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導游詞(精選16篇)
青島的導游詞 篇1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huán)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下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qū)和即墨、萊西、平度、膠州、膠南5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壯美的山巒,迷人的海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青島素以氣候宜人而文明遐邇.因其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又瀕臨大海,受海洋氣候調節(jié)作用,當南方酷暑之時,青島卻涼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綠樹紅瓦,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這里夏季的平均氣溫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僅為25.1攝時度,因此,青島的夏天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季節(jié).當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來啦.
[棧橋海濱]
朋友們,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我們漫步于棧橋海濱,可見青島灣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臥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園內青松覆蓋,綠草如菌,藤繞長廊,鮮花綻放.園內有很多椅子.專供游客休息.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飛檐,別致非凡.棧橋的歷史已超過100年.1891年,登州總兵章高元奉命駐兵青島后,先在青島村(今人民會堂處)修建總兵衙門,然后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只供軍用,名字就叫棧橋.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后,為運輸來自歐洲的軍需物資,將棧橋加以擴建.橋身延長到350米,北段用石頭砌成,水泥鋪的表面,南段下立鋼制橋梁,上鋪木板,并設輕便鐵軌.后來,大港碼頭(今青島港)建成,棧橋就不再作碼頭之用,開始向游人開放.1923年橋的北端兩側辟為公園,成為青島著名的旅游景點.1931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橋南端增加一個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huán)行廳堂。整個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勝景.
棧橋西側灣內,兩端礁石突起,中間為一沙灘,沙質細軟,是青島第六海水浴場。在浴場西邊,現(xiàn)代化氣息的大樓林立,十分壯觀。那豐球似的珍珠建筑是海上皇宮,它是一個高級飲食娛樂場所。這一帶的風景以八個峽谷命名,所以也稱八大峽風景區(qū).
[八大關風景區(qū)]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qū)---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這里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里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里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筑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八大關風景區(qū)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后的<<秘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里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lián)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了.
八大關風景區(qū)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1932年,據說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里住過.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說: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于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閱讀了青島的歷史,并寫下了長詩<<初游青島>>.而電影<<神圣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tǒng)行動>>等都在這里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毛主席一生喜歡游泳,,1957年在青島時,曾經先后5次來到第二海水濱場游泳.與毛主席一起游泳的還有江青、李娜、李敏、毛遠新等. 毛主席喜歡仰泳,.每次都要游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時,他還會潛到水里很久,常令保衛(wèi)人員虛驚一場.在這里主席還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會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勢>>的報告.后收錄在<>第五卷中.
(東海路雕塑一條街)
東海路綠化美化雕塑街是青島市政府在1998年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東部海濱建起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東海部西起太平角六路.東抵石老人旅游度假區(qū),全長12.8公里,路寬44米,這里綠意盎然的樹木和意韻悠長的雕塑是東海路成為一條全新的風景大道,被專家譽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環(huán)境藝術長廊”,這里建成10多處園區(qū)共48座雕塑和眾多園林藝術小品,可謂爭芳斗妍,美不勝收。
東海路西端一號園區(qū)內名為“天地間”的高大雕塑拉開了雕塑界的帷幕,作品采用現(xiàn)代藝術手法,用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手和足的組合,含蓄而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征服自然,主宰萬物的能力,東鄰12根高大雄偉的花崗巖石柱及浮雕故事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上面刻有四大發(fā)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文成和親等歷史故事,他們共同表現(xiàn)出“中華世紀長廊”這一主題,好了,朋友們,請大家細細的欣賞吧!
