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范文(精選4篇)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范文 篇1
研究目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現在的孩子們可謂是不愁吃不愁穿。可現實生活中的好多孩子們也不乏長得弱不禁風,一說到吃飯就害怕的“豆芽菜”,也不乏飲食無節制,以致長成肉嘟嘟的“小胖墩”。而眾多家長對孩子的飲食營養也是缺少關注。
本研究學習主要是讓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目前人們的飲食與健康的情況,分析人們生活中存在的飲食與健康的問題及原因,并研究解決。以致促進更多的孩子能主動進食,合理進食,營養進食,同時學會如何參與研究性的學習。
研究目標:
1、通過實地訪問、現場問卷、查找資料發現健康合理的飲食對小學生性格、學習狀態等關系,學生能更加關注自身的飲食營養,努力改掉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2、通過學生過程中的采訪、詢問等手段,引導學生家長一起來關注孩子的飲食營養,提高對孩子飲食調理的水平。
3、提高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激發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研究成員:
組長:劉夢慧 組員:徐晗樂 夏昊宇 陳彤
研究對象:
本校各年級同學
研究時間:
.9——10
研究階段:
一、準備階段:
1、引發研究興趣,全班討論確定研究內容,并匯總。
2、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點,自主選取調查內容。
出示任務,學生自由選擇調查內容,隨機組成行動小組,推選好小組負責人。
任務一:對同學們的早餐飲食情況進行調查。
任務二:對同學們的中餐飲食情況進行調查。
任務三:家庭飲食營養搭配等問題進行調查。
任務四:對同學們吃零食的問題進行調查。
任務五:對同學們日常飲食習慣進行調查。
3、調查途徑指引:
1)學生的早餐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向學生調查,向家長調查。
2)學生的中餐飲食情況進行調查——a、在校食堂就餐的學生負責對在校食堂就餐學生進行調查,b、在校外臨時就餐點就餐的學生進行調查,c、在家就餐的學生通過向家長發放調查問卷向家長進行調查。
3)調查同學們的吃零食問題——采訪班中比較會吃零食的學生。
4、制定研究計劃,設計調查問卷及調查表。
二、收集資料階段:
1、通過實地訪問,現場問卷方式:
2)排練反映研究成果的小品表演,如早餐不吃好,上課餓得受不了。
3)給挑食孩子寫一封信,在信中生動地說出挑食、偏食的危害。
4)設計一張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宣傳畫,如宣傳吃零食的危害。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范文 篇2
一、提出問題
近年來學生中“豆芽菜”與“小胖墩”的比例不斷上升,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科學地飲食習慣。我不禁對現今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隱憂。那么我們確定的主題就從每天最容易忽視的早餐開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很科學呢?忽視早餐又有什么危害呢?身邊的同學現在的早、中餐狀況如何呢?什么樣的早、中餐才是優質的早餐呢?我們如何科學地吃早餐呢?圍繞小小的飲食問題,我們又能開展哪些活動呢?相信通過這樣的一次實踐活動,必定會給孩子敲響警鐘,健康除了運動,更需要科學的飲食習慣。
二、分析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孩子的飲食以副食品為主。這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亂挑食、愛吃零食的不良現象。常以零食為主,三餐不按時吃,這樣既不符合飲食衛生,又嚴重地危害了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既助長了小學生追求名牌、追求奢華、追慕虛榮的風氣,又毒害了小學生的心靈。
1)大多數同學都吃早餐,除了個別同學。大多數同學的早餐花樣多,大概是牛奶,包子,豆漿,面包,稀飯,油條,米粉。
2)早餐大部分在學校食堂吃,也有小部分同學在外面攤子上買。
3)大多數同學都認為零食不可以代替午餐,說明我校學生中還是有部分學生對午餐的營養認識不足。
4)有小部分學生中午愛吃方便面等垃圾食品。 5)大部分同學偏食,愛吃肉類,味道較重口味,不愛吃蔬菜。
