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監管工作總結(精選10篇)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1
一、加強領導,完善監管機制
我局按照都江堰市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應急預案和工作計劃,成立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局黨委書記、局長楊水源任領導小組組長,明確了責任人和責任科室,層層落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我局與市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按計劃、按部署穩步推進,生豬屠宰管理、酒類專賣管理及商務執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了工作制度,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健全了案件查處抄報制,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局的行政執法工作。
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今年來,我局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要求,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部門聯合執法等多種形式規范了食品經營環境,以節日市場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國慶”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并制定了方案,落實了措施。以農村和城市結合部、旅游沿線為重點區域,以生豬、酒類食品為重點內容,嚴厲打擊了注水豬肉、病害豬肉和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違法經營活動,出動執法人員480人次,車輛100臺次,共出動行政執法檢查90次,收繳假冒國家名優白酒680余瓶,下達整改通知書40份。通過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生豬屠宰市場、酒類流通秩序明顯好轉,確保了肉品和酒類食品安全。
三、強化監管,推進生豬產品質量溯源體系
(一) 加強對定點屠宰廠(場)的監管,督促屠宰企業完善和落實生豬購銷臺賬、屠宰加工、檢疫檢驗、消毒及安全等項制度。嚴厲打擊屠宰注水生豬、病死生豬以及出廠未經檢疫檢驗、未捆綁電子芯片的違法行為,為防止關閉屠宰點死灰復燃,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建立舉報投訴機制,受理舉報投訴2起,辦結率100%。
(二)按照《都江堰市生豬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制定了屠宰企業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協助企業購買了電腦、讀卡器、識別卡等設備,到企業進行指導培訓,七家屠宰企業全面開展了生豬產品溯源工作。
(三)完善屠宰企業制度,安排工作人員深入屠宰企業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規范運營,完善企業購銷臺賬;芯片登記情況;無害化處理登記記錄;屠宰廢水處理情況等各項制度。
(四)全面推進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成都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整合重組工作方案》(成辦發〔〕80號)文件要求,制定了《都江堰市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工作方案》,對我市現有的7家定點屠宰廠(場)進行整合重組并重新規劃布局,在20xx年底前整合重組至3家定點屠宰廠(場),全面提升我市生豬屠宰行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
四、加強酒類流通管理
根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提高行政效能,行政審批科,把酒類許可審批移交市政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經營戶快捷方便的x需求,今年辦理酒類產銷許可證300余件。九月份啟動全市x信息統計、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在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工作中,為保證批發、零售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可追溯性,規范了經營行為,全面實施了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隨附單制度實施率達98%以上。嚴厲查處了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以假充真、仿冒知名品牌等違法經營行為,共查處非法進口酒和假冒酒680余瓶。加強了社區、城鄉結合部、旅游沿線的酒類食品監督管理,酒類流通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市工商局工商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堅持將食品安全監管作為重點工作和常態工作來抓,由所長親自抓,分管副所長具體抓,全所職工履職盡責,常抓不懈,力求實效。
首先從統一職工思想認識著手,全所上下牢固樹立起“食品安全監管是工商第一要務”觀念,并將作風建設融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
其次是實行食品網格化監管,干部分鄉鎮包干,做到定員、定崗、定職、定責。每個鄉鎮或鄉場確定一名工商干部全面、專職負責該區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分片包干,從食品經營戶證照辦理、日常經營、票證索娶臺帳建立、食品質量等情況對該局域所有食品經營戶進行全方位監管,將職責落實到人,做到登記、監管、規范、清理、負責一體化。
第三是堅決落實“六查六看”和四制兩查工作機制。一是落實和完善工商食品監管臺帳,做到監管有記錄、有專人、有專職;二是發放特別印制的和,進一步宣傳建立食品進銷貨臺帳的要求、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檢查和督促經營戶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填寫粘貼式臺帳,并裝訂成冊;三是逐戶簽訂,明確食品經營者責任和義務;四是對綜合市場食品經營攤點逐戶登記造冊,監管和督促并行,做到監管有痕跡;五是普查和快速檢測重點抽查相結合,重點檢查飲料、兒童食品、豆干和腌臘制品等食品有無過期、變質、三無和含吊白塊、亞硝酸鹽、瘦肉精等問題,要求經營戶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六是查驗經營戶衛生許可證到期情況,敦促經營戶在期限內及時辦理,并做到亮證亮照經營;七是認真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專項工作,要求蛋糕店、鹵肉店等涉及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經營戶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各類添加劑,不得違法違規亂添加。
第四是因地制宜,五個統一,標準化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店”。目前,工商所已按照市局要求標準化、規范化打造了2戶監管欄、店招墻柱、亮證亮照、經營者承諾書、監督投訴電話等“五統一”的`食品安全示范店。
