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精選29篇)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
故宮是我國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館。來故宮游覽當然要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和陳列于室內的珍貴文物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它的建筑藝術。
重重的殿宇,層層的閣樓,千門萬戶的宅院,撲朔迷離的小巷……仿佛永遠也轉不完的故宮,最初建有9999.5間房屋。古人認為天帝居住的天宮為一萬間,皇帝身為天子需自我克制不能超越天帝,于是少建半間。
故宮布局左右對稱,城墻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面的午門,北面是神武門。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可謂是天白燦爛,暗夜肅穆。而文華,武英兩殿為側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中心,東西又有妃嬪居住的六宮,再向外東側是奉先殿和皇極殿,西側是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最后一部分是御花園,這部分整體被稱為是“后寢”或“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祭祀和居住的地方。
細心的您在參觀這些宏偉的建筑會發現宮殿的垂脊上有一列小獸,其用途首先是為了固定脊瓦,使脊瓦不至脫落,另外還有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征。
這些小獸的最前面都有一位騎著鳳凰的仙人,然后依次排列的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斗牛,小獸的后邊還有一個垂獸殿后。
并不是每座宮殿上都有如此多的小獸,其中太和殿最多,九個小獸的后面還多了一個行十,再加上前導的仙人騎鳳,殿后的垂獸,太和殿上的小獸共有十二個,是所有宮殿中小獸最多的。其他宮殿的小獸總是保持單數。乾清宮是皇帝的正寢地位僅次于太和殿。因此,乾清宮的小獸是九個。坤寧宮是皇帝大婚的洞房,有七個小獸,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的場所,有五個小獸,其他的一些宮殿有的是三個,有的是一個,有的甚至沒有。
如此浩繁的建筑,在600年里任憑風雨滄桑,主次的分明,左右的對稱,秩序的井然,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改變。巧奪天工的設計,從大殿的排序到門戶墻壁上的每一處裝飾可謂是殫精竭慮,使這諾大的宮殿如一首跌宕起伏的華麗樂章,彈奏不息。
除了精巧的建筑外,故宮更是一座珍藏無數珍奇的寶庫:上至商周,下至清末的彩陶,玉石器,青銅器,名家書法繪畫,瓷器,琺瑯,文房四寶及竹木牙雕工藝品等可謂是玲瑯滿目。
故宮它融合著中國最古老最智慧最精彩的建筑與歷史,那一磚一瓦一件一物仿佛都在傾訴著明清兩朝帝王的奢華生活。建筑的奇妙,器物的精美,深沉的氛圍,穿梭其中,每踏一步仿佛都在踏著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塵煙,六百年的浩瀚。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是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厲時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歷史很悠久。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我們到了,大家請下車。您看,這就是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都有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金碧輝煌的彩畫,。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 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3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個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后,專家們在家具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于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殿中有一只象,身上駝著寶瓶,里面放有五谷,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余。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征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征著當今皇帝是圣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征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征著國家安定。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里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刮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908年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后,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后,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1915年,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墻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4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里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5
大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導游,名叫,歡迎來自朋友來到北京參觀故宮,我會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故宮,大家在參觀的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問我。
故宮建于公元1406年,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63米,面積約723600平方米,大小院子有90多座,房屋有980多座,共計7078間。故宮的前半部分建筑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的,以象征皇上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分叫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事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現在我們馬上就到乾清宮了。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處批閱奏折、選派官吏和召見下臣。請大家注意,在解散之后,不要隨便觸摸這些古老的文物,以防破損。
下面我們要去御花園,請大家排好隊。
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叫宮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可以說是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花園了。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有垃圾,請及時扔到垃圾箱里,不要丟在故宮里。
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觀,再見!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6
大家好!我是本次導游趙導,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北京的故宮吧?沒錯!北京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 “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
