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青州云門山導游詞

青州云門山導游詞

發布時間:2019-12-28

青州云門山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您來到青州著名風景名勝區——云門山景區。我是大家的導游劉X,大家可以叫我小劉。很高興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同時也希望大家配合我的工作,謝謝大家!

  云門山位于青州城南 2.5公里處,主峰海拔421米,屬于泰沂山脈。山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文物古跡眾多,為國家3A級風景名勝區。可以說云門山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歷史畫卷。現在就請您隨我走進云門山走進這美麗的歷史畫卷。

  前面四柱三門的牌坊便是云門山的山門了,仿古建筑,金黃色璃瓦覆頂,匾額上“云門山”三個大字為原書法協會主席舒同的題寫。

  云門山有近千級的石階直達山頂,整個石階為999級。這些石階修的很科學,每上二三級臺階,就有一小段平路,讓您的腿有個緩沖休息的時間,這樣上山下山都不至太累。

  觀壽亭是一座兩重檐五重梁的仿古高亭,此處為觀壽的最佳角度,故名“觀壽亭”,毀于47年解放戰爭于84年按照隋朝模式重修。在觀壽亭內有六個石鼓形的凳子,是用青州的特產青剛石制成,上面分別刻有貂禪、西施、李清照、王昭君等美女、才女的形象,雕工細膩,線條流暢。亭子上方繪有八仙、觀音、壽星的圖案。觀壽亭建在登山的必經之路,登山的游客可以在這里稍事休息,看看山頂的壽字,登山的勁頭就更大了。而當地的很多老年人經常來云門山,在這亭子里打打撲克、下下象棋,談談云門山的典故,呼吸一下大山的清新空氣,天晚了下山,也算是游了云門山了。

  離觀壽亭不遠處的小型石制建筑為云門山的山神廟,您可不要因為它小而小瞧它,這里住的可是云門山的主人---云門山山神,客人們來到這里,先拜一拜主人,也是應該的。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然這廟也不在大,有神則靈。

  一路往山上走,路邊好多松樹杈上都放滿了石頭,這與當地的風俗習慣有關系,用我們青州話來講叫“壓松枝”,“松枝”諧音“送子”或“孫子”,老太太門抱孫心切,希望家里早添人丁,就到山上的送子娘娘跟前求拜,下山時就捎一塊石頭放在樹杈上,這樣就寓意著送子,來年就可以抱孫子,心想事成了,還有人會折一小段松枝,插在耳后或頭發上,說是“下山戴松枝,回家抱孫子”。這算是表達心愿的一種方式吧!

  云門山自古以來就是佛、道共同青睞的一座山峰,山頂有巨大的洞穴,南北貫通,遠望如高懸太空的明鏡,每逢夏秋之季云霧常穿門洞而過,景色非常壯觀,人們稱此景為“云門”或“云門仙境”,云門山因此而得名,據山頂碑文記載隋朝此山被稱為云門山。

  云門山上有一段奇特的路稱為龜背石或龜背路,因路面表層上的圖案與形狀特別像龜的貝殼,因此而得以美名。我們來到了“漸入佳境”。這四個字刻在這塊小石壁上,有點信手涂鴉的感覺,這是明朝著名書法家雪蓑在云門山上的第一處題記。相傳有一次雪蓑酒后登山來到這里,他看到山下大霧彌漫,山上卻是春光明媚,一個個山頭像是海上浮出的仙島,他以為自己看到了人間仙境,便寫下了“漸入佳境”四個字,雖似信手拈來,其中卻隱含深意。他的意思是說云門山的景致從這兒越來越好了。

  從“漸入佳境”再上幾個臺階,眼前豁然開朗,平坦的空地上是一個紅墻的院落“望壽閣”。望壽閣屬于佛道兩家的共同遺址。隋唐為鼎盛時期,這里供有靈光菩薩的塑像,是和尚們的天下。唐以后,道教開始興盛,佛道之爭日顯。到了元朝,忽必烈作了皇帝,道教被定為國教,道士們就把靈光菩薩撤掉,改為道觀,取名“靈官廟”。解放戰爭中毀于戰火。青州市政府非常重視旅游事業,于84年重修,因為從這里可以清楚地看見山頂的壽字,于是命名為“望壽閣”.正門遍額上“望壽閣”三個大字是我國原書法協會主席啟功的題記。望壽閣的正殿為四面透窗的高大建筑,殿內供奉的是福、祿、壽三星,門楣上的牌匾為三星共照。

