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小結
命迅速的階段,因小蠶體小,對桑葉質量和外界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養技術,改善環境條件是養好小蠶的關鍵。共育室是培育小蠶的專用蠶室,要選擇通風,透光好,保濕,保溫性能好的房間。小蠶期蠶卵生長發育快,對桑葉要求嚴格。選葉時,應以葉色為主,結合手觸而定 時期 葉色 特征 用量 收蟻 黃中帶綠 稍有縮皺 將種2兩 小蠶早中期 綠中帶黃 手觸柔軟 每次0.5-1斤 小蠶晚期 綠色 每次約3斤 注意小蠶期用桑一天采兩次,上午8-10時,下午3-4時,應避日中高溫時采桑早晨采露水桑。桑葉采回后要注意儲藏,一般采用的為缸貯法,即在缸內放一干凈無度的果籠蓋,缸底盛放少量清水,將桑葉整齊,葉柄向下沿缸邊盤放,中間留孔,注意不得疊的過緊,上蓋濕布,并將缸放到低溫多濕處,注意濕布應常洗,缸水應每天換一次。小蠶期給桑要把桑葉切成為蠶體2倍大的方形,每晝夜給桑四次,分別為早5時,上午10時半,下午3時,晚9時,給桑量應根據蠶的發育程度和蠶頭的稀密度靈活掌握,一般掌握餉食后1-2次給桑少,盛食吃飽,將眠蠶減少。給桑的方法是:給桑前半小時將塑料薄膜打開通風排濕,然后進行擴座,勻座,力求蠶兒分布均勻。給桑時先四邊,后中間,小洞勻,大洞補,力求均勻平等,最后蓋上塑料膜。小蠶期還要根據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斷擴大蠶座面積,以適應蠶的生長發育,小蠶期生長發育快,行動范圍小,應掌握提前擴座,先擴后長的原則,擴座方法為早期先將桑葉切成寬1cm,長5cm的桑葉條,擺在蠶頭過密處,待5-10分鐘,一部分蠶爬到桑葉條上后,用蠶筷連同桑葉一起夾到蠶座四周,以此擴大蠶座面積。中晚期可用蠶筷直接將蠶沙連同蠶移到蠶座四周,但要注意輕加輕放,以免傷蠶體,蠶座的面積大小以蠶在匾中均勻擺開,蠶與蠶之間互不重疊為好,將蠶擴座后,要將蠶座中的殘桑,蠶糞等清除掉以清潔蠶室,防止病菌繁殖蔓延。 小蠶發育到一定時期會就眠,不食不動,體內生理發生一系列變化,蛻去舊皮,換上新 皮,須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因此室內前期溫度要比飼養期低1-2度,濕度以75-80%為宜,前期適當偏干,后期偏濕,以利蛻皮,并且應防止強風、強光,劇烈震動及接觸無異味物品,眠中不覆蓋塑料薄膜。蠶兒眠起后第一次給桑為餉食,餉食過早易損傷蠶兒的口器和胃腸,造成發育不齊,過晚易造成饑餓,影響蠶的體質,要求以見起后9-10小時或全部起齊3-4小時餉食,餉食用葉應適當偏嫩,給桑量以最大用量的80%為宜,切忌過多。 小蠶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皮膚蠟質層薄,體內水分和熱量容易散發,故小蠶喜高溫多濕環境,因此飼養過程中要合理的保溫保濕。 小蠶體質較弱,對各種蠶病及有害物質抵抗力差為了保證小蠶無病苗壯,必須在嚴格進行養蠶前消毒的基礎上做好防病工作。通常使用防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