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讀書筆記范文4篇
冬日蒼涼的午后,在蜿蜒不盡的山道上,我們三個人吃力地走著.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開心,操著生硬的普通話不停地跟我說著什么.我有一搭沒一搭地敷衍著他.渾身酸痛的我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來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聽舅舅對埋頭走路的我說:"琳琳,到了."我一抬頭,眼前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斑駁的白墻,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樹下,站著好些人,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我們,只見一個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沖了過來,一把拉住我,嘴里嘰里哇啦地說著什么,我聽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兩個還是聽得出來的,媽媽在旁邊哽咽著對我說:"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當面叫出這兩個,我有點尷尬.我看見外婆的眼淚一下就涌出來了…… 在外婆家過年,我覺得自己就象一個受寵的公主一樣,每時每刻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可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初四我們就動身回來了. 又是在崎嶇的山道上,外婆拉著我的手,舅舅幫我們背著行李,把我們一程程地送下來.一路上,外婆對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再來啊."說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腳下,當汽車遠遠地開來的時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復著這三個.我望了望直沖云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布滿皺紋的臉,努力學著貴州話對她說:"外婆,明年,我們一家都到這里來過年!"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仿佛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范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征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贊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jié),是我不耐煩的。之后,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后,在我極度渴望者〈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后,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tài)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著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如今,中國還有很多陋習,我想我會改變它們,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范文一
在暑假中,我讀了《朱自清散文精選》,透過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視窗。我沉醉于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筆調描繪出了一個完美的意境,不論是美景還是一切生靈,在他筆下,都顯得格外生動。
我特別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對比的方式來突出了歲月流逝之快,不錯,世間萬物雖有毀滅的一天,但總會有重生的時候,而我們人,在這世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來,歲月又何嘗可以倒流呢?上天賜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過的歲月,誰又會在意呢?所以,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就會加倍地珍惜僅剩的時間,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了。“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筆下,就更襯托出了它的價值。
朱自清的文不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還十分優(yōu)美,他對景物的描寫可謂是淋漓盡致,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了。
范文二
朱自清,我們已經對他不陌生了。他是一位偉大的散文家,他以他獨特的美文風格,為中國現(xiàn)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在初一時,我們就學過他的《春》,初二又學了他的《背影》,可以說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走近朱自清了。
《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風景如畫,生機勃勃的畫面,使人不得不贊嘆他的優(yōu)美的文和細膩的內心。他那刻畫得栩栩如生的畫面,讓我感到十分愜意,于是我忽然發(fā)現(xiàn)觀察事物其實就這么簡單。從《春》中,我看到了新的開始,看到了無限美好的未來。
再品《背影》,我讀到了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是啊,在這個世界上,那個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那個拉著我們害怕的小手過馬路的人,那個在我們累了主動背我們的人,永遠都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他是家庭的頂梁柱,是護航的軍官?墒撬麄兪侨耍皇巧。七尺男兒也有脆弱的時候,我們這些作兒女的可曾想過為他做點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從《背影》中,我看到了我父親為我操勞的樣子,看到了一個父親的偉大。
朱自清的《正義》,是我感觸很深的一篇文章。讀完后,我也不禁想問:人間的正義到底再哪兒?朱自清說,正義在人們心中?墒乾F(xiàn)實生活往往不是這樣。有些人口口聲聲地把“正義”二掛在嘴邊,呼吁人們要做正義的事,要做正義的人?墒前档乩飬s在做著罪惡的勾當,就像有些官員受賄,他們今天收這個的錢,明天收那個的禮,在自己的職位上瘋狂地斂財。這種人面獸心的做法是遭人唾棄的。也許,少部分人心中仍存有正義,可是那也許將會被現(xiàn)實吞噬。從《正義》中,我看到了現(xiàn)實社會人心的真假難辨,看到了虛偽。
小學四年級讀書筆記(一)
一天,我看了一本《父與子》,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漫畫,他從19xx年到1937年創(chuàng)作了近200幅作品,卜勞恩的藝術生涯雖然短暫,但成就卓越,人們稱他為世界漫畫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內容講得是一位善良、正直、寬容的父親和淘氣、幽默、搞笑的兒子。我最喜歡的一組漫畫是:兒子的學校剛剛放暑假,父親想給兒子一個很大的驚喜,就在兒子熟睡的過程中,把兒子和他的床搬到汽車的后備箱,而且還提醒周圍的人別出聲,不要打擾了兒子睡覺,從這一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和愛。父親開動了車,走啊走啊,終于來到了一個花香鳥語的的地方,他把兒子的床放在草地上等兒子醒來,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兒子醒來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草地上,在他的周圍是小兔、小雞、牛、羊等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還不時地望著他,兒子一臉的疑問,但最終還是明白了一切,兒子的心里是多么的感激父親啊!
我讀了《父與子》深受感動,那位父親一次次教育兒子,讓兒子一次次學習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告訴我們父愛的重要性。也讓我體會到父親的嚴格教育也正是對我深深地愛。
小學四年級讀書筆記(二)
這次國慶期間,我閱讀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對于這篇名著的認識,我早在電視上已看過,內容很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但此次閱讀書籍后,更讓我感受很多。
書中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去西方取經的事,期間歷經千辛萬苦,打敗了許多的妖魔鬼怪,最后終于把真經帶回給唐朝皇帝,四人也都修煉成正果,成了天庭內的仙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他們能取得成功,其中的“真經”,我認為主要是“團結和堅持”。
師傅唐僧膽小怕事,但是他心地善良,總是以慈悲為懷;孫悟空火眼金睛,武藝高強,但是他太要強,受不得半點委屈;豬八戒好吃懶做,喜歡在師傅面前“打小報告”,但是他在除妖時卻不含糊,很賣力;沙僧武藝平平,但是他忠厚老實,做事實在,任勞任怨。他們四人組合在一起,很是難得,從不認識到熟悉,從誤會到諒解,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是他們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堅持到了最后,終于取得了成功!
閱讀完這本名著后,我認識到我在以前的學習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要學習他們的團結和堅持的精神,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小學四年級讀書筆記(三)
細細品讀著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感受到先生兒時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體味到他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與枯躁。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無疑是一座兒童的樂園,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看似有趣、幽默,其實也包含了他不想離去的痛楚與對百草園深切的不舍之情!
而在描寫他到“三味書屋”里學習時,卻遠沒有像在百草園時那么自由,“我就只讀書,正午識,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功課。魯迅先生和同窗們經常到屋后的園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xù)讀書,日復一日,叫他怎能不留戀百草園?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隱隱諷刺了魯迅先生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因而也更加體現(xiàn)了他對大自然和快樂生活的向往,表達了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渴望自由的心情。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想起自己的點滴生活,倍感慶幸:過去,摘桑葚、掏麻雀窩、幫小雞洗澡……現(xiàn)在,課堂上我們輕松愉快,書聲朗朗;操場上我們盡情飛翔,健康活潑;閱覽室我們沉醉書香,遨游書海……也許,這就是我和魯迅先生童年生活的不同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