五四廣場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來到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xiàn)代都市畫卷!拔逶碌娘L”采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余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作品以簡煉的手法和簡潔的線條,采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艷的顏色,表現(xiàn)了由青島的主權問題引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點燃了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燎原烈火這一主題,令人震撼,激人奮斗,,是青島市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海上百米噴泉位于距堤岸160米處,每到傍晚時分,粗大的水柱連續(xù)噴涌,在彩燈的照射下,絢麗多彩,蔚為壯觀,是五四廣場最為誘人的一處景觀。
青島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小梁,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姓王,王師傅技術嫻熟,坐他的車既安全又舒適。今天,將一直由王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于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huán)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么今天,我們帶領大家游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qū)。
好的,各位游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志“棧橋”,請大家?guī)Ш秒S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如果大家經常喝我們青島啤酒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青島啤酒的標志就是棧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xiàn)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臥于碧海銀波。循橋漸入,仿佛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涌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F(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游覽拍照。半個小時后,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xiàn)在我們到達了位于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致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筑,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并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fā)光。傳說,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伙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伙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制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qū)---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這里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八大關風景區(qū)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里的風景區(qū)。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qū)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現(xiàn)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筑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筑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占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后辟為海水浴場。政府收回青島后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那么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qū)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好的,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將去望今天最后一站,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它北依青島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總占地面積10公頃。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xiàn)代都市畫卷!拔逶碌娘L”采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余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采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艷的顏色,令人震撼,激人奮斗。這里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志性景觀之一。接下來往南邊走就是“浮山灣”,青島是北京舉辦XX年奧運會的惟一分會場,而這里就是帆船比賽的場地。大家可以看到這里是建設天型海上體育運動、海濱旅游及休閑娛樂設施的理想地帶。區(qū)域內,陸地面積45萬平方米,港池內海岸線總長度1300米,水域面積46。9萬平方米,已建筑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灣掩護條件。建設條件得天獨厚,當初接受國際奧委會審核時,這一比賽地是所有奧運會單項比賽地中第一個通地審核的。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覽島這里就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如果有任何意見可以向我提出,我將及時改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青島的導游詞 篇3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huán)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下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qū)和即墨、萊西、平度、膠州、膠南5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壯美的山巒,迷人的海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青島素以氣候宜人而文明遐邇。因其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又瀕臨大海,受海洋氣候調節(jié)作用,當南方酷暑之時,青島卻涼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綠樹紅瓦,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這里夏季的平均氣溫23攝氏度,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僅為25。1攝時度,因此,青島的夏天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季節(jié)。當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來啦。
