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精選12篇)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1
在xx年以來,我市按照省廳安排部署,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將近階段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局成立了以張工程師為組長,礦產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的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處理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切實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
二、出臺了應急預案及年度防治方案,提高反應能力。今年伊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組建了兩支應急小分隊,對發現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全面調查評估,編制了防災預案。以保證一旦出現重大險情能及時組織群眾安全轉移。同時,應急小分隊進入緊急狀態,按規定將現場調查上報,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做好減災工作,努力把災害降到最低程度。
三、開展地質災害檢查巡查,加強防治監督管理。我們對全市的地質災害監控點進行了全面檢查,明確了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范圍、重點防范期,設置了危險區警示標志,因地制宜地落實了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等,并將制作的《地質災害明白卡》發放到相關單位和群眾手中。加強了汛前對地質災害的發展變化、多發地段的防治監督管理。對在有可能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險的地帶上進行修路、建房、開礦取土等工程活動的,必須事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工程勘測工作,防止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
四、健全機制,強化督查,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做到責任到人,任務明確,措施有力,落到實處。對工作不力、失職、瀆職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責任追究,以確保汛期安全。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我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級相關部門有關防汛減災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的履職要求,重點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監測、預防工作,以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核心,始終把防災減災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有力保障全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發揚成效、彌補缺失現將我鎮20xx年來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如下:
一、主要內容
1.加強人員管理,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做到書記、鎮長不同時離開轄區,做好小時值班值守。
2.加強對地質災害區域的排查,按上級要求不定期對災害點位進行走訪監測管理,將排查出的異常情況進行記錄并上報。全鎮x個監測點位x名監測員,堅決做到事實監測預防。
3.鎮黨委、政府研究制定了《20xx年汛期地質災害工作方案》及《20xx年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一是與各村簽訂了地災目標責任書;二是進一步加強物資儲備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物資儲備情況及物資分類貼牌和出入庫臺賬的建立;三是成立應急搶險隊伍,明確隊伍的分工及職責,各村成立應急搶險民兵隊伍。
4.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信息處置和預警機制工作。
一是建立鎮村工作群(微信),接到重要天氣預報及氣象預警時及時通過電話及工作群傳到x各村,全鎮范圍做到互通有無;
二是收到上級重要批示文件時,及時做好了上傳下達的工作,確保傳達學習精準,增添措施有效、保障落實到位。
三是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實事求是詳細記錄值班人員去向、天氣、來文來電及處理落實等情況。
二、采取措施
(一)按照市國土資源局對我鎮x個監測點的分類定級,根據監測點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應急預案;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庚即認真組織應急演練,積極實施主動避險。
(二)截止目前(x月xx日-x月xx日止),主汛期以來臨,通過微信平臺傳達汛期及天氣進行預報轉發,我鎮為了安全度汛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xx處,較嚴重的有x處,已整改x處,發放宣傳手冊x余份,發放群眾防災避險明白卡份,豎立地質災害警示標志xx處。開展汛期安全排查以來,我鎮統共全面排查整治x處隱患點。
三、下一步計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鎮將繼續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安全度汛的各項規定,繼續深入開展排查整治工作,堅決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認真做好汛期值班值守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始終繃緊汛期地質災害工作這根弦,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3
入汛以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近期多次召開x鄉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會進行安排部署,根據x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各村、鄉屬各部門始終把地質災害防治和防汛減災工作作為“生命工程”來抓,未雨綢繆抓好災害隱患排查,堅決打好防災減災安全度汛這場硬仗。按照《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地質災害和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現將開展地質災害和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 強化組織領導。
各村、鄉屬各部門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鄉黨委要求和鄉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清了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和防汛減災形勢,自覺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履職盡責,保持再戰再勝、不勝不休的奮斗精神,迅速行動起來,開展地質災害和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查隱排險除患全覆蓋。x鄉全面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部門工作責任,黨委書記徐紅彬同志負總責,健全黨委政府齊抓共管、部門聯防聯動的組織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推進。鄉農業服務中心和鄉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負責做好隱患排查監督和指導工作,并迅速成立以鄉長都奎同志牽頭的排查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排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并結合本鄉各村實際,進一步細化落實工作舉措和保障措施。積極主動加強與村兩委調查排查單位的溝通街接,周密安排部署,抓好組織實施,確保責任到村、社、到具體責任人。
