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精選17篇)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
故宮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00年的歷史。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筑布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文華殿和武英殿分立兩側。內廷是皇上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嬪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宮共有9000多間宮殿,雕梁畫棟,殿宇輝煌,極盡華麗威嚴。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筑大師和能工巧匠非凡技術和豐富相象力的結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鍍金的,上有金龍盤繞。透過欄桿往大殿里瞧,你們會瞧見大殿里金碧輝煌。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麗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讓你們驚嘆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騰云駕霧的飛龍。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現在我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文物時,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損壞,大家可以用照相機照下自己喜歡的部分。還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別帶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別留下。
我們該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歡北京,有機會再來北京參觀其它20處文化遺產。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姓戴,你們可以叫我戴導,今天我們游覽的地方——麗江古城。
大家跟我來。這里就是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具有自然與人文雙重魅力被人們稱為忘卻時光之地,又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城墻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云貴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我們現在來到了虎跳峽。
這有一個傳說。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愛發怒,二姐瀾滄江愛著急,三妹金沙江嫻靜。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約兩個姐姐往南逃去。來到麗江石鼓鎮,兩個姐姐執意繼續南游,金沙江卻立志去太陽升起的東方,就告別姐姐,轉身向東去,于是形成了“長江第一灣”。父母派玉龍、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兩兄弟來到麗江白沙,面對面坐著擋住去東方的路。兩人跑累了,約定輪流守候,誰放走姐妹就按家法問斬。輪到哈巴守候的時候,玉龍睡著了。金沙江見狀,就放輕腳步,唱起優美的催眠歌。她一連唱了十八支,哈巴聽著也睡著了。金沙江乘機從他們的腳掌間溜了過去。玉龍醒來,見金沙江早跑到東方去了,而哈巴還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頭,轉過背痛哭。兩兄弟從此化成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頭變成一塊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峽,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變成了虎跳峽的十八灘。
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象,說也說不盡。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請大家多多關照,大家都可以叫我林哥。俗話說得好:不登長城非好漢。今兒就讓我們做一回好漢。”
大家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神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化為我們今天的萬里長城,守護著這片好江山。它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一共有一萬三千多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戰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響應。我們要是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不要瞧不起這些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
萬里長城還有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條神龍來到這里,被這片美景所吸引了,就在這住下了。又過了許多年,神龍死了,它的身體化為一股金煙,鉆進了地下。過了幾天,海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海浪,巨大的海浪正要把這些山脈弄成平地的時候,突然,埋葬神龍的地方出現了一股金煙,這股金煙又凝結成神龍,神龍向巨浪飛去。漸漸地,巨浪消失了,神龍也消失了,當地人民為了報達神龍,就建立了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好了!我也不多說了,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真正做一回好漢,咱們走。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天壇是明朝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壇有外壇墻和內壇墻,北圓南方,寓意天圓地方。乾隆年間,將大祀殿改為現在祈年殿,將屋頂改為藍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聯軍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還有很多健身的人們。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線路開始游覽。
現在我們是沿著天壇建筑的中軸線在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壇有兩道圍護墻,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墻都有四組門,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來到圜丘壇下,我們馬上就要開始登壇了,不過要請您留心數一數,每一層壇面有多少臺階。到了最高層,大家都會發現,壇上所有的階數,都是九或九的倍數。這些難道都是巧合么?當然不是,因為古人認為九的極陽數。所以工匠們變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壇的“崇高”之意。
謝謝你們來北京天壇,歡迎下次再來啦!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這個聞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會帶大家游覽三個景點,柳浪聞鶯,長橋公園和花港觀魚。
現在,我們的大巴車行駛在南山路上,第一站是柳浪聞鶯。為什么要叫它柳浪聞鶯呢?等到了景點,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你瞧,這里是柳浪聞鶯,岸兩邊種滿了楊柳,一陣風吹過,那些楊柳像一位位舞蹈家翩翩起舞,非常美麗。你們聽,“嘰嘰喳喳”的聲音,是小鳥歡樂的樂曲,它們就像柳姑娘的樂師,為楊柳伴奏。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只要在這湖岸邊走一走,一定會陶醉其中。
現在讓我們繼續往南走,來到的是長橋公園。它雖名為長橋,實際上它的橋并不長。長橋公園里的小橋流水分外幽靜。如果你想遠離城市的喧鬧,聽著鳥兒的叫聲,聞著桂花的香味,十分愜意。現在讓我們休息一下,大家可以拍拍照片,但是千萬不可以掉隊哦!