[棧橋海濱]
朋友們,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我們漫步于棧橋海濱,可見青島灣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臥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園內青松覆蓋,綠草如菌,藤繞長廊,鮮花綻放。園內有很多椅子。專供游客休息。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飛檐,別致非凡。棧橋的歷史已超過12019年。1891年,登州總兵章高元奉命駐兵青島后,先在青島村(今人民會堂處)修建總兵衙門,然后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只供軍用,名字就叫棧橋。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后,為運輸來自歐洲的軍需物資,將棧橋加以擴建。橋身延長到350米,北段用石頭砌成,水泥鋪的表面,南段下立鋼制橋梁,上鋪木板,并設輕便鐵軌。后來,大港碼頭(今青島港)建成,棧橋就不再作碼頭之用,開始向游人開放。1923年橋的北端兩側辟為公園,成為青島著名的旅游景點。1931年9月青島市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橋南端增加一個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huán)行廳堂。整個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勝景。 棧橋西側灣內,兩端礁石突起,中間為一沙灘,沙質細軟,是青島第六海水浴場。在浴場西邊,現(xiàn)代化氣息的大樓林立,十分壯觀。那豐球似的珍珠建筑是海上皇宮,它是一個高級飲食娛樂場所。這一帶的風景以八個峽谷命名,所以也稱八大峽風景區(qū)。
[八大關風景區(qū)]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qū)---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這里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里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里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筑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八大關風景區(qū)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后的<<秘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里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lián)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了。 八大關風景區(qū)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1932年,據說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里住過。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說: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于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閱讀了青島的歷史,并寫下了長詩<<初游青島>>。而電影<<神圣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tǒng)行動>>等都在這里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毛主席一生喜歡游泳,,1957年在青島時,曾經先后5次來到第二海水濱場游泳。與毛主席一起游泳的還有江青、李娜、李敏、毛遠新等。 毛主席喜歡仰泳,。每次都要游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時,他還會潛到水里很久,常令保衛(wèi)人員虛驚一場。在這里主席還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會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勢>>的報告。后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
(東海路雕塑一條街)
東海路綠化美化雕塑街是青島市政府在1998年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東部海濱建起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東海部西起太平角六路。東抵石老人旅游度假區(qū),全長12。8公里,路寬44米,這里綠意盎然的樹木和意韻悠長的雕塑是東海路成為一條全新的風景大道,被專家譽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環(huán)境藝術長廊”,這里建成10多處園區(qū)共48座雕塑和眾多園林藝術小品,可謂爭芳斗妍,美不勝收。 東海路西端一號園區(qū)內名為“天地間”的高大雕塑拉開了雕塑界的帷幕,作品采用現(xiàn)代藝術手法,用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手和足的組合,含蓄而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征服自然,主宰萬物的能力,東鄰12根高大雄偉的花崗巖石柱及浮雕故事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上面刻有四大發(fā)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文成和親等歷史故事,他們共同表現(xiàn)出“中華世紀長廊”這一主題,好了,朋友們,請大家細細的欣賞吧! 五四廣場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來到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xiàn)代都市畫卷!拔逶碌娘L”采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余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作品以簡煉的手法和簡潔的線條,采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艷的顏色,表現(xiàn)了由青島的主權問題引發(fā)的五四愛國運動,點燃了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燎原烈火這一主題,令人震撼,激人奮斗,,是青島市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海上百米噴泉位于距堤岸160米處,每到傍晚時分,粗大的水柱連續(xù)噴涌,在彩燈的照射下,絢麗多彩,蔚為壯觀,是五四廣場最為誘人的一處景觀。
青島的導游詞 篇4
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下面小編準備了青島的導游詞,提供給大家參考!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此緣分與各位一同游覽青島的美景。
我是來自中國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這位是今天負責帶大家到達個景點的司機,王師傅。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您有什么問題和要求,都可以盡管的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具有青島象征的棧橋;第二站是有著“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建筑群;最后一站是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
希望本次的青島一日游可以圓滿的結束,為您帶來快樂,在開心之余還可以了解青島感受青島。
