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的導游詞作文3篇
游京北京故宮,位于我國首都北京的中心。是明成祖朱棣集中全國匠師,征用大量民工,經過20xx年的時間,才建成的宮殿群。本文是北京故宮的導游詞作文,僅供參考。
北京故宮的導游詞作文一:
北京故宮御花園導游詞
見過眾小主,各位小主安好。呵呵,大家好,我是今天帶領各位游賞故宮御花園的導游劉波,你們可以叫我小劉或劉導。想必大家對最近火爆的電視劇《甄嬛傳》很熟悉,今兒咱們去的地方正是各清宮大戲中的常用場地—御花園。得嘞,咱閑話少說,請各小主隨我到園中一探究竟。
順著這坤寧宮向北溜達,穿過坤寧門,咱就來到了御花園,紫禁城的后院,這園子因為在后院,所以明朝時叫“宮后苑”,雍正大帝登基后才叫御花園。真不愧是皇家林園,瞧瞧這氣派,東西寬130米,南北長90米,占地面積近120xx平方米。您瞧見沒,在坤寧宮正對面的那個大殿,叫欽安殿。在欽安殿的前面,您能看到兩棵長得很奇特的柏樹。這兩棵樹的根和干兒都是分著的,但從樹椏上就長在一起了。人們稱為“連理枝”,古代人把這種樹叫“合歡樹”、“夫妻樹”,把樹比作是情深的夫妻。明清時期這里供奉玄武大帝,他是水神,因為皇宮都是木制結構且都高大,非常怕火,過去由于沒有避雷針,曾多次著火,所以封建帝王們特意在宮中專門找一個宮殿供奉水神,祈求保佑皇宮的安全。咱們剛經過的門是天一門,《易經》上說“天一生水”,于是就取了這個名兒,用水鎮火,圖個吉利。當然都是心理安慰罷了。
好嘞,咱出了這欽安殿往西走著!過四神祠,穿千秋亭,這眼前的兩層小閣樓就是當年選秀女的地方。每年蒙漢滿八旗官員的女兒凡是13歲到17歲的都來這參選。候選的女孩子先由太監從神武門領到
這御花園北門候著。選時一到,再將那些女孩子引到這延輝閣前站好,讓坐在閣子里的皇帝、皇太后挑選。被選中的秀女,有的成為皇帝嬪妃,有的指配給皇室宗親,更多的是守在這深深禁苑中度過苦寂一生。在20xx年四月,故宮迎來一位重要客人—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他也曾在這人間四月天中在御花園流連,那一年故宮博物館成立80周年,終于在這一年迎來離家多年的游子。連主席是幸運的,他在有生之年還能夠回到故土,而更多的人只能臨終長嘆,故土不可忘,故家未曾歸。各位朋友,你們還記得三年前的兩會嗎?溫家寶在會上表示,希望分藏在海峽兩岸的山水畫《富春山居圖》能合璧聯展,此番話引起各界再度對《富山春居圖》的高度關注。20xx年臺北博物館與浙江博物館等方面合作,推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終于讓稀世國寶合二為一,古畫分離百年尚能合一,人生不過百年何嘗不可歸故土。欽安殿前古柏不同根可枝葉相連,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看這故宮殿宇深深,盛了多少女子思家淚;海峽水灣淺淺,卻阻了多少游子踏歸程。1933年故宮博物館為躲避日軍侵略南遷,由于歷史因緣際會,這部分南遷的文物移至中國臺灣,存放在今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原來兩地博物館竟是80年前的一家,然而對于大陸大多數民眾來說,臺北的博物館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久聞其名,陌生是因為多數人都未經歷。中國臺灣大陸一脈同源,但至今仍分隔兩岸,這故宮中的斑駁墻影、老樹蒼苔默默向游人述說宮廷世事百年滄桑,兩岸情緣千絲萬縷。
朋友們,我們來自全國各地,今日有緣這里相聚,我們愿他日能與中國臺灣的兄弟姐妹們共游故宮,再續血脈。今天的游程到此告一段落,祝大家生活愉快,再活五百年!
北京故宮的導游詞作文二:
各位游客,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袁,大家就叫我袁導。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
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游客,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建于公元1420xx年,當時叫奉天殿。后來,改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總之處處顯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 故宮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中和殿并稍適休息,不過不要亂扔垃圾,我們10分鐘后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游客,故宮的講解到此結束。
北京故宮的導游詞作文三: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導游,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北京的故宮名勝景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使您對北京故宮留下美好的印象,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吧。
故宮過去叫紫禁城,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1420xx年)永樂十八年建成,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距今已有620xx年的歷史。整個建筑群氣勢宏偉豪華,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那么為什么叫“紫禁城”呢?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內涵。人們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宮殿,稱它為“紫宮”。皇帝稱自己為天子,就是天帝的兒子,他所居住的宮殿就叫“紫宮”,這是其一,其二呢,皇帝居住的宮院,對尋常老百姓來說,是絕對的禁忌之地。于是兩層含義合起來,所以就叫“紫禁城”。從明朝永樂到清朝宣統,共有24位皇帝在這兒居住過,統治中國達491年。
相傳紫禁城有宮殿9999間半,實際上是8700多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在這些宮殿還會欣賞到青銅、玉器、書畫、珠寶等珍貴的文物。要知道,這些文物都是從故宮博物院150多萬件藏品中
精心挑選出來的,在那些文物的背后,在眼前這些殿宇之中曾經發生過許許多多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足以讓您聽不夠、想不夠。簡單一句話,您今天走進了這明清兩代的皇宮,就是走進了中華文明的寶庫。
這些年來,故宮博物院除了保存和復原三大殿、后三宮和西六宮外,又開辟了青銅、陶瓷、書畫、珍寶、鐘表等專館,并經常舉辦各種臨時的主題性展覽。
好了,我今天的講解至此為此,謝謝大家的耐心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