20xx年,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運行良好,轄區內未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和明顯的管理漏洞,得到了當地各鄉鎮黨委政府的認可和好評。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3
一、加強領導,完善監管機制
我局按照都江堰市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應急預案和工作計劃,成立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局黨委書記、局長楊水源任領導小組組長,明確了責任人和責任科室,層層落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我局與市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按計劃、按部署穩步推進,生豬屠宰管理、酒類專賣管理及商務執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了工作制度,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健全了案件查處抄報制,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局的行政執法工作。
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今年來,我局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要求,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部門聯合執法等多種形式規范了食品經營環境,以節日市場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國慶”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并制定了方案,落實了措施。以農村和城市結合部、旅游沿線為重點區域,以生豬、酒類食品為重點內容,嚴厲打擊了注水豬肉、病害豬肉和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違法經營活動,出動執法人員480人次,車輛100臺次,共出動行政執法檢查90次,收繳假冒國家名優白酒680余瓶,下達整改通知書40份。通過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生豬屠宰市場、酒類流通秩序明顯好轉,確保了肉品和酒類食品安全。
三、強化監管,推進生豬產品質量溯源體系
(一) 加強對定點屠宰廠(場)的監管,督促屠宰企業完善和落實生豬購銷臺賬、屠宰加工、檢疫檢驗、消毒及安全等項制度。嚴厲打擊屠宰注水生豬、病死生豬以及出廠未經檢疫檢驗、未捆綁電子芯片的違法行為,為防止關閉屠宰點死灰復燃,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建立舉報投訴機制,受理舉報投訴2起,辦結率100%。
(二)按照《都江堰市生豬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制定了屠宰企業可追溯體系實施方案,協助企業購買了電腦、讀卡器、識別卡等設備,到企業進行指導培訓,七家屠宰企業全面開展了生豬產品溯源工作。
(三)完善屠宰企業制度,安排工作人員深入屠宰企業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規范運營,完善企業購銷臺賬;芯片登記情況;無害化處理登記記錄;屠宰廢水處理情況等各項制度。
(四)全面推進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成都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整合重組工作方案》(成辦發〔〕80號)文件要求,制定了《都江堰市生豬屠宰企業整合重組工作方案》,對我市現有的7家定點屠宰廠(場)進行整合重組并重新規劃布局,在20xx年底前整合重組至3家定點屠宰廠(場),全面提升我市生豬屠宰行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
四、加強酒類流通管理
根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提高行政效能,行政審批科,把酒類許可審批移交市政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經營戶快捷方便的x需求,今年辦理酒類產銷許可證300余件。九月份啟動全市x信息統計、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在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工作中,為保證批發、零售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可追溯性,規范了經營行為,全面實施了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隨附單制度實施率達98%以上。嚴厲查處了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以假充真、仿冒知名品牌等違法經營行為,共查處非法進口酒和假冒酒680余瓶。加強了社區、城鄉結合部、旅游沿線的酒類食品監督管理,酒類流通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五、加大宣傳,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消費意識。
我局圍繞食品安全的總體部署,結合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積極開展了《生豬屠宰管理條例》、《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四川省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了全民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提高了我市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3.15”期間,我局精心組織人員在市區水文化廣場設立宣傳點,展出真、假名優酒和圖文并茂的知識宣傳欄,接待前來咨詢消費者300多人次,受理投訴案件2起,散發宣傳資料300余份,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按照《都江堰市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宣傳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以食品安全法實施主題,加強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普及了食品安全科學知識,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提高了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營造了災后重建期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繼續打擊私屠濫宰、屠宰注水豬、病害豬等違法行為;
(二)繼續貫徹落實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開展酒類市場專項整治,確保市民飲酒安全;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4
