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感恩父母演講稿范文
高一年級感恩父母演講稿篇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滴水,要感謝大海,讓它匯聚成了無盡的水流;一朵花,要感謝雨露,滋潤它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一只鷹,要感謝長空,賜予了它前進遠方的力量;一座山,要感謝大地,用自己的臂膀,給了她高聳的方向;一個人,要學會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學會感恩,不僅是報答,更是心存感激的表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人更要充滿感恩之情。一顆感恩之心,化干戈為玉帛;一顆感恩之心,化腐朽為神奇;一顆感恩之心,化冰峰為春暖。學會了感恩,才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好。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竊,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能在失竊中找到美好,因為他擁有了茁壯成長的感恩之樹。
在人生的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陽光雨露。這種人生的哲理,讓我們不斷地面臨生命的挑戰,人生的巔峰。感恩溝通了人的心靈,讓他人的幫助銘記在心。在這個時代,如果人與人之間不存在感恩,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復存在,社會也將成為一片大沙漠。
感恩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生活美好的基礎。我們心懷感恩,就能回報社會,報答自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若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若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若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我們若播種感恩的心,就收獲誠懇的態度;若播種誠懇的態度,就帶動良好的習慣;若播種良好的習慣,就升華為健康的性格;若播種健康的性格,才收獲成功的人生!
謝謝大家!
高一年級感恩父母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同學們,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第一天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長大,教育我們如何做人。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而溫磬的家,他們總是那么忙碌,那么努力。
小時候,我都以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每當我津津有味地吃著母親為我精心準備的早點時,卻從不顧及身邊一臉欣慰的母親是否還餓著肚子。每當媽媽彎著腰,連夜為我們搓洗衣服,“嘩嘩嘩”隨著那賦予了節奏的流水聲,我心安理得地吃著閑食,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卻從來沒對母親說過一聲“謝謝”,更沒為母親遞過一杯關心的熱茶。
回想往事,真是慚愧不已,細聞衣服上的暗香,猶如沁人的提神藥,那是洗衣機轉不出來的,是洗衣店慰不出來的,更是別人搓不出來的。那里留著母親特有的味道—母親沉甸甸的愛。
以前,因為母親的喋喋不休,心有成見,而忽略了她那深深的愛,現在終于明白,她那不厭其煩的教唆里,包含著對我的擔憂和不安。如今,我來到象山港書了院讀書,父母也隨時居象山,每天上下班兩地奔波,我明白,父母不是溺愛我,而是為了給我一個溫磬的家的感覺,讓我能更加地健康成長。
我知道,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接觸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父母是我們人生道路的鋪路石。我們每走一步,都有他們細心的叮囑,無盡的懷和殷切的牽掛。成功了,他們不圖什么回報,只有發自內心的欣慰和自豪;失敗了,他們沒有報怨,只有默默地支持和鼓勵。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究孝道,孔子曰:“父母之處,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該掛念在心。然而我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同學能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呢?更談不上對自己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上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比什么都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以為父母是理然當然為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不要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雖然我們還是學生,不能以物質報答父母的愛,但感恩吧,感謝父母給予的一點一滴。學會說“謝謝!”“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在此,讓我們共同祝愿全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幸福永遠!
謝謝大家!
高一年級感恩父母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辛勞了一輩子都是為了我們。有的人說,他們是清潔工、老師、警察。可你們都錯了,他們即使再累再苦都是為了你。沒錯,他們是:父母。
那是,我讀四年級時,當時的我認為父母做家務、洗衣服、做飯都是理所當然的。就在一天下午放學,我和同學發生了一些矛盾,我們打了起來,最后負傷回到了家中,母親詢問我是怎么受傷的。可能是當時我年齡小的原因吧,覺得失敗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打擊,于是便沒有說。
到了晚上,我正在房間里寫作業,母親端著一碗煮好的面走了進來,由于我專注于做題,就沒有聽到母親進來的腳步聲。母親用溫和的語氣說:“來,先吃碗面再寫吧,我今天煮了你最喜歡的陽春面。”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火氣,一揮手弄灑了面,還跟母親杠上了。
到了深夜,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我像狼在尋找獵物一樣,靜悄悄地來到客廳,發現客廳的桌子上有一碗新煮的面和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兒子,對不起!我不該在你專注學習的時候去打擾你,桌上那碗陽春面是我重新煮的,你一定餓了吧?媽媽我從小沒讀過什么書,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來讓你過上不像我們以前那樣的生活,還有,藥在電視臺下的柜子里。
我一邊吃著面,一邊含著淚,就連包扎傷口時的痛都感覺不到。
從那天發生的事以后,我心中一直懷有幾分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沖撞母親。為了彌補自己的良心受到的譴責,于是每天放學回到家時,我都會偷偷地把弄臟的地板拖干凈。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由于身體不適,有很多事做不了,我接替了她的崗位,此時,我漸漸懂得了每天的家務活也是一份不小的負擔,而以前母親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所以我應該回報母親,為母親分憂。
直至今天,我在學校上了一節關于感恩的政治課,從上課到下課這一段時間里,老師講了許多關于感恩的故事,我立刻想起了母親。這節課讓我懂得了感恩的道理,知道感恩不是簡單地說說,或者放在心里想想就算完成了,我要拿具體行動來踐行感恩。所以,我放學回家后,一直等著媽媽回家。
到了很晚,媽媽才回來,我讓她坐在沙發上,把鞋脫掉。我端了一盆水慢慢地走近母親,木訥的說了一句:“媽,洗腳!”
母親含著淚微微的笑了。母親的淚眼,提醒我感恩應從身邊最親的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