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導游詞合集(精選3篇)
懸空寺導游詞合集 篇1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懸空寺!懸空寺所在的這條峽谷叫"金龍峽"。東側是恒山主峰天峰嶺,西側便是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兩峰之間夾著一條山峽,因為幽深的峽谷澗底流水像一條奔舞的金龍,故稱金龍峽,舉世罕見的懸空寺就懸掛在這半空峭壁之間。大旅行家徐霞客來到這里,曾驚奇地稱之為天下巨觀。現在各位隨我邊走邊欣賞這顆珍藏千年的東方瑰寶所有的壯舉!
懸空寺以西為正,大門朝南開,整個建筑由南向北擴建而成,越往走地勢相對越高越狹窄。寺院由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一座三層樓閣,內設懸梯連接。第一部分是哪一個標準的寺院布局,由于建在懸崖峭壁之間,所以把一個平面的寺院布局立體化了。這部分第一層是禪堂,第二層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兩端,左為鐘樓。右為鼓樓;第三層是大雄寶殿的兩個配殿,為比肩式樓閣。這部分是懸空寺唯一腳踏實地的建筑,真正體現懸空寺懸空二字的是建筑的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兩座樓之間均由懸空飛架的棧道連接,在就是中國傳統的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的建筑結構。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筑構造也是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桅結構有擴梁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建筑與園林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建筑的格局。
懸空寺可用險、奇、巧、俏四個字來概括。
險,觸目驚心。這是峭壁萬仞,高掛古剎,上載危崖,下臨深谷。無論舉手投足,拾階而上,還是登堂入室仰望俯視,都有身臨險境之感。
奇,懸空寺實乃舉世罕見!這座集道家之玄,佛教之空,儒教之實為一體的空中棧閣。此外,關帝殿的關羽神像以金臉面世,三教殿佛儒道共處一室,令人稱奇!
巧,巧借天然。古代的建筑師們,徒手在崖壁上鑿洞,插梁架柱并環環相嵌。巧借峭壁上略微向內凹陷的有限空間,再用力學的杠桿原理把一寺二樓互相連接起來,使懸空寺這座凌空建筑有機的融入美學力學為一體誕生千年至今。
俏呢?危中見俏。遠望仿佛是一幅玲瓏剔透的摩崖浮雕,近看又大又天宮樓閣凌空欲飛之勢,其鬼斧神工,如天造地設,危中透見俏,令人嘆為觀止!
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鉆天窗,走屋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視一線青天,俯視峽水長流,叮嚀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宮闕,猶如騰云皈夢。
全寺共有大小房屋四十間,塑像殿閣十七個,其中佛教殿十一處,道教殿五處。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殿一處,就是三教殿了。三教殿是懸空寺體現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三教殿在懸空寺的第三部分的第三層。三教殿位于懸空寺最高處,供奉佛儒道的創始人。居中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其神情悠然自得泰然自若一副大慈大悲的樣子;而孔夫子雙唇緊閉,臉上似乎有一絲不悅之色;居次而坐的為道家始祖老子,他神態安然,笑意盎然。一副與世無爭的道家本色。佛儒道和平共處,體現了儒家思想和為貴仁者愛仁智者見智以及道家的無量度人禮度為先知佛教普度眾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洽升華的展示,為指點是人化解矛盾紛爭做出了榜樣。
懸空寺不僅外形美觀,轉折升降的木梯也同樣具有藝術特色。木梯上用鐵釘組成數十種蓮花圖案,如繁星燦爛,似鐵水迸濺,令人賞心悅目,堪稱古寺一絕。既起到了保護模板和裝飾作用,又賦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進寺,踏步而上,可謂步步登蓮,吉祥如意集實用、裝飾、宗教價值于一身。可見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銅鑄、鐵鑄、木雕、石刻和脫紗等塑像八十多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寶殿內三尊紗佛像。其做法先用膠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產的麻一層層地包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貼金。塑完后把里面的泥胎從底部掏出,整個塑像形成空殼,高度達五十厘米,凈重不超過三公斤,為懸空寺一絕。
有朋友問到,這樣一座人間瑰寶為何聳立千年不倒?歸根總結有三個原因,一般寺院建立在大地上,遭遇風吹雨打,天長日久之后,就會受到侵蝕,而懸空寺建在半空峭壁之中,上有巨崖保護,兩側又有石壁突出,下雨時,雨水順崖而下,流入峽谷,避免了雨水對殿宇的寢室。山風吹來時,兩側突出的崖石減緩了風勢,從而降低了對懸空寺的威脅。懸空寺對面高聳的恒山主峰天峰嶺遮擋了太陽,相對縮短了木構建筑的光照時間,因此依勢造殿,避免了風吹日曬。這是懸空寺仍屹立于世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古往今來,懸空寺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大詩人李白云游至此,揮毫書寫了"壯觀"二字。英國的一位建筑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的懸空寺把美學、力學、宗教巧妙地融為一體,達到了盡善盡美。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的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含義,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啊,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筑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國寶,也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懸空寺歡迎您的到來!
