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自我鑒定(通用3篇)
大學生寒假自我鑒定 篇1
為期兩天的“20xx年寒假社會實踐總結評選答辯會”在學術交流中心西湖廳圓滿結束。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及校團委等職能部門的老師及各院系分團委老師擔任了為期兩天共三場的答辯會評委。答辯會共分實踐標兵、實踐優秀組織獎及實踐優秀項目三場,共有來自各個院系的18名學子,7位院系分團委書記及來自各個院系組織的11支優秀項目團隊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答辯會。
在24日上午的寒假社會實踐標兵答辯中,來自各系的18名優秀學子通過PPT展示和演講的方式展示了他們與眾不同的寒假社會實踐經歷!皭坌男∨帧瘪樔菏镌诤倥惆榇髣e山區孩子們一起過小年,對留守兒童逐個家訪;外國語學院13級的易藝虹同學參與了廣東省吳川市共青團委員會、交通運輸局和交警大隊聯合舉辦以“關愛生命、維護權益,拒絕乘坐非法運營車輛”為主題的宣傳志愿活動;來自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梅凱星同學通過調查走訪提出了“寺廟養老”這一新型的養老模式;藝術系的12級的王同堂現場向各位評委展示了自己的室內設計作品;建筑學院的游璐同學分享了她送給同學的剪紙作品,惟妙惟肖的剪紙藝術研究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寒假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答辯在25日上午開展,七個參評院(系)分團委分別就各院(系)寒假社會實踐的組織實施情況、成果進行了總結展示。
25日上午的優秀項目團隊答辯中,第一支分享的團隊是校青協的微愛服務隊,PPT上放映著一張張流浪兒童純真的笑臉,微愛服務隊的代表徐樸說:“現在好多小朋友比剛到救助站時多活潑了,也會與人交流了,更開心的是他們已經真正的拿我當哥哥了。我的眼睛酸酸的,這里的孩子與我們小的時候沒有什么兩樣,純真可愛,可是命運有些時候就是不公平的,在本應享受父愛母愛的時候流浪街頭,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原來,今年3月3日徐樸和他的志愿團隊來到武漢市流浪兒童救助站,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他們給這里的流浪兒童送去溫暖,帶來希望。還有來自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12級生工、生技的三個班級,在寒假期間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利用自己所學的食用菌栽培技術種出各色食用菌作為禮物送給家長,他們別出心裁的禮物博得了一片贊賞。園林系到維爾福實習的團隊則是展示了實習的經歷,在克服了剛開始的不適應后學習到各種關于蘭花的專業知識。
答辯會最后,校團委書記姚賢民對今年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參加此次答辯會的同學都是在寒假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典型,在學生中發揮著示范引領的作用。在為期不長的一個月里融入社會深入基層,充實了寒假生活也鍛煉了自我。各分團委也在這次寒假社會實踐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后期校團委將會統一對獲獎的集體和個人進行統一表彰。
大學生寒假自我鑒定 篇2
回顧半個學期,經歷了很多,已收獲了很多,對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入學到現在的這段時間,是我經歷最豐富的。大一的這半學期,突然覺得自己對生活認識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同時,也讓我對大學的生活思考更清晰,對大學的信念更堅定。
在本學期的學習中還存在有一些問題,成績較一般。對課程的認識度不夠重。特別像計算機。工程制圖這些課,開始沒當回事,上課有的時候聽有的時候沒聽,課后沒時間也沒找空閑時間來補,,聽完了沒復習,作業有的做了,有的沒做,以至于到期末都忘了。雖然這些課臨時抱佛腳也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復習起來有壓力,比較累,不如平時多看一些,多聽一下。
對這些課上課聽,下課看,效果會很好。思修,歷史這些課,雖是開卷,但也不容易考好,對我來說,思修是所有課程中成績最低的,原因就是沒看書,找都不知上那找,所以我覺得讀懂看通很重要。在時間分配方面,自習的大部分時間一般都在學習英語和數學,而數學占用的時間比英語還多,時間分配出現嚴重失衡。然而英語的學習不像高中時那樣,老師把全部課程從頭到尾全部講一遍,單詞全部背下來,現在不一樣,英語只學一部分單元,單詞也不是全講,正如老師講的那樣,如果僅靠上課學的,背的單詞,根本不可能把英語學好,所以在英語方面還應該下工夫。學習方法還受高中的影響,我認為高中的學習習慣是好的,但方法一定要改,就是思考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更多的是,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