  東邊廂房里供奉著泰山老母、送子娘娘、眼光奶奶。實際上我們民間所稱的“泰山老母”就是泰山上的碧霞元君。

  西邊廂房供奉的是關公和文武財神。《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廣為流傳,那位紅臉的美髯公關羽更成為正義的化身,關公成為國家祭祀的高級神詆后,佛道兩家爭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門充當護法,他既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伽藍神,同時也是道教的護法神之一。關公供奉在此意寓保平安之意。

  財神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類。文財神是比干和范蠡。我們此處供的文財神是比干丞相。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為人耿直。比干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便直言相諫,最后紂王惱羞成怒道:“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竅,今天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幾個竅!”說完,就命人把比干的心給挖了出來。比干被刨心后,走出宮闕,雖然他沒有了心,但是他吃了仙人送的仙丹,并未死去。正因為無心,也就無偏無向,辦事公道。自古道:“無商不奸!”把比干這位公正無私、童叟無欺的正派君子敬為財神,當然人人信服而無異議。

  武財神趙公明為道教神明。您來到此處道教圣地,可以誠心的拜一拜,保佑自己與家人平平安安,財源滾滾,在這里將會使您的心愿達成圓滿。

  望壽閣建在云門山最北端,左右及后面三面懸崖,屬云門山的一處風水寶地。一路行來,無論天氣有多么炎熱,在此處也可以感到涼風習習的,而且還可以觀賞到四周美麗的景致。

  站在望壽閣向西望去,青州著名佛教文化勝地—駝山盡收眼底。駝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處,主峰海拔408米,屬于沂山山脈。站在此處,遠望群山山峰如千匹臥著的駱駝的駝峰。明朝嘉靖年間《青州府志》記載:“因山形似駝,故名駝山”。駝山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戶單位。位于駝山東南面峭壁上,大小并排著石窟六座,石佛造像638尊,保存非常完整,是山東省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被譽為“齊魯石窟之冠”。駝山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是因為山上眾多的石佛造像,而且在駝山上可以觀賞到世界上最大的山體巨佛。位于駝山東南面,云門山的陽坡前面,有一座奇妙的山體巨佛。佛像從發髻到喉結全長2600米。這尊巨佛形象逼真,造像者借助山勢,根據登山不同的方位,修鑿出巨佛口型一張一合的變化。在青州當地,有一拜佛、二拜壽之說,其中拜佛,則是到駝山拜謁佛祖,因此駝山還有一個名字為佛山。

  北望——青州城的全貌盡收眼底。大禹治水后,全國置九州,即按照當時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根據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海岱為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也就是說從渤海之濱到泰山腳下這一大片的青山綠水都為古青州的所在地,按照中國古代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記載:青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最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所以被稱之為青州,并被譽為“東方第一州”。

  眼下被松樹林覆蓋的山,像一只展翅的鳳凰,此山名為鳳凰山。鳳凰為傳說中的一種很有靈氣神鳥。相傳它要到一個很有靈氣的地方繁衍生息,于是它便不遠萬里飛翔尋找,當它飛到青州時,被云門山的景致和靈氣深深吸引了,于是定居下來傳為美談。

  東望——天氣晴朗時,您會發現東方有一條潔白的玉帶在輕輕飄浮著,那就是青州母親河——彌河。

  “海岱雄風”為原江蘇省書法協會主席武中奇的題記。武中奇,192019年出生,山東長清人。海:指渤海。岱:泰山。即從渤海之濱到泰山腳下,這一片的綠地為古青州的所在地,以當今的青州為治所是從東晉開始的,此后歷經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雖建制頻仍,但均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 ,長達162019年之久,是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中在明洪武九年,青州由省級治地降為地級治地。旁邊的竹林圖為我省著名畫家于希寧的作品。