【青島概況】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西北連接內陸,背倚奇峰嶗山,環(huán)抱“內海”膠州灣,東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為1471平方公里,青島市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6個區(qū)和即墨、膠州、平度、萊西4個縣級市。截止20xx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71.51萬,其中,市區(qū)人口277.09萬。
青島雖然屬溫帶季風性氣候,但“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卻使青島又具有鮮明的海洋性氣候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7攝氏度,一年中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25.3攝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0.5攝氏度。
青島的歷史既古老又年輕。
為什么說它古老呢?因為早在五六千年前,東夷先生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并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著名方士徐福帶數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此次較早的大規(guī)模航海探險活動,使青島的瑯琊臺稱為中國航海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
說青島的歷史年輕。青島地區(qū)昔稱膠澳。1891年建置青島導游詞大全青島導游詞大全。1897年德國強占,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進行殖民統(tǒng)治。1919年,由于青島主權問題,引發(fā)了著名的“五四運動”。1922年10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膠澳,開為商埠;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為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反動派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改屬山東省省轄市。1981年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被國務院正式批準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今天的青島不僅是山東和沿海地區(qū)最大的對外經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而且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20xx年,青島實現(xiàn)生產總值6615.6億元。青島目前已形成“二、三、一”的產業(yè)發(fā)展格局。在第二產業(yè)中,青島的輕工、紡織、食品、飲料工業(yè)有傳統(tǒng)優(yōu)勢。隨著工業(yè)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青島現(xiàn)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汽車機車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工業(yè)基地,家電、電子、石化等六大產業(yè)集群。
青島工業(yè)積極實施名牌發(fā)展戰(zhàn)略,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海爾、青啤等品牌,無愧于“中國品牌之都”的美譽。
青島依海立市、靠海興市,憑借港口、海洋和旅游構筑了青島三大特色經濟。
青島港由青島老港區(qū)、黃島油港區(qū)、前灣新港區(qū)三大港區(qū)組成。目前,青島港已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50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被國際港航屆譽為“21世紀的希望之港”。20xx年青島港完成港口吞吐量3.5億萬噸;完成集裝箱1201萬標準箱;進口鐵礦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青島市中國海洋科技城,海洋科研力量雄厚。全是擁有25個海洋科研機構和國內著名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云集了全國50%以上的海洋科研專家,是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和技術交流中心。20xx年7月,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落戶青島。
青島旅游經濟發(fā)達,20xx年,青島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003.4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81億元;航空運輸方面,截止20xx年年底,青島擁有國內航線96條,國際航線9條,港澳地區(qū)航線3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1110萬人次。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海上都市,歐亞風情”是對青島城市風格的典型寫照。西部老市區(qū)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輝映出青島獨特的城市風貌;東部新市區(qū),浮山灣畔迅速崛起的高層建筑、20xx年夏季奧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場地——浮山灣大型綜合海上運動中心和長達12.8千米的東海路中華文明雕塑長廊,勾畫出現(xiàn)代海濱都市的壯美。青島的市花是月季和山茶,市樹是雪松。這有天柱山摩崖石刻、即墨古城等10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是中國環(huán)境最好的城市之一。20xx年喜獲“中國城市環(huán)境奧斯卡”之稱的“中國人居環(huán)境獎”第一名,20xx年被評為“中國品牌之都”,20xx年被評為“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
青島有著眾多豐富多彩的節(jié)慶活動。青島啤酒節(jié)、青島海洋節(jié)、青島國際時裝周等有特色的大型節(jié)會,每年都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節(jié)慶會展等商務旅游已成為青島旅游的重要形式青島導游詞大全導游。
現(xiàn)在,這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城市,正敞開溫暖的懷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旅游觀光。有詩云“青山碧海映紅樓,仿佛人在畫中游,天上人間無覓處,島城美景勝瀛洲。”竟日的青島已如此多嬌,明天的青島將更加美好。
青島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游,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于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huán)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么今天,我們帶領大家游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qū)。
好的,各位游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志“棧橋”,
