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益實習工作總結(精選3篇)
社會公益實習工作總結 篇1
公益機構合作社進行實習。選擇作為我學習生涯的第一站,起初的目的是想有個更好的機會接觸社會工作這一領域,然而來到這里,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忙碌工作,我發現最終獲取的已遠遠超過我的預期。這不僅是對我在社工知識實際操作上的鍛煉,也是一次了解公益組織發展運作的大課堂,更是一座對我今后發展航向的燈塔。短短一個月,我受益匪淺。
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協助機構里的老師,處理他所負責的居家養老支持平臺項目的開展和運作。在6月下旬,合作社剛剛入選"春芽計劃",成為志愿服務公益項目的發展示范典型。項目即將在石景山區四個試點社區開展,為社區中的老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倡導他們組建自己的公益小分隊,去幫助更多的老人,進而豐富社區中的文化活動。在我過去的生活閱歷中,類似這樣的與社區緊密結合的工作是很少的,所以我更多是懷揣著一種好奇心以及渴求提升的心情,跟隨馮老師一次次地進入社區,與社區居民、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與溝通。過去我在社工方面的學習,主要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很少有機會運用到實踐中去。這一個月里,通過協助開展社區老年人需求調查會、處理分析調查問卷、以及幾次參加社區里老年人的小組活動,我充分認識到深入社會、了解社會、與人溝通打交道,在社會工作中的深遠意義。
有時候,我們單純地學習專業知識,大多是為了成績上的優良,然而,如果不把這些知識貫穿到實踐中去,知識永遠是死知識,永遠不能成為實現社會工作意義和使命的工具。譬如,在和老年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逐漸加深了對他們生活以及心理狀態的認識。作為已到暮年,瀕臨死亡的人群,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自身以及社會環境的無形的懼怕以及消極因素。作為社會工作者,積極地調動社會資源,將自身的快樂和積極傳遞,讓他們轉變心態,成為自己晚年的主人,重返美好的樂齡年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更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同時,我也認識到在社會工作的技巧中,除了各種專業技能,一個人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門與人交流的藝術,很多時候工作進展的成效與我們表達水平的好壞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無論是在專業工作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提升交流與溝通的能力,以便工作能夠高效地完成。
在這一個月里,不僅給了我一個接觸社會,熟悉社工的平臺,而且加強了我對當下公益組織發展狀況的了解。作為一家草根NGO,扎根社區,努力探索一條更加適合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除了社區居家養老平臺的開展,還有包括上門服務以及貧困婦女小額資助在內的發展項目,這一切在我看來,都是充滿創意和意義的工作。作為公民,我們不能單純地依賴社會政策的安排和調整去適應既定的前進方向,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發動自身,去追尋一個適合我們的發展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也都對生活中的缺陷有所察覺,這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去積極主動地為改變生活、改變社會做推動。這就是這些草根公益組織依然艱辛奮斗的理由,有我們的一份力量,就有一寸希望。同時,作為一名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習者,我也深深地發覺到自己在社會經驗閱歷、以及專業知識上的不足,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要想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就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的深度與廣度。仍然處于社工學習初期的我,在這一個月里,經歷了對社會工作、社區發展、民間公益組織等多方面的啟蒙,這一切都激發了我深入學習研究這個領域的熱情和信心,然而我也知道,單有熱情和信心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有高瞻遠矚的視野,我更需要不斷地腳踏實地地前行。學習草根NGO,隱忍大氣的性格,向自己的遠大理想默默奮斗。
這一個月實習,接觸了太多的方方面面,從社會到個人,從個人到團體,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讓我感觸良多。我深深地感謝樂齡給我這樣的一次機會,認識到一群為公益事業、基層發展默默付出的可愛的人,感謝指導老師馮奕安的諄諄教誨,感謝每一位同事對我的指導和幫助,有你們,我對未來的道路更加充滿了信心與熱情!重返校園后,我會努力踐行專業的學習以及實際操作的運用,讓自己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工作者,以及為社會發展有所貢獻的人!