我們現在離開了長橋,繼續向前進,來到了著名的花港觀魚。現在正是金秋時節,也是菊花開放的時候,走進公園,大家可以盡情觀賞,可是千萬不要踩壞了花草。花港觀魚不光只有花兒美,魚兒更美,還可以去那邊買一些魚飼料喂喂這些可愛的魚。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三點準時在大門口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
很高興大家都能準時回到這里集合,我們今天的游覽已經結束,西湖的美景多得數不過去,歡迎你們再來游玩。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6
東澳島在香洲東南部,距離香洲30公里,萬山群島中部,全島面積4.663平方公里。東澳島分南北兩部分。沿岸多為危崖岸。山坡上巨石林立,環島近岸90米內多礁石。島上設有水產站、供銷所、儲蓄所、學校、衛生所、簡易公路。島上氣候宜人,古樹參天,漁村悠悠,炊煙裊裊。享有“鉆石沙灘”的美譽,這是在珠海市區或附近海島難得一見的沙灘。
東澳島位于萬山群島中部,面積4.62平方公里,東澳島四周海域水質清澈,毫無污染。沖浪,潛水,風帆等是這里的主要旅游項目。島上有住宿服務,海鮮更是這里的最佳美食。島的東部有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古堡銃城,密林中隱著“萬海平波”等石刻,中部有漢白玉送子觀音像及送子仙泉;南部有水清沙幼的南沙灘;沿通天古道直上斧擔山頂,可觀日月海,相映生輝。
在萬山群島眾多島嶼中,東澳島最迷人。正在建設中的東澳島林木蔥郁,有的地方古樹參天。踏上東澳,蔚藍色的海水,綠色的山野,裊裊的漁村炊煙,岸邊停泊的艘艘的漁船、舢板,使你頓有走進世外桃源的感覺,拋卻久居都市的喧囂與煩擾。
在東澳島,最吸引的要數沙灘。東澳島有南沙灣、大竹灣、小竹灣三個沙灘,尤以南沙灣為好,享有"鉆石沙灘"美譽。這是在珠海市區或附近海島難得一見的沙灘。沙質潔白細膩,海水清澈見底,沙灘平緩寬闊,海浪多而不大。不愧為沖浪、海浴的好去處。
據介紹,東澳島在明清時期曾是萬山群島中最為繁華的海島。島上有3000多居民,農、牧、漁、商各業兼有,只是由于戰亂頻頻,人口內遷,才逐漸失去往日的光彩,現在島上還留有明末守島軍民抵御外侮而構筑的鐵城、烽火臺等,此外,還有日軍侵華時日軍飛機場舊址等及一些廢棄的軍事坑道等。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7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向海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向海之旅就有我為大家做向導。那么我就長話短說,下面為大家介紹向海......
