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利的個人工作總結(精選3篇)
關于水利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1
難忘的工作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這時候,最關鍵的工作總結怎么能落下!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總結的開頭該怎么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利人員個人工作總結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今年6月15日,我從浙江工業大學畢業,來到了長興縣水利工程管理站,走上了工作崗位。在水利局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同事們的悉心幫助下,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對工作內容和性質也有很大熟悉。為今后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提供了基礎,現將我參加工作一年來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等情況作個總結。
一、思想方面
盡心盡力地為民解憂,心系群眾的安危,努力為群眾多做好事、多解難事、多辦實事。因為水利工程管理站一般承擔流域性或區域性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任務。這些水利工程發揮著防洪、灌溉、通航等社會效益,擔負著“造福一方百姓、保衛一方平安”的重要責任。因此,水管站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作為一名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員來說深感責任重大,在工程管理工作中決不能掉以輕心。
二、工作方面
從去年7月份工作到現在快一年的時間了,在我人生中第一個工作年中,收獲很多。理論學習使我對水利事業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不懂就學,是一切進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礎。規范、雜志和專業書籍讓我手不釋卷,因為有了大學專業課的底子,使我對這些水利知識更為容易理解和掌握。一番理論知識的學習后,我開始知道,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是國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命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水利建設任務十分艱巨,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對水的安全保障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這些認識都還是膚淺的,還需要我在實踐當中去不斷深入地理解。
實踐讓我的業務技能不斷增長,工作能力不斷加強。緊張的工作節奏,讓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認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事對于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深深的感染著我,百忙中他們抽空耐心的幫助和教導我們,無論生活上工作上他們都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讓我感到了肩上有所負擔,讓我明白了以后努力的方向。這一年時間里,我通過了對全縣大部分水庫重新進行洪水復核計算,使我進一步了解各水庫的特征值和各水庫的地理位置。我還參加了顧渚小流域農業生態治理規劃設計項目的編寫工作。還有是經常跟著領導到水庫上去防洪檢查和千庫保安除險加固情況的檢查。工作的性質還要求我對水利行業各個專業的知識有一個綜合的了解和掌握,真正能做到厚積薄發。通過實踐,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組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正所謂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發揚成績,克服不足,朝著以下兩個方向努力:
1、學無止鏡,時代的發展瞬息萬變,各種學科知識日新月異。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并用于指導實踐,以更好的適應工作發展的需要。
2、實踐是不斷取得進步的基礎。我要通過實踐不斷的鍛煉自己的膽識和魄力,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熱情的對待每一件工作。
總之,這短短的一年,是我人生角色轉換的一年,是我不斷成長的一年,也是我對水利事業由陌生進而熟悉、熱愛并愿意為之終生默默奉獻的一年。將做一名合格的水利工作人員,為長興的水利事業作出應有貢獻。
關于水利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2
一、與校企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物流協會本著為會員單位服務的宗旨,經過仔細、認真的調研,決定與湖北三江航天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合作推動大件運輸裝備國產化,與重慶大學現代管理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推動大件運輸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20xx年1月8日,物流協會與重慶大學、湖北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兩個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體現了物流協會在開展協會活動和為會員企業服務方面,更加注重服務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更加注重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通過與重慶大學的合作,努力改變我們大件運輸行業信息化“起步晚、動作慢、水平低”的局面,推動大件運輸物流信息化建設應用有一個質的飛躍。通過與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的合作,促進大件運輸裝備國產化的進程,為會員企業采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配件齊全、售后服務滿意鋪設了一條金光大道。