  路邊的這塊平坦的大石頭,剛好容納一個人躺在上面,石臺上方寫著“蓑老臥豆巖”,您一定會非常奇怪這是什么意思呢?這處題記是明朝書法家雪蓑的又一處題記。相傳,又一次雪蓑酒后登臨云門山,走到此處后躺在這塊巖石上睡著了,到了晚上山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順著巖石流淌下來,淋濕了雪蓑的半邊身子,他一時興起,寫下了“蓑老臥豆巖”的題記,后來,雪蓑和友人來到此處,他人不解,問其含義,雪蓑笑而不答,指指自己的腦袋。友人恍然大悟:“頭”的半邊淋濕了,去掉“頁”字,就剩下“豆”字了。這是雪蓑留給我們后人的一處字謎。(這處題記為郭沫若所釋義)。

  “敬神如神在”刻在路邊的石壁上,非常醒目。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后面加上一句“不敬是泥胎”就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即為“如果你心里敬信神佛,神就真的存在;如果不信,它也就只是一尊泥胎而已”。信則有,不信則無,可見孔子是最早具有辯證思想的人,是一位大智者。

  當我們踏著999級美好的祝愿來到壽字跟前,眼前豁然開朗。在山陰石壁上鐫刻著我國古代最大的摩崖巨刻“壽”字。這個字端莊大方,結構嚴謹。通高為7.5米,寬3.7米,僅寸子就2.30米的高度。所以青州當地便有了“人無寸高”的戲語。“壽比南山”這個人們過壽時最美好的祝愿即出于此,這在辭海里有名確記載。這個壽字為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衡王府內掌司冀陽周全所獻書,寓意著“壽比南山”的含義。(即公元1560年所刻,歷經現在已有447年的歷史)。

  關于這個壽字在我們青州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說法。那年,衡王過壽,發出告示:誰獻的禮最多最厚,就可以座壽筵的首席首座。一時間,文武百官、豪紳貴族們為了討好衡王,拼命的爭富比貴,獻上自己認為最重的禮物。可是到了壽筵的這一天,將近中午,仍沒有人敢做壽宴的首席首座,因為大家都不敢肯定自己所獻的禮物是否最厚。這時,從門外走來一個穿著破舊的老道士,名為雪蓑。傳說雪蓑為半仙半道之體,有著非凡的能力。只見他大搖大擺,旁若無人的徑直到首座上座了下來,大家都驚嘆嫉妒不已,紛紛上前質問雪蓑:“你究竟獻的什么壽禮,敢做這個位子!?瞧你穿的這副窮酸樣,能獻什麼好東西?”雪蓑不慌不忙的站起來,對大家說:“各位請隨我來!”他帶著大家來到院子里,抬手往南邊一指,只見南山上出現了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壽字,光芒直逼衡王府。衡王可高興壞了,可又仔細一瞧,壽字下面的寸字少了一點。衡王忙問雪蓑是怎麼一回事,雪蓑說:“你只會以貌取人,不辨賢能,這一點就隨他去吧!”衡王又是再三請求,雪蓑才讓衡王拿來綢團,名文武百官一起磨墨,然后拿起綢團,王磨盤中一蘸,隨手向南扔去,綢團向南飛了五華里,正好補上了這一點。隨著這一點的形成,又是一陣強烈的金光閃耀,耀的眾人眼睛都掙不開了。據說這光向北一直照到了渤海之濱,于是老百姓都說在青州城的北邊便出現了壽光縣。這神奇的現象讓大家驚嘆不已,雪蓑也在壽宴上出盡了風頭,讓文武百官羨慕極了。酒足飯飽后,衡王帶領大家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南山上,一路上還暗自盤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鑄成了這個壽字。可是到了壽字跟前一看,衡王才發現自己上當了,原來這個壽字是用紅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貼上一層麥秸皮,陽光照在上面一反射,就感覺金光閃閃。衡王惱怒之余,卻又舍不得這個壽字,便找來了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壽字刻在了山崖上,壽字是留住了,金光卻永遠的消失了。

  在壽字西側,一個不被有人注意的僻靜處,有一處價值極高的淺浮雕像非常罕見,那就是金代道士馬丹陽浮雕像。馬丹陽浮雕像高約80厘米,寬約60厘米。凸面高約半厘米,為頭部側面像。雕刻十分細膩,刀法精湛。雕像五官比例適當,面部清瘦,胡須飄拂,表情寧靜,正在凝神東望。其仙風道骨的形象表現得惟妙惟肖。