向海地處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分關注的“自然保留地”。
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地貌以沙化和鹽漬化的平原為主,區內多固定沙丘,沼澤濕地和湖泊分布其間: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黃榆,是世界罕見的生態景觀;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蒲草葦蕩,是向海的獨特景觀;三萬多公頃濕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環保組織定為A級濕地,是中國六大濕地之首。
向海水草豐美,是鳥類的樂園。據專家近幾年觀察,已發現293種。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禿鷲、隼、鶚等20余種。還有天鵝、大鴇、灰雁、白額雁和世界瀕危物種一類保護鳥類白鸛等。向海的鶴最為有名。全世界有鶴類14種,向海占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鶴、灰鶴、白頭鶴、衰羽鶴、白枕鶴。由于向海鶴的種類多,種群大,有“鶴鄉”之美譽。
此外,向海還有狍子、黃羊、蒙古兔、狼等37種獸類;青魚、草魚、鯉魚、鰲花等19種魚類和林蛙、白條飾蛇等14種兩棲爬行動物。
那么向海的歷史沿革是, 向海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81年,是經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第27號文批準建立的,為白城專署直屬林業事業單位,后委托通榆縣人民政府代管。1986年7月,國務院第75號文批準向海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為省林業主管部門和縣政府雙重領導。1983年至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和吉林省林業廳投資在保護區進行了一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60萬元。在林業主管部門和省、市、縣各級領導及國內外自然機構的關心和支持下,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全體員工,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成績。1992年加入"世界濕地公約組織",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中"國際重要濕名錄",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第五屆意大利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節上,反映向海保護區的專題片《家在向海》奪得了評委會主席特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代表資格獎,吉林電視臺導演程捷被評為特別女性獎。1992年,李鵬帶著唯一的一部專題片《家在向海》參加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保大會,把向海介紹給了世界。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今天我將帶你們參觀敦煌莫高窟。
歡迎大家來這里參觀,你們需要注意的是:一、不準刻字,二、不準拍照,三、不準隨地亂扔垃圾。
你們看,那就是我們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傳說它是一位名叫樂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歷史了。在公元366年,樂尊東行至此,在一天傍晚,樂尊從三危山望向對面的鳴沙山,看到鳴沙山金光萬丈,便覺得這是佛祖給他的暗示,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于是他在這里鑿出了第一口洞窟,從此苦心修行。后來經過歷朝歷代的擴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紅色九層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彌勒佛像又稱“北大像”,佛像高達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彌勒佛像,也是中國僅次于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們看,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雖然敦煌莫高窟被稱為千佛洞,但其實它只有492個洞。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經洞,它是在1920_年由一個叫王圓箓的道士發現的。可是后來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來到了莫高窟,連騙帶搶奪走了許多經書,至今還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
你們看,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畫——第257窟的《九色鹿》。關于九色鹿,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從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個人,九色鹿告訴他說:“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訴其他人。”那人答應了,可他不守諾言,還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訴了國王,國王帶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來從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實情。那人最終遭到了報應,身上長滿了毒瘡,痛苦地死去了。其實九色鹿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前世,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畫。像這樣的佛教故事畫,莫高窟還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眼睛微閉,好像進入了夢鄉。
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的驕傲。
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9
鹿回頭山頂公園,位于三亞市區南邊3公里處的三面環海的海邊小山,主峰海拔275.1米。這里山岬角與海浪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為壯觀。
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頭因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而得名。"鹿回頭"也因此名揚于世。現在,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并根據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石雕像。三亞市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鹿城"。這里山岬角與海浪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為壯觀。