根據我的了解,小部分同學不吃早餐,小部分同學中午喜歡用零食代替中餐,例如方便面、辣干子等垃圾食品,或者是偏食。我深深感到,早餐、中餐問題是我們小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被忽視的問題?茖W研究證明,不吃早餐損害極大。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身體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發育。不吃早餐也直接導致了近幾年我國小學生肥胖率的提高。此外,不吃早餐還可能誘發膽結石,胃炎,貧血等多種疾病。兒童偏食不但影響生長發育,在冬季還可能引起皮膚病。偏葷容易引發一些高血壓高血脂類的疾病小齡化。偏素容易偏瘦,有可能缺鈣 。
三、解決問題
學生健康飲食三原則
1、早餐應吃飽、吃好
早餐應該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除了要提供產熱快的淀粉類食品外,還要提供飽腹感強、不容易產生饑餓的蛋白質和脂肪,如五香牛肉、茶葉蛋、紅油豆腐干、肉包子、餃子、餛飩等,有條件的還可增加含維生素的水果。早餐食欲較差,因此安排時要盡可能注意色、香、味、形,使更具吸引力。
2、午餐需合理搭配
小學生的午餐營養量,應占全天營養的40%。午餐中要有肉食與豆制品搭配的副食,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每星期吃1~2次魚類,1~2次動物內臟,每天保持有動物性食品(肉、蛋類)主食應粗、細糧搭配,豆、谷類搭配,使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做到蛋白質“互補”。
3、晚餐要容易消化
由于小學生晚上多在8~9點鐘才能休息。因此晚餐的熱量比例應不少于30%,與早餐的熱量相等。晚餐內容包括主食、肉、菜、粥或湯類,以達到干稀搭配、葷素搭配,但要防止過于油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范文 篇3
近四成兒童有挑偏食現象,專家認為科學、綜合的干預很重要
最新出爐的“上海兒童飲食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在1-6歲的上海兒童中,39.7%存在著挑食的習慣,且這個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日益突出,5-6歲的幼兒近一半都有挑食的習慣。不良飲食習慣困擾著很多上海家庭,68.2%的家長對此表示擔憂。
此次調查由上海兒科學會兒保學組、上海營養學會、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雅培公司旗下小安素品牌共同發起。通過社區兒童保健醫生面對面詢問的方法,課題組隨機調查了1244例上海常住戶籍1-6歲兒童。
家長眼中,孩子在餐桌上的最常見的不良行為莫過于3類——吃得慢、吃得少和偏食。本次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上海兒童吃一頓飯時間超過25分鐘, 44%的孩子食量無法令他們的父母滿意;更有44.9%的孩子經常挑食。
此外,超過70%的兒童吃飯時屬于“三心二意型”,邊吃邊做其它事情;半數以上的孩子則屬于“游走進食型”,即吃一頓飯地點不固定。45%的孩子需要小道具才能完成吃飯這項“簡單而艱巨”的任務。
于是,讓家中的“小皇帝”吃好吃多成了家長們每天關心的首要問題。逾八成的家長采用“誘導”方法,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使用玩具、甜食獎勵等。而12.1%的家長曾“逼迫”孩子進食。
課題組組長、交通大學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金星明教授表示,從本次調查看,兒童不良飲食習慣已引起家長、教育工作者和專家的重視,但科學干預綜合還不夠。
專家強調,對于挑食偏食,藥物治療療效甚微,行為矯正更加重要,醫生咨詢必不可少。必要時, 可同時配合補充兒童全營養素。如雅培金裝小安素,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補充全面均衡營養,另一方面減輕了父母的焦急和強迫心情,更有利于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范文 篇4
每當早上七點,校門口就熙熙攘攘的。有賣糯米飯的,有賣面包的,還有賣粉絲的,各種各樣的早點應有盡有,每個攤位前都圍滿了學生,人來人往,揚起了許多灰塵,因此我對小學生的飲食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
我統計了一下,在校門口吃早點的人比較多,經常在校門口吃早點的幾乎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偶爾在校門口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里吃的只占百分之五。
二、分析
1、在校門口或垃圾桶邊吃有許多灰塵,還有蒼蠅,吃了不衛生;
2、有些小學生拿了早點錢就急忙跑到小賣部買零食吃;
3、有些小學生騙家長要錢,說學校要付書費。
三、結論
1、有些小學生不喜歡在家里吃早點,想自己買早點吃;
2、有些小學生的家長沒有時間煮早點,讓小學生到學校買早點。
四、建議
小學生應當少在校門口吃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