  “神在”兩個大字,是雪蓑在云門山的又一處題記。這處題記為云門山的第二大字,字徑約一米,與大壽字相鄰。該字在摩崖上鐫刻而成,筆墨飽滿,架構矯健,古拙渾樸,雄渾生姿,揮灑自如,矯若驚龍,一氣呵成,盡顯狂放流姿之美,可謂神來之筆。游人往往于不經意間抬首便見二字,悠然之情暢然于心,恰似“敬神如神在”之意。

  “云龍之門”則為軍中書法家李鐸的題記。近年來,在修復云門山古跡的同時,先后征集我國當代書畫家武中奇、舒同、李鐸、高啟云、于希寧、史進前等名人字畫,精心鐫刻于崖壁之間,為了和山上的古跡相互區別開來,我們特意把新增題記涂抹成藍色,給古老的云門山增添了新的生氣。

  這個南北貫通的天然大洞為云門洞,高闊過丈,天然形成。遠望如高懸太空的明鏡近看如拱璧月門,由此云門山有了一個非常有意境的名字“云門拱璧”。關于云門洞的來歷,我們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衡王招親的故事。明朝青州衡王有個女兒,才貌出眾,人稱“詠絮公主”。那年公主正值豆蔻年華,許多王孫公子都來攀親,但衡王夫婦愛女如掌上明珠,不愿輕易許婚,公主也要自己挑選個品學兼優,有才能的如意郎君。于是她讓父王發出告示:誰能在南山上掛一面能在王府的繡樓就能看清的鏡子,她就嫁給誰,凡年齡在16—25之間的青年都可應試,那些王孫公子、富人子弟聽到這一消息,都爭先置辦銅鏡,有的竟不惜賣掉家產。銅鏡鑄造得如此之大,數十人才能抬到山上,令人懸掛山上,但終因相距太遠,因為沒有太陽光的反射,在王府難以看到,王孫公子、富人子弟紛紛敗下陣來。這時,青州城西南井塘村的一個小石匠說他能辦到,并說十天后來回話。小石匠帶了錘釬、鑿子工具來到云門山大云頂底部早已看好的地方早了起來,他不分晝夜,終于在第十天的早上,打出一個南北貫通、高闊過丈的大洞,襯著山前的陽光,從衡王府邸望去,這個洞恰似一個高懸太空的明鏡。小石匠聰明勤勞,堅定不拔的毅力感動了公主,這位“詠絮公主”雖然出身名門,卻心地善良,不重門第之分,她決定嫁給小石匠,衡王夫婦也因有言在先,拗不過女兒,就同意了這門婚事。公主下嫁后不靠婚資過活,與小石匠勤儉持家,至今使村中的一段佳話,而古青州八景之一的“云門拱璧”就此誕生。

  云門洞北側的兩個池子名曰“二龍池”,聽老年人們將這兩個池子原為泉眼,池子里水清甘冽,清澈見底,是山頂的兩顆明珠。近年來,水位下降,池子里多半積攢的雨水,但即使天氣再旱,這兩個池子也沒有干過,可見山多高水多深是有一定含義的。

  云門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山上三種文化鼎力,分別為佛家、道家、儒家。穿過云門洞我們來到了佛教圣地—云門山石窟造像群。在云門山陽坡石壁上大小并排著石窟五座,石佛造像二百七十二尊,它與西邊的駝山石窟造像同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譽為齊魯石窟之冠。并且在石窟旁邊的崖壁上歷代名人的題記遍布山崖,可以說云門上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歷史畫卷。云門洞上方“云門山”三個篆體字,形象地體現出云門仙境名字的意境。此出題記為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的官居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加少保的山西樂平人喬宇的題記。“鬼斧神功、“超塵離夢”、“玄之又玄”分別是雪蓑的題記。 “鬼斧神功”四個字為虞云門洞南端內側懸崖之上。“超塵離夢”位于云門洞上。“吐納風云”為清朝的題刻。 “云門山大云寺”這個題記為唐朝所保留下來,據《新唐書》載唐天授元年,青州云門山云門寺的發明和尚通過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獻《大云經》給武則天,說武則天時彌勒佛下凡,應該主皇權,做皇帝,武則天非常高興,詔令全國各地都要刻印學習《大云經》,各州縣都要建大云寺,這個時候青州云門山的云門寺也就改成了大云寺,現在這個大云寺已經蕩然無存了,只留下了這六個大字。