鹿回頭公園曲徑通幽,順著山勢建有哈雷慧星觀測站、白色的聽潮亭、紅色的觀海乾、情人島,此外還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龜鱉天堂、游魚仙池等景點供觀賞,使游人樂而忘歸。鹿回頭山上鮮花四季盛開,姹紫嫣紅,異彩紛呈,更可喜的是,還可以品嘗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紅椰子。
鹿回頭山腳下。在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讕的鸚鵡魚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怪狀的寄蟹、其貌不揚的海參、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亞魚,此外還有海鐵樹、海柳、珊瑚樹、海葵、雞毛草、軟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觀賞物,絢麗多姿,令人神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殘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貴的鹿茸,強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獵時,看見了一只美麗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緊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對花鹿窮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對煙波浩翰的南海,前無去路。此時,青年獵手正欲搭箭射獵,花鹿突然回頭含情凝望,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向他走來,于是他們結為夫妻。鹿姑娘請來了一幫鹿兄弟,打敗了峒主,他們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織,經過子孫繁衍,便把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麗的莊園。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0
山谷景區位于重慶市萬盛區黑山鎮境內,距萬盛城區20公里,距離重慶主城區110公里。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的、原始生態保護最為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黑山谷風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竹海、飛瀑、碧水、溶洞、仿古棧道、浮橋、云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
從景區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有平緩地,上面是森林和山地,呈階梯狀地形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以下河段寬度一般約20米,有的河段僅幾米,其中,魚跳峽、野豬峽、猴跳峽,最寬不足10米,最窄處僅兩米,采取浮橋、吊橋方式通行,極負挑戰性。黑山谷頂底高度在400-600米之間,河谷兩岸谷坡陡直,坡度一般在70-80度,部分坡岸直立在90度以上,高在1200米左右,其形象奇妙無比。
漫步景區,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九曲畫屏、白玉觀音、石劍峰,石皇傘、隱佛崖、駱駝西行、黑猴迎賓、飛云瀑、神龍瀑等數十個迷人的景點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黑山谷風景區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而各顯奇妙佳景。春天,高山杜鵑、野生大茶花、珙桐花競相綻放,百鳥爭鳴,使景區充滿無限生機,如詩如畫,是回歸自然,探奇攬勝的良好去處;夏天,萬山疊翠,山靜水幽,是遠離喧囂,休閑避暑的勝地;秋天,這里山色如黛,層林盡染;冬天,云霧迷漫,素湍綠潭,一如嫻靜羞澀的神女。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1
長隆水上樂園在20_年整個夏季的火爆仍然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從20_年5月中開園到10月中休業,長隆水上樂園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接待了超過140萬游客,其中有7成的游客是帶小朋友的家庭游客。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世界一流的水上游樂產品和服務,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可以體驗到屬于他們自己的親水樂趣,長隆水上樂園開始了全新的升級改造工程。整個長隆水上樂園面積比去年擴大了一倍,總面積將超過40萬平方米,升級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游樂項目最多的水上樂園。
為了讓游客更加舒適和方便,長隆水上樂園對于園區的硬件服務設施進行了擴容和提升。經過改造的正門入口和游客服務區域將達到1萬平方米。為了更多游客能夠方面的更衣和淋浴,將新修一棟2層樓的游客服務區。其中的儲物柜區域擁有11000個儲物柜,是去年數量的三倍。在更衣淋浴區還有眾多新修的5A級標準的淋浴間。在整個更衣區域內還配備了投幣式的吹風筒,和免費的衣物烘干機。針對團隊游客,新建的東門團隊服務區將全部用于團隊接待,以緩解高峰期人流的壓力。整個游客服務區在比去年增大了5倍的面積和新增了眾多的硬件設施后,全新的游客接待區將可以完全滿足高峰時期所有游客的衣物儲存、更衣和其他需求。
為了確保長隆水上樂園的世界級水準,大型先進設備的引進也是不可缺少的。今年新引進的“巨獸碗”是由設計“大喇叭”的世界知名加拿大水上設備設計公司PROSLIDE設計提供的,該設備得到了20_年金票獎“最佳新水上游樂設備”獎。“巨獸碗”將會讓你體驗到完全不同于其他設備的全新滑行體驗。其他的游客還可以站在設備旁邊8米高的觀景臺上,看到整個滑行過程。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2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立于1920_年,現為國家“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同時也是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在20_年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大陸第五名),國際聲譽和影響明顯擴大。學校的一批學科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有更大的影響,中山大學在15個學科領域的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全球前1%,僅次于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并列國內高校第2位。這15個學科領域分別是化學、臨床醫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與行為科學、數學、微生物學、農業科學和社會科學總論。ESI數據庫共22個學科領域,15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已超過ESI數據庫學科領域三分之二。論文總影響力(總被引次數)達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處于前0.08%的位置;十年間我校ESI論文的篇平均被引次數為7.65,在國內高校排第4。
