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園博園導游詞(精選5篇)
北海園博園導游詞 篇1
北海園博園是第四屆廣西(北海)園林園藝博覽會舉辦地。第四屆廣西(北海)園林園藝博覽會,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7月1日在北海園博園舉辦。
北海園博園展會期間,舉辦了貝雕展、書畫展、攝影展、羅漢松盆景展和城市成就展等展會。廣西十四個地市都將在園區進行集中的園林園藝展示。
北海園博園的設計日游客承載量約為10萬人次,園區按照“一軸三環”的建設理念,首次采用了“水陸雙游”的模式。“三環”代表了北海歷史上的三次對外開放,包含了海之貝、海之花、海之珠三個主要場館建筑。“水陸雙游”即游客可以通過在路上行走,也可以通過坐船來游覽園博園。北海園博會將重點突出水的因素,因為北海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
北海園博園營造了一個集園林藝術展示觀賞、市民休閑娛樂、游客觀賞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永久性城市公園。閉幕后,室外展區保留作為永久性公園綠地,主場館則作為大型文化活動場館。
廣西(北海)園林園藝博覽會首次在沿海城市舉辦,為彰顯海濱文化特色,北海園博園為此設計了大型水系景觀,即開鑿貫通整個園區的水渠,將水庫水引入園中,打造綠水繞城,波光倒影的風景。目前,園博園水系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注水和地下水循環利用系統的建設。
北海園博園區總面積約2.9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主園區占地面積約為0.76平方公里,項目于去年7月開始動工建設,總投資約6億元。園博會結束后,北海園博園將以園后會址、園藝博覽、風情體驗和生態游樂為基礎,建設成為集園藝博覽、生態游樂、民俗體驗及特色產業基地于一體的園博生態旅游綜合區。
北海園博園主園區的兩個主要建筑—“海之貝”主展館和天天演藝館外搭建的施工腳手架已拆除,展館外觀已成型,而展館內部的裝修工程也已接近尾聲,項目建設完成總進度逾九成。除主園區外,各城市展園的施工建設也分別進入最后沖刺,大部分展園的主體建筑已完工,正陸續開展園區的綠化種植和地面鋪裝工作。14個城市展園中,玉林、河池、百色等城市展園的建設速度較快,目前已進入最后的細節修整階段。
北海園博園導游詞 篇2
北海園博園位于銀灘大道以北、南珠大道以東的北海園博園占地75.67公頃,總投資6億多元。園區以“花海絲路、綠映珠城”為主題,鮮花爭艷,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既突出廣西特色,又彰顯北海個性,打造出“一軸三環”、“水陸雙游”、“三海呼應”、“雙塔遙望”和“揚帆起航”的景觀格局,充分展示了廣西園林建筑的精華,集中體現了廣西園林園藝的高水平。
現在建成的北海園博園是一個集園藝博覽、生態游樂、民俗體驗及特色產業基地于一體的園博生態旅游綜合區,同時也成為北海市一個綜合性、永久性城市公園。
園博園內,全區14個城市展園,園園有特色,個個是亮點,14個展園充分展示各城市的獨特風韻,宛若14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園博園,展現出大美廣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山川水系,花草樹木,建筑小品,營造文化與自然共生的園林景觀。鮮花盛開,綠樹環繞,流水飛瀑,宛如仙境,人們在園博園流連忘返。
北海園博會的最大亮點,可以用20個字概括,即是“一軸三環”、“水陸雙游”、“三海呼應”、“雙塔遙望”和“揚帆起航”。主園區以恢弘大氣的中軸對稱式布局形成“一軸三環”的規劃結構,規劃了“銅鳳迎賓”主入口景觀區、“花海絲路”景觀軸、“北海印象”景觀區、“盛世領航”景觀區、“歡樂水岸”景觀區、“風情水街”景觀區、“花海漁港”及次入口景觀區、主場館區、展園區等十大主題景觀區域。“三環”代表了北海歷史上的三次對外開放,包含了海之貝、海之花、海之珠三個主要場館建筑。與“一軸三環”相呼應的主題,是“揚帆起航”。主干道的起點,是大門處的8個風帆;終點,是“盛世領航”景區的一個船頭形狀的廣場,站在這里,眼前有園區內水系環繞,讓你仿佛感受到北海這座城市正在乘風破浪,迎接更美的將來。“水陸雙游”,意指可從陸路、水路兩條線路游園。