請大家?guī)Ш秒S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xiàn)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臥于碧海銀波。循橋漸入,仿佛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涌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F(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游覽拍照。半個小時后,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xiàn)在我們到達了位于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致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筑,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并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fā)光。傳說,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伙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伙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制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qū)---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這里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八大關風景區(qū)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里的風景區(qū)。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qū)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現(xiàn)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筑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ㄊ瘶菗f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筑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占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后辟為海水浴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后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qū)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青島的導游詞 篇6
小青島又稱琴島,因其形狀像古琴,故名;是位于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qū)青島灣的小型陸連島,面積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距離東側海岸377米(有海堤連接)。是該市的著名景觀之一——“琴嶼飄燈”。
小青島在德國占領時期稱為阿考納島 (Arkona Insel)。在其上建造了一座高15米的八角錐形白色大理石燈塔(即今日的小青島燈塔)。日本占領時期稱為加藤島。1930年代小青島一度辟為公園。1942年,日軍修建寬8米的堤壩與東側陸地相連。1988年,小青島再度辟為公園。
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并于其上首度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島百合。
小青島東部毗鄰魯迅公園,西側不遠處與棧橋回瀾閣相望。
青島的導游詞 篇7
小青島又稱琴島,因其形狀像古琴,故名;是位于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qū)青島灣的小型陸連島,面積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距離東側海岸377米(有海堤連接)。是該市的著名景觀之一——“琴嶼飄燈”。
小青島在德國占領時期稱為阿考納島 (ArkonaInsel)。1920_年在其上建造了一座高15米的八角錐形白色大理石燈塔(即今日的小青島燈塔)。日本占領時期稱為加藤島。1930年代小青島一度辟為公園。1942年,日軍修建寬8米的堤壩與東側陸地相連。1988年,小青島再度辟為公園。
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并于其上首度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島百合。
小青島東部毗鄰魯迅公園,西側不遠處與棧橋回瀾閣相望。
青島的導游詞 篇8
小青島面積只有0.012平方公里,也就是120_平方米,(繞島一周為15分鐘),它與棧橋隔海相望,猶如海上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海拔17米,距海岸720米。
這個小島因山巖聳立,林木疊翠而得名“小青島”。小青島又名“琴島”。據說是人們在此聽到海浪拍擊海灘和礁石的聲音,就好象古琴彈奏出的樂聲而得名島上建有一座八角形白塔,這是1920_年德國人修建的一座燈塔。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構筑起來的。塔高15.5米,在天氣晴朗時,塔燈射程可達12海里。當夜幕降臨時,塔燈忽明忽暗,為過往船舶指引航線。趕海的人們也是漁火點點尋找著大海的賜予。人們稱這里為“琴嶼飄燈”也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
關于小青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會彈琴的仙女愛上了我們青島的一位青年漁夫,就從天上飛下來與他結為了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后,她就坐在島上彈琴傾訴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時用美妙的琴聲為遠去的丈夫導航。后來,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后,非常生氣,就派天兵天將來懲罰琴女,要將她捉回天庭,忠貞不渝的琴女,最終撞死在這座小島上。但是她的琴聲卻時常在小島上縈繞,為漂泊在海上的船只導航。
青島的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嶗山太清宮。來到青島,必游嶗山。嶗山有“山海奇觀”之稱,也有“神仙窟宅,靈異府第”之說。
嶗山的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嶗山又被稱為“近海名山”。
國務院于1987年批準公布嶗山風景名勝區(qū)為首批國家中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在20xx年,嶗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嶗山東南瀕臨黃海,西部與青島市區(qū)毗鄰,北與即墨相連,總面積446平方公里。
嶗山,古代又稱牢山、勞山、二勞山、輔唐山、鰲山,史書各有解釋,說法不一。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所要游覽的是太清宮,它位于嶗山南部,景區(qū)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是國家4A級旅游區(qū)。 嶗山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建于西漢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歷史。
太清宮的創(chuàng)始人是江西的張廉夫,他因做官不順,故棄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廟”。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擴建廟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時期,道士劉若拙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劉若拙武藝高強,宋太祖聽說他修道高深,于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宮中,劉若拙堅決要求回嶗山,宋太祖就敕封他為“華蓋真人”。
由此給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宮,重修太清宮。太清宮是劉若拙的別院。從此,太清宮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太清宮主要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筑,占地近3萬平方米。
大家現(xiàn)在所看到的是太清宮牌坊,高8米,寬16米。牌坊陽面“嶗山太清宮”5個字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閔智亭所題;陰面“閬苑圣德”的意思是指具備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處。