  云門洞上方的三窟石窟造像風格相同,都為一佛、二僧、二菩薩、二天王或二力士像。最西邊的窟中供的是釋迦牟尼像,兩邊有身著甲,手執叉,腳踏魔鬼的天王像,與龍門、莫高窟等石窟群中所雕的唐天王像,各地唐墓中出土的天王俑完全相同。中間一窟所供的主佛也是釋迦牟尼像,左右兩邊分別有二僧、二菩薩像和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著裙、赤腳的唐代力士像,頭上的冠雖然看不清楚,但雙鳥尾卻清晰可見,這些力士像不僅是當時一般武士的形象,而且反映出唐代力士像的特征。最東邊的石窟內有唐開元十九年益都縣令唐照明的“云門山功德錄”刻字,由此可知這一窟的開鑿年代,這三窟的造像題材布置和作風相同,從而也就知道了前兩窟開鑿的時間也在開元前后。這一窟中還有一種特別的造像,佛坐下有益都縣令唐照明和夫人韋氏的像,稱為“供養人像”。即有錢人出錢作功德,把自己或親人的像在石壁上刻出來,所刻的就是供養人像。

  繼續往西走,石壁上有一個進深兩米多,沒有佛像的石窟,稱之為葬窟,與遍布山崖的方形小龕相互關聯,這些小龕稱為“骨灰龕”。在古代,得道的高僧和主持和尚圓寂時在葬窟中坐化,弟子便把他們從葬窟里抬到空地上焚燒,之后把他們的骨灰放入骨灰龕中,外面鑿一塊與骨灰龕同樣大小的石碑把它蓋住,并把他們的姓氏和籍貫刻在上面。其形式類似于今天的墻壁是公墓,但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可以把骨灰放到這里,只是寺院的住持才可以,用我們今天的一句話來解釋,不妨這樣認為:有一定級別的人才可以享受這種待遇。因為年代太久了,石碑掉下來,骨灰也隨風而去,只留下這遍布山崖的石龕向過往的客人講訴著這過往的史實。

  這一山石自然裂縫,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稱為“云窟”。每逢夏秋之際,常有云霧從窟中泛出,穿云門洞而過,將山頭包于云霧當中,所以云門山的名字由來云窟功不可沒。相傳在隋朝時,青州有一位財主叫李清,他這年正值六十大壽,卻對朋友們說,什麼金銀財寶都不要,只要每人送他一丈草繩便可。李清把這些草繩連起來,一端綁上一個筐,他手里拿著一面鑼,坐入筐中,讓家人把他放入窟中,并約好,當家人聽到敲鑼聲后再把他拉上來。可是家人在上面等了一天一夜后也沒有聽到敲鑼聲,于是把筐拉上來,卻發現里面空無一人,沒有辦法,家人只好回去了。李清究竟去哪里了呢?原來,李清在窟底敲鑼,上面卻聽不到,李清只好順著窟底往里走,走了好長一段路,正好看見兩個白胡子老頭在下棋,他便站在一邊看棋,卻沒發現身邊的樹是一會兒發芽,一會兒長葉,一會兒又枯黃了,俗話說;“窟底一日,世上百年”。李清便在這里住了下來,老人告誡他,北邊墻上的這扇窗戶不能隨便打開。可有一天,李清忍不住把這扇窗戶打開了,發現窗外就是家鄉,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讓老人把他送出云窟,可等到回家時,早已是物是人非,好幾代都過去,后人早已不認識他了,李清很傷心,又回到窟底,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看來李清是得道升天了。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李道人獨步云門》,就是根據這個傳說演義而成的。

  云窟旁邊的兩窟為北齊和隋朝開鑿的石窟,主要為西方三圣像:即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兩位菩薩。在這一窟中又隋開皇九年(589年)至仁壽二年(62019年)的十余處題記,主體造像開鑿于隋朝初年,最后完成于公元589年之前。東邊一窟為中型窟,開鑿于北齊,這一佛龕,在云門山的造像中形式最大,肋侍菩薩雕刻得最為工細精美。這一龕選擇了石壁前尤為開闊的最佳位置,這是為了接納更多的修行著,來此做法事。這些特點,表明了這一龕在云門山造像中的重要性。

