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后進生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在本學期初,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初步擬定了一份學困生工作計劃,現學期已結束,為了更好地鞏固轉化成果,為下個學期的學困生工作提供理論基礎,現特將本學期的學困生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摸清班級學生情況,制定工作計劃
要想取得良好的轉化效果,首先得摸清班級學生情況,列出學困生名單,探找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方能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在開學初,我通過詢問學生、家長和任教教師及觀察方法,摸清班級學困生的情況,再與學困生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情況,以便于做到心中有數,萬事有個好開端。在了解了學困生的基本情況之后,我開始著手制定相關的轉化計劃,根據學困生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工作中的問題思索
學困生,追根究底,就是有著學習障礙的各類學生。要進行轉化工作,光有計劃是不夠的,還需要老師及各種力量的.有效輔導及督促,方能有實效,也避免流于形式化。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后進生轉化工作不只是班主任的事,也是作為語文教師的工作職責。老師的工作量比較大,不僅要教書,還有學校的各種工作,有時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這種時候,則需要家長的配合。但是在計劃的實施過程當中,我卻發現,有的家長,尤其是外地生家長,平時忙著工作,對于孩子是疏于管教,以致于只有孩子出了問題,才會與老師
聯系;有的家長文化程度較低,對于三年級的學生難以起到輔導作用,這也是造成學困生不能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學期,我轉化的主要工作放在我班的羅微、羅彤、陸顯蓮、盧天信、陸城城、羅夢清等12位學生身上。發動優秀學生與學困生形成結對子關系,剛開始的時候效果還不錯;轉化工作有一定的效果?墒菚r間一久,有的學困生就形成了依賴性,以致于學優生產生不良情緒。有的學優生競賽一多,忙著自己的學習,時間一久,也就照顧不上學困生,導致稍有進步的學困生又開始慢慢地落后,重回學困生的行列;這也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大難題。這需要我們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后進生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校按照松林鎮中心校教育工作要點和上級教研部門的工作安排認真開展教學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著力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加強學校教研制度建設,牢牢抓住校本教研,始終堅持教育創新,扎實開展適應新課程的學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改革,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教研作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實行精細化教學及教研管理,大力提高廣大教師的基本素質,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構建和諧教育,促進我校教育不斷發展。
一、穩步開展教研活動,全面提高教師執教水平。
1、更新教育教學思想。深入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認真開展有助于教法、學法等相關活動,分析研究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搜集并學習領會現代教育新理念,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
2、以教師為本,加強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培養。師資是育人之本,一所學校的優勢關鍵是要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為了提高全校青年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求青年教師發揚“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早日過好熟悉教材關、課堂教學關、班級管理關、教改科研關和教育評價關。鼓勵青年教師從教學到科研,從教書到育人,從工作到做人,從治教到帶班,全方位向老教師學習,同時要求老教師既要熱心傳幫帶,也要虛心向年輕教師學習,以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積極支持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優質課比賽。
二、強化和改革常規教學管理工作,使常規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
教學管理工作是教學的基礎,沒有規范的教學行為就沒有真正的教學質量。本學期學校更加嚴格執行《中南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把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做為教務處的工作重點,抓實抓細,使教師真正認識到只有一心撲在教學上。針對上學期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本學期的常規工作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及時性。包括教務處檢查的及時性與教師上交材料的及時性。首先教務處將大力貫徹實施隨查制度。檢查的內容包括:遲到、早退、拖堂、課堂紀律、教師儀表、體罰、教學語言等,對違規教師、違規項目與內容將及時公布并做好記錄。另一方面,教務處將認真控制教師上交各種材料的時間,除公出、公事、病假外,材料上交時間按要求不超過當周,每周上交的材料記錄在案,凡未完成的除在例會批評外還要扣除一定的量化計分,徹底改變拖拉、疲沓習慣。
2、規范性。教案、聽課筆記、教研記錄、作業設置批改按學校規定完成。教師務必按教師職業道德標準,規范完成教學任務,嚴禁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杜絕教師攆學生出課堂行為。不允許上課期間接打手機,嚴禁教師讓學生在學習時間為個人或辦公室干私事。
3、制度性。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規定的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課、校本課、信息技術課,嚴禁任何人利用任何借口進行占用。為了維護課表的嚴肅性、權威性,不準私自調課、讓課,特殊情況必須經教務處同意。教師病事假或公出提前報教務處進行代課申請,教師請假外出由教務處進行代課安排。
