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jié)
3、注重學生的朗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悟,有所感悟。
我覺得朗讀對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是一個起步,對孩子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是舉足輕重的。在教學課文時,我總是先范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正確的感知,然后拼讀與領讀相結(jié)合,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接著組織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如自讀、指名讀、小組讀、競賽讀、齊讀等,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黃山奇石》一文,以優(yōu)美的文筆描繪了黃山奇石的壯觀景象,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真摯情感。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讓學生看黃山奇石的圖片、影象,激發(fā)學生對黃山奇石的熱愛向往之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配樂朗讀,表演讀,學生把自己與優(yōu)美的文字結(jié)合在一起,讀出了身臨其境之感。此外我還每天指定一名小老師領讀課文,每個人都有機會一顯身手,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二>搞好班級管理,當好班主任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庭,班主任是這個家庭的核心。作為班主任,就應該讓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安全,為他們撐起一片自由自在的藍天。
1、抓好班級管理
首先建立民主的管理制度,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干部。班長、小組長、體育委員、科代表等分工明確。定期給班干部開會,進行指導和培訓,商議解決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實行班干部輪換制,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其次,開展各項評比活動,如:小紅花比賽、小組流動紅旗賽等,選出學習之星、勞動之星、進步之星等榜樣,讓大家學習。第三,開展各項文藝活動,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如:乒乓球賽、元旦文藝演出等。第四,每周開設主題班會,讓學生在交流爭辯中培養(yǎng)正確的是非觀念,建立自信。并在參與班級的管理過程中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第五,定期開家長會,及時家訪,取得與家長的交流,探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2、愛心關注,依法治教
愛是人與人之間賴以溝通的紐帶。孩子是純潔的、可愛的、可塑性非常強,作為班主任只有全身心愛每一位孩子,才能取得孩子們的信任與尊敬。在工作中,我真誠地對待每個人,誰得病了,我會馬上帶他去看病;誰犯了錯誤,我會耐心的教給他做人的道理;誰受了委屈,我會像朋友似的安慰他;誰穿了一件新衣服,我會高興的對她說,你真漂亮;誰做了好事,我會滿意的說一聲,你真棒。要想贏得尊重,首先得尊重別人,我會為學生輕輕拍下身上的泥土,下雨天為他們撐起一把傘,有時候開心地抱一抱他們,但我從來沒有打罵過他們,我知道這樣做不對,更是無能的表現(xiàn)。“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犯錯誤,只要能改正就是好樣的,”我時常這樣教導他們。
3、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多元化地評價相結(jié)合
良好的習慣對人的一生是受用的。習慣必須得從小培養(yǎng),為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經(jīng)常對學生的個人衛(wèi)生進行檢查,對打架罵人現(xiàn)象進行批評,對講文明,講禮貌的孩子進行表揚,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處世態(tài)度等。此外,對學生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認真地填寫素質(zhì)評價手冊,對學生的各項能力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