在有限的土地上進行園林建設,是北海園博園與以往的園博園會場最大的不同之處。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園博園還采用了大量臨水覆土建筑的方式,主要是屋頂覆土。園博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屋頂的植被能夠降低室內溫度,還可以立體綠化、美化環境。
北海園博園導游詞 篇3
北海園博園以“花海絲路·綠映珠城”為主題,項目位于廣西北海市南珠大道以東、銀灘大道以北,是20xx年第四屆廣西園博會的舉辦地,是城市綠心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一主兩副三個園區,總用地面積約298公頃,屬城市規劃綠地。園博會規劃建設室外展園(包括廣西設區市城市園林展園、東盟十國園林展園、優秀園林大師展園、企業盈利展園等)、室內展園(園林規劃作品、植物新品種、花卉、盆景、插花、書畫攝影、賞石等展覽)及各類園林園藝相關活動。
北海園博園核心展區占地75.7公頃,人工濕地占地116.3公頃,國家級濱海濕地公園占地106.5公頃。于20xx年7月18日開工建設,20xx年4月底建成開園。整個園區將打造“一廊八區”,其中“一廊”為濱水綠廊;“八區”分別為紅樹林濕地公園、國家級濱海濕地公園、園博園、羅漢觀蒼(羅漢松種植基地)、綠野怡情(野外運動休閑區)、翠園留芳(第一植物園)、阡陌映秀(生態農業園)、百果飄香(熱帶水果種植基地)。
北海園博園將打造“一心、一帶、一軸、六區、六點”景觀。其中,“一心”是貝珠廣場,也是園區的中心廣場和核心景點,以貝殼和珍珠的外形抽象設計,展示富有特色文化的濱海城市;“一帶”,即貫穿園區的人工生態濕地和國家濱海濕地公園交集而成的生態濕地景觀,彰顯濱海園林城的特色。
北海園博園將營造一個集園林藝術展示觀賞、市民休閑娛樂、游客觀賞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永久性城市公園。閉幕后,室外展區保留作為永久性公園綠地,主場館則作為大型文化活動場館。為了方便游客停車,園區周圍將建設兩個停車場。
北海園博園導游詞 篇4
清明節小長假到了,爸爸、媽媽和我商量決定去濟南國際園博園踏青。于是,我約上兩個伙伴,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了園博園。
我從網上了解到,濟南國際園博園位于長清區大學科技園內。它占地面積有5176畝,其中湖面面積就有1440畝,是目前我們中國最大的園博園。其中包括28個國內城市展園和21個國際展園。園內景色優美,山水兼備,是一個踏青的好去處。
我們從水之門進入園博園,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色。我們一邊沿著花博大道往里走,一邊盡情地欣賞著大道兩邊的美麗景色。那盛開的郁金香有紫的、紅的、白的、黃的、還有粉的……有的開得正艷,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花骨朵。這邊的郁金香還沒欣賞夠,那邊的玉蘭花和重瓣榆葉梅也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搖曳著粉紅的笑臉在向我們招手呢。
穿過和諧廣場,我們就來到了歷史文化城市展區。首先,我們參觀了香港園、澳門園和深圳園。又依次看到了哈爾濱園內具有歐式風格的“圣索菲亞教堂”,安陽園的“紅旗渠”,拉薩園的“轉經筒”,臺北園的“情人橋”和北京園的“玉泉趵突”。。。。。。在所有展園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北川園。踏進北川園,第一眼就看到石頭砌成的墻壁上那一大幅壁畫。畫面上男女老少同時揮舞的拳頭,高舉著“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的標語,表達著北川人民面對自然災害不屈不撓的精神?吹竭@樣感人的場景,我為北川人民感到自豪。在這個大展園里還有一座主題建筑,它就是具有原滋原味的羌族民居建筑——碉樓。登上這座全部用石片砌成的構造復雜的碉樓扶欄遠眺,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中午時分,我們選擇一處安靜的地方進行野餐。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媽媽一早精心準備好的午飯。我們吃得十分豐盛,有面包、火腿、黃瓜、蛋卷、牛奶,還有媽媽煎的方形雞蛋。午餐完畢,我們把垃圾打掃干凈,就去旁邊的池塘邊玩耍。池塘里的小魚真不少,它們那么嬌小,又那么靈巧,一群群歡快地游來游去,真是無憂無慮。休息片刻后,我們沿著長清湖西岸來到了世界文化展區。我們來到了美國園,那里的大型太陽能吸引了我們;我們來到了德國園,那里的特色店鋪建筑風格的確獨特;我們來到了韓國園,那里的大型水車讓我和伙伴推動起來;我們來到澳大利亞園,那里的代表動物袋鼠雕塑迎接著我們……
