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總結(精選3篇)
2023年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總結 篇1
經過一個星期忙碌的測評,我們大二學年的綜合測評終于告一段落,感謝同學們的大力幫助,也感謝辛勤工作的班委們,謝謝大家!
大二,就在我們痛并快樂著的歡笑與淚水中離開了我們,或許你有些遺憾,或許你收獲很多,但是無論怎么樣,我們的大學生活還在繼續,雖然現在已經大三的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可能不會很多,但是,我們依然還忙碌在學校與宿舍的兩點一線中,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自己的未來,無論大二的生活是充滿淚水還是喜悅,我們要重新開始,為真正的自己活一次!
雖然測評的過程是辛苦的,可是我們最終收獲的成功確實甜蜜的,看到每個同學臉上的笑容、每一個同學所付出的都能得到些許回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次測評我們依據的是同學們參加的活動的多少,在一年中我們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個活動,分為能力、思想品德和體育,是對同學們進行的一次德、智、體綜合考察。
體育方面,當然,主要是體育課的成績,占體育成績的85%,我們的測評結果占15%,最終90分以上14人,80分以上46人,70分以上5人,一人因上學期體育成績的取消沒有成績。除了在大學里獲得成績的上升和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之外,我們必須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夠支撐我們沿著考研的路走下去,在平時,無論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都要努力鍛煉身體,為了自己。
大二對于我們來說是成功的一年:參加歌詠比賽獲得二等獎、成功舉辦元旦聯歡會、四級考試的成功等等,每每取得好的成績,我們都會慶幸自己生活在這么好的一個班級,省級優秀的班級的光環照耀著我們,但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我們肩上的責任很大,努力讓班級建設的更美好是每個人的責任,都應該為班集體貢獻出一份力量。
大三的我們已經不再年少,回首我們走過的路,很漫長但是很充實,所有的獲得與失去都已經是過去,睜開眼睛,拉開窗簾,我們面對的是新的太陽,面對的是新的日期。雖然日子是那么的相似,但是我們卻在慢慢長大,慢慢變得成熟,新的一年,不要讓自己再次后悔,抓住機會,為自己加油!
最后,感謝獲得助學金的同學對班級作出的貢獻,就像周老師所說的:讓愛心溫暖每一個同學,相信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感謝你們!
2023年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總結 篇2
華盛頓的譯名第一次在中文里出現,是指美國首都名稱,作“瓦聲頓”,時在1820xx年。
1837年,《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第一次述及華盛頓其人,譯作“華盛屯”:美國“教授振舉國者之君子,稱華盛屯。此英杰懷堯舜之德,領國兵攻敵,令國民雍睦,盡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從拯援國釋放民者,不弄權而歸莊安生矣。”(15)
1838年,《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刊載《華盛頓言行最略》,為“華盛頓”譯名首次出現。此后,華盛頓名字在中文書刊里頻繁出現,不同的譯名有十多個,包括兀興騰、瓦升墩、瓦升屯、漥性吞等。
這些不同的譯名,多出現在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后,逐步統一為“華盛頓”。到二十世紀初,已經看不到其他譯名。譯名由眾多而單一的過程,是個逐漸雅化的過程。其中,有兩個典型的例子:
其一是徐繼畬對譯名的選擇。徐繼畬關于華盛頓的知識,主要得自美國傳教士雅裨理。他在《瀛寰志略》初稿《瀛寰考略》(1844)中,將華盛頓的名字全都寫作“兀興騰”,諸如“兀興騰既得米利堅之地”,“兀興騰,異人也,起事勇于勝、廣,割據雄于曹、劉”。四年后《瀛寰志略》(1848)出版,“兀興騰”全部被改為“華盛頓”。此前,使用“華盛頓”最多的,一是《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二是裨治文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徐繼畬1844年在與雅裨理接觸時,可能還沒有看到《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和《美理哥合省國志略》,及至1848年殺青《瀛寰志略》書稿時,可能看到了《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和《美理哥合省國志略》,或其中的一種,覺得“華盛頓”譯名比“兀興騰”更雅,于是改用了“華盛頓”譯名。
其二是褘理哲對譯名的選擇。褘理哲(Richard Quarterman Way, 1819-1895)是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生于喬治亞州,1844年奉派來華,8月到寧波,參與管理印刷所和長老會在那里所設的男童寄宿學校。1848年,他在寧波出版小冊子《地球圖說》,其中《花旗國》一篇述及華盛頓,用的譯名是“瓦升墩”。1871年,裨理哲將此書修訂重版,書中的“瓦升墩”已一律改為“華盛頓”。
無論是瓦聲頓、華盛頓、瓦升墩,還是兀興騰、洼申頓、漥性吞,都是對Washington的音譯。由于中國方言的差異,不同地方人對同一音譯會選擇不同的漢字。“兀興騰”、“漥性吞”,是用北方官話的讀音來標注Washington,而“華盛頓”則是廣東話來標注的。使用“兀興騰”的徐繼畬是山西人,使用“漥性吞”的實際是謝衛樓的中國助手趙如光,是北通州人。協助裨治文撰寫《美理哥合省國志略》的中國學者梁植,是廣東高要人,“華盛頓”之譯名應該主要由他確定的。
但是,中文字不同于英文,“華盛頓”三個字合在一起是人名或地名,但拆開來,每個字都有獨立的含義。華、盛、頓三個字中,前兩個字多作褒義,如華麗、華貴、華彩、盛大、旺盛、興盛,連在一起,有華貴、興盛之感,而“兀興騰”或“漥性吞”,三個字連在一起,除了有表音的功能之外,很難讓人產生美感,甚至有點稀奇古怪。所以,以“華盛頓”替代“兀興騰”、“漥性吞”之類譯名,實際是譯名雅化或美化的過程,這是與對華盛頓其人的崇敬心理聯系在一起的。
2023年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總結 篇3
光陰似箭!轉瞬間我的大學生活已接近兩年時間了。我們不能奢望留住時間,但我們卻能夠在時間的流逝中留下自己的腳印。
剛升上大二時,看著大一的學弟學妹們卻生生的稚嫰的表情,自己的臉上不自主的有了微笑。似乎看到了當初的自己。而今,我已是幾千名學子的學姐了,不再對家充滿眷戀,不再排斥這所“陌生”的學校了。
大二的課程不緊不慢,但多了許多專業課的學習。大一時的懵懂都變成了今日對“環境工程”四個字的了解。親朋問及該專業學些什么時不再感到茫然,是有了所謂的方向感吧。 盡管課業不緊張,但學習上卻不允許我有絲毫的松懈。《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c語言)、水環境監測高級工等等級考試,不僅充實了我的學習生活,也讓我的學習充滿了挑戰性。
圖書館依舊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這里留下了我的足跡與汗水。這里讓我知道學習是一個永恒的過程,沒有假期之說,更沒有畢業之說。學習更是一個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因此它沒有終止的一刻。
電腦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它是我的學習伴侶,生活伴侶。自帶的電腦讓我更好地進行學習,也增進我對學習的興趣。學習之余也娛樂了我的生活。網上的博客生活里,傾訴了我的悲與喜,里面有我逐漸成長的點滴。
雖然我的大學生活自我鑒定相對簡單,但簡中有精。我的學習、生活永遠是正在進行時。大二的學習生活又即將劃上句號了。我們又一次迎來了驗證學習成果的期末考試,我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更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努力。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積極要求進步,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及團隊協作精神,能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平時注重加強政治思想學習,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報告,以及有關財經方針、政策和財務會計法規、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確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