懸空寺導游詞合集 篇2
全長100余公里,從源頭到匯入萬峰湖的河口,落差近千米。在流經興義市境內的74公里范圍內,河道曲折,在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分布的瀑布群和巖頁壁掛規模宏大,堪稱一絕,這在世界上的各種各樣的喀斯特地貌奇觀中也是非常罕見的。咋們馬上要游覽的景區叫馬嶺河峽谷天星畫廊景區,是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內唯一能夠步行游覽的景區。
大家請往上面看!這就是峽谷大橋,高168米,跨度110米,屬于國道324線。是連接興義與廣西,興義分貴陽的必經之路。前面的索橋叫海獅橋。是馬嶺河峽谷最好的攝影點,門票上的那張照片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大家可以到橋上去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至于它為什么叫海獅橋,一會兒咋們從這里下去以后您就明白了。
前面的路比較狹窄,地面有積水,請大家注意安全。這個休息平臺叫海獅廳,大家請看前面的那兩尊石頭像什么?是不是非常的像海獅。呵呵!它可是我們峽谷的鎮谷之寶。這里就是馬嶺河峽谷在燕山地殼運動時期形成的的一個山崖,數百萬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關于這三只海獅的的由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傳說,這兩只海獅一直沒有后代,我們中國有種說法,叫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公海獅就怪這個母海獅一直不給他生一個兒子,于是就每日抽打她。有一天,他們就游到了馬嶺河,看見對岸的巖頁上突然閃著佛光,以為是觀音菩薩現身,于是就留在這里求子,求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感動了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賜予了他們一個孩子。為了表示對這里的留戀,這兩個海獅和小海獅就留在了這里。但是過了不久公海獅發現小海獅長的不像他,就懷疑母海獅是不是給他戴了綠帽子,于是就每日找碴抽打她,菩薩看不下去了,就把他們分開了。說是等等哪天公海獅真心誠意的悔過了,再讓他們和好在一起。你們看,現在公海獅每日以淚洗面祈求菩薩原諒讓他們在一起。我想他的誠心誠意一定能夠感動菩薩的。好的,大家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咋們繼續往前游覽。
好了,大家請看,前面河中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那就是前面我們講的“五龍開河”時,龍爸爸撞斷的龍頭,為了紀念龍爸爸的犧牲精神,我們把這塊石頭命名為龍頭島。實際上它是峽谷形成時形成的崩塌體。下面呢是漂流平臺,在右邊的那塊巨石上刻有“西南第一漂”五個朱紅色的大字,大家可以下去看一下。
這是峽谷的觀光電梯,高約71米,相當于22層樓那么高,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一高的室外觀光電梯,同時也是我國第二高的室外觀光電梯。第一高的位于張家界。