。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而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后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7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方,大家叫我方導吧!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北京故宮,我希望大家可以度過美好快樂的一天。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進入故宮的唯一通道。這個大門有兩扇門,每一扇門上都有幾個黃燦燦的圓球的一半,這兩扇門合在一起后,就有了八十一個圓球的一半,而這扇大門合起來就是一個正方形的大門。所以,每一行橫著有九個黃燦燦的圓球的一半,豎著有九個黃燦燦的圓球的一半,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圓球的一半。
進去了大門,就能看到許許多多的亭閣、殿堂,我們看這個殿里,雖然這里不允許閑雜人等進入,但可以從這里的門縫中看出,這里面是古代人早晨,子時,上朝的地方,從那個漂亮的椅子可以看出,這是上朝時皇上坐的地方,也就是龍椅。臺階下面的地方,應該就是文武百官站著的地方。還有兩個臺階,那應該就是皇上的兩個兒子,也就是太子和皇子站的地方。
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是皇上休息和睡覺的地方,那有一個床,床邊有一些帶著金燦燦條紋的紗簾,那就是皇上休息睡覺的地方。到了晚上,皇上把紗簾拉上,再點一支蠟燭就睡了。
我們現在到了后宮,是皇上妻子們住的地方,后宮佳麗三千人分別都是有等級的,皇上的媽媽等級最高,是皇太后,然后就是皇后,貴妃,妃子。
看到這個大門上寫有一個“眀”字,把日寫成了目,因為日和月是相反的等于反朝的意思,古時也有不少書生因為寫成這樣而被斬首。
今天的北京故宮游到此結束,希望你們有機會去細細游賞故宮的美麗景色。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8
大家好!我叫朱芮嫻,是大伙的導游,大伙可以叫我朱導。今天,我們要觀光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在北京城中心。占面積72萬多平方米,宮殿有樓閣9900余間。是明、清兩代皇帝的住所。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據說,造就故宮就召集了全國著名的工匠23萬人左右,民夫100萬人,由此可以知道故宮多少大,有多少壯觀。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
大家請看,這座建筑物就是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掛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個活動就取消了,此外,國家凡有征戰凱旋時,皇帝都要在此接受獻俘典禮,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關于戲曲舞臺上“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在午門廷杖,好,我們再往前走。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太和殿廣常這是銅香爐,這里一共有18個,代表清朝18個剩東西兩側各有一只銅制的仙鶴和龜,是代表長壽的象征。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東西約63米,高35米。整個大殿雕梁畫棟,一條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大紅柱子上,這些龍姿態不一,刻畫的栩栩如生。整個宮殿也非常豪華富貴。殿內有2米高的平臺,上面雕刻著9條金龍的寶座。后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常
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很高興今天能為大家講解,那么接下去的時間就交由你們各自安排。另外,請愛護我們的文化遺產,不要隨意破壞他們,謝謝。
1000字北京故宮說明文導游詞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游員小宋,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故宮,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行程吧。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里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9
大家好!我是本次導游,大家一定都知道北京的故宮吧?沒錯!北京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 “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而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后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0
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我是來自河南油田的王導游,下面的時間就由我帶大家去細細游賞美麗的故宮。
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看,此時這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做午門。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端的小門,地方上的諸侯只能使用兩端最小的小門,一般的百姓連靠近故宮都不行,但是此刻誰都能夠進啦!
瞧!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兒放著一對獅子,它強悍、威武、高大,代表著皇帝的威嚴。
正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你們覺得它高嗎是的,它此刻一點也不高,因為北京發展很快,高的建筑物比比皆是。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行程吧。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里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2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彭。現在我們前往北京故宮,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將由我來陪大家游覽故宮。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請大家準備好垃圾袋,果皮紙屑勿隨地亂扔。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行程吧!
故宮原名叫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我們面前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整個花園呈長方形,占地雖然只有1.2萬平方米,但卻容納了大小20多座不同風格的建筑。布局緊湊,小巧玲瓏。
好啦,各位朋友,故宮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各位自由參觀, 5分鐘后我們在門口集合。謝謝各位的合作。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姓李,你們就叫我李導吧!如果你喜歡故宮,你就跟我來吧!
故宮一共有四個門,正門名叫:午門、東門名叫東華門、西門名叫西華門、北門名叫神武門。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為7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9999。5間房子,故宮的宮殿建筑有4各部分: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以及金碧輝煌的彩畫。天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臣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后三宮、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臂機關傳自故宮內,而且南大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城市,他氣魄雄偉,規劃完整,而且極為美觀。
請大家休息一下,等會兒我們繼續參觀。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4
各位游客:
你們好!
