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3、)在教師中廣泛開展“寬容教育”。教師要努力去適應學生,理解學生,同情學生,掩護學生的天性,要像寬容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寬容學生的過失,欣喜學生的進步。
(4、)在教師中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在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動中,每一位教師要熟悉所教學生在校的體現,并通過家訪或電話聯系等方式,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行為體現,做好典型記錄,并根據情況進行及時的正確引導,對比力突出的學生要給予表彰獎勵。
2、我校在學生中開展感恩系列活動:
開展感恩教育要讓學生了解到知恩圖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回報,還包羅感情世界的回報,回報可以從學會感謝做起,這包羅通過語言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表達我們的謝意。學會知恩圖報,要引導學生學會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生命中的各種恩惠,并挖掘出生活中那些小小恩惠的價值。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會到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資助與施恩,不光能鍛煉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還能在活動中升華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
學生方面要從孝心教育開始,分別以“我向父母獻孝心”、“我為校園添光彩”、“老師愛我,我愛她(他)”、“我愛我的祖國”四個單元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演講、征文角逐等活動,鼓勵、發動學生從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祖國。具體要做到以下四件事情:
感激父母養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愛,又怎么可能愛同學、愛社會。
(1、)開展征文活動。
學生每人寫一篇“親情作文”,校內評比。參考題目:《我的父親母親》、《寫給父母的話》、《父母的手》、《還給父母一個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冊》等。
(2、)部署愛心家庭作業。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
(c)給父母過生日,贈送親手制作的禮物。
(d)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
(e)我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舉行主題隊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
(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c)假定自己結業后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氣回報父母。
(4、)為父母過節。適逢母親節、父親節,給父母過節,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父母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母享受一份感動。
(5、)堅持每周為父母端一次洗腳水,并對父母道一聲:您辛苦了!學校
(6、)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主題一封家書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
感激老師的培育之恩
要對自己的老師感恩。因為老師不僅賜予了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發展路上的心結。
(1、)舉行演講角逐:《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謝您,老師》
(2、)舉行作文角逐,參考題目:《世恩難忘,師情永存》《給老師的一封信》、《母校-我發展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