二、 科學組織部署。
堅決完成“防災減災、安全防汛是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的總體要求,求真務實,認真研判災害發展趨勢,科學制定防災對策措施方案。對災害隱患點的排查資料,均由排查人、排查單位負責人聯合簽名,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排查質量。切實強化排查單位責任落地,建立工作職責和問責追貴制度,確保排查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和調查成果準確真實可靠。充分利用LED宣傳屏、廣播、宣傳車、宣傳橫幅等方式加強宣傳動員,調動基層廣大干部群眾主動識災防災避災的積極性,廣泛發動村社群眾主動查險報災,提高排查工作效率和質量,排查中既盯住“老問題”,又注意找出發育生成的“新隱患”,全面加強“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不放過一個疑點、不錯過一個盲點、不留下一片空白區。各村、場鎮、集市、學校、醫院、群眾安置點等人群密集區,山洪災害易發區、x水庫、等重點部位。在排查工作中同步推進做好隱患點上的宣傳培訓工作,增強干部群眾臨災避險、自救互救的意識和實戰能力,進行防汛演練活動,確保發生災情險情時臨危不亂、快速有序安全撤離。
三、 細化防治措施。
各村、鄉屬各部門高度重視防汛減災各項保障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分類施策、科學防治的原則,建好隱患點清單,明確整改整治措施,實行隱患動態監管,健全信息報送制度。一是做好排查合賬,細化防治措施各村、鄉屬各部門對排查出的隱患點逐一登記造冊入庫,逐一完善防災預案,逐一落實責任單位和部門,逐一明確防災責任人、落實專職監測員。加強信息公開,逐一設立警示標識標牌,逐村逐社搞好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二是堅持邊排查邊整改、分類推進實施,對排查出的隱患點,逐一細化落實避讓、監測,治理等措施,及時消除隱惠,對險情緊道的,要第一時間組織受成脅人員疏微轉移,確保安全。需清淤的及時清淤,需加固的及時加固,確保發揮正常功效,對完成整改治理的,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健全聯防聯動和動態監管機制。健全完善鄉政府領導、部門、各村社協同聯動的防災機制,及時會商研判防災形勢和災情險情發展變化趨勢,強化對隱患點的動態監管,確保隨時掌控隱患險情。進一步明確隱患點責任邊界,確保責任清晰、目標舉措明確、整改落實測位。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4
今年入汛以來,我鎮在市政府的領導下,根據簡《x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地質災害和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鎮黨委及時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防汛、度汛工作,有效地防范和處置自然災害引起的各類事故,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現將我鎮具體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
通知下達后,我鎮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迅速將此事列入議事日程,并成立了x鎮地質災害和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親自擔任組長,對地質災害應急和防汛隱患排查工作統籌安排,領導小組成員還包括防洪防汛工作的分管領導、辦公室成員等。領導小組的建立,為開展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二、加強宣傳
為充分做好地質災害減災和防洪防汛工作,我們非常注重提高全鎮干部和群眾的防洪防汛意識。通知下發以來,我們就加強了宣傳《防洪法》的力度,從學好法、宣傳好法、落實好法等幾個方面來抓好《防洪法》的貫徹落實,加強防洪防汛、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把法律規范轉化為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提高了全民的依法防洪意識,有力地推進了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工作。
三、安全檢查
我鎮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和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后,我們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一支專門的隊伍,負責全鎮的安全檢查。在市級的統一領導下,我們主要開展了對水庫,各村的危險房屋的全面檢查活動,以及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繼續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等工作,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在問題解決在洪澇災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物資落實
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抓好物資儲備。通知下發以后,我們迅速對全鎮的`防汛物料進行了一次全面清點,對不足的部分及時補上,損壞變質的盡早更換。
五、河道、地質災害檢查
我們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防汛檢查隊伍,對全鎮的河道逐條過堂,地址災害易發點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都明確責任單位,限期處理,及時消除隱患和薄弱環節,對解決難度較大但影響地質災害減災和防洪安全的重要問題,采取了臨時保安措施。通過對全鎮河流、地質災害易發點的全面整治活動,河流得到了暢通,為引洪泄洪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20xx年的防汛防洪工作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是防洪防汛工作不遠遠沒有結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根據上級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及早動員,及早部署,層層檢查,狠抓落實,不松手不停步,常抓不懈,不折不扣地把防汛防洪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為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5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實行幾年以來,得到了廣大業主單位和評估單位的普遍認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不合理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各種損失,有力的推動了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進一步規范評估工作,更好的開展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結合國土資源部第29號令《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管理辦法》,提出如下要求,請各單位遵照執行。
一、從二〇XX年一月一日起,啟用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原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資質單位不允許再承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業務,如有發生,視為無證評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將按有關法規進行處罰。二、《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范》即將出臺,各評估單位要嚴格按照“規范”開展評估工作,特別嚴禁越級評估,由此造成的各種損失將由評估單位自行負責。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將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范》出臺后,我局將組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培訓,合格者將頒發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格證書,沒有證書的人員不允許參加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