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館,現在我先為大家簡單介紹。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為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在故宮城樓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稱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精美角樓。
故宮開四門,坐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啦!如此規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宮自1407年開始籌建,至1420年完工,歷時十余年。
施工中征集全國著名工匠10萬多名,民夫100萬,所用的材料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5
大家好!我叫朱芮嫻,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你們可以叫我朱導。
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一下,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1912年清帝退位。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多次對故宮進行修繕,使它更加壯麗輝煌。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請看,故宮四周有的紫工色的宮墻,它高約10米,長約3.5公里。高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即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城墻四隅各矗立著一座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角樓。宮墻外圍著一條寬為52米的護城河,使故宮成為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
接下來,大家隨我一起去看看最富麗堂皇的建筑,被告稱為“金鑾殿”的太和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大家往里看,大殿高28米,東西寬63米,南北長35米,這里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圍繞御座的6根大柱叫“蟠龍柱”,是用瀝粉金漆做成的。在我們正前方就是皇帝的專座——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可謂是富麗堂皇。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參觀完了太和殿,大家再隨我往后走,一起去看看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個殿構造大相徑庭,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蕃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保和殿最讓人驚嘆的是殿后有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騰云駕霧的飛龍。聽到這兒,大家不禁想說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在故宮博物院里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件是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鐘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可以去自由觀賞一下,以加深了解故宮。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6
大家好,我叫吳,大家叫我吳導吧!現在我們要游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使建于明永樂(公元1406年),14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現在準備去大殿里,請游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
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為什么這么多人來到這里呢?因為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筑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數萬名游客來這里觀光。
故宮的面積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兩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故宮的歷史開始于570年前,請大家把思緒拉回到570年前來游覽故宮吧!這個建筑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定的。過去,只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現在是誰都可以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于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著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筑也多是對稱的。皇帝的宮殿位于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面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面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這樣邁著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里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面,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
(在太和門前)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個大門的前面,放有一對獅子,這是明代用青銅的。獅子強悍,吼聲震天,使百獸懼怕,放在這里,代表著皇帝的威嚴。那里有個石頭做的像郵筒似的東西,那是大臣,諸候求皇帝時,要寫申請書放在里邊,由皇帝的仆人轉達給皇帝:”萬歲,此人求見,可以嗎?””好。””是,遵命。”就可以有進了。如果皇帝獄:”不行!”那求見的人就會被攆走。和它相對稱的那邊,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它的形狀像一個大印,象征著皇帝的權力。也就是說:老子的權力堅如磐石,不管世間有何變動,老子的權力永遠不變!
(經過太和門之后)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過去曾被稱為”平房之都”,下邊的廣場是太和殿廣場,為什么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如果不建這個廣場或是建個小廣場,那么,人們就不會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只有建這么大的廣場,站在這里向對面看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再加上下面白色的石臺,給人以豪華絢爛之感。舉行大典的時候,皇帝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文武百官跪伏在廣常那時還要往石臺上的大鼎里放入綠葉松枝燃燒,弄得煙霧繚繞,太和殿直就像云中樓閣一樣,文武百官仰望著云中樓閣呼萬歲,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感覺是多么良好,就可想而知啦。
(在太和殿廣場)盡管故宮周圍有十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皇帝還是擔心有人挖地道鉆進故宮暗殺他,嚇得睡不好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廣場用十五層磚橫、豎交叉地鋪嚴實了,才終于放下心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權力斗爭是何等激烈!當然在大典時,文武百官三呼萬歲,但皇帝還是懷有戒心:這里面,這家伙,那家伙,說不定哪個家伙想暗殺老子,不注意哪行!這廣場的磚層大約有三、四米深。
(在太和殿的石臺上)這個由石頭做成的東西叫嘉量,嘉量是當時的標準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里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叫作日晷。發音和日記一樣,但不是日記,是用來看時間的石頭表。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時間的基準都在老子這里。
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征。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后,乘船歸國途中,由于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著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里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云吐霧一樣。
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常我們進了故宮之后還沒有看見過樹。為什么在這么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為了防止暗殺,而是為了制造氣氛。如果種了樹,郁郁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著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著高大的建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著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現在開始五分鐘自由活動,五分鐘后在那涼快的地方集合。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7