  這一龕東側菩薩的飄帶上,可有一男一女裸體《雙身法身圖》,雙身修法不是“合歡”。密教認為,男是禪定,女是智慧,只有禪定和智慧相結合,才能入大定入佛智。這表明,這一龕是最為規范、規格最高的密教造像。因此可以說,這一龕在云門山造像中,具有“首席”的意義。

  站在此處向南望去,劈山的劈縫清晰可見。旁邊微凸起的山峰,可以形象的看到如一方寶印,而此山就是前面所提到過得寶印山。古時,人們對于五行極為推崇,認為青州即是東方之州,是最早見到太陽時的地方,此處又云霧繚繞,充滿靈氣,并配有“烏紗帽”和“寶印”,于是認為此處為風水寶地,必將會出現非凡之人。公元399年鮮卑人慕容德便多方考證,最后定都青州,建立南燕國。這也是山東境內唯一一處建國都的地區。關于這道劈縫,在當地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相傳,二郎神跟眾神仙打賭,說他能擔著兩座山追趕太陽,眾神們不相信,于是他一頭挑起劈山,一頭挑著云門山追趕太陽。當他走到青州的地界時,挑劈山的地方豁口了,無法再挑了,于是就放在了這里,二郎神怕無法和眾神仙們交待,就從扁擔上拿下一個寨子,隨手在地上畫了一個“十”字做記號,于是在青州云門山南面有了一個十字村,還有一個寨子村。當二郎神把扁擔抽出來時,云門山上便出現了云門洞,這是關于云門洞的有一個傳說。二郎神繼續往東追趕,忽然覺得鞋子里有一塊小石頭硌腳,就脫下鞋子來一磕,這塊小石頭滾落地下就形成一座小山,雖說是從鞋子里磕出來,也不能稱為臭山吧?干脆,取名香山得了,這就是鄭母鎮香山的來歷了。

  云門山的頂峰稱為“大云頂”,當我們登天梯來到大云頂“云門仙境”盡收眼底,此處碑文為,明朝萬歷壬子年按察司副史平灤公高第立,因明末清初戰亂被損,清順治庚子年,時任青州知府的夏一鳳重建。據史志記載,明朝末期,山頂上原有的碧霞祠、關帝廟、東西閬風亭等建筑,在解放前夕被毀。

  三皇殿建在云門山頂峰中部,供奉著人類的三個祖先—伏羲、神農、軒轅,即天皇、地皇、人皇。

  迎旭門——元朝古建筑風格,為全石無梁拱形建筑,這個建筑很有代表性。

  天仙玉女祠,是為紀念多情的七仙女而建,始建于元朝。原來此處建筑為蒙古包式,體現出統治者的皇族建筑(忽必烈為蒙古族)。后來,忽必烈崇尚道教,于是下令將此建筑改為道士帽形狀,以示對道教的崇敬。

  玉皇殿原為元朝古建筑,毀于解放戰爭初期,于84年重修。近年來景區又對塑像進行重塑。

  《重修云門山碑記》,該碑位于山頂,采用云門山青石制作,高265厘米,寬108厘米,厚8厘米,包括碑首兩字,全文554字,字徑3厘米 ,正楷書寫,它做工精細,雖久歷滄桑,至今保存完好。

  更為奇特的是在離碑文不遠處,平坦的地面上鐫刻著蒼勁有力的“天池”兩個大字,這處題記刻于嘉靖四十三年。

  站在山頂上,遠望西南群山,您會深切的體會到詩中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含義。東西閬風亭分別位于望海峰之上與西邊山崖處,如仙境中隱現的兩道仙門,而此處它卻另有含義。在古代,大家閨秀的繡樓都有東閬門、西閬門,沒有出嫁以前,絕對不能走出這兩個門,只有出嫁那一天,才能走出這兩個門,嫁到夫家去。在云門山兩端的東西閬風亭,與山頂的天仙玉女祠、玉皇殿遙相對應,而劈山、駝山雄峙云門山東西,紗帽、寶印圍繞左右,此乃真天庭也,真仙境也!