甲級資質單位應不少于15人取得評估資格證書,乙級單位不少于10人,丙級單位不少于6人。
四、評估報告的審查暫由評估單位自行組織,條件成熟后交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認可的中介機構組織審查。評審專家組的產生要從“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評審專家庫”中抽選,并且同時要征得市國土局主管部門的同意。報告評審會要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建設項目甲、乙雙方同時參加。
一級報告的評審專家組不少于5人,二級報告不少于3人,三級報告不少于2人。
五、評審專家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按照《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范》對評估報告進行審查。專家不允許參加本單位或直接利害關系單位編寫的報告評審會。
六、評估范圍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執行,即“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應當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北京市地質災害易發區按照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編制的《北京市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20__年—20__年)執行。
七、跨行政區縣的評估報告和一、二級報告在市國土資源局備案,三級評估報告在各區縣國土資源分局備案。
備案材料包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備案登記表(不少于3份);地質災
害危險性評估報告(附光盤或磁盤);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專家評審意見;評估單位資質證書(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評估報告工作合同(原件)。
評估報告的備案情況,以及評估報告的質量將作為評估單位資質年檢、換證、升降級的重要依據。
八、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本著“從快從簡”的原則為建設單位和評估單位做好備案服務工作,以更好推動全市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為首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建設工作做貢獻。
九、本通知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關于落實國土資源部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京國土房管環[20__]659號)同時廢止。附件: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評審專家庫(略)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6
20xx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科學制定防治方案,嚴格落實防災責任,不斷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確保了轄區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實現我區地質災害“零傷亡”。
一、以“十有縣”建設為契機,完善群測群防體系。
在石拐區被國土資源部授予首批“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十有縣”稱號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鎮(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責任制,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巡查和檢查,一旦發現隱患點立即納入群測群防體系。已發現和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都有落實到人的監測員和行政責任人。
今年3月底前,我局工作人員對全區地質災害情況進行了徹底調查,重新確定了20xx年地質災害隱患點,并根據調查情況編制完成了20xx年度石拐區地質災害防治預案,經區政府審核后,正式發布。
汛期前,我局召開專題局務會,確定了汛期地質災害值班制度,從6月1日起,由局領導帶班,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我局工作人員定期對轄區內的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設立警示牌318塊,其中重要隱患點設立了水泥警示牌12塊。
二、加強新聞宣傳工作。
今年,利用“5.12”防災減災日和“6.25”土地日,在群眾中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預防知識,通過散發宣傳單、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發放明白卡等形式,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防災意識,提高預防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截止目前,共上報地質災害方面信息21篇。
三、加強氣象預警預報工作。
全市已率先在自治區范圍開展了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并多次在電視臺發布石拐區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我局采取手機短信、傳真、電話等多種形式,將氣象預警通知各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提前做好防災準備。
四、保障經費落實,提高人員水平。
今年,我局積極爭取區財政1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1月,我區邀請內蒙古地質環境監測院專家,對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人員及監測員進行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五到位”培訓,通過培訓,增強了基層防災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基層防災人員的防災能力。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7
柳河縣局五項措施啟動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日前,吉林省柳河縣國土資源局召開了20__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根據該縣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柳河縣的汛期將提前。為提早預防汛期地質災害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柳河縣國土資源局采取五項措施啟動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編制了《柳河縣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成立組織機構,應急小組,處理汛期突發事件;
二是該局列出地災排查時間表,汛期到來前在各鄉鎮國土所配合下,開展一次全面細致的地災隱患排查,消除隱患。 三是加強地質災害預防知識的普法宣傳,在排查過程中向機關、學校、群眾發放預防地災知識宣傳單,在全縣重點地災易發區域設立永久性警示牌;
四是建立地質災害隱患點日監測制度,汛期將24小時監測,責成專人負責做好監測記錄;
五是完善值班報告制度,汛期將安排全天值班,設立報告電話,及時將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情況向市國土局和縣政府報告。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8