尊敬的游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叫我于導游就行啦。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北京故宮,大家下車時請保管好隨身物品準備下車,請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注意安全。這就是故宮,又叫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建設是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經歷了20xx年的時間才建成了故宮。
請大家走上臺階往下眺望,就可以看見故宮的全景了。故宮的平面是一個正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約72萬多平方米。大家請跟我來看一看四面筑有的城墻,它們周長3428米,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大家請往上面看,上不外側筑有雕刻,內側砌墻宇。大家請隨我來,請看墻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御系統。大家請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看,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是故宮正門,北面有神武門又叫玄武門,東面是東華門,西面是西華門。
大家往前走看到的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為故宮第一大殿,俗稱金鑾寶殿,在北京故宮的中心部位,與中和殿和保和殿合稱“故宮三大殿”。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現存建筑是康熙三十四年所修的,明清兩代皇帝即位、大婚、冊立皇后以及元旦賜宴等大典均在此舉行。
今天我們游覽就到這,希望大家有時間去細細游賞其他宮殿。
謝謝!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8
親愛的朋友們: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故宮。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都城設計禮制。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的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
而北半部的后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后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筑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
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于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
故宮又稱紫禁城。紫即“紫氣東來”之意,象征帝王之家的祥瑞天象,禁即皇宮禁地,戒備森嚴,萬民莫近。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即午門。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前面這座門叫太和門,門前這對銅獅您能猜出雌雄嗎?您猜得不錯,東面的是雄獅,前腳踩一繡球,象征權力也象征統一寰宇;西面是雌獅,前腳撫弄一小乳獅,象征子嗣昌盛。門旁所立的圖是故宮平面圖。剛才我們在進午門之前已經做過詳細介紹。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規模宏大,氣宇軒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臺基上。殿前三層漢白玉臺階上有銅鼎18個。露臺上分列兩旁的銅龜銅鶴寓意龜鶴延年。東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國古代的標準量器,放在這里象征皇帝公正平允。
殿前左右各有一對鎦金銅缸,是清乾隆年間鑄造成的,每缸重約2噸,也稱門海,放在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貯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寶殿。大殿面寬11間約64米,進深5間約38米,高26.92米,加上臺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積2377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物。
殿內寶座四周的6根大柱為蟠龍金漆大柱,金光燦燦。因為這里是宮內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頂,彩繪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級。殿內金漆大柱當中就是皇帝的寶座。寶座左右有對稱的形容詞象,
仙鶴,香筒等陳設。各位抬頭請看,寶座上方是金漆蟠龍藻井,藻井為覆斗式,井中有盤龍,龍頭下的圓球叫軒轅鏡。相傳軒轅鏡為軒轅氏黃帝所造,將它懸于寶座上象征江山正統,但現在寶座與軒轅鏡并不上下相對,據說是復辟皇帝袁世凱登上寶座,抬頭見軒轅鏡懸在頭頂,怕球掉下來將他砸死,于是將寶座后移。
軒轅鏡下紫宸臺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龍寶座,它是皇權的象征。太和殿內外裝飾壯麗豪華,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這里,只有元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及重大慶典如冊立皇后,派大將出征等日子,才來此登臨寶座以示尊嚴。 轉過太和殿,眼前這座單檐四角攢尖鎦金寶頂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
大殿深廣均為5間,長寬均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舉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大臣等官員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舉行隆重的儀式,殿內陳列著乾隆年間的兩頂肩輿即俗稱的八抬大轎。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
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
好了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乾清門廣場,這里是外朝與內廷的分界線了。我們先暫時休息20分鐘,然后小導游我再和大家一起去領略皇帝后宮的神秘。謝謝大家!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19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后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后,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好啦!故宮的前三殿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保和殿并稍適休息,我們10分鐘后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現在,我介紹一下故宮的后半部分,即“后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先講到這里,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宮中路的講解到此結束、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0
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來到了故宮,它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總共有四個門,南邊的是午門,北邊的是神武門,東邊的是東華門,西邊的是西華門。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太和殿。它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臺子是金漆雕龍寶座。清明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繼續向前走,就到了中和殿,皇帝有事去太和殿之前,到這休息,接受大臣的朝拜。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保和殿,它也是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的除夕和元宵會在此宴請皇親和大臣。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1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后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后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
而后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后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筑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
按照這種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于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
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2
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為什么這么多人來到這里呢?因為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筑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數萬名游客來這里觀光。
故宮的面積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兩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故宮的歷史開始于570年前,請大家把思緒拉回到570年前來游覽故宮吧!