在這半個學期中,數學大部分可都是一預習,聽課,復習走過來的,同時也認識到了預習的重要性,不僅在上課時候自己有聽的重點,而且對自己預習不懂的問題,也就是難題也能長久的記憶,其實大學的課程在緊,再多,也沒法和高中的比。所以這就面臨一個課余時間問題,我發現身邊有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去上網吧,我覺得我沒有因為學生會的工作而影響學習,不是因為我把時間分得很清,上課就是上課,自習就是自習,,而是我很重視課余時間,只不過是把別人上網,玩兒的時間用在了對學生會的工作上,用在了做作業上,根據課程表安排好一天時間,感覺充實。
如果單從考試來看,大學的考試和高中的最不同了。首先他的時間很充裕,間隔時間可以復習,其次是老師劃重點。有了范圍后,考試前段時間的復習要有步驟和計劃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僅靠老師畫的重點,自己平時不學,這也不可能及格,也不是所有的都畫重點。
自己感覺應找一個自習教室,因為在宿舍和自習教室學習感覺是不一樣,效率也不一樣,進入自習室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無論經歷過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給自己立了一些目標,因為在每段時間里完成不同的任務,這樣也既不感覺到累,也不感到復雜。大一下學期,英語四級考試,爭取一次性通過。大二上學期——通過江蘇省計算機二級考試(和學位證掛鉤),大二下學期學好專業課,因為聽學長們說,大部分工科專業在這學期功課最緊,因此在學習上不能有半點松懈。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公司里實習,據說有的公司找在讀大學生作為暑假實習生,公司的實習讓我們讓我們有機會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并學得各方面的經驗,這在以后找工作的時候會起到作用,大三上學期決定考研的學校,報考研輔導班。大四上學期考研報名。
大學是自由的天堂,在這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此我們應該抓住每次機會。目標的實現需要奮斗,上半學期就是對大學生活的認識和調整過程,在不斷積累經驗和對大學學習生活充分體驗中,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去接受更多的考驗,去迎接一個又一個成功。
大學生寒假自我鑒定 篇3
寒假即將結束,乘著還有幾天的時間,自己來個寒假總結!
放假前,雄心壯志地規劃著自己的假期生活:白天打工,晚上學習。在第一范文網上注冊了個號,投了幾個簡歷,沒想到竟然也有兩家公司主動聯系了我。第一家是一個銷售公司,主要是電話營銷的。本來約好星期五下午兩點去面試,但由于百度了一下那公司,實在名聲實在太爛。加上老爸也覺得那種公司沒什么“內涵”,最后還是沒去。第二個電話是家教公司的,本來還蠻中意的,可是由于考試原因沒有去,雖然已經在電話里和他們講得很清楚第七周要上課;雖然他們也說等下一批面試時會通知,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了。
接著就放假了,去了蘇寧電器和某網吧,結果還是那樣,就不在復述。哎!但現在看來,其實客觀原因還是在于我。我不想做的最大原因是我痛恨廉價勞動力!網吧開價是1000元,時間另行安排(估計12小時吧)。這年頭,沒一身本領在中國只能從廉價勞動力當起。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也反映出了我的問題:一遇到一點小小挫折,就縮頭了,心里也只會找個借口。借用寒假里看的一部日劇《圈套》中上田教授的一句話:whynotdoyourbest!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盡全力而已!
所以,寒假還是老老實實在家里學編程吧,畢竟C++剛剛起步,F在我除了“多態性和虛函數”、“重載運算符”、“輸入輸出流”這幾章沒學,其它基本都搞定了,剩下的就是運用語法,掌握思想了。C++語法確實很多。此外,每天上機做幾道學校判題系統的題目,自己做了幾個小小的項目,實在很小!
再談談對編程的一點體會:
1、程序=算法+數據結構。對于這個公式,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編一個程序的時候,每當我卡住時,無非兩種原因,要么我知道如何解決此問題,但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翻譯成編程語言;要么我不知道用何種方法解決問題。我遇到的這兩個坎,就分別對應著算法和數據結構。當然,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2、編譯時沒問題,運行結果卻不如人意。編譯器只能解決語法錯誤(硬傷),當達到一定境界時,這種低級錯誤就不會常常發生,這個時候的錯誤就是軟傷了。有時候調試了好幾次,改了幾十次代碼后,運行結果仍然偏差很大,這個時候真TMD崩潰。記得最長的一次,連續3小時盯著屏幕改代碼調試!這就是所謂的編程的枯燥吧。需要耐心,很高興的發現自己會執著地繼續下去。
3、切勿浮躁,這里不再多廢話了。反正就是那回事,什么流行語言、什么錢途、什么速成,每天埋頭學習就是了。不學一種語言,怎么知道它的優劣?精通一門語言起碼要7、8年,我就已經想好了,大學四年,我只學一門C++。
因為學了編程,我也順帶養成了幾個好習慣:
1、開始每天在outlook上查收電子郵件,不懂的問題通過郵件問老師或高手,而不是QQ。
2、每當被問題卡得太久事,就C++吧、或cpp樂園上發帖求助。
今后的C++學習之路我大致也有了個框架了。C++primer——STL——MFC。但愿能在今年內把這三部曲都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