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公園導游詞-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簡短的公園導游詞-導游詞范文 篇1
大家好!我叫黃弈誠,是天津市南開科技實驗小學的學生,今天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你們就叫我誠誠好了!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長虹公園。長虹公園是前不久剛剛免費開放的公園。,希望大家愛護花草,可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哦!
長虹公園位于天津南開區長江道、紅旗路立交橋下。占地33.9公頃,其中水面占12.5公頃。假山迎門而立,右側一泓湖水,岸上垂柳成蔭,公園里幽靜的通道,大片的綠地,鮮花爭艷,大樹參天,全園綠地面積占97.5%。公園西部有兒童樂園、旱冰場等游樂設施,為游樂區;南部的南湖為劃船區。公園西北角建有老年閣,是游人聚會和文娛活動場所。如果拍幾張照片,與朋友們一起享受“長虹”的陽光與美景,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哦。長虹公園是 本市首個免費開放的大型公園。市民在免費開放的公園內,可以領略“山水園林、南派建筑、植物造景、生態造園”等美景。市民反應良好。在一次對改造后的公園滿意度調查中,滿意度達到了98.9%。
近年來,公園辟出大片地塊,開設了“長虹風情街”,里面的建筑都是徽派建筑風格,黑瓦白墻,斗柱翹檐,還有各種形狀的小橋,有平橋、拱橋、曲橋、月橋、廊橋等等。街兩旁的商家經營的商品包羅萬象,大部分是各地名小吃,引來游客駐足而樂。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覽到這里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合作,謝謝。長虹公園恭候您的下次光臨。
簡短的公園導游詞-導游詞范文 篇2
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自公元229年東吳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為京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地理區位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是中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對外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鐵路、長江航運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網路。
南京,山環水抱,蔥籠毓秀,山水城林融為一體,自然風貌久負盛名。自然界厚賜于南京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歷史在此又遺存下燦爛的文化。
孫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誠難覓此佳境”。位于城東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綠色蔥蔥的紫金山中,布局宏偉。
太平天國遺址,殿闕巍峨。數十處南朝陵墓刻,碩大洗煉,堪稱一代巨制,國之瑰寶。
棲霞寺內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勻稱,裝飾華麗,是我國現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總統府、雨花臺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是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見證。
玄武湖,三面環水,一面臨城,秀峰塔影,碧波蕩漾,堪稱“金陵明珠”。莫愁湖,蘊含動人凄麗的傳說,湖光倩影,花團錦蔟,典雅、幽秀而豁達、奔放。
獨具南京特色被譽為中國織錦工藝“活化石”的云錦及“國之瑰寶”的雨花石,成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風味小吃及鹽水鴨,享譽中外。
今天的南京,既是現代文明的經濟都會,更是虎踞龍盤的'秀山麗水,城桓殿闕,街巷格局,園林苑囿,綠地廣場。
共同構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多彩畫卷,展現出“綠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
靈谷寺位于南京市中山陵東面1.5公里處,原稱蔣山寺,在今明孝陵處。
靈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為安葬名僧寶訪而建立的寺院。據《高僧傳》卷十記載,寶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甘肅蘭州)人。
出家后師事僧儉,修習禪學,有很深的佛學造詣。傳說在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以后,言行神異,“手足皆鳥爪”,常隨身攜帶古鏡、剪刀尺、扇之類的東西,披發赤足而行,“時或賦詩,言如讖記”。
齊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視為“神僧”,十分推祟。 寶志圓寂后,梁武帝在寶志的安葬處即鐘山西南坡獨龍阜建筑五級木塔,并逐步擴充成寺廟,取名開善精舍。