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于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
1920_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地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并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學校于1920_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3
萬里長城——嘉峪關:“萬里長城——嘉峪關”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長城沿線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為壯觀的古代軍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
古老長城的豐姿:登上雄偉的嘉峪關,領略古老長城的豐姿,感受“天下第一雄關”的雄、壯、奇、美。關上,光化樓、柔遠樓、嘉峪關樓,三樓聳峙,雄偉壯觀;關內,游擊府肅穆典雅,陳列栩栩如生,文昌閣、戲臺、關帝廟雕梁畫棟,飛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關外,瀚海空寂,長風獵獵,千年古道清晰可辨;關下,九眼神泉,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極目遠望,西面是廣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連雪山,東面是優美靚麗的嘉峪關市區。
雄壯非凡:廣闊的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墻與山相連。巍峨朱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登城樓遠望,萬里長城似龍游于戈壁灘瀚海間,天晴之日,或可見海市蜃樓。城下戈壁灘上駱駝隊的渾厚的悠揚的鈴聲,使人想起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令人神馳!清代林則徐因禁煙獲罪,被貶新疆,路經嘉峪關,見這關如此雄偉,有詩贊道:“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極言這關的威嚴和雄偉壯麗。又云:“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指出這關真乃“雄關”。
古稱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筑,它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長城就是從這里起步,宛若巨龍,穿戈壁過沙漠,翻山越嶺,蜿蜒東行直達遼東。長城第一墩北距關城7.5公里,墩臺矗立于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
明代,嘉峪關管轄著“腹里、沿邊、境外墩臺三十九座”。關內墩臺林立,縱橫交織,相互了望,互通情報。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臺,擔負著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信息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長城第一墩是嘉峪關軍事防務的重要據點,這里曾經伴隨著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演繹過許多神奇的故事,詩曰:長城第一墩“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斗,旌旗旭日舞鵬鯤”。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致壯觀,極目南眺,山峰終年潔白,襯映著藍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畫。景區面積3.22平方公里,包括長城第一墩、觀景平臺、地下谷服務區、討賴河滑索、天險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群等游覽區。
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筑,此段長城從關城東閘門邊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長7.5公里。山上長城750米,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
懸壁長城景區內長城蜿蜒于黑山之巔,陡峭險峻,委曲回旋。張騫、霍去病、玄奘、馬可·波羅這些或是和平使者,或是開疆拓野的將軍,都曾在這里駐足。刻鑿于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書“巖畫”是人類文明的印跡,蘊含的是一種永恒的古老與神奇。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山旅游。我是大家的導游小張。
大家一定聽說過黃山吧?黃山美景聞名中外,這里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更令人難忘。
你們看,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愛的大松鼠”。它正伏在山巔,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天都峰,好像在說:“看我的,我準能跳過這座山谷,蹦上天都峰。我厲害吧?”啊!怪不得叫“松鼠跳天都”呢!
那“提琴石”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架小提琴,落在一塊大石頭上。
“仙人曬靴”也很有意思!遠遠望去,半山腰中有一塊奇特的石頭,很像一只倒立的高幫靴,人們就叫它“仙人曬靴”了。
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會看見遠處的山頂上,有幾塊美麗的巨石排成一排,正向遠方跋涉。那就是“唐僧師徒”正往西天取經呢!
希望各位游客這次玩得愉快!黃山永遠恭候各位再次光臨。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仙景臺,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仙景臺!
仙景臺位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部和龍市境內,距延吉市100公里,風景區面積499平方公里。海拔920米高的主峰,由于多組裂隙和球狀風化塑造了非常奇特的花崗巖地貌景觀。