為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監管,確保公眾食品安全,xx鎮認真落實合食藥監發20xxx號《xx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合川區分局關于開展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保證xx鎮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現將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xx鎮轄區內無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僅有保健食品經營店4家,他們分別為:巨安達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藥品分公司第四門市,國泰大藥房福壽加盟店,麥克紅康藥房瑞康藥店,愛康診所。
今年我鎮對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共計出動執法人員x人次、執法車輛x余輛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店x家。通過現場檢查及抽驗x余次發現,x家經營店均正常營業,能夠提供供貨方資質和相應的購進票據,并建立了登記臺賬,未發現違法添加等情況。
二、工作集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保健食品安全責任。
1、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保健食品安全工作,切實履行職責,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建立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綜治辦主任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成員,從而保證全鎮保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序開展。
2、保健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二級監管系統,強化生產加工管理責任,嚴格落實“誰管理誰負責”的責任制度。鎮上配備了專職的監督員,各村配備了信息員,可實時掌握各村動態信息,第一時間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3、落實保健食品安全責任制。鎮政府分別與8個村、1個社區簽訂《保健食品安全責任書》和4家保健食品經營店簽訂《保健食品經營承諾書》,并進行公示,確保落實保健食品安全責任。
4、制定保健食品違法添加有獎舉報制度,發動社會監督力度,使我們能更好對保健食品市場進行監管。
(二)、加強日常監管,不斷凈化保健食品市場
堅持標本兼治、防打結合、分類監管、綜合治理的原則,在日常監管的基礎上狠抓重點品種、重點對象、重點區域和重要時段,深入開展保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加強保健食品環節整治,規范加工行為。以強化進貨索證為重點,全面建立保健食品進貨溯源制度。
2、加大村衛生室、保健品銷售點的監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基礎臺賬,對他們的主要銷售的物品、進貨渠道等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對其加大日常監管,給不安全行為無可乘之機。
(三)、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制度建設。
今年來,先后制定了保健食品監管員培訓制度、監管員月例會制度、重大安全事故查處制度及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有力推進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制度化推進工作。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安全意識
要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局面,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是關鍵。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宣傳平臺,有力組織中心衛生院、工商所、鎮綜治辦、司法所、xx派出所等部門的同志在全鎮群眾中普及保健食品安全意識和保健食品質量安全辨別知識,使保健食品安全知識深入人心。今年共開展大型保健食品知識講座x場次,懸掛x多幅橫幅,發放保健食品安全小冊子、宣傳畫等各種宣傳資料x多份。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保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部門的配合下,雖然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農民群眾對保健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存在麻痹大意現象;二是監管人員少、監管面大、任務重、監管人員業務水平不高(簡直就是外行管內行)和監管設備缺乏,給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帶來難度。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向社會發布市場保健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和公布檢測信息活動,宣傳保健食品科學知識,增強人民群眾防備保健食品安全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繼續加大加強保健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
(三)、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監管能力。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5
為加強對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監督和管理,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化妝品行為,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稽查隊認真組織,積極行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對全縣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現將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認真部署
根據上級有關要求,我隊迅速展開部署,成立了以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副局長張國文為組長,縣食品安全稽查隊隊長杜增兵為副組長、四個科室全體執法人員為成員的井陘縣保健食品、化妝品檢查工作小組。
二、明確責任,突出重點
四個科室按照各自區域劃分,以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為重點監管對象,嚴格對各自轄區內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進行摸底排查,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通過摸底調查,全縣共有保健食品經營單位23家,化妝品經營單位37家,無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企業。
三、專項整治,卓有成效