根據百國土發【20xx】18號《關做好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我縣地質災害防汛工作。我局于4月8日至4月28日對本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排查和巡查。現將排查和巡查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 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工作情況
在去年地質災害普查的基礎上進行排查、巡查工作。4月8日至4月13日4天時間檢查邏沙鄉黨雄村堡上屯、全達村壩上屯、大寨屯、太坪村下打陽屯;4月14日至4月15日2天時間檢查了幼平鄉百中村豐全屯、邏西鄉打路村可類屯;4月18日檢查了甘田鎮板洪屯、河邊屯、竹山屯;4月19日檢查了同樂鎮央林村弄洋屯、刷把村白竹洞屯;4月20日檢查了同樂鎮九利村魯莽屯;4月21日檢查了新化鎮磨里村東拉屯、那福屯,皈里村百嶺屯;4月22日至25日4天時間檢查新化鎮中合村百中屯、皈里村庭王屯、磨里村福立屯、林立村小平屯、那社村那巖屯等。4月26日至28日檢查了花坪鎮岜木村里頭朝屯、南干村田彎屯等。上述地質災害點在檢查中均未發現有異常情況。對檢查的地質災害點
都有巡查記錄。落實防治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體系,落實隱患點監測員,設立地質災害隱患點警示牌10塊。
二、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機制
制定《樂業縣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報人民政府批準并發布實施。建立防治責任制,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狀8份。發放工作明白卡及避險明白卡88份。
三、 存在問題
我縣地環工作量大,點多面廣。交通不便。另一方面是人員少,沒有車輛,部分地災點排查、巡查不到位。
四、 下步工作打算
繼續對沒有排查、巡查的地質災害點進行全面排查、巡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完成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給的各項任務。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9
一、xx縣地災防治工作基本情況
xx縣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脆弱,地質災害隱患點多、線長、面廣,歷來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頻發。20xx年我縣經過汛前的巡排查,現有災害隱患點220個(不包含磨西、新興), 4.20 地震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2個,遍布全縣各鄉鎮,地理環境復雜,涉及群眾眾多。地質災害類型多樣,泥石流111處,滑坡45處,崩塌24處,不穩定斜坡39處,地面塌陷1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扎實安排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縣人民政府編制印發了《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御預案》,成立了xx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組成,設立了綜合協調、事故調查、現場搶救、治安防范、醫療救治、交通管理、善后處理和辦公室等搶險救援工作組。形成政府主導,國土部門組織協調抓落實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和機制,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0xx年5月27日,縣政府召開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專題安排部署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同時,縣政府落實了專項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普及知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防災意識
提高全民防災意識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縣國土資源局把加強防災宣傳、普及防災知識作為重點,20xx年3月19日,縣國土資源局組織了全縣各鄉鎮分管地災防治工作鄉鎮長和國土員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4月3日,縣國土資源局在德威鄉組織召開了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汛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會。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在橋廣場開展了宣傳日活動,通過對國土員、監測人員及廣大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以及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等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切實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思和自我防護意識,提高了全社會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創造了人人關心地質災害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堅持制度,落實措施,強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質災害隱患群測群防體系建設。20xx年3月縣國土資源局啟動了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的填制,并對各鄉鎮應急避險場所及撤離路線進行進一步落實,發放兩卡一表2萬余份,安裝制作地質災害隱患點標識標牌100個。
2、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汛前,縣國土資源局同各鄉鎮人民政府、全縣在建工程項目、礦山企業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細化。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動態巡查和災情(險情)速報制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親臨現場、靠前指揮,避免地質災害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
3、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根據省、州工作安排,縣國土資源局會同駐瀘汛期督導員,在汛前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同時各鄉鎮發動駐村干部、群眾及專職監測員隨時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逐一落實監測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對原有的監測人員進行核對排查和必要的調整,做到 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 。
4、嚴格落實汛期各項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等制度。
三、災后重建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情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我縣災后重建地質災害項目共分為九大類,建設資金共計2、0255億元。分別為州xx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州xx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州xx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州xx縣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州xx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州xx縣地質災害排危除險項目、州xx縣2處重點小流域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州xx縣2個重點城鎮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