奇峰有三兄峰,高麗峰,駱駝峰,金龜峰等,奇巖有象鼻巖蘑菇巖。神仙宮,一線天,扇子巖,以及新生代多期噴發的玄武巖熔流狀,彩柱狀,拱棚狀,長壽洞。財神洞等,奇水有圖們江上游146公里中朝過境界河,圖們江源頭和園地;奇松有仙麗松,甲麗松,盤龍松,弓龍松,臥樹包石的等林海景觀。此外還有金達菜花野菊共,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唐朝時期渤海過第三代文王大欽茂游渡舊址,七星寺遺址及圖們講上游南坪口岸,朝鮮茂山鋼城市容,崇善口岸等300多處景觀,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仙人巖是經過數千年的風雨、陽光的理化作用和花崗巖自身的裂隙、層狀風化雕塑形成的造型完美、形象逼真的仙人側臉輪廓,因而得名為仙人巖。仙人巖的形成意味著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天然雕塑才能。
仙耳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雕塑工藝奇觀。傳說中遠古時期仙景臺住著天王委派的白發蒼蒼的神仙老翁,叫天福。他在仙景臺盡情游覽,享受著人間朝仙拜佛的樂趣,陶醉在人間美滿幸福的歡笑聲時,接到 “天王圣旨”,它不敢違抗天王的圣旨,要離開人間天堂之時,把自己的耳朵留在千姿巖11米高的絕壁上,以表達仙景臺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和美好的故鄉之戀。
仙景臺群峰雄偉壯觀,直插云霄,千姿百態,橫看成嶺側成峰,奇秀壯觀,自古就有“天下第一仙景”之稱,已成為國內外游客的旅游勝地。
20_年5月,吉林省仙景臺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6
瓊州自古多勝景,聞名中外的海南島宛如一塊晶瑩碧綠的翡翠鑲嵌在蔚藍的南海之上。海南島以其天獨厚的熱帶海濱風光,被命名為“國際旅游島。”
海南島的物產豐富,這里盛產熱帶水果。有圓圓的大西瓜、美味的香蕉、可口的菠蘿……。海南的特產是椰子,椰果的汁水是最好的飲料,在炎熱如火的夏季,喝一杯新鮮的椰汁,那滋味可別提有多好了。甘甜甘甜的。椰汁能解喝,而椰殼的作用也不小,舉世聞名的工藝品“海南椰雕”就是由椰子殼做成的。椰子殼還可以做杯子等日用品。椰肉可做糖和點心,椰子糖可好吃,比巧克力還甜呢。椰子根還能做藥材呢。在遼闊的大海,魚、蝦等海洋生物不計其數
海南島不僅物產豐富,而且景色優美。天涯海色,海水藍藍的。天是一片藍玉,海是一塊翡翠,遠看,藍玉與翡翠合為一體,蔚為壯觀。在美國有個“阿羅哈”熱帶雨林景區,中國的海南島也有個“呀諾達”熱帶雨林。古樹參天,千年古樹如同一把大傘摭風擋雨。百年古樹如同衛士保衛的熱帶雨林。一陣風吹來,讓你感到綠樹的美。
海南島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啊!
關于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篇1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荊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東望省會武漢、西接長江三峽,南與湖南常德、岳陽、益陽交界、北與荊門毗鄰。轄荊州、沙市兩個區和公安、監利、江陵三個縣及松滋、洪湖、石首三個市。總國土面積483平方公里,總人口630萬。
荊州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經形成,它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定下來的九州之一,因為它管轄范圍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兩廣邊界和河南南陽盆地,而且靠的是湖北省南漳縣西邊的荊山山脈,當時古人按照依山傍水定地名的慣例定它為荊州。這個城市的特點就是一城二名,既叫荊州城,又叫江陵城,江陵城的來歷是兩千六百多年以前成立了江陵縣,江陵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遠處無高山,近處皆陵埠,也就是遠處沒有高山,近處都是丘陵和水的意思。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句,說的就是這個城市。
現在咱們所在的位置是荊州市的沙市區,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沒有來過我們沙市的呢?沙市原先是個輕工業城市,特別是紡織業比較發達,而且還有幾個比較有名的企業,比如說活力28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另外呢,沙市最早的時候也不叫沙市,叫沙石,可能是因為原來這里石頭比較多的原因吧。原來它是長江上比較熱鬧的一個碼頭,早在1895年,清政府跟英國簽定的(馬關條約)里面有一條就是在長江上開辟五個通商口岸,那么沙市就是這五個通商口岸中的其中之一。
荊州市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中外聞名的三國古戰場,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地處長江三峽旅游線、古三國旅游線、楚文化旅游線上,人文景觀很多,歷史遺跡遍布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雞公山遺址、楚紀南城、八嶺山古墓群、荊州古城墻、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市9(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余處。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蜀、吳為奪取荊州,不是留下了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許多動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址。主要有江陵的關公點將臺、馬跑泉,洪湖的曹操灣、烏林寨,監利的子龍崗、華容道,石首的繡林鎮、劉郎浦,公安的孫夫人城等。荊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墻,歷經1800多年,古貌猶存。現存城規模之大保存之好,為我過南方所僅有,在全國也為數不多。城內有建于唐代的開元觀、玄妙觀,建于明代的太暉觀,建于清代的文廟、關廟和鐵女寺。據考古發現、,荊州早在五千年前就是原始人類生存的地區,城北的雞公山就是五萬年至二十萬年前的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五、六千年前,人類在荊州大地上創造了燦爛的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戰過時代,青銅器冶煉技術,煅鑄鐵技術,絲織刺繡技術和漆器工藝技術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老莊哲學、楚辭文學和音樂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紀南城及其周圍,有楚城遺址5座,楚文化遺址83處,大型古墓800多處,其中包括18個楚王的葬墓。三國時期,諸葛亮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過也。魏、蜀、吳三國的眾多政治家、軍事家圍繞荊州斗智斗勇,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和許多三國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