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禮儀:乘坐轎車的禮儀
自轎車發明以來,車內的座位就根據安全、舒適、方便等因素,被人們規定了尊卑、主次之座位。乘坐轎車,通常是講究快節奏、高效率的職場人上在“行”的問題上的首要選擇。乘車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仍有保持風度、以禮待人的必要,不要為了只求快速抵達目的地而忘乎所以。
乘坐轎車時,應當牢記的禮儀問題主要涉及上下車順序、座次、舉止等三個方面。一下是關于乘坐轎車的禮儀的解說:
1.上下車的先后順序
在比較正規的場合,乘坐轎車一定要分清座次的尊卑,并在自己適得其所之處就座。而在非正式場合,則不必過分拘禮。
一般情況下,上下轎車時應該讓客人或位尊者先上車,后下車。當然,如果很多人坐在一輛車中,誰最方便下車誰就先下車。在轎車抵達目的地時,若有專人恭候,并負責拉開轎車的車門,這時客人或位尊者可以率先下車。
更為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尊重嘉賓本人的意愿和選擇,嘉賓坐在哪里,即應認定那里是上座。即便嘉賓不明白座次,坐錯了地方,輕易也不要對其指出或糾正。這時,務必要講究“主隨客便”。
2.乘車的座次安排
乘坐吉普車時,前排駕駛員身旁的副駕駛座為上座。車上其他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
乘坐四排座或四排座以上的中型或大型轎車時,通常應以距離前門的遠近來確定座次,離前門越近,座次越高;而在各排座位中,則又講究“右高左低”。簡單地講,可以歸納為:由前而后,自右而左。
乘坐雙排座或三排座轎車時,座次的具體排列因駕駛員的身份不同,具體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由車主親自駕駛轎車。在這種情況下,雙排五座轎車上其他四個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副駕駛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三排七座轎車上其他六個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副駕駛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當主人親自駕車時,若一個人乘車,必須坐在副駕駛座上;若多人乘車,必須推舉一個人在副駕駛座上就座,否則就是對主人的失敬。
(2)由專職司機駕駛轎車。在這種情況下,雙排五座轎車上其他四個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駕駛座。三排七座轎車上其他六個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駕駛座。三排九座轎車上其他八個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為(假定駕駛座居左):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3.座次的安全系數
根據常識,轎車的前排,特別是副駕駛座,是車上最不安全的座位。因此,按慣例,該座位不宜請女性或兒童就座。最安全的座位,則當推后排左座(駕駛座之后),或是后排中座。
當主人親自開車時,之所以以副駕駛座為上座,既是為了表示對主人的尊重,也是為了顯示與之同舟共濟。由專人駕車時,副駕駛座一般也叫隨員座,通常坐于此處者多為隨員、譯員、警衛,等等。
4.就座時相互謙讓
在相互謙讓座位時,除對位尊者要給予特殊禮遇之外,對待同行人中的地位、身份相等者,也要以禮相讓。倘若座位有尊有卑,座位所處的具體位置有好有壞,或者座位不夠時,應當請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或身體欠佳者優先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