  夜宿石床類洞天,斗笠脫放海東邊。

  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龍來榻下眠。

  此詩字徑9厘米,篆刻細膩,詩中大意是雪蓑生活理想的寫照。

  君睡容我醉,我醉學君睡;

  醒者徒紛紛,未許同把臂。

  北宋年間的青州知府盧士宗曾說:周環眾山,云門為冠,然此山實不聞天下,乃不得與龍山、虎丘決雄唯可惜也。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青州的眾山中,云門山是最美的,可惜云門山在天下卻沒有名氣,因此不能與洛陽的龍山和蘇州的虎丘來一比高下,真是太可惜了。而今天的云門山在經歷了一千多年歲月的洗禮之后,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展示著它的雄姿。我們常說來美麗的青州做客,不登云門山,不算青州客,登臨云門,平步青云。相信景色秀麗的云門山會帶給您最美好的記憶,并送給您最真誠的祝愿,祝愿天下人大壽、高壽、壽比南山!

  好了各位,云門山游覽到此結束,歡迎您的下次光臨!

青州云門山導游詞 相關內容:
  • 重慶概況導游詞

    各位尊敬的客人:大家好!歡迎來到重慶旅游。我叫,是旅行社的專職導游,持證號碼是號。乘坐的車輛是X公司的旅游車,駕駛員是。今天我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高興和非常榮幸。...

  • 張家界紫鵲界導游詞

    各位游客,歡迎您來到“梯田王國”紫鵲界游覽。相傳原來這里叫“止客界”,意思是山高坡陡,旅客到此只得止步。宋代以來,此地屢遭朝廷官兵征剿,瑤民不堪壓迫而起義,死傷無數,后人常燒紙錢祭祀亡靈,故名紙錢界。...

  • 岳麓山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覽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岳麓山位于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勝景。...

  • 韶關南華寺導游詞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去游覽韶關曲江的南華禪寺。南華寺建于公元52019年。現在的面積是7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印度智藥三藏,經“海上絲綢之路”,渡海來到廣州“西來初地”,發現韶關曹溪神似佛祖覺悟,并創立佛教的“寶林初地...

  • 天燭湖景區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天燭湖景區。[景區途中]公元727年,英俊瀟灑的李白因為高道司馬承禎的指引,循跡前人開拓出來的江南詩路,也就是后人說的唐詩之路,一路南下: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李白的想象力是夠豪情與浪漫...

  • 青田石門洞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48萬海內外青田人,歡迎大家的光臨。我是導游XXX,大家就叫我小X吧今天能夠認識你們并且能為你們服務,我感到非常榮幸。非常高興與大家認識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青田石門洞。...

  • 無錫靈山梵宮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靈山勝境。靈山勝境是以佛教文化為背景的主題園區,以傳承歷史、彰顯時代的特色,將傳統的佛教文化與科技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旅游文化景觀。...

  • 錫惠公園導游詞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惠山高329米,周圍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連綿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

  • 司馬臺長城導游詞十三篇

    司馬臺長城東段最奇妙的還在于“險”,長城似巨龍蟠伏于絕崖峭壁之上,橫亙東西,千米之內,密布14座敵樓。特別是在陡立的山峰一側,聳起一架天梯,天梯傾斜度為85度,下臨懸崖,寬僅容腳,幾近直立,且無扶手,長約百米,寬僅一磚,左右...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vva51精产一二三区 |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 欧美日韩123区 | 人人插插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 | 午夜DJ国产精华日本无码 |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 中文av在线免费观看 | 99热2| 岛国av免费在线 | 国产精品第10页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色五月综合久久 | 成人免费一级淫片 | 国产97精品无码a片在线看密 | 久热这里只有精 | 日本高清www | 免费久久久 |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官网 | 国产乱一区 | 日本精品免费 | 亚洲第一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 爆乳喷奶水无码正在播放 |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 | 久成人免费精品xxx 91i在线 | 中文字幕AV伊人AV无码AV狼人 | a级高清免费毛片av 成人第一页 |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 婷婷成人综合 | 寂寞少妇被猛烈进入在线兔费观看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日插夜夜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