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精選3篇)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是導游,我叫吳雯欣,你們可以叫我吳導游。接下來我帶你們來參觀頤和園。這里以前還是皇帝住在的呢!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請扔到相應的地方。
頤和園有看也看不完是畫。有著名的長廊,一眼望不到頭。有一座八角寶塔的三屋建筑。還有有十七孔的橋叫十七孔橋。
現在大家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了大殿,就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長廊了。看,頤和園的柱子是綠的,欄桿是紅的。看起來多么順眼登上萬。你看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一起壽山,大家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有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我們向前望。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又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碧玉。
我們一起坐著游船和畫舫去游覽昆明湖吧!瞧,坐著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要是我們沒有過了十七孔橋,都不知道船在移動呢!
我們的旅游到此景色結束。祝愿大家旅途愉快!如果還想去看西安的秦兵馬俑,一定要找我哦!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2
在玉瀾堂的后邊就是宜蕓館,宜蕓是適于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后,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后,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蕓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里的主要建筑,在乾隆年間,這里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里,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里。
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樂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鐘,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托說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后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熏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03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臺面,桌子里邊還鑲嵌著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臺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小學生的頤和園導游詞 篇3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頤和園。希望我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讓我們一起共同度過這一段美好的時光。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林園,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我們所在頤和園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監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載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哪一種花又開了。
下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在這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去島上去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沒有兩只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