接與獼猴嬉戲、照相。
在大家與野性十足的太行獼猴共度一段美好的時光后,我們繼續往前走,大家看前方的山是桃都山,據漢代《河圖括地圖》一書記載: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人,左神荼,右郁壘。你看,桃都山的金雞頂,前面的東、西石人,與文獻記載完全相符。《淮南子·詮言訓》云:“羿死于桃木立口“。相傳后羿死于這里的桃木棍,因此桃木能夠避邪,中國古代逢年過節總要在門頭掛桃條或桃木棍,有的還要畫上一些吉祥的符號,宋代王安石詩云:“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這個意思。以后,桃符又逐漸演變成春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門神,相傳就是神荼和郁壘,后來才有了畫影圖形的文門神、武門神等。
所以五龍口是我國春聯門神的發源地了。
桃都山牌坊楹聯為:“一樹盤屈三千里旭東升時節有金雞啼鳴喚起萬物復生,長梯直上青云間神荼郁壘守護執葦索在手佑我百世安寧。“因此,這里是一塊凈土,預示大家旅途平安、吉祥如意!
桃都樹原為陶質,通體綠釉,高69厘米,重2.2公斤,全樹分樹座、樹干、樹頂三段,頂為朱雀,下插樹葉,葉面附有獼猴、奔獐等動物,是在我市軹城泗澗村西漢古墓中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全國獨一無二。郭沫若生前十分重視,親自鑒定,親自撰文說明。
這是在景區設置的觀光電梯,為全國首創,垂直高度150余米,每小時可載300多人,號稱“天下一梯。“現在,請大家乘著“天下第一梯“上山游覽。
臥虎嶺兩邊斷壁如削,四周白云繚繞,沿途怪石林立,人行其上,有飄飄欲仙之感。這里清秀險要,景觀極佳,形似華山蒼龍嶺。黑風口金雞頂與月老峰南北夾峙,猶如一個風胡同。在這里,上可望月老、情侶奇峰怪石,下可覽沁河峽谷田園風光。
閻王鼻原為一段懸崖,過去全靠攀巖上下,十分險要。俗話說:“模過閻王鼻,登天也容易“,現改為臺階石徑。在閻王臺南望,可見后棄石,高約2丈,酷似人形,躲在樹后,表現無顏直面太陽的樣子。
天橋閻王鼻以上的石徑稱登天梯,中有一線天,南北通明,天生有一步石橋,現改建為石砌小橋。
金雞頂海拔862米,山上林木繁茂,為原始次生林,主要有遼東棟、黃櫨、青檀、桃樹、姜樹、太行榆等。在山下仰視,金雞突兀,上得山來,卻蹤影全無,原來它成為腳下一塊巨石,有詩云:“遙望金雞近看無,疑是飛向更高處。無須攀援覓仙跡,得來全不費功夫。“
羿山坐南朝北,后有勢石,海拔999米。后羿射日,得罪日神,金雞赦免,結果死于桃木棍。這里的地形、植被均與該神話傳說有關。羿山主峰高聳,左青龍嶺,右白虎嶺,前有箭過頂,后有金雞頂,滿山遍野的毛桃樹。
每當大地回春,山上山下桃花盛開,花期長達近一個月,遠近游人慕名來游者很多。詩云:“芳菲一派倚云栽,玉碗累累五月白。王母不耐三千歲,鸞鳳肅笙下瑤臺。“相傳西王母曾贈后羿不死之藥,被嫦娥偷食,這就又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話。
好了,山上風光無限好,山下獼猴自逍瑤。請大家下山,我們到太行獼猴園觀看猴子表演。
太行獼猴園這里是全國最大的集繁育、馴養、科研、表演為一體的天然獼猴樂園。半山懸崖建齊天大圣廟,古色古香。游人在這里可以盡情欣賞猴子捉迷藏、蕩秋千等各種野生動物表演。
好了,五龍口的游覽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如果有哪位朋友還不盡興的話,可以順這條羊腸古道到十里畫廊繼續游覽。謝謝大家。
五龍河旅游景區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您來到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的中國佛教文化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因其“雄、秀、神、奇、幽”,獲得了“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仙山佛國”、“天下峨眉秀”等贊譽。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傳佛教于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__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圣地。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金頂,海拔3077米,在這里,導游將為各位介紹的是金頂四大奇觀:
早上五、六點鐘,站在舍身巖上遠望東方,只見天邊一脈鑲上金邊灰色云層緩緩浮動,金邊映射周圍厚厚的云層灼灼閃光。慢慢地,灰云裂開了一條縫,縫中透出橙黃的`光芒,云縫越來越大,顏色也逐漸與周圍云層變為橙黃,稍頃,紅日露出一點弧形的金邊,弧形越來越大,云層也為它閃開一條道路,當橙紅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個腦袋時,速度突然增快,象一顆打足氣的皮球,猛地一剎那,跳出地平線,光芒四射,穩穩當當地嵌在地平線上。人們的臉上被涂上了一層酒后的紅暈,金頂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這時你會忘記了山頂寒氣襲人的晨霧,不停地跳躍歡呼,久久不愿離去。
峨眉金頂觀云海,是一種欣賞,是一種享受。天氣晴朗日子,站在舍身巖前,浩瀚無際的白云在巖下翻涌,山峰猶如座座孤島,只現出青蔥的峰巔。云海瞬息萬變,時而平鋪絮綿,稱作“云毯”;時而波濤漫卷,稱作“云濤”;時而簇擁如山,稱作“云峰”;時而聚結蓬堆,稱為“云團”;時而分割如窟,稱作“云洞”。隨著風勢,云層縹緲多變,神奇莫測,如騎龍跨鳳,車輿隊仗,飛禽走獸。金頂云海,古稱“兜羅綿云”或“兜羅綿世界”。兜羅是梵語,一種樹名。“兜羅綿”意指此樹綻放的花絮,紛紛揚揚。
四川峨眉山導游詞4
佛光,古稱“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度照射在云層上產生的衍射現象。又稱“金頂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每當雨雪初歇,午后晴明之時,陽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臺上,可見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輪七色光環籠罩,舉手投足,影隨身動,即是兩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絕無雙影,故又名:“攝身光”。佛光大小、色彩、形狀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稱。白色無紅暈的,稱“水光”,大如簸箕的,稱“辟支光”,小如鐃鈸形的,稱“童子光”,光稍上映,直東斜移的,稱“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環如虹的,稱“金橋”,佛光出現往往依云而出,若無云出現,稱為“清現”,最難得。還有一種稱作“反現”的,即早上,光環出現在金頂西面,此種現象極難見到。
峨眉山金頂晴天的夜晚,舍身巖下峽谷林莽中,忽見一點兩點,如豆的星光,漸次千點萬點,飄曳騰涌,忽高忽低,仿佛銀河繁星墜落巖谷,“時而散舞,星星點點;時而相聚,網網團團,令人眼花繚亂,心動神搖。”此種現象,自古稱作“萬盞明燈朝普賢。”
“圣燈”現象極為奇特,其成因,有人說是磷火,有人說是螢火蟲,有人說是附在樹枝上的“密環菌”遇到空氣中的濕度含量在100%以上時發的光亮。
觀圣燈由來已久,古人留下不少題詠,唐代詩人薛能上峨眉山時,即寫下《峨眉圣燈》一首:
“莽莽空中稍稍燈,坐看迷濁變清澄。須知火盡煙無盡,一夜欄邊說向僧。”
各位游客,了解完金頂四大奇觀之后,請大家隨我參觀華藏寺。
五龍河旅游景區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游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峨眉山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峨眉山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山區云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坡度較大,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__米以上地區,約有半年為冰雪覆蓋,時間為10月到次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