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700字(精選3篇)
三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700字 篇1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粽子,一口氣吃得干干凈凈。吃完粽子后,我問外婆:“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著說:“戰(zhàn)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后,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里投筒粽,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后來有個當官的人說:你們投下去的筒粽被水里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粽葉和五彩的繩子包扎,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我聽了這才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了。
這時,外面?zhèn)鱽硪魂囮囆鷩W。外婆說:“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蔽乙宦犇_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仿佛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持的金龍隊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后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后面。最后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已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并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三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700字 篇2
農(nóng)歷5月5日晴
我最喜歡過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因為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特別有趣。
今天端午節(jié),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準備粽葉,糯米,肉塊兒,紅棗,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幫忙,樂瘋了似的一個勁地問:啥時候包呀?啥時候……奶奶不耐煩地說:“看電視去,包的時候叫你。”我被哄走了,耳朵邊一只想聽見奶奶的呼喚聲。到了中午,吃完飯后,終于可以包了。奶奶先把粽葉圍成圓錐形后,再把摻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進去一勺,壓扁后,再放肉或紅棗,再放一勺,再壓扁。這樣粽子很飽滿。圓錐里面放滿了餡后,再把上頭的粽葉將露出來的蓋住,再把一層粽葉再將它裹起來,系上繩。一個完美而飽滿的粽子誕生了。我也嘗試做了幾個,嘿嘿!我爆出來的都一些“丑八怪”。雖然不好看,但我很快樂。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偉大的傳說。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熱愛祖國。有一次,國家敗亡了,他抱著必死的心,跳進黃河里。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把每年這個時候稱為“端午節(jié)”。因此,許多人會把剛包好的粽子扔進黃河,紀念屈原。而我的家鄉(xiāng)也有一個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全村鄉(xiāng)親們坐在小劇院里看戲。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們倒聽得入迷。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世紀的人們卻有些不滿意。
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三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700字 篇3
你猜今天是個什么日子,對啦!
是端午節(jié)。說起端午節(jié)的由來,人們總是記著一個人。那就是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二十四五歲的時候,他當上了一個叫“左徒”的官,權(quán)力只次于皇帝和宰相。他在朝廷里,任用賢才,把楚國變得越來越強大,東聯(lián)齊國,西抗秦國。但是,由于小人的離間,楚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正直的屈原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了傳世之作《離騷》。他像一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后來,楚王聽了秦國使者的的話與齊國斷交,之后被秦國誘引去,做了三年俘虜,囚死在了秦國。屈原對一名漁夫說:“我寧愿死在江中,也不要玷污了我的清白。”最后他抱著一個石頭跳進了江中。屈原的自殺,表示他熱愛楚國的精神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逢五月初五,總會把粽子投進江中,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尸體;有時還會劃龍舟,目的是驅(qū)趕江中的魚。到了今天,習俗也遺傳下來了,只是端午節(jié)時不是扔粽子,而是吃粽子。瞧!
這些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據(jù)說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還要在角落噴些雄黃,就可以驅(qū)災(zāi)辟邪。好,祝賀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