通過一年的努力,會員單位采購航天萬山特種車輛廠的液壓平板車已經超過200軸線,重慶大學研發的大件物流信息服務系統已經試用。
二、成功舉辦了大件吊運高層論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營造健康、持久、快速發展的氛圍,爭取寬松的政策環境,理清大件吊裝運輸發展的思路,研討大件吊裝運輸的`戰略目標,為吊裝運輸設備生產制造企業與吊裝運輸的企業搭建互助聯動的平臺,物流協會于20xx年5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舉辦了20xx中國大件吊運之路高層論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相關行業協會有關領導,以及來自電力大件運輸企業的200多位代表參加了論壇大會。
論壇緊緊圍繞“新機遇新思考新戰略新局面”的主題進行交流演講。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就《我國物流業發展狀況及趨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前秘書長、顧問王永干就《我國電力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重慶大學工業工程系主任楊育教授就《大件吊裝運輸企業信息化建設愿景》,物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丙年就《電力大件吊裝運輸現狀與發展趨勢》分別作了專題報告。20個大件吊運企業的領導圍繞著18個課題進行了充分論證和精彩演講。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北京電視臺、新華社新聞網、中國電力報、中國交通報、現代物流報等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了采訪或報道。
通過論壇,達到形成共識,凝成合力,找出一條健康、持久、快速發展之路。
三、組織國際公務培訓考察
20xx年6月,物流協會組織了大件物流高級管理人員赴德研修班一行23人,于20xx年6月22日7月5日赴德國進行了考察學習。
研修班在德期間,先后走訪了波恩等8個城市,聽取了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對德國物流業及大件運輸發展情況的介紹,拜訪了聯邦貨物運輸局、德國重型設備搬運和起重機提供者協會,參觀訪問了不萊梅哈芬港、TUEVSüd南德意志集團、索埃勒拖車運輸公司、哥德浩夫集團、MAN商用車股份公司等。與BIGMOVE聯盟成員單位就大件運輸聯盟合作的發展問題做了交流,還聽取了德萊奇起重吊索具有限公司關于大件貨物負載保護的專題講座。
通過考察,讓我們從不同方面找到了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ㄒ唬⿲τ诖蠹\輸企業
在服務領域方面應加快向供應鏈延伸,提升優勢領域的專有技能,加強物流全過程的風險控制,嘗試多種形式的合作聯盟,關注和參與綠色環保活動。
。ǘ⿲τ谡鞴懿块T
應該制定全國統一的大件運輸管理辦法,規劃覆蓋全國的大件運輸主通道,規范大件運輸車輛的牌照管理,統一制定道路損壞補償的國家標準。
(三)對于行業協會
建立大件運輸的考評體系,促進大件運輸的區域合作,引導大件運輸的環保發展,加強大件運輸的人才培訓,建立與國外同行業的聯系機制。
四、開展“兩評”活動
20xx年8月、10月,物流協會分別下發了“關于電力物流、大件運輸企業開展分類評估的通知”和“關于電力物流、大件運輸企業開展企業信用評級的通知”。兩個通知分別論述了“開展分類評估”和“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活動的意義目的,并說明了開展“兩評”的方式方法。
截止到12月份,物流協會從事大件物流的170個會員單位,共有35個單位參加了物流企業分類評估。其中5A級6個,4A級7個,3A級18個,2A級3個。
物流企業信用等級還在評定過程中。
五、為會員單位服務取得新的進展
今年,我們繼續堅持“服務”的宗旨,深化服務意識,開展多樣化的服務活動,滿足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體現:
1、信息服務:在辦好內部刊物的基礎上,免費為會員單位提供電子版《會員通訊》。半月刊電子版的《會員通訊》,把那些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方針政策、物流國際動態、能源項目紀實、招投標信息、價格信息、供求信息等,每月初、月中及時呈送到每個會員單位領導的桌案上。使《會員通訊》成為會員單位搜集信息和觀察世事的耳目。全年發送24期。
2、提高協會網站功效。在去年的基礎上,網站在版式變動的基礎上,又在頁面生動活潑,信息內容實效性強、有看點,與會員單位互動鏈接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改進,點擊率有了大幅提高。
4.協調服務。企業之間需要互助但又不熟悉,發生困難需要及時幫助時,協會積極的給予協調疏通,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5.政策引導服務。許多企業對國家的一些方針政策并不熟悉,對行業發展趨勢并不了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協會做了一些政策引導服務工作。例如舉辦《物流業調整與發展規劃》講座,連續三年免費為會員單位發放行業規劃發展方面的書籍,請行業主管單位的有關領導作專題報告等等。
關于水利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3
入汛以來,湖北持續高溫少雨,襄陽、荊門等地旱情凸顯。湖北省水利部門科學謀劃,細算“水賬”,合理調配水資源,組織開展灌區排摸工作,全面啟動糧食作物抗旱應急灌溉行動。目前,已投入農業灌溉用水量37億立方米,灌溉農田約3450萬畝,有效緩解了當前旱情。
當前,正值水稻抽穗揚花期間,在田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用水需求大。為做好抗旱工作,水庫管理部門全員出動,干部包片、職工包段,戰高溫冒酷暑,做好渠道搶修、清障除雜等工作,千方百計減少“跑、冒、滴、漏”,提高灌溉效率。領導班子圍繞“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帶頭落實聯系點制度,及時深入鄉鎮開展調研,了解受旱情況,研判旱情保灌形勢,擬定抗旱預案,多措并舉做好抗旱保灌,全力服務夏糧生產。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8月3日,全省大中水庫蓄水共計112.05億立方米,比歷史同期偏多7%,其中大型水庫80.5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31.52億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灌區內夏種計劃用水量83億立方米,262處大中型灌區開灌,累計供水近50.12億立方米,其中40處引水(提水)灌區引水(提水)約10億立方米,灌溉農田1050萬畝;222處水庫灌區放水近40.12億立方米,灌溉農田近24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