社會公益實習工作總結 篇2
省扶貧移民局:
20xx年,我州的社扶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州的高度重視與關心支持,特別是我省加大了定點扶貧工作力度、浙江扶貧協作我州的工作得到了推進,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強了我州定點幫扶工作力度。我州社會扶貧工作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關心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指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下,以扶貧濟困、民生為先為主要抓手,進一步創新思路、扎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將相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社會扶貧工作扎實開展,傾情幫扶成效顯著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全力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了開展社會扶貧工作的良好局面。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安排,完成了全州年度定點扶貧、對口支援、東西協作、以及兩會等各項工作任務。切實解決了人們群眾最急需、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各級幫扶單位和企業,共計幫扶投入36233萬元,其中中央單位幫扶投入440萬元,省級單位幫扶投入11936萬元,州級單位幫扶投入11044萬元,縣級單位幫扶投入4930萬元,企業幫扶投入383萬元,東西扶貧協作幫扶投入7500萬元;共計實施幫扶項目289個,其中建設新村63個,新建改建住房1958戶,新建改建公路192.09公里,中地產田土改造520畝,人畜飲水項目50個,種植業項目37個,養殖業項目13個,舉辦培訓班187期,培訓各類人才干部12532人次,新建修繕學校14所,新建修繕衛生院8所,新建文化站30個,賑災救濟送溫暖匯集人口147458人,發放各類慰問物資折款1126.1萬元。
(一)定點扶貧工作
1、國家定點幫扶工作
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按照“綜合項目集中幫扶”、“自選項目對口幫扶”的思路,認真開展了定點幫扶我州的工作。一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繼續組織職工捐款80萬元資助我州五個扶貧工作重點縣非義務教育階段830名貧困學生。二是綜合項目集中幫扶扎實開展?偩謳头鐾瓿3500套“村村通”工程建設;中央電視臺向我州廣播電視臺贈送了價值100萬元的廣播電視設備,已完成設備招投標。幫助州拍攝制作1部對外宣傳片,正在進行后期制作。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際廣播電臺出資100萬元,完成了州廣播電視臺廣播直播間和縣、色達縣、理塘縣、德格縣廣播錄播間建設。中影集團、電影頻道、華夏電影公司為我州捐贈了6000場農村公益數字電影和30部數字電影。三是自選項目對口幫扶見成效。中央電視臺贈送理塘縣價值37萬元的5臺光發射機和4臺光放大器,并選派了2名編輯到中央電視臺培訓;國家廣電總局無線局捐贈色達縣50臺三位一體電視機,2臺專業數字攝影機及紅領巾書屋,總價值30余萬元。國家廣電總局監測中心幫扶色達縣價值21.5萬元的6千瓦UPS1套和ECH50攝像機2臺;國際廣播電臺為縣贈送50臺電腦,組織了新龍縣和縣36人到北京考察;中影集團和電影頻道為德格縣拍攝宣傳片《德格印經院》,正在進行后期制作,為德格縣中小學捐贈了10臺內置300部國產電影的高清播放機,繼續在cctv6播放《中國德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捐贈50萬元對石渠縣廣電設施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職工捐款15萬元,對石渠縣文體廣局職工進了慰問。四是廣電人才隊伍培訓有序推進。選派了巴塘縣、白玉縣、色達縣、石渠縣、縣、新龍縣6名廣電業務骨干和理塘縣2名業務骨干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際臺、中央電視臺相關技術部門實習2個月。由總局出面協調,我州與中國傳媒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完成21名工程技術人員和50名網絡輿情監控人員的培訓項目。五是積極開展愛心幫扶。為丹巴東谷小學捐贈了251套校服、251個書包、251本字典、251套學具。
2、省內定點扶貧工作
一是按文件要求,要求各縣積極加強與省級定點幫扶單位的對接和匯報工作,對各縣對口定點扶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積極配合協調各縣與省級對口幫扶單位的銜接和溝通,做好對接工作,落實了省級各單位在新一輪對口幫扶中的項目建設內容。
