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法制教育教學教師工作總結(通用3篇)
學校法制教育教學教師工作總結 篇1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任務——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學活動,在我鄉(xiāng)三個學校已實施了整整一年,在這一年之中,我們始終緊緊圍繞省152號文和市119號文件要求,結合畢節(jié)市教育局20xx年x月x日會議精神,制定了我鄉(xiāng)《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并根據(jù)方案擬定了相關工作計劃,一年來,我們始終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探索,在探索中進步,F(xiàn)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情況
根據(jù)工作的需要,我們在學年初就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以校長負總則,副校長分管、由教務處具體操作業(yè)務的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教師用書的配置使用情況
我鄉(xiāng)為每一個教師配置了三本教材,供教師們在工作中使用,他們分別是:《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教師法制常識分冊;《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小學分冊,《教師培訓手冊》。由于教育局沒有初中分冊,因此,我鎮(zhèn)初中教師并沒有配置相關的教師用書,在使用中,我們將這幾本教材進行了簡單的劃分使用,培訓主要使用《教師培訓分冊》,教師自學主要使用教師法制常識分冊,而《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小學分冊主要是教師們用來了解和掌握各年級各學科的法制滲透點。通過這樣簡單的劃分,教師在工作中有針對性的進行使用。
三、教師的培訓方式、效果
在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培訓工作放在首位,因為這是一項全新的內(nèi)容,鑒于我鄉(xiāng)有教師近50人,并且學校分散的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了由中心校培訓學校領導,再有學校領導培訓本校教師的做法展開培訓工作。通過這種培訓模式,使我鄉(xiāng)全體教師都認識到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意義,滲透的方式、方法。并且所有任課教師都清楚自己擔任學科需要滲透的法制教育內(nèi)容。
四、學校實施情況
我鄉(xiāng)轄2個村級小學,通過檢查,學校都進行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滲透點涵蓋了小學所有學科,在學校的工作計劃中,明確了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來開展,教師的各類計劃、總結也對實施情況作了具體的陳述,尤其在教學的學科教案中,都體現(xiàn)了法制教育滲透點的具體內(nèi)容,課堂上進行了法制教育滲透。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若干問題,首先,教師們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運用得得心應手是一大難題,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如何在不影響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的情況對法制教育內(nèi)容的滲透做到恰當?shù)倪x擇時機、選擇內(nèi)容、有機滲透。并能使學生在法制教育的滲透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法制教育。
其次,打破了教師原來的教學節(jié)奏,老想著要留點時間來滲透法制教育內(nèi),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完不成,法制教育沒滲透好的尷尬局面,總而言之,如何在教學工作中處理好教學與滲透,教師們還一時適應不過來。
總之,一年來,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工作在有條不紊的展開,其中有收獲,有疑慮,有成功,又失敗。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內(nèi)容,我們將按上級要求,不折不扣的履行好我們的職責,繼續(xù)探索,加強研究,我想一定會將此項工作做得越來越好。
學校法制教育教學教師工作總結 篇2
我校根據(jù)《海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guī)定,結合我校實際,在各年級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全體教師能自覺地按照《法制宣傳條例》規(guī)定的“滲透點”,適時適度地滲透相關法制知識和法制理念的教育。近兩年來,學校法制教育工作成效得到更好的凸顯,教育依法治教的責任感更大的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有了不斷的增強,F(xiàn)將《思想品德》課落實法制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好教材,強化法制教育
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法律知識,如教材中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有關保護隱私、保護受教育權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內(nèi)容等。課本內(nèi)容緊貼學生實際和時代特點,選材豐富多彩,并且都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規(guī)律來編寫的,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接受。如《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內(nèi)容,涉及到七、八、九三個年級的學生,這就為我們切實利用思想品德課教學對學生進行進行知識鏈接式的法制教育,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使學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憲法和有關部門法的基本精神和規(guī)定提供了便利。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和法制教育的有機結合,只有將法制教育融入到品德學科教學中,才能避免把法律當標簽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怪相,才能真正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注重課堂體驗,落實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將法制教育融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豐富學生們的法律知識,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是思想品德教師的一個主要任務。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教育活動,在教育中育人。如參加法制講座和模擬法庭、法制圖片展、觀看法制教育光盤、法律知識競賽、失足青少年現(xiàn)身說法等等活動,讓學生在教育實踐中體驗法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維權的習慣,在潛移默化的感性教育中,觸發(fā)學生對知法、守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
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別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與教材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案例和材料,并把這些案例、材料制成電腦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以案說法。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法制教育產(chǎn)生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動學生學法的積極性,遵循“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通過思考、交流、體驗來理解法律知識、提升法律意識、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而且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三、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滲透法制教育
教育無小事,要想減少青少年犯罪首先就要從預防入手,讓他們懂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制意識,自覺地遠離罪惡。在學生日常管理實踐中,要善于抓住發(fā)生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小事,適時地利用板報、墻報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收集整理法律知識和案例資料,讓他們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提高法律意識。
如針對學生上課遲到、上課不注意聽講、不完成作業(yè)、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等現(xiàn)象,幫助學生分析這些問題的危害性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認清“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等錯誤認識的危害性。
學校法制教育教學教師工作總結 篇3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必須遵循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一、區(qū)分層次,繼續(xù)上好法制課。
根據(jù)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平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施教。小學階段側重法律常識的啟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從小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行為;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要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指導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法律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學,結合思想品德課、社會課和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環(huán)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知識;在社會品德及其他等學科教學,滲透《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知識。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通過宣講法律故事,進行典型案例審理等,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開展社區(qū)教育活動。要依靠居委會、村委會協(xié)助學校和家長做好所在區(qū)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并協(xié)助家長做好監(jiān)護工作,共同做好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jù)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shù)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學習后進的學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也是后進的,我們要求學校加強領導,成立轉化后進生工作指導小組,排出轉化后進生工作計劃,排出后進生名單,分析后進生現(xiàn)狀、原因、家庭情況、在校外交往人員,填寫后進生情況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