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表現個人總結600字(精選3篇)
師德表現個人總結600字 篇1
這一學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用“愛”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英語知識。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教育事業。時時以一個好教師的身份來約束自己,鞭策自己,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進步,得到提高,使自己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崗位競聘的需要。這半年通過每周一下午的教研學習,深刻剖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配合領導和語文數學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學海無涯,教無止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著我不斷學習。所以,除了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我還積極進行英語口語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養,使自己能夠更好的勝任自己的教師工作。結合六部教學法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英語課堂如何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學習其他英語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好的經驗、方法等。通過學習,讓自己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后教育教學要努力的方向。
師德表現個人總結600字 篇2
任職以來,一直從事初中計算機教學工作,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工作中,腳踏實地,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熱愛學生。既教書又育人,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宗旨”,既做學生的良師,又做學生的益友。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能給學生以正確的指導和幫助,只講奉獻,不講索取,默默無聞地做一名幕后英雄,把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做為自己的幸福。
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該同志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教材和相關的參考資料,孜孜不倦,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教學規律,認真備好上好每一堂課,針對每一堂中的重點難點,都精心準備了許多深入淺出的.問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吸吮知識的甘泉,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既學到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深受學生的歡迎。
師德表現個人總結600字 篇3
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保證,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總結過去,展望將來,對師德修養方面做了下面的總結:
一、思想認識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負的歷史寄托和責任。我清楚要成為優秀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修養,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文化水平。信息時代的教師一定要勤于學習,勇于創新,踏實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養出新世紀、新時期的新一代勞動者。
二、教書育人
1、加強學習,依法執教
首先,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其次,只有在平凡的崗位中踏踏實實的工作,默默無聞的付出。并自覺遵守《教師法》,以它為準則,時刻提醒自己要依法執教。這樣的人生才會過的充實有意義。
2、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以“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精神來指引我。在做好教具、認真備課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工作中本著“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的原則來設計活動,并做好記錄。
3、熱愛學生,和諧發展
以尊重孩子、熱愛孩子為出發點,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不體罰和變相體罰,使孩子們愉快茁壯地成長。
4、尊重家長,服務家長
家長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有力后盾,及時與家長溝通,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責、責備家長,并且在語言交流中,語氣平和、委婉、真誠、用誠意使家長信任我。
三、存在的不足
工作作風不夠扎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四、努力的方向
1、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緒、杜絕不良的行為。
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身。
3、要把師德師風建設常抓不懈,抓好抓落實,抓好四個"并重",即教書與育人并重,抓質量與抓素質提高并重,抓教育與抓管理并重,抓督察與抓獎懲并重;狠抓五大環節,即學習、反思、整改、落實、提高五個環節。
4、在教研組活動中,讓組內每一個教師都有暢談教育心得的機會,讓每一個教師都有獲得新知的機會;教學反思與探究,讓更多的教師尋找到了新的教學方向。
只要每位教師都負起應負的責任,遵循教師規章制度,多奉獻一點愛心,我們的教育事業,一切都將美好起來。我堅信只要承擔了我所能承擔的責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優秀的角色,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