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明白同事話外之意
案例:“情緒感”的背后
之行升職以后,發現原來的競爭對手千繪,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難相處,相反,千繪雖然不夠熱情積極,還是愿意主動與她配合。之行感動之余,也就將部門發展計劃傾心相告。不是沒有人提醒過她,但是之行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人的表情不會每天說謊,千繪競爭這個職位落敗后,難以掩飾沮喪,還努力裝出平靜的樣子,這種心情也激發出之行的全部同情。有時千繪在加班時會疲憊地牢騷一聲:唉,實在是太辛苦,不如不干了算數。之行只有安慰她:好啦,等到季度末會有獎金的。
一個月后,千繪直接提交了辭職申請給大老板,之行被叫進去解釋,她一頭霧水:我是聽過她的牢騷啊,但是那……老板打斷她的話:千繪說已經多次跟你口頭說明離職的事情,但是你完全沒有跟我反映,現在她已經被對手挖過去做主管了!
太相信事情表面現象,從別人一時的情緒去揣測他的行為,結果就是如此。技巧閱讀:與同事相處之太極云手式
情緒化語錄
怒:靠,老板也太不象話了,憑什么小張可以早早下班我就要陪他去應酬客戶——別以為他是真的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其實他心中竊喜自己能與老板如此接近呢。
喜:好為你開心啊,記得我們是一起進公司,你這么快就升職了!——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不公道的,你根本就是僥幸,當中不知道有多少曖昧的原因。
愁:這么多的任務,誰能忙得完啊,我拖家帶口實在艱難,跟你們單身的不能比了——所以,還是把那個客戶讓給我吧,誰讓我的處境比你凄慘呢?
悲:要離開了這個部門了我真的很難過,我永遠記得大家對我無微不至的幫助——得罪過我的人趕緊來道歉吧,不然我要叫你們死得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