3、對口支援工作成績顯著。一是人才支援情況良好。1-10月,15個縣783名援藏干部人才共開展調研、送溫暖活動2906次,為民解困辦實事1729件。開展以精神、管理知識、民風民俗、維穩形勢等為主要內容的援藏干部人才教育培訓190次6983人,發揮了援藏干部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對群眾工作中涌現出的40名優秀援藏干部人才進行了集中表彰。全州共外派干部人才711人,其中干部332人、專業人才379人。二是規劃修編有序推進。截止目前,德格縣、白玉縣、爐霍縣、色達縣、巴塘縣、丹巴縣、雅江縣已全面完成“1+5”規劃修編和對口支援五年規劃并上報備案。共11個縣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12個縣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9個縣完成《城鄉建設規劃》、10個縣完成《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9個縣完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10個縣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12個縣完成《對口支援五年規劃》。未完成規劃編制的,均進入評審或待批復階段。三是項目建設全面鋪開。自去年對口支援工作開展以來,援受雙方累計達成協議援建項目372個項目協議(其中:基礎設施類84個、產業發展類59個、民生改善類100個、能力建設類42個、公共服務類83個、生態建設類4個),達成項目協議資金213926.3萬元。各受援縣按照年度援建計劃,搶抓施工期,切實加快項目建設,目前已投入資金53345.2105萬元,開工項目310個,已完工項目163個(主要是捐贈項目和編制規劃項目)。四是資金管理力度加大。印發《州省內對口支援資金管理辦法》(甘委辦〔20xx〕13號),對援助資金的管理、監督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資金使用管理高效安全。今年已到位資金26134.75萬元,其中:“0.5%”資金到位24535.88萬元、支援方捐贈現金775.59萬元、以物折資259.28萬元、其它564萬元。
4、州內定點扶貧工作。一是結合全州“掛、包、幫”活動和群眾工作全覆蓋活動,落實黨政部門和企業定點幫扶重點村工作,加強與各支援單位的銜接溝通,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充分發揮疊加效應,切實加強了州、縣定點幫扶力度。并幫助擬定全州扶貧開發工作會的部分材料并制定全州扶貧開發工作先進縣、先進個人及對口幫扶先進單位評選方案。二是嚴格按照省扶貧移民局要求,及時整理、收集、上報了20xx年度社會統計表和全州社會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二)東西扶貧工作
一是起草成立東西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文件、東西扶貧協作工作方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我州先后擬定了結對幫扶、聯系會議、溝通協調、項目資金管理、績效評估等相關制度,并設立了浙江幫扶資金專戶,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資金。二是做好雙方互訪服務工作。完成浙江省熊建平副省長率省級相關部門、各市以及市級相關部門到我州考察調研和浙江省杭州、紹興、金華、湖州四市考察團到我州調研的銜接以及考察方案、講話材料的起草。完成益西達瓦州長率8個州級部門、18個縣組成州黨政考察團,赴浙江省杭州、紹興、金華、湖州、舟山五市考察的銜接以及方案和總結工作。三是下達20xx年浙江資金到各縣,完成700戶1400萬元的危房造改項目。四是圍繞“民生、產業、人才”三大重點,向省局和浙江上報我州20xx年浙江幫扶項目計劃,爭取到項目資金7500萬元,主要用于實施新村扶貧、產業扶持、人才培訓等項目。五是加強銜接,努力爭取浙江四市對我州在做大做強我州旅游產業,開發高原特色農牧業、中藏藥業和民族文化產業,加強園區建設和人才幫扶工作等六個方面的支持。
二、社會團體工作情況
一是開展扶貧開發協會和老區促進會年審工作。二是在州委的大力支持,與州愛心辦、州發改委、州總工會,向全州水電企業發動募捐活動,擬為我州貧困學生解決上學難問題。三是按照省扶貧基金會棟梁分會要求,完成10個貧困學生的助學金的申請和發放工作。三是協助瀘定縣爭取中國扶貧資金會關于旅游新村打造項目。四是協助爐霍爭取省扶貧基金會“溪橋工程”項目。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今年來,我州社會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少數定點幫扶單位沒有認識到此項工作重要性、必要性,把社會幫扶工作看成一般的捐資、捐物,慰問式活動,主動聯系省級幫扶單位和企業力度不夠,幫扶成效不明顯。
