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后勤優秀工作總結(精選3篇)
學校的后勤優秀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后勤保障,物盡其用,杜絕浪費,教學所需原則下,加強后勤管理,強化服務意識,做好后勤保障,扎實穩妥地推進了各項工作的進程,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現做出總結如下:
一、抓好綜合管理 為學校的發展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必須服務于學校大局和各項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因此我們后勤工作人員都能從學校整體工作出發,主動配合領導做好學校的各項工作。財會管理方面:嚴把財務制度關,從學校大局出發,千方百計增收節資,避免浪費。在資金問題上可花可不花的錢堅決不花,非花不可的錢盡量少花,采購物品貨比三家,為學校節約每一分錢。在校產管理上,做到工作細心,認真負責。為了減輕一線教師的工作強度,開學初克服人員少事務多的問題,合理安排工作,從辦公室、教室的安排,到辦公桌、學生課桌的排放,及辦公用品的分發,加班加點做好,為按時開學提供了保障。我們雖然是年齡較大,但工作上從不怕臟怕累,從廁所的疏通,各種維修、物資搬運到分發,這些活兒,全是我們后勤人員共同努力去完成的。
二、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及安全預案
首先規范制定了后勤人員考核制度、公物損壞維修等制度。
為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和學校財產的安全,提高師生在遭遇重大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的應對能力,我們制定了緊急事故疏散預案、消防應急預案、學生活動安全應急預案等預案,并進行了相應的演練,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統一了思想。
總之,后勤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保障,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搞好搞活學校后勤工作,對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很多不足之處。
學校的后勤優秀工作總結 篇2
上半年通過學校領導的指示和領導,很好的完成了學校上半年的后勤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對于已經過去的上半年,學校后勤的工作無易于是滿意的。下面就將對學校后勤做上半年的工作總結:
首先,就是學校的衛生工作,上半年開學初,為了保證學生到達學校是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直接下達通知進行學校大掃除,學校的各個地方全部都進行了消毒,尤其是對校園里的下水道和教室衛生的處理,這些全部都進行了幾遍的大掃除,只希望學生到學校能安心學習,給予大家一個格外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大家一進入學校就能感受到學校的變化。這一項工作完成的較好,開學這樣搞了衛生,到后面的每月都會進行一次大掃除,很好的保證了上半年的工作。
行了維修和更換。這一半年里后勤大大小小維修設備多達件,保證了老師學生的上課和行走安全。
20xx年的上半年學校后勤的工作做的比較圓滿,但還是余留了不足的地方,所以學校的.后勤對于下半年的工作有很了下一步的計劃,希望能夠把沒有做好的工作做好,保證學校更好的運轉,讓老師和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后勤會爭取在下半年完成學校領導分配的任務的,一定讓大家覺得滿意。
學校的后勤優秀工作總結 篇3
一、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做好業務筆記,并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1、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的集體備課,有效課堂教學、嚴格要求自己,在聽課之后,會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2、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
我認為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確實掌握了很多,悟出了一些道理,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1、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于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并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培養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本學期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重點學習。加強通識研修,做到課前反思新舊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后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么目標,用了什么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