根據市食藥監局關于印發《保健食品化妝品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專項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和《保健食品化妝品違法添加專項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縣食品安全稽查隊于6月9日至8月30日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保健食品、化妝品專項檢查工作。重點檢查內容包括經營中的保健食品、化妝品的進貨渠道、產品資質、標簽說明書、索證制度落實情況、銷售臺賬等。通過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了我縣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督執法管理機制,逐步的規范了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戶在產品進購、銷售環節中存在的不辦證、不索證、虛假宣傳產品功效的現象,增強了生產經營者的法制觀念和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意識,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
此次活動共出動監督執法人員150人次,車輛41輛次,檢查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100余戶次,沒收不合格保健食品、化妝品67件(盒),立案5起,罰款8000元。
四、存在問題
(一)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索證意識淡薄。部分經營單位未索取所經營產品有效的衛生許可證、產品檢驗合格報告單的復印件等相關證件。有些經營戶根本無任何索證意識,有些經營戶有索證意識但嫌其手續繁瑣不愿意去索證。
(二)保健食品、化妝品標簽標識及說明書不規范。具體表現為:
1、有些宣傳特殊功效的保健食品、化妝品未辦理衛生部核準的特殊批準文號,卻進行特殊用途大肆宣傳。有些產品衛生許可證號經核實與該產品名稱不符。
2、擅自宣傳療效。諸如一天見效,三天祛痘等用語。
3、存在虛假夸大宣傳現象。
4、使用醫療術語,誤導消費者。
5、個別化妝品存在不規范標注。如“第二代”、“生發易”等。
五、工作建議
(一)加強宣傳,強化培訓。保健食品、化妝品存在的問題具有社會普遍性,是一個有待全社會關注的共性問題。積極對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戶宣傳培訓化妝品的相關法律法規、標簽標識有關規定,并提出具體要求,如:索取相關證件,建立檔案,上柜產品登記審查等。
(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加大監督覆蓋面。聯合工商、質檢等部門,嚴格監督購、銷環節,加強對無證經營戶、假冒商品的打擊力度。
(三)、提高監督人員素質,強化日常監督力度,建立長效衛生監管機制,目標明確,具體任務,落實到人。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6
我局自20xx年元月接管餐飲服務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以來,我們緊緊圍繞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目標和市局相關文件要求,克服了人員少、底子弱、裝備差、壓力大,工作量大、面廣、事多等重重困難,有條不紊的開展和推進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監管工作。現將我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工作情況
1、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化妝監管業務知識學習和培訓。為能迅速轉換工作角色,適應工作需要,快速掌握新法律、新規范、新的監管模式,盡快投入工作。我們采取集中學習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對涉及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學習培訓,使監管人員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辦事有尺,處事有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約。同時組織開展了對市局下發的相關文件、規章、制度進行學習、貫徹和領會。通過學習,進一步的.提高了全所監督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整體素質。
2、建立相關監管工作制度。為使各項工作盡快走向正規,依照職責,建立和完善了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督所工作規則、辦案流程、舉報處理規定、行政許可審批制度、許可審批流程等10項工作制度。
3、建立保健食品安全監管服務對象基本信息檔案。為能快速穩妥的推進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工作,科學制定監管計劃,合理優化監管資源,全面掌握監管服務對象的分布、基本信息數據等,確保監管網絡分布及信息數據的真實性,我局于5月組織人員對全縣所有的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將監管服務對象的基本信息檔案全面梳理和分類匯總。目前,全縣累計有保健食品經營單位424家,其中:縣城145家,鄉鎮279家。化妝品經營單位22家。
4、保健食品經營條件審查有序開展,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我們依照市局對保健食品經營條件審查的相關規定,對全縣保健食品經營條件再將進行了審查,對審查合格的發放了《保健食品經營條件審查意見書》286份。
5、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
(1)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為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的監管,大力整頓保健食品市場秩序,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在轄區內認真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共計檢查保健食品經營企業424家,批發企業12家,檢查保健食品品種66個,下達意見書126份。抽取保健食品樣品15個批次,已送重慶市藥檢所檢驗。全年共計出動執法人員665人次,執法車68臺次。
(2)開展化妝品專項整治。今年8月開始,我們轄區內22家化妝品經營單位所銷售的化妝品進行了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了各經營單位所銷售的化妝品產品的合法性;化妝品標識標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進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及進貨臺帳;化妝品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內;化妝品的儲存條件是否與標簽所標示的條件相一致;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化妝品的批準文號或備案號是否真實、有效;產品宣傳、店內宣傳是否存在虛假、宣稱預防、治療疾病功能等違規行為;是否有自制化妝品行為。
化妝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過程中,共出動執法人員128人次,車輛12臺次,檢查化妝品經營單位48家,檢查化妝品種數265種;對檢查中發現的化妝品違法經營情況進行了行政處罰,其中:當場行政處罰1件,罰款600元;立案調查1件,目前正在調查之中。