這時,我們已經參觀了大部分園區的展園。看看快要落山的太陽,我們該回家了。雖然,我們這一天徒步行走了大約十幾公里的路程,身體感覺有些疲勞,但是我們的收獲更多。我們不僅參觀了全國和世界久負盛名的城市文化特色,還鍛煉了自己的意志。所以,我們都覺得這個清明節我們過得特別開心,特別有意義。
北海園博園導游詞 篇5
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豐富的風景園林與花卉盆景行業綜合性盛會。濟南市將于20xx年9月26日至20xx年5月,承辦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第七屆園博會園址位于長清大學科技園核心區域的景觀湖及周邊。本屆園博會,將圍繞“文化傳承、科學發展”的主題,弘揚華夏文明,彰顯齊魯文化,突出以泉水為特色的“山泉湖河城”于一體的泉城文化,結合大學城景觀湖現狀地形地貌,打造一座集休閑、旅游、觀光、會展等為一體的永久性園林景觀。
景觀湖長2.3公里,湖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按照“以人為本,宜寬則寬,宜彎則彎,人水相親,和諧自然”的設計理念,景觀湖設計強調生態性與生活性,將水利與景觀、防洪與生態、親水與安全相結合,以大面積綠化、景觀和體貼的服務設施,為居民創造更多的城市濱水自然空間和生活休閑空間。建成后的景觀湖公園,將成為集生態環境、人文歷史、休閑與商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齊魯山水文化“百里畫廊”六大節點之一。 20xx年9月10日下午,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簡稱園博會)將于20xx年9月26日至20xx年5月底濟南市舉辦。第七屆園博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公園協會、山東省建設廳和濟南市園林局共同承辦。
本屆園博會以“文化傳承,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擴大國內外各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水平及造園藝術水平的提高;交流園林學術思想,傳播中國園林文化,增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推動新材料、新工藝、新理念在園林綠化中的運用,引導社會對未來和諧人居環境的關注和追求”為辦會目標,充分體現了黨的xx大提出的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繁榮文化事業,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指導方針,也將展現齊魯文化的深厚內涵、舉辦城市濟南的獨特魅力和當今園林花卉藝術的發展趨勢,具有豐富的地域特色和鮮明的時代色彩。 本屆園博會選址為山水兼備、周邊環境良好的濟南大學科技園核心區景觀湖公園及其周邊區域。園博園設計為“一條中央主軸、兩條景觀觀賞軸、八個功能分區、三大主題建筑”,展區內主要建筑將相對集中,使用功能更加豐富。主要展館建筑造型新穎,花海、水之門、水滴塔、彩虹橋、露珠展館、生命之光、湖光帆影、夢幻水景和天地人廣場等構成了本屆園博園的9大亮點。
園博會選址位于濟南大學科技園核心區景觀湖公園及其周邊區域,距濟南中心區約25公里。目前園址內在建的景觀湖公園已初具效果,園博園建設也與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規劃相吻合。園址選定后,最終采用日本WIN景觀規劃研究室與濟南市園林規劃設計院聯合策劃的設計方案,注重水元素的運用,凸顯濟南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