這個建筑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定的。過去,只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現在是誰都可以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于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著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筑也多是對稱的。皇帝的宮殿位于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面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面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這樣邁著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里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面,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
(在太和門前)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個大門的前面,放有一對獅子,這是明代用青銅的。獅子強悍,吼聲震天,使百獸懼怕,放在這里,代表著皇帝的威嚴。那里有個石頭做的像郵筒似的東西,那是大臣,諸候求皇帝時,要寫申請書放在里邊,由皇帝的仆人轉達給皇帝:”萬歲,此人求見,可以嗎?””好。””是,遵命。”就可以有進了。如果皇帝獄:”不行!”那求見的人就會被攆走。和它相對稱的那邊,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它的形狀像一個大印,象征著皇帝的權力。也就是說:老子的權力堅如磐石,不管世間有何變動,老子的權力永遠不變!
(經過太和門之后)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過去曾被稱為”平房之都”,下邊的廣場是太和殿廣場,為什么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如果不建這個廣場或是建個小廣場,那么,人們就不會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只有建這么大的廣場,站在這里向對面看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再加上下面白色的石臺,給人以豪華絢爛之感。舉行大典的時候,皇帝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文武百官跪伏在廣常那時還要往石臺上的大鼎里放入綠葉松枝燃燒,弄得煙霧繚繞,太和殿直就像云中樓閣一樣,文武百官仰望著云中樓閣呼萬歲,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感覺是多么良好,就可想而知啦。
(在太和殿廣場)盡管故宮周圍有十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皇帝還是擔心有人挖地道鉆進故宮暗殺他,嚇得睡不好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廣場用十五層磚橫、豎交叉地鋪嚴實了,才終于放下心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權力斗爭是何等激烈!當然在大典時,文武百官三呼萬歲,但皇帝還是懷有戒心:這里面,這家伙,那家伙,說不定哪個家伙想暗殺老子,不注意哪行!這廣場的磚層大約有三、四米深。
(在太和殿的石臺上)這個由石頭做成的東西叫嘉量,嘉量是當時的標準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里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叫作日晷。發音和日記一樣,但不是日記,是用來看時間的石頭表。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時間的基準都在老子這里。
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征。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后,乘船歸國途中,由于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著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里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云吐霧一樣。
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常我們進了故宮之后還沒有看見過樹。為什么在這么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為了防止暗殺,而是為了制造氣氛。如果種了樹,郁郁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著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著高大的建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著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現在開始五分鐘自由活動,五分鐘后在那涼快的地方集合。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個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北京故宮。我是廷佐旅行社的導游侯易辛,很高興今天能帶大家一起領略這美麗的文化遺址。
我們所說的故宮一般指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壯觀、宏大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俗話說“三島春深云氣暖,九霄地迥月明多”。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座神秘故宮的正門,去瞧一瞧如今的故宮吧!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金碧輝煌,宏大雄偉。它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相當于1800多個籃球場!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吧?
當年,下令建筑故宮的,是明成祖永樂。故宮是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它由永樂四年始建,直至永樂十八年才建成。在天空中俯視故宮,故宮就像一座長方形城池,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沿有寬52米的護城河。整個故宮有外朝和內廷組成。
大家朝那兒看,那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古代君王和文武百官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體現了漢式宮殿建筑的特點: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臺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筑。走進去,我們會發現殿堂建筑以木構架支撐,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墻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瓦屋頂。
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統稱后三宮,那里就是皇帝與后妃們住的正宮。大家現在可以休息一下,過一會兒我們去觀賞后宮的美景。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隨著我的腳步,繼續故宮一日游吧!請大家在參觀過程中不要大聲喧嘩,亂扔垃圾哦!祝大家度過快樂的一天!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4
各位游客你們好,這次由我帶領你們去北京故宮,我叫孔繁鷺,期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可是此刻我要提幾點要求:1。要保管好自我的貴重物品;2。如果迷路,請立刻給我打電話不要離開;3。必須要保護環境。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請您自覺遵守,多謝合作!