二、目前存在問題
1、監督執法人力資源緊缺,與監管服務對象及監管任務遠不相適應,以致監管工作顧此失彼,疲于應付,難以做到全面系統的監管。
2、經費短缺及監督執法裝備匱乏,與現有的監管要求不相適應,監管效率低下。
3、業務水平有待提高,以適應當前監管方式的轉變;
4、因現有配套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滯后以致有些工作無法開展,如:涉及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的相關配套法律法規。
三、下一步打算
1、完善和健全監督機制,做到現有監管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的監管。持續開展保健食品、打擊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
3、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著力提高監督員的業務水平。
4、加大對違法行為的監督檢查力度和處罰力度,規范經營行為。
5、進一步加強宣傳報道,增強全社會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知曉、認同和關注。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7
20xx年,我局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克服人員少、裝備差、點多面廣等重重困難,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有條不紊的開展和推進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機構設置
根據機構改革方案,我局設置了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股。主要職能是負責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監督實施保健食品、化妝品衛生標準和技術規范;監督檢查保健食品廣告;承擔保健食品、化妝品相關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收集、匯總、分析、上報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信息。做到了職能職責的平穩過渡和各項工作的無逢銜接。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學習和培訓。為了能迅速進入工作角色,快速掌握新的法律法規,在今后的保化監管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辦事有尺,處事有度,我局采取集中學習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對涉及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學習培訓。
(二)開展日常監管。為能快速穩妥的推進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工作,科學制定監管計劃,合理優化監管資源,全面掌握監管服務對象的分布、基本信息數據等,我局于3月組織人員對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進行了全面的摸底檢查。共檢查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125家,出動車輛32車次,出動執法人員186人次。
(三)開展保化產品專項檢查。今年分別開展了節日期間保化產品專項檢查、保化產品違法違規專項檢查、保化產品違法添加違規標識專項檢查、保化產品違法廣告專項檢查。全年保健食品立案2起,貨值0。1318萬元,罰款金額0。2636萬元。
三、措施及成效
一是加大宣傳普法力度,向社會大眾宣傳食品藥品監管單位的職能,宣傳保健食品、化妝品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消費者的判斷和維權能力。二是認真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建立經營對象、經營品種基本檔案。三是開展專項整治,依法加大查處力度,重點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四是建立誠信檔案,對有不良記錄的單位加大檢查頻次,對有安全隱患的產品,要公開曝光,建立召回制度。
通過監督檢查,一方面向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者宣傳了《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另一方面,推進了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企業健全和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幫助其進一步規范經營;保證了保化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四、存在問題
(一)由于我縣情況特殊,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數量多、分布廣,尤其是化妝品經營單位規模小,數量多,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總體素質偏低,不穩定、易轉產,給我們監督執法造成一定困難。
(二)執法人員少,對保健品、化妝品各項法律法規了解不夠,致使檢查工作不能順利的開展。
(三)現有配套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滯后,致使對存在問題的保健品、化妝品經營企業不能有效的打擊。
(四)保化產品市場退化,標簽、說明書不符合規定,有虛假夸大功效、宣傳有診療功能等,部分產品無批號或標注虛假的標識,使用偽造或盜用的批準文號。
五、工作建議
由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力量有限,加之,機構改革剛剛完成到位,宣傳力度不夠,根據我縣實際,建議如下:
(一)上級部門盡快出臺保健食品、化妝品相關法律、法規以便于更有效的開展監督執法工作。
(二)上級部門多組織執法人員進行保健品、化妝品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使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能很快的提升。
(三)對有問題的產品及時發現并向社會通報,建立完善的產品召回制度及問責制度。
六、20xx年工作重點
以“建立體系,抓好源頭,規范市場,提高能力”為主線,切實加強日常監管,積極探索長效監管機制,不斷提升保障水平,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一)繼續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保健品、化妝品市場專項調研建立相關企業的監管檔案,使全縣所有經營企業納入我局的監管范圍內。
(二)強化日常監管。按照省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各保健食品、化妝品專營店、兼營店,美容美發店等單位進行“格式化”監管。
(三)配合市局“剿患行動”,集中組織專項整治。著力整頓美容美發機構化妝品無批準文號(或無備案號)、購進渠道混亂、標簽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等違法行為。同時,依據“一規定兩辦法”(即:《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山西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管理辦法》、《山西省保健食品違規宣傳行為管理辦法》),嚴查重處保健食品化妝品違法違規行為。采取發布消費警示、張貼監管公告、新聞媒體曝光等多種形式,凈化保化品市場,維護消費者權益。