(二)措施不到位。少數定點幫扶單位一年下基層三、四次,到幫扶村只是給點錢送點物,簡簡單單草率行事,敷衍塞責,沒有從改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下功夫,缺乏長遠且切合實際的幫扶規劃和目標計劃,沒有形成扶貧互動,工作流于形式。各定點幫扶單位要和個人要加強定點扶貧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發揮行業優勢和個人所長,多措并舉、各盡所能、盡到職責。
(三)考核無措施。缺少強有力的考核評估制度,對各級定點扶貧單位履行社會扶貧缺少評價機制。
四、20xx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20xx年,我州社扶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按照中央、省、州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開拓創新,在局領導班子的領導下,發揮社會幫扶資源優勢,切實加大社會扶貧工作:
(一)狠抓幫扶計劃落實。進一步加強州、縣對口定點扶貧工作的力度,規范管理制度,加大宣傳力度。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開展調研,完善幫扶計劃,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工作。
(二)加強對接,落實項目。一是制定對口定點扶貧工作方案,要加強與各級對口定點扶貧工作單位的銜接配合,積極主動反映匯報各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定點扶貧情況,針對性地提出切實可行的幫扶意見與建議,使定點扶貧我州的各級領導和部門(單位)及時準確地了解各地的貧困狀況和工作開展情況,爭取得到更多更大的扶持與幫助。二是把接受對口幫扶與自力更生結合起來,發揮主體作用,共同做好在行政區域內的對口定點扶貧工作。在對口定點扶貧單位的指導下,認真制定幫扶規劃、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和項目資金。
(三)努力推進東西扶貧協作工作。加強浙江省扶貧協作我州的工作,切實完善扶貧協作工作方案、機制建設等,做好扶貧協作規劃(20xx-20xx年)。
(四)突出改善社會民生。主動聯系相關部門,結合各部門“”規劃,從社會扶貧方面,爭取各方項目、資金、技術、人力和政策的支持,著力解決衛生、教育、就業、社會保險、醫療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問題。
(五)切實推進基金會工作。認真做好三會的年審工作。配合州總工會、州發改委做好“愛心助學”工作,積極倡議我州水電企業積極捐資參與社會扶貧工作。
(六)認真完成省、州以及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社會公益實習工作總結 篇3
我們社會思品教研組在校教導處的領導下,在全體組員的努力下,圍繞學期初制訂的工作計劃,開展一系列教研活動。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教研、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始終立足校本教研,以新課程為導向,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促進了嚴謹、扎實的良好教風的形成。主要表現在:老師們結合本年段的教研主題各開出一節公開課。他們深入教材,認真備課,不僅活躍了學校的教研氛圍,也對教師鉆研教材、處理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等諸方面有了一定提高。
二、積極參與學習,提高專業素質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提倡全體教師積極學習教育教研理論,要求在《蕭江一中教師專業化發展手冊》里及時寫下學習記錄,在組內活動時拿出自己的學習記錄和心得體會,討論交流,共同分享。同時,鼓勵老師走出去學習,在教師培訓管理平臺上積極報名省、市、縣各級相關培訓,培訓回來的老師要跟大家分享經驗。
三、緊跟中考新變化,探討有效學習策略
針對20xx年中考將實行閉卷考試的新變化,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根據我校實際,探討在閉卷形式下的有效學習模式。
教師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專業,如何利用教科研這個載體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有效地開展教學,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實際問題等,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完善教研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