太清宮的正門也稱山門。走進山門,首先看到的是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目的是為了警示眾道士勤修苦練,不可虛度光陰。
往前走,路兩邊的兩座雄偉的建筑是新建成的元辰閣和元君閣。元辰閣正中供奉的斗姆元君,為北斗眾星之母,
道教稱她為“圓明道母天尊”又稱“紫光夫人”。兩邊供奉的是六十元辰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太歲。元君閣供奉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左右是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四位輔神。元君閣兩邊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間的這棵樹叫虎皮松,因其樹皮斑駁如虎皮而得名。
太清宮的第二個正門——儀門。門口兩側各有一石鼓名“抱鼓”,俗稱“門當”,門口上方的木板稱“戶對”。 三官殿的正門兩邊,有兩顆古老高大的銀杏樹,是宋太祖為道士劉若拙敕建道場,修建太清宮時栽種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性別之分,這兩顆銀杏樹都是雄性。
進入三官殿,首先看到的是兩棵耐冬樹,耐冬又叫山茶,花期從每年的12月一直延續(xù)到第二年的5月,長達半年,因其花開時正值隆冬季節(jié),但卻能迎風怒放,所以被稱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島市的市花,右邊的耐冬開的是單瓣紅花,左邊的耐冬,開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樹齡也有400多年了。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們三位祖先堯舜禹。相傳堯敬天愛民,上應天象,風調雨順,被人尊為“天官”。舜在位時,民風高尚,地不生災,被尊為“地官”。大禹繼承父業(yè),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當然被尊為“水官”。三官接到信息就能為病人賜福、赦罪、解厄。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所以后人就將此地稱為“翰林院”,F(xiàn)在是太清宮的課堂。尹琳基在這個院子正廳供奉東漢時期的大經學家鄭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經禪祠”。
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景點,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棵黃楊樹,樹高8米多,它看起來不是太粗,但已經有820xx年樹齡了。黃楊樹最大的特點是生長的非常緩慢,所以木質就特別細膩堅硬,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是黃楊的說法”。
經過黃楊樹,可以看到一顆彎彎曲曲的榆樹,因為它是唐朝道長李哲玄親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稱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榆樹葉上面有一層沙質,摸上去比較粗糙,所以它的學名叫“糙葉樹”,又因為它樹干盤曲,形狀似龍頭,又被稱為“龍頭榆”,F(xiàn)在這棵樹高約19米,樹冠東西長25米多,南北約33米,遮陰面積達一畝多地。
在龍頭榆的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雕刻有“逢仙橋”3個字。相傳,宋代的道長劉若拙,除夕迎神,在這里遇到一位白須飄胸的老翁走上前來與他交談,正想問其姓名,老人卻不見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兩個腳印,于是劉若拙認為自己遇到了仙人。因為在這座橋上曾經與仙人相逢,所以就將此橋稱為“逢仙橋”。
大家過了逢仙橋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為詩刻。
青島的導游詞 篇10
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诒眰鹊那鄭u灣內,因其與黃島遙遙相對,彼黃此青而得名。小青島原是一個獨立的小島,距海岸720米,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海拔17.2米,面積為1.2公頃,綠地面積0.88公頃,綠化率73.3%。
四十年代初東面筑起初具規(guī)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后有人視其形如琴,又名琴島。1898年,德國租占膠州后,在島上建起燈塔。
解放后,該島一直為我海軍快艇支隊沿用,并對燈塔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建,現(xiàn)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國內外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志。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塔上的紅燈與棧橋上的燈光在碧波上浮動,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故“琴嶼飄燈”被譽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被作為青島市的標志之一。
1987年12月31日,島上駐軍遷出,交園林建設。
1988年6月,“小青島公園”建成竣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斑駁秀麗的山巖,蔥翠欲滴的樹木,捧出一座白色的燈塔,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島上還有海韻廳、神怡舫和琴島仙女雕塑,島之南端建飄臺一處,供眺望海景,或觀浪、或垂釣、或漫步曲徑,都會使你流連忘返。
青島的導游詞 篇11
小青島面積只有0.012平方公里,也就是120xx平方米,(繞島一周為15分鐘),它與棧橋隔海相望,猶如海上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海拔17米,距海岸720米。
這個小島因山巖聳立,林木疊翠而得名“小青島”。小青島又名“琴島”。據說是人們在此聽到海浪拍擊海灘和礁石的聲音,就好象古琴彈奏出的樂聲而得名島上建有一座八角形白塔,這是德國人修建的一座燈塔。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構筑起來的。塔高15.5米,在天氣晴朗時,塔燈射程可達12海里。當夜幕降臨時,塔燈忽明忽暗,為過往船舶指引航線。趕海的人們也是漁火點點尋找著大海的賜予。人們稱這里為“琴嶼飄燈”也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
關于小青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會彈琴的仙女愛上了我們青島的一位青年漁夫,就從天上飛下來與他結為了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后,她就坐在島上彈琴傾訴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時用美妙的琴聲為遠去的丈夫導航。后來,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后,非常生氣,就派天兵天將來懲罰琴女,要將她捉回天庭,忠貞不渝的琴女,最終撞死在這座小島上。但是她的琴聲卻時常在小島上縈繞,為漂泊在海上的船只導航。
青島的導游詞 篇12
小青島故稱為“琴島”,是青島灣內的一座小島,青島這個城市的名稱就來源于它。小青島與陸地之間有長長的海堤相接,島上矗立著德國人建于1898年的燈塔,是青島的地標之一。
小青島面積很小,隨便晃晃就能在島上轉一圈把景點都看掉。島上綠樹成蔭,島的四周礁石環(huán)繞,海水清澈、蔚藍,島上常能見到來垂釣的游客。坐在礁石上吹吹海風,赤腳踩踩海水,看看四周青島灣邊林立的高樓和紅頂的小洋房,仿佛置身于海上花園。每當夕陽西下時景色尤其美,陽光把整個海灣都鍍成了金色。
小青島的南側有一尊姿態(tài)優(yōu)美的琴女雕像,雕像周圍是花壇,種植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島的最高處有當年德國人建造的燈塔,整個島的海拔也不高,才17米,走到燈塔腳下不需要爬多少路。燈塔通體潔白,由大理石構筑,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每當夜幕降臨,燈塔與島上的燈光倒映在海面上,像一匹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一大勝景“琴嶼飄燈”,在這里拍攝夜景很不錯。可惜燈塔內部不能進去,只能在外面看看。