(四)對重點經營單位進行加強監管,對經營企業的違法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厲查處。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8
根據市局關于印發20xx年大連市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大食藥監辦發[20xx]7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流通環節監管的通知(大食藥監辦發[20xx]109號)的要求,我縣近期開展對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現總結如下:
1、我縣無化妝品生產企業;無保健食品生產企業。
2、本次檢查共出動16人次,出動車輛5臺次,檢查保健食品店15家,化妝品經營店10家,美容美發場所20家,洗浴場所5家。各經營單位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所經營的產品標注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產品標簽未標識宣傳療效、使用醫療術語和標注適應癥,特殊用途化妝品標示了批準文號,無銷售套用冒用批準文號(備案號)、違規標識和虛假夸大宣傳的產品。對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部分化妝品未索取廠家衛生許可證的行為下達了整改意見書。
今后將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加強對消費者化妝品標簽標識等相關常識的宣傳教育,引導科學理性消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9
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治理“餐桌污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局根據省、xx市工商局和xx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及部署,結合自身特點,于20xx年3月15日啟動流動檢測車,并相繼成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市場商品質量安全檢測點”,配備“流動檢測箱”,強化食品安全檢測,初步形成了以檢測中心為龍頭、市場檢測點和流動檢測箱為基礎、市場巡查檢測車為紐帶的“四位一體”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快速、有力地查處食品違法案件,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xx年5月15日,共檢測全市范圍內的農貿市場43個次,抽檢各類上市農副產品2947批次,總合格率為97.6,共處理不合格商品78個批次,計643.52公斤。具體做法如下:一、領導重視,夯實基礎。
一是黨委重視。分局領導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分析,充分認識到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推行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是工商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為此專門制定下發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關文件和工作方案,想方設法解決資金、人員等具體問題;并組織人員到蕭山等地學習取經,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確定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由分管副局長負責抓,業務科室具體抓,轄區工商所相互配合,以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進一步形成合力。
二是政府支持。分局主要領導多次向市委、市府主要領導進行專題匯報,提出具體工作設想,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撥60萬元資金,添置商品質量檢測車和相關設施,并把商品質量流動檢測工作列為“20xx年xx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3月15日以xx市政府的名義在文化廣場舉行了檢測車啟動儀式,副市長主持儀式,副書記在啟動儀式上講了話,并對檢測工作提出了要求,xx市長宣布檢測車正式啟動。由于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局流動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是夯實基礎。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對我局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從完善制度、建立機構、開展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做起,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1)完善制度、建立機構。制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工作的通知”,對全面開展快速定性檢測工作作出了統一部署;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檢測中心、檢測車、檢測點職責,制訂檢測車、檢測點等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管理。(2)抓好動員、明確職責。3月中旬我局組織召開了全市各市場主辦單位負責人,各工商所分管所長會議,組織學習了《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浙江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規則》及有關文件,通報了有關情況并進行了動員;請有關技術人員跟大家講解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大家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還與各市場主辦者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和“市場管理責任條款”,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并將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印制成宣傳資料,散發給各市場的經營戶。(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了提高各“檢測點”檢測員的業務素質,3-4月,我局先后舉辦了三期檢測員培訓班,對各“檢測點”的檢測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檢測員的業務水平,確保“檢測點”的檢測質量,真正使群眾吃上“放心菜”。由于基礎工作抓得實,流動檢測開展的比較順利,經營者普遍主動配合,很少發生矛盾。
二、建全體系,加大投入。
構建食品檢測體系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局按照省杭州市工商局的統一部署,大膽實踐,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檢測體系:
一是成立檢測中心。為統一協調全局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檢測
