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精選6篇)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說到端午節,在節日里包粽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因為各地飲食習慣不同,所以粽子的種類比較多。有三角粽、四角粽、枕頭粽、寶塔粽、涼粽……還有長達一米多的“超級粽子”,口味也有甜有咸。
外婆也喜歡在端午節包粽子。她說粽子要好看,就要選有韌性、并且顏色漂亮的粽葉。先把粽葉洗干凈,將粽葉鋪開,平攤在手上。在粽葉上鋪一層糯米,接著放上香菇、板栗、五花肉等餡料,再鋪上一層糯米,最后用草繩包好。
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水蓋過面煮四到五個小時,美味無比的大粽子就可以上桌了。把粽葉打開,里面的糯米微微發黃,一口咬下去,糯米粘在了一起,軟軟的;肉被煮化了,香香的;板栗煮透了,粉粉的……香噴噴的,味道好極了。
外婆還包有涼粽,這種粽子本身是沒有味道的,所以要拌糖油吃。糖油是用紅糖熬的。要先把紅糖切碎,然后把它們放進一個小鍋里,在小鍋里加上一些水,水開之后關小火,把剩下的紅糖用勺子壓成沙,然后不斷地攪拌,糖油就熬好了。拌了糖油的涼粽甜甜的,好吃極了。
我喜歡端午節美味無比的的粽子。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2
五月五端午節,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端午節”這個話題。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地臘、詩人節……
每到端午節時,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這五大樣。
你們知道了嗎?這就是端午的習俗。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3
端午節為每月農歷初五,相傳是為了紀念古代大詩豪和愛國者屈原而設立的節日。
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粽子香甜可口,油而不膩,美味極了。隨著時代的變遷,粽子的口味也在不斷變化,從最先的飯團到如今的雞肉,豬肉,羊肉……從以前的單調到如今的多樣,足以證明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粽子分為兩大類,南派以咸粽子為主,北派則多以甜粽子為主。咸粽子,油而不膩,里面的餡料多以一塊不肥不瘦剛剛好的肉,一塊香香的蛋黃,加上花生米……咸粽子,口味豐富美味無比。我就偏愛咸粽子。甜粽子口味雖豐富,但不如咸粽子般清爽,十分油膩。
在端午這一天,人們還要賽龍舟,傳說是在屈原跳江自盡后,人們為了尋找他的遺體,出動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但最終還是沒找到。人們為了寄托哀思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設下一個項目,名為賽龍舟。賽龍舟從古代的緬懷到如今的比賽.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起源的嗎?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很有學問,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王身邊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可是昏君楚王卻聽信*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占領,百信遭難,悲憤極了。于是便在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作《懷沙》,然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了。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出來尋找屈原的尸體,可就是找不到,后來人們害怕魚兒把屈原的尸體吃了,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里喂魚,所以后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以后人們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聽了這個端午節的來歷后,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特別感動呢?端午節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所以,我喜歡過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5
伴隨著端午的腳步,一年一次的賽龍舟終于要開始了。
端午節這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龍舟賽。公園里,觀者如堵,熱鬧非凡,精神抖擻的選手們已各就各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比賽的鼓聲終于敲響了,龍舟像離舷的箭一樣,劈開水波,向前沖去,隊長揮舞著紅旗,喊著口號,指揮隊員們整齊劃一、奮力向前。隊員們揮汗如雨、爭先恐后,拼命劃槳。岸上的觀眾們熱情高漲,手舞足蹈,揮舞著紅旗或衣服,拼命吶喊……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鞭炮聲,響徹云霄,震耳欲聾,整個賽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賽龍舟選手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勝,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看著奮力拼搏的選手們,我不知不覺中地也越來越喜歡賽龍舟了。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小作文500字 篇6
為了紀念屈原,我們放了三天假,我們這里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絲線等風俗習慣。
我聽外婆說,“端午”又叫“端五”,早在兩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著大石頭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中。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尸體,人們包粽子投進江里,喂飽魚蝦。當地的百姓也劃船四處打撈屈原的尸體,演變到現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了。
我們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處都系上五彩繩。
據說,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說這是迷信,我看這是寄托父母對子女深愛的一種習俗,每個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長命百歲,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意愿!
我喜歡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