島的北側有防波大堤,海上快艇停靠在大堤邊上,可以付費坐快艇從海上欣賞小青島和青島灣的景色。
在小青島可以看到海軍博物館停靠在港灣的軍艦,島東與陸地相連的琴嶼路通向海軍博物館東邊的魯迅公園,島的北側則與棧橋相望。棧橋、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小青島等都與青島火車站離得很近,交通也便利,可以一并游覽。
青島的導游詞 篇13
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诒眰鹊那鄭u灣內,因其與黃島遙遙相對,彼黃此青而得名。小青島原是一個獨立的小島,距海岸720米,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海拔17.2米,面積為1.2公頃,綠地面積0.88公頃,綠化率73.3%。
四十年代初東面筑起初具規(guī)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后有人視其形如琴,又名琴島。1898年,德國租占膠州后,在島上建起燈塔。
解放后,該島一直為我海軍快艇支隊沿用,并對燈塔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建,現(xiàn)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國內外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志。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塔上的紅燈與棧橋上的燈光在碧波上浮動,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故“琴嶼飄燈”被譽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被作為青島市的標志之一。
1987年12月31日,島上駐軍遷出,交園林建設。
1988年6月,“小青島公園”建成竣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斑駁秀麗的山巖,蔥翠欲滴的樹木,捧出一座白色的燈塔,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島上還有海韻廳、神怡舫和琴島仙女雕塑,島之南端建飄臺一處,供眺望海景,或觀浪、或垂釣、或漫步曲徑,都會使你流連忘返。
青島的導游詞 篇14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qū)——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這里樹木成蔭,繁花似錦,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之所以叫八大關,是因為這里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這些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而這里的別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麥式、希臘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各式各樣的建筑會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八大關風景區(qū)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國后的《秘密圖紙》,《苗苗》,《海上風暴》,《第二個春天》|等40多部電影和《13號魔窟》《特快專遞》等20多部電視劇都曾在這里拍攝外景。大家漫步街頭會覺得似曾相識,那一定是聯(lián)想到某一個電影的鏡頭。
八大關風景區(qū)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1932年,據說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羅斯富人在臨海修建這座海濱別墅。它是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也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傳解放前,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明星白光來青島時曾在這里住過。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說: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山東打許多年的仗,終于來到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閱讀青島的歷史,并寫下長詩《初游青島》。而電影《神圣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tǒng)行動》等都在這里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第二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難忘的回憶。
青島的導游詞 篇15
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因其與黃島遙遙相對,彼黃此青而得名。小青島原是一個獨立的小島,距海岸720米,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海拔17.2米,面積為1.2公頃,綠地面積0.88公頃,綠化率73.3%。
四十年代初東面筑起初具規(guī)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后有人視其形如琴,又名琴島。1898年,德國租占膠州后,在島上建起燈塔。
解放后,該島一直為我海軍快艇支隊沿用,并對燈塔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建,現(xiàn)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國內外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志。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塔上的紅燈與棧橋上的燈光在碧波上浮動,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故“琴嶼飄燈”被譽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被作為青島市的標志之一。
1987年12月31日,島上駐軍遷出,交園林建設。
1988年6月,“小青島公園”建成竣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斑駁秀麗的山巖,蔥翠欲滴的樹木,捧出一座白色的燈塔,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島上還有海韻廳、神怡舫和琴島仙女雕塑,島之南端建飄臺一處,供眺望海景,或觀浪、或垂釣、或漫步曲徑,都會使你流連忘返。
青島的導游詞 篇16
小青島故稱為“琴島”,是青島灣內的一座小島,青島這個城市的名稱就來源于它。小青島與陸地之間有長長的海堤相接,島上矗立著德國人建于1898年的燈塔,是青島的地標之一。
小青島面積很小,隨便晃晃就能在島上轉一圈把景點都看掉。島上綠樹成蔭,島的四周礁石環(huán)繞,海水清澈、蔚藍,島上常能見到來垂釣的游客。坐在礁石上吹吹海風,赤腳踩踩海水,看看四周青島灣邊林立的高樓和紅頂的小洋房,仿佛置身于海上花園。每當夕陽西下時景色尤其美,陽光把整個海灣都鍍成了金色。
小青島的南側有一尊姿態(tài)優(yōu)美的琴女雕像,雕像周圍是花壇,種植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島的最高處有當年德國人建造的燈塔,整個島的海拔也不高,才17米,走到燈塔腳下不需要爬多少路。燈塔通體潔白,由大理石構筑,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每當夜幕降臨,燈塔與島上的燈光倒映在海面上,像一匹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一大勝景“琴嶼飄燈”,在這里拍攝夜景很不錯?上羲䞍炔坎荒苓M去,只能在外面看看。
島的北側有防波大堤,海上快艇?吭诖蟮踢吷,可以付費坐快艇從海上欣賞小青島和青島灣的景色。
在小青島可以看到海軍博物館停靠在港灣的軍艦,島東與陸地相連的琴嶼路通向海軍博物館東邊的魯迅公園,島的北側則與棧橋相望。棧橋、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小青島等都與青島火車站離得很近,交通也便利,可以一并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