工作,我局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人員、職責,制定了相關制度,發揮檢測中心的統一協調作用,抓好檢測車、檢測箱、檢測點的規范運作。
二是啟動檢測車。分局于3月15日啟動檢測車,并以檢測車為突破口,強化食品市場監管,建全檢測制度、明確人員職責,完善檢測設施,著力解決經費、人員、設備等困難。為保證檢測工作的有序運作,檢測車配備1名工商干部、1名檢測員、1名駕駛員共3名人員;為提高檢測質量,加大投入,檢測車在配備相關儀器、設備的同時,專門配備了1臺手提電腦,實現辦公自動化;為規范運作,先后制訂了檢測車管理制度、檢測人員職責、檢測結果公示等6項制度和規定,明確了工作規程和人員職責,同時規范和完善了各類登記臺帳。
食品監管工作總結 篇10
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治理“餐桌污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為民辦實事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局根據省、_市工商局和_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及部署,結合自身特點,于20_年3月15日啟動流動檢測車,并相繼成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市場商品質量安全檢測點”,配備“流動檢測箱”,強化食品安全檢測,初步形成了以檢測中心為龍頭、市場檢測點和流動檢測箱為基礎、市場巡查檢測車為紐帶的“四位一體”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快速、有力地查處食品違法案件,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_年5月15日,共檢測全市范圍內的農貿市場43個次,抽檢各類上市農副產品2947批次,總合格率為97.6,共處理不合格商品78個批次,計643.52公斤。具體做法如下:一、領導重視,夯實基礎。
一是黨委重視。分局領導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分析,充分認識到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推行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是工商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為此專門制定下發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關文件和工作方案,想方設法解決資金、人員等具體問題;并組織人員到蕭山等地學習取經,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確定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由分管副局長負責抓,業務科室具體抓,轄區工商所相互配合,以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進一步形成合力。
二是政府支持。分局主要領導多次向市委、市府主要領導進行專題匯報,提出具體工作設想,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撥60萬元資金,添置商品質量檢測車和相關設施,并把商品質量流動檢測工作列為“20_年_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3月15日以_市政府的名義在文化廣場舉行了檢測車啟動儀式,_x副市長主持儀式,_x副書記在啟動儀式上講了話,并對檢測工作提出了要求,_市長宣布檢測車正式啟動。由于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局流動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是夯實基礎。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工作,對我局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從完善制度、建立機構、開展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做起,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1)完善制度、建立機構。制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工作的通知”,對全面開展快速定性檢測工作作出了統一部署;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檢測中心、檢測車、檢測點職責,制訂檢測車、檢測點等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管理。(2)抓好動員、明確職責。3月中旬我局組織召開了全市各市場主辦單位負責人,各工商所分管所長會議,組織學習了《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浙江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規則》及有關文件,通報了有關情況并進行了動員;請有關技術人員跟大家講解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高大家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還與各市場主辦者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和“市場管理責任條款”,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并將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印制成宣傳資料,散發給各市場的經營戶。(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了提高各“檢測點”檢測員的業務素質,3-4月,我局先后舉辦了三期檢測員培訓班,對各“檢測點”的檢測員進行了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檢測員的業務水平,確保“檢測點”的檢測質量,真正使群眾吃上“放心菜”。由于基礎工作抓得實,流動檢測開展的比較順利,經營者普遍主動配合,很少發生矛盾。
二、建全體系,加大投入。
構建食品檢測體系是新形勢下工商工作職能轉換、職能創新,促進市場監管到位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局按照省杭州市工商局的統一部署,大膽實踐,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檢測體系:
一是成立檢測中心。為統一協調全局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檢測
工作,我局成立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定性檢測中心”,明確了人員、職責,制定了相關制度,發揮檢測中心的統一協調作用,抓好檢測車、檢測箱、檢測點的規范運作。
二是啟動檢測車。分局于3月15日啟動檢測車,并以檢測車為突破口,強化食品市場監管,建全檢測制度、明確人員職責,完善檢測設施,著力解決經費、人員、設備等困難。為保證檢測工作的有序運作,檢測車配備1名工商干部、1名檢測員、1名駕駛員共3名人員;為提高檢測質量,加大投入,檢測車在配備相關儀器、設備的同時,專門配備了1臺手提電腦,實現辦公自動化;為規范運作,先后制訂了檢測車管理制度、檢測人員職責、檢測結果公示等6項制度和規定,明確了工作規程和人員職責,同時規范和完善了各類登記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