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精選3篇)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1
20__年6月6日,天氣舒適,今天我和兒子班上的小同學的媽媽一起應邀參加中一班的家長助教活動。媽媽準備的是用軟泥制作漢堡包,我準備的是消防安全知識。
孩子們早餐結束后,是我和媽媽的助教活動開展時間,我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來到多媒體教室。在教室里充分與孩子們互動起來,通過圖片、討論、提問競答等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簡單的防火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火災自救的方法,同時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快速應答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小朋友們個個表現得非常棒,例如在提問環節,我問小朋友們遇到火災發生時會怎么辦?如何進行逃生?中一班的每個孩子都能非常積極主動的參與問題思考中來,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點讓我作為學生家長很欣慰,不愧是思維班的孩子。
下午我和媽媽一起組織小朋友們開展火災逃生演練游戲,隨著“失火了”的口令下達,孩子們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做出了反應。每個孩子都立即拿好濕毛巾掩住口鼻,按著老師教的方法分小組,一隊接著一隊,緊張有序地從安全疏散通道進行撤離至規定的安全地點。在到達安全地帶后,我與孩子們再次溫習了早上學習的安全標示。中一班的每個孩子都回答的非常好,非常棒。
通過此次助教活動,不僅讓我們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而且感受到了幼兒在園里的學習、生活、游戲、活動的特點。利用我們家長助教活動的平臺,更好的與老師共同交流育兒心得,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手段,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效果和目標,我們相信,只要在我們家長和中一班的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都會越來越棒,讓我們一起加油吧!最后在這里,我們感謝所有的幼兒園老師,衷心的說聲“謝謝!您們辛苦了”。
祝愿可愛的孩子們:茁壯成長!健康快樂!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2
在13號及13到16號的楊帆起航訓練營的學習中,很有幸擔任助教工作,現在將一工作總結如下:
一:事先的溝通和交接很重要。在剛接下助教工作時,因為有伙伴的經驗,可以說在硬件方便,比如電腦等器材的準備上,可以順利上手。另外在前一天和要上課的老師聯系,也確保了課程的順利開展。在上課第二天,就提前準備好隨堂講義,節約時間,也可以讓自己在上課的時候呆在教室,學習老師們講課的精髓。
二:助教老師的配合很重要。因為助教要做的事情都是很繁瑣的事情,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做,會很累,也會有沒有想周全的地方。但我們分好工之后,可以保證班務工作的順利進行,每一個人也不會太累。
三:老師們的授課也讓我學習到很多。老師很專業,也很注意鼓勵伙伴們的積極性,張雪飛幽默風趣,上課時氣氛很輕松,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做了相應的變動,讓伙伴們學到更實用的知識。陳總對時間的掌控很準。在專家門診中的精彩講解更讓人佩服,伙伴們的問題都得到有效的解決。
四:伙伴們的積極性也讓我們很佩服,在他們是帶動下,我們這些老伙伴只有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做好榜樣。對自己來說也是學習。
五:跟課人員不積極。一般我們會在頭天各位跟課的主管或推薦人電話聯系后當面告知,但還是有些主管未到,有時候是來了就坐坐,看情況也就走了。
但在本次助教工作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第一天上課因為少了一個電源,在上課的時候,電腦死機了。所以以后的課程中,我們牢記電源一定要和電腦配齊。還有在隨堂講義的準備上,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在第一天上課時,要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去準備,就耽誤了自己學習的時間。
建議:
1、以后每周的交接在周四開會,這樣下一周要接課的人員能早了解課程表,早些準備資料等,周五開會后就是周末,如果交接不到位,可能會影響周一老師的通知,講義的準備等。
2、每周的加減分可以在前面墻上的表上寫出來,更直觀,在一段時間后可以進行一個小小的表彰,給連續第一的小組發小小的紀念品,或最后一名的小組要表演節目等,以提高團隊的榮譽感。
3、助教老師一定注意細節,把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到上課前,老師之間的溝通,跟課人員的通知,資料的準備等。一來就算有疏忽,有時間來補救,二來準備好了,自己可以專心的聽老師授課,學習他們的經驗。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3
作為大學生涯的最后一次實習,我選擇了與自己專業掛鉤的工作,來到了慶春廣場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當助教。老實說,經歷了幾次失敗的面試之后,我也學會了將自己的要求放低一些,選擇當助教,一來是覺得能和外教一起工作,可以鍛煉自己的口語,二來也可以像外教學習上課的經驗,或許對自己的未來會有用。
助教的工作還是哼重要的。因為我們計劃并且操作一堂課。課前,我們根據教科書編寫教案. 就是一整堂課的流程,這是給外教用的,包括復習內容、新學內容、課堂游戲等等。課中,我們全程陪同,翻譯、維護課堂秩序、提醒外教下一步該做什么。同時融入warm up, game, song and dance多種元素。課堂氣氛真的很好,小朋友既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玩的很開心。這樣的上課模式完全與自己那時候的呆板的填鴨式模式不一樣。
下午五點,開始上課。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授幼兒口語的時候,我們側重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學活動,更貼近3—12歲少兒在該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
因為助教要負責許多瑣碎的事情,所以助教都是下午亮點來上班。先是準備教案。別看教案只有一張A4紙,但寫教案也是有學問的。Warm up里要涉及一些課外詞匯,還得包括數字的學習,以及一些之前分類詞匯的復習,而且你還得掌握學生們的學習進度,也就是說,上課的時候不僅僅要維持紀律,還得注意小朋友學的怎么樣。因為學生是被分為super Tots和English Land兩類,就是幼兒班和小學生班,所以教案的內容也不一樣。幼兒注重看圖認字,而小學生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會讀,會寫。不過學英語最重要的還是要開口說,而不是像那時候我們的啞巴英語。
準備完教案后,負責人剛開始都給我們幾個新來的助教上培訓課。時間不多,但內容都是些比較細小的事情,因為是年齡比較小的學生,所以都要求助教在工作時要更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