當時,佛教十分興盛,鐘山一帶有佛教寺廟70余座,但開善精舍規模最為宏大,被稱為鐘山第一禪林。從山門到大殿就達五里,寺內有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寺后有寶訪公塔,十分巍峨壯麗。
唐朝乾符年間,改名為寶公院。宋朝開寶年間(968一975年),更名為開善道場。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又題寺額為“太平興國禪寺”。其后又改為十方禪院、蔣山寺。
明朝建都南京后,選擇龍盤虎踞的鐘山西邊為皇家陵園,明太祖就把寺廟遷到鐘山東南麓。這里“左群山右峻嶺,北倚天之疊障,復穹岑以排空,諸巒布勢,若堆螺髻于天邊。”
寺廟建成后,明太祖賜額“靈谷禪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時,臨幸鐘山,御賜“靈谷禪林”匾額,并書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廓”對聯賜寺。
現在的靈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國后改名為靈谷公園,但習慣上仍稱靈谷寺。
靈谷寺大門是一座三拱門的門廳,上覆綠色琉璃瓦,兩側是紅墻。中門上題“靈谷勝境”,兩側偏門各書“松聲”、“泉濤”。
大門正南有一個長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相傳是明太祖調用萬名軍工挖掘而成。進大門,過雨道是無梁殿。
無梁殿原名無量殿,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是原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建筑,因整座建筑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所以又稱無梁殿。殿高22米,寬46.7米,進深37.9米,南北各有3個拱門,四面皆有窗。
結構堅固,氣勢雄偉,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殿前有一座五楹帶頂的陣亡將士牌坊,中間坊額刻“大仁大義”,背面刻“救國救民”。
坊前置一對漢白玉雕成的貔貅。殿內墻上書刻孫中山的《總理遺囑》,還書刻國民革命陣亡將士名單。
無梁殿后是陣亡將士第一公墓,此墓連同位于東西各300米處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與抗日陣亡將士1029名,弧形墓墻后是松風閣,建于幾十級臺階之上,閣高10米,寬41.7米,九楹二層,外有回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為中空式,頂覆綠色琉璃瓦,藍色披檐。閣后甬道正中置寶鼎一座。
上刻“名鼎垂勛”四字。由此向北約百米就是靈谷寺的標志性景點靈谷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9米,為花崗石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
1933年建成,當時稱陣亡將士紀念塔,俗稱九層塔。塔內有螺旋式臺階繞中心石柱而上,計252級,每層均以藍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欄圍護,供游人憑欄遠眺。
無梁殿東有靈谷寺,寺內大雄寶殿供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奘法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筑。寺門對面是一座帶頂的黃色照壁。
寺東有座品質碑,碑高約5米,上刻“靈谷深松“四字。再向東過小橋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流觴廳”,現為涉外餐廳。
由流觴廳向東南不足百米即至鄧演達墓。墓門正中是一座圓形花壇。
兩側有露天游廊左右環抱,廊上架有水泥條架、植紫藤為篷;游廊盡頭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松、龍柏,地下鋪草坪,東、西、北三面有石墻環繞。
墓前有花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書“鄧演達烈士之墓”,墓圓形,筑于平臺上,高4.5米、直徑9.5米,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簡短的公園導游詞-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姓鄧,大家可以叫我小凳子。好,不多說了,開始我們的快樂的旅途吧!
我們現在就在目的地的門口,廣州動物園是一個動物天地,游客們,第一個在眼簾的是丹頂鶴,看完了請跟上,不要跟丟了喲!坐在觀光車上又怎樣的感覺呢?廣州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我想大家沒想到的是,這里有獅虎獸、虎獅獸。好了,大家都累了,來輕松輕松,看看這好看滑稽的雜技吧!
游客們,我相信你們都一定累了,去買買東西,吃吃飯,飽餐一頓吧,記住呦,十分鐘后馬上集合大家一定吃飽了吧,繼續我們的動物之旅吧最后我要跟你們說再見了,對了,這里的面積大約有65個惠陽區實驗小學那么大!
我再說一下,我姓鄧。你們以后一個人來,千萬不能迷路哦,不然就找我。我得跟你們說再見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