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軍訓感言500字(精選3篇)
第八天軍訓感言500字 篇1
記得去年開學初自己和學生進行軍訓的時候,舉行過一次野外拉練活動,路程為5公里。當時,所有學生和教師都堅持到了終點,雖然路途上曾出現個別學生身體不適的情況,但沒有一個選擇退出,學生那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歷歷在目,實在讓我記憶猶新。而今天同樣的環境,不同的學生,也即將踏上相同性質的征程。面對學生那種蓄勢待發的摸樣,我想這次的活動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和效果出現呢。也許,他們早已暗暗堅定心中的信念,勢必有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豪言壯志的存在,可是,今天的野外拉練可并非那么簡單吶。有別于之前的模式,他們能挺得住嗎?會不會由此產生一些不良連鎖反應呢?隱約之中,一份憂慮與擔心凝結于心頭,揮之不去。
由于活動之前有老師提前確定了整個行進路線,并相繼踩好了各個站點,便于隊伍在行進中的正確定位。而在確認路線的時候,與往年有些不同,以前基本上是在5公里左右,而這次整個長度延長到了7公里?梢哉f,路程的延長意味著更多精力、體力的消耗。面對這樣的修改,學生能吃得消嗎?經教官與教師的商定,覺得學生在經受住了前幾天的軍訓訓練之后,體能上應該沒有問題。關鍵在于后勤保障工作的跟上,并能及時、快速的為學生排憂解難,這樣的話,應該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于是,學校特地安排了一輛中巴車尾隨隊伍后面,車上配備教師與常用藥品,以備急需。所有工作一切準備就緒,拉練活動只待一聲令下。此時此刻,所有參與者都卯足了勁,準備大干一場。
第八天軍訓感言500字 篇2
懷著幾分喜悅,懷著幾分好奇,我們伴著歌聲來到軍訓場地,初次來到這里,雖然下著蒙蒙細雨,可我們的興致卻絲毫未減,在教官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宿舍,雖是初次見面,同學之間卻秉承了中華民族的互幫互助的美德,仿佛冥冥之中注定我們會相遇,共同搭建這友誼的橋梁。
開營動員活動后,我們便開始了軍訓的第一項任務——整理內務,這項任務中最難的應該屬疊被子了,軟軟的被子,要把它疊成“堅硬”的豆腐塊,剛開始,每個人都滿懷信心,可是后來就怨聲連連了,但我相信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
我們現在大多都是獨身子女,都是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長大的,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學會跑步,第一次學會說話……都是在父母的知道下,關心下完成的,可如今卻必須在離開父母的情況下學會獨立,學會自強,學會自制,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挑戰。
在這里,烈日下,我們站立在操場上;狂風中,我們仍然站立在操場上。這是依次艱苦的考驗,但看到我們從原來的懶散放縱到現在的英姿颯爽,就回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古話說,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困難,而是舒適,是自己。英雄總在苦難中誕生,戰勝困難,戰勝自我,讓我們共同譜寫一篇完美的軍訓樂章。
第八天軍訓感言500字 篇3
頭上,烈日炎炎,身上,草綠色的軍裝浸透了熱汗。沒人叫苦,沒人喊累,只看到學生們颯爽英姿,步伐整齊矯;只聽到,教官的口令和軍訓學生震天動地的吶喊……仿佛演奏著一首青春奏鳴曲,每一個音符都動人心弦;好似描繪著一幅虎躍龍騰的練兵圖,每一個場景都那么令人贊嘆!
操場四周,有老師,有家長認真觀看,面對學生們刻苦磨煉的精神,幾乎都認為當今的青少年非常有必要經受幾天艱苦的體驗。艱苦的生活自然不是美味佳肴,也并非在花叢中徜徉漫步那般舒坦。但艱苦的磨煉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營養,缺了它,便少了堅強,喪失了執著的韌性,也容易失掉登攀的志氣和勇敢。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寫過一篇《教戰守策》,他把一個國家的強弱和一個人的體質優劣相互關聯。他告誡人的生活不可太滋潤、太嬌貴。也不可一遇到吃苦受累的事就逃之夭夭,躲得遠遠。
翻開歷史的篇章,拂去歲月的風塵,有識者總結出這樣的經驗;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近幾年,許多中學生在學年之初開展軍訓活動,讓青少年體驗一下艱苦的考驗,效果已十分明顯。在軍訓的幾天里,很少有學生怯陣、請假或偷懶。軍訓結束前,一般要進行一次匯報表演,一個個精神飽滿,一隊隊動作規范。如若說美中不足,那便是軍訓一結束,走了教官,紀律便有些松散。應該想一個得力的措施,讓軍訓成果長期保持,應該讓青少年徹底明白:要托起21世紀的太陽,要為中華騰飛做出貢獻,就必須下定決心,排除萬難,自覺地“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勇敢地投身艱苦奮斗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