咱們的游玩馬上就要結束了,我謹代表景區的所有工作人員向大家一路上的配合表示感謝,最后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我從老人們那里聽來的凄美動人的故事來結束今天的行程。大家請看現在咋們正對面的那條瀑布就是馬嶺河峽谷天星畫廊景區內眾多瀑布中唯一的一條泉水瀑布,旁邊的這條瀑布叫雨灑芭蕉瀑布。據說在很早以前,興義這里以馬嶺河為界,兩邊分別居住著苗族和布依族兩個村落,兩個村子互不來往。苗寨里有位叫阿妹的姑娘,阿妹是苗寨里最能歌善舞的女子,她的歌聲嘹亮、甜美、婉轉動聽,再加上她面貌姣好,使她成了苗寨中遠近聞名的才女。有一年的春天她來到馬嶺河采藥,一邊走一邊唱,歌聲響徹谷底,優美的歌聲招來了峽谷里的喜鵲、蝴蝶等都圍在她的身邊聽她唱歌,唱著唱著阿妹突然倒了下去,一時間喜鵲、蝴蝶等一幫小動物不知所措,問問叫嚷起來,吵鬧聲引來了正在上游打獵的布依族小伙阿郎。
阿郎來到跟前一看,原來歌聲招來了毒蛇,毒蛇在阿妹的腿上咬一口,阿郎見阿妹面色發白,生命已經岌岌可危,也就顧不上禮節,將阿妹的裙角掀起,在被毒蛇咬傷的小腿傷口處用嘴吸出毒血。只見血液又黑變紫,有紫變紅,這樣阿郎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到下游找了一些草藥給阿妹包扎好,然后在一旁守候著。不一會兒,阿妹醒了,看見旁邊帥氣的小伙頓時明白了一切。從此以后兩人經常在峽谷中約會,正當兩人的感情之火熊熊燃燒時,他們的事情被雙方的寨老知道了,于是各自把他們倆都關了起來。兩人經過千辛萬苦逃了出來,終于又在峽谷相見了,兩個人隔河相望,但是他們的感情不能被寨子里的人認可,于是兩人決定,既然生不能同宿,死也要同穴,兩人會心一笑后,雙雙跳入峽谷。許多年以后從兩岸悄然流下了兩條瀑布,據說是阿妹和阿郎在默默的相望,廝守對方。
懸空寺導游詞合集 篇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山西恒山懸空寺參觀游覽!
我國的寺廟大多數是建在平地上的,但你見過建在懸崖上的寺廟嗎?你現在看到的懸空寺就是其中之一,它掛在北岳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距地面58米,大約相當于20層樓那么高,從這里看去懸空寺就像一幅壯觀的寺廟浮雕。
懸空寺始建于北魏1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請大家隨我到山下,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懸空寺的特色。
“懸”是懸空寺的一大特色,表面看上去,建在半空中的懸空寺是被碗口粗的木柱支撐著,其實木柱根本不受力,只是讓人看上去踏實,而真真起到支撐作用的是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巨大的木粱和巖石。那些木粱深深地插入巖石中托起寺廟無比堅固。
懸空寺的“巧”表現在建寺時,巧妙地利用懸崖狹小的空間立體地造出跟平地一樣種類繁多的殿閣、禪房、大殿、樓閣,一應俱全,寺內僅佛像就有80余尊。
值得稱奇的是建寺的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于深山峽谷內,全身懸掛在石崖中間,山下洪水泛濫時,能免于被淹。大家看一下上面,石崖頂部突出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對面的大山還擋住了炎炎烈日,使古寺至今保存完好。
大家再看這塊巨石,這是唐朝詩人李白游懸空寺后,寫下的“壯觀”二字。此外,很多古人也都來這里參觀過,這說明懸空寺在古代就已經很有名氣。
懸空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大家在飽覽勝景時,不要忘了以下幾點:
一、我們要愛護古跡,不要亂刻亂畫;
二、游覽時要注意安全,請沿游覽路線靠右慢行;
三、因為古寺為木質結構,嚴禁吸煙,注意防火。
“祝大家參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