首先我給大家做一簡要介紹,故宮位于北京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至少已有近580年歷史了。故宮規模宏大,東西寬為753米,南北長達961米,總占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大約一共有一萬間宮室。
各位游客,此刻展此刻我們眼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大家看著四面就是宮墻,四周都是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此刻請大家跟我一齊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吧!那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再看那邊,中間的是漢白玉雕刻的“雙龍戲珠”,兩邊是漢白玉臺階;臺階的左邊是一只烏龜,右邊是一只仙鶴,這象征著延年益壽。
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其他殿吧!此刻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學禮儀之地,保和殿呢它是由多根紅色巨柱支撐著,每根柱上都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十分壯觀,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吧!他是明代皇太子的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延的分界處,由此向北就是延。
好了,這次游覽結束,期望你們再次觀賞我國的其它景物并且祝你們玩的愉快!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5
敬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
我是東廈旅行社的導游,名字叫余旭蕓,大家叫我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屋子有9999間半.故宮四周饒10米高的城墻,外有50多米寬的護河城.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北京故宮門前.各位游客們,你們看,這座故宮的四個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外朝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它們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為高大的,它金碧輝煌,非常好看.看,這個臺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子上雕刻著云龍云鳳的圖畫.非常顯目且好看.我們出出進進都有四個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其中午門為正門.
好了,北京故宮我們已經游覽完了,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準破壞文物.在墻上亂圖亂畫.
2.不準破壞環境及隨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們聯系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在解散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6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沈蕾,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游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20xx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愉快!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游員小宋,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故宮,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行程吧。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里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8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沈蕾,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游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
祝你們旅途愉快!
北京故宮建筑導游詞 篇29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世界上顯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xx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
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了、
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午門、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像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在明代這里是舉行獻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聽說過“推出五門斬首”、這里雖是午門、但卻不是砍頭的地方、在明朝的時候、這里是廷杖之所、
進入故宮的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既是明代皇帝御門聽證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接下來參觀的是太和殿廣場及太和殿、這里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廣場基本呈正方形、整個院落平坦寬闊、氣勢非凡、
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漢白玉基座之上、莊嚴肅穆、在每一層基座的邊緣都伸出很多小龍、那些小龍是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他們是大殿的排水系統、每個龍頭的嘴里都有一個小孔、即噴水孔、三層基座之上共設有小龍頭1142個、每當下大雨的時候、雨水便從1142個龍頭嘴里的小孔內排出、非常壯觀、為宮中一景、被稱為“千龍吐水”、
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1420xx年、當時叫奉天殿、后來、改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意思是、宇宙間的一切關系都可以得到協調的意思、后來康熙年間又重修第二次、才有今天的規模、它是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出處顯示“第一”、那是“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大殿內的陳設簡單而又富麗堂皇、地上是“金磚漫地”、皇帝的九龍寶座位于二米高的楠木高臺上、皇帝升座后、頗有居廟堂之高、君臨天下之威風、寶座前陳設有寶象、仙鶴、香亭等物品、都取其美好的寓意、
在太和殿外的露臺上左右各有一只烏龜和仙鶴、取之龜鶴延年之意、江山社稷萬代相傳、此外、還有日晷、嘉量、是古代的計時工具和計量器具、象征皇帝公正無私、對天下百姓都是坦誠、平等的、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
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在紫禁城內居住的地方、坤寧即是像大地一樣寧靜、安忍不動、意思是說皇后是后宮之主、母儀天下、應該有大地一樣安忍不動的胸懷、后來、自雍正皇帝開始坤寧宮西部改成了薩滿教的祭祀場所、東部改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它位于北京故宮中軸線最北端、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整個花園呈長方形,占地雖然只有1.2萬平方米,但卻容納了大小20多座不同風格的建筑。御花園以欽安殿為中心、中軸線上的唯一的一所宗教性建筑、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明代曾叫玄武門,清代為了避諱康熙皇帝玄燁的“玄”字,改為神武門。神武門是皇家的報時臺,原來門樓上設有鐘鼓,每天早晨鳴鐘,晚上擊鼓,為在紫禁城居住的帝后們報時,此外皇帝外出巡幸也出此門。
好了、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給大家2個小時自由參觀的時間、大家要保護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保護好文化遺產、希望大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