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黨委工作總結
2010年,我局領導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市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工作,不斷拓展工作新領域,開拓工作新思路,把為大局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夯實基礎,較為出色地完成了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一、以抓好黨的建設為龍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
一年來,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齊心協力,克服“等、靠”思想,樹立“先干后要,干中爭取”的新思維,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積極爭取資金,使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已建設和完善三合鎮和德新鄉綜合文化站,老頭溝鎮、東盛涌鎮、智新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二是爭取資金,完善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項目的設備和設施及15家農家書屋的建設和管理。爭取價值達20.7萬元的圖書和音像制品,向全市14個行政村免費贈送。三是爭取資金,完善了“龍井日本總領事館-日帝侵華罪證展”的各項設施、服務和管理,于10月末向對外開放。四是投資30萬元完成了龍井市海蘭江綜合健身館收尾工程及內部設施安裝、裝飾。引進北京山金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160萬元資金,維護海蘭江體育場東側草坪運動場基礎設施。五是完成了龍井市龍門街道和老頭溝鎮農民體育健身器材安裝工程,積極推進了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積極與州體育局溝通,爭取了2010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延邊賽區主場比賽和吉林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的承辦,使我市的方方面面帶來不言而喻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促進文化體育事業,為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認真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堅持“群眾文化群眾辦,辦好文化為群眾”的指導思想,以農村文化建設為中心,活躍和繁榮群眾文化生活為己任,進一步加大對社會文化的扶持、輔導力度,深入廣泛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一是抓好群眾文體活動基本陣地建設。以文化廣場為中心,初步形成了的城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心。舉辦鄉鎮、街道社區文化骨干培訓班,使廣大文化工作者具備文化工作能力,提高業務水平。建設12家農村文化大園,成為廣大村民接受科技、組織文化娛樂活動、鍛煉身體的綜合性活動中心。二是廣泛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活動。組織開展了慶建國60周年歌詠大賽等28場廣場群眾文藝活動及文化下鄉活動60余場次。三是抓好藝術作品創作。組織開展了迎建國60周年全市文藝創作大賽,鞏固創作隊伍,提高創作水平,打造文化品牌。
2、抓好文物管理,文物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是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促進民族文化繁榮和發展。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農夫節、朝鮮族數千、百種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年,龍井市北安小學的《背架舞》在全國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中獲金獎,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升級奠定了基礎。二是積極開展田野實地調查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的輸入,穩步推進第三次全國文物實地工作。此次文物復查行程1.8萬多公里,已完成 12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單位的普查,新發現13處、復查102處。
3、加強和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圖書管理工作穩步推進。圖書館作為文化工作的重要陣地,在基層文化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圖書館以突出抓好少兒和成人閱覽室的工作為重點,利用學生假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增強圖書館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舉辦第三屆龍井讀書節,積極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為城市貧困老黨員免費發放了借書證,并組織優惠購書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充分發揮全市“知識窗口”的作用,為基層群眾服務。送書下鄉小分隊先后深入邊疆小鎮,共送去圖書2萬余冊、建村級文體活動室5個,指導村級圖書室20余次。
4、抓文化市場治理和整頓,促進文化市場健康協調發展。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和宣傳,提高經營業主的法制觀念。聘請10名由老干部組成的網吧義務監督員,動員全社會來關注和參與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達到政府與社會攜手共管的良好局面。為強化市民的法律意識,營造建設法制政府的輿論氛圍,舉行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主體的宣傳活動。二是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對文化市場進行大檢查。
5、活動與建設并舉,體育工作成績突出。2010年,我市的體育工作以公
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以提高人民健康素質為目的,注重活動與建設并舉,積極借助州運會和省農運會之契機,著力提高體育服務能力和發展能力,加快 “親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步伐。一是以吉林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為契機,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了我市的體育基礎設施。二是為廣泛調動全市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熱情,為廣大人民群眾盡可能提供充實的體育服務和參與體育的機會,舉行了“中國體彩杯”龍井市全民健身萬人長跑活動和慶祝全國首個“全民健身日”活動暨健身宣傳活動。三是在龍井舉行的延邊州足球重點特色學校足球比賽中龍井實驗小學獲得冠軍,這是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走體教結合的有宜償試。四是龍井市體育學校舉辦龍井市第一屆“體校杯”城鄉校園足球聯賽,有力地推動了校園足球的活躍,引發了更多青少年對足球的吸引力,對我市足球《新苗工程》注入了新鮮的力量,有力地推動延邊州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