4、有效性。以課堂為載體,加強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努力實現本學期學校提出的目標。認真總結上學期期末考試的得失,從期末質量測試的“得”中總結成功的經驗;從期末測試的“失”中尋找原因,找出問題,深刻反思;縮小與全鎮同年級同學科間的差距。要認真研究每節課,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讓學生在接受的基礎上又要理解、運用,務必把每節課準備得充分又充分,尤其是新教師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認真學習、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明確本學段學習內容以及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有機地分解到每一個單元、每個課時,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知識、方法、技能等)的興趣程度和接受、掌握上的難易程度,了解學生中存在學習能力的差異,確定教學的的基準點,對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有因人而異的目標和要求。要研究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授課務必精益求精,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40分鐘的積極性,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發揮得最佳。要認真研究教材的特點,研究現在考試的題型,精心挑選每課時的練習,根據近年考試的題型導向、現有資料試題和本人的教學經驗,組織好每課時的練習,要重視教學的過程,只有一個嚴密的過程,才有一個理想的結果。當前特別要加強對學生作業有效性的研究。從選題→練習→批改這一過程作為反饋,從這一反饋過程中加強反思,反思教學,反思選題,反思學生。對學生作業一定要做到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切實提高訓練的有效性。要引導教師以“教好每個學生”為己任,重視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把學困生的預防和轉化工作作為教學管理的重點,切切實實地提高各年級的學科及格率。
三、端正教風,促進學風,不斷改進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1、抓教風、促學風。教師要以德服人,以學服人。每位教師都要認真按新課程標準把眼睛盯在質量上,功夫下在備課、教研上,點子出在課堂上,把當教學新秀、成為名師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課堂中教學要善于換位思考,善于把握角色的轉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學樂學,多思善問。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分層次教學,分層次留作業,使不同學生在課堂內外都有一定收獲。
2、加強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指導工作。學校明確提出以學困生轉化為突破口,努力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抓查補漏,全面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還要早日培養本班優秀學生、抓好臨界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更多更好人才早做準備。有針對性進行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探究,充分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指導活動,變學生接受性學習為主動性學習,苦學變為樂學,嚴防出現兩極過度分化。
3、做好單元測評工作和學期末、學年末教學質量檢測工作。復習時既摸清學生底子,又衡量施教者教學得失,研究課標教材,考試導向,應試技巧,檢測時應不斷改革考試內容和方法,突出運用、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考察,充分發揮考試的信息反饋與導向功能,正確運用質量檢測,指導師生對階段性教學進行反饋評價,使質量檢測工作適應新課程要求,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4、深入開展復習研究,搞好畢業班復習工作。結合我校實際,全面布置和扎實搞好畢業復習工作,實踐證明我們的工作開展是有實效的。
四、加強教研管理,促使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教研組織建設,進一步端正教研工作作風。首先學校內部建立健全教研結構,根據語數各科目特點,合理分組,選定責任心強的教師分別擔任語數教研組長。夯實各教研組的任務,明確職責,保證活動時間,提高活動效益,切實發揮教導處對教研工作的組織、指導、檢查、評價的職能作用。開展多層次的學科教研活動,教研組要成為適應新時期的教研組,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各種職能,進一步探討和明確教研組的工作重點和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行使教研組長的權力和義務。不僅在校內開展教研活動,還積極參加鎮級或以上級別的教研活動,使老師們通過一些校際活動擴大視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發揮教研組的職能作用。教研組是學校教務處的得力助手,是學校教學的智囊團。教研組要主動積極為學校教學獻計獻策,主動承擔應有的義務。要主動隨堂聽取組內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了解組內教師對學生的作業批改情況、輔導情況,對組內教師的進行業務指導,整體提高教研組的工作能力。
后進生教學工作總結 篇3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回顧過去,知不足而后進,對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主要工作,我校由潘校長親自抓教學,下設教務處和數學、語文教研組,領導機構的健全,做到事事有人抓,為我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教學常規落實扎實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班級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執行課程計劃,堅持按課程標上課,做到不擠、不占任何學科課時,尤其是音、體、美等不考學科的課時,更不能擠占。學校加強監督工作,對上課不準時進課堂、課上隨意離堂、任意拖堂的教師視情節在考核中減0。1—0。5分。
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按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備課、上課、進行作業批改。學校要求教師超前備課兩周,認真按達標課寫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學校每月對教師的備課、聽課記錄、作業批改進行一次檢查,做好記錄,將存在的問題反饋給本人,每學期綜合各月的檢查情況,評出一、二、三個等級,對在教學常規檢查中被評為一等的教師進行加分。
三、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我校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得出: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于教師
水平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
1、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我校在本學期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備課、普通話、電腦操作、撰寫課堂案例等業務的學習培訓,提高了教師的基本功。
2、我校在本學期對所有教師的課普聽了一遍,各年級教研組長及學科教師參加,評出一等課教師一名,二等課教師二名。并向上一級教研組織推薦。
3、我校繼續培養青年教師,培養出一名市級教學能手,兩名縣級教學能手。
4、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實驗,鼓勵教師寫教學論文,提倡教師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理論水平。我校的高俊民老師參加市優質課評選獲得二等獎。我校的楊國艷老師在《山東教育》上發表了兩則教育感悟,一篇論文。
寧津縣聾啞學校
20xx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