(二)工作推進情況
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縣242處隱患點 兩卡一表 更新工作、監測責任人及監測人員復核及培訓工作,該項目已完成。
2、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共160戶(xx114戶、x46戶)。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戶(xx114戶、x18戶),其余28搬遷對象已承諾在主汛期來臨之前采取投親靠友等方式主動搬遷。
3、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根據縣政府統一安排,整合資金,在田壩新區與縣政務中心打捆建設。
4、應急排危項目。應急排危共計5處,包括瀘橋子村二組滑坡、瀘橋鎮押卓莊子村斗地溝泥石流、冷磧鎮和平村小藏避不穩定斜坡、興隆鎮和平村瓦板崖滑坡與田壩鄉木角村木角小溝泥石流共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xx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已全面完成3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勘察工作(該項目由州國土資源局實施)。
6、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根據評審情況,專家同意取消了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將對其余30處地質災害治理點(xx縣24處、含海螺溝6處)進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30個點分為六個標段開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抽簽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個點進場開工(不含海螺溝分局6個點),其余各點正抓緊開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待完成調查后進場施工。
7、州xx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該項工作將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啟動。
8、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重點城鎮綜合治理項目。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包括興隆溝小流域、潘溝小流域。重點城鎮綜合治理包括瀘橋鎮重點城鎮、田壩鄉重點城鎮。6月8日在州政務中心完成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機構比選工作,確定四川興誠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招標代理機構,力爭7月20日進場施工。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基層地質災害防治人員防災技能有待加強;全縣沒有從事地質工作的專業人員,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技術水平偏低。監測預警監控手段單一落后,缺乏有效技術支撐,嚴重影響防治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有待加強。部分群眾缺乏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避險知識和技能不足,自我保護和主動避讓意識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給國土部門防災監測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推進困難。一是項目征地、協調工作難度大;二是部分項目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導致無法施工,影響工程進度。
(四)基礎設施防災抗災能力弱,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難以抵御地質災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組織,繼續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災防治工作和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繼續依托專業力量加強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進一步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實施。嚴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進地災治理項目的實施,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強值守,建立地災快速應急機制。切實抓好地災防治值班工作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加強地災預測預報,確保上下信息暢通。
各位領導,在省、州國土資源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克服了 4.20 地震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巡查、隱患治理,做到了 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查、事事有人抓 ,實現了 平穩度汛、人員零傷亡 目標。今年我縣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更為嚴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復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防治工作任務將更加艱巨,困難挑戰客觀存在。我們將站在 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重于泰山 的高度,科學研判形勢,充分估計困難,周密制定措施,強力抓好落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防控,從單兵作戰轉向群防群治,從事后排危轉向源頭治理,牢牢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動權,努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 生命工程 ,加強地質災害動態調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實部門聯動防災責任、堅持果斷預防避讓機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長效防治,深入扎實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10
按照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國慶期間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畢節地區國土資源局《關于做好國慶期間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相關要求,請各鄉鎮國土資源所進一步加強國慶期間地質災害防控工作,高度重視,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國慶期間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現將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今年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遭受百年不遇的四季特大干旱和多次極端降雨后,防治工作變得相當復雜,形式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巨。在國慶期間,要加強防備,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單位重中之重,做到時時抓、處處防,要協助當地政府,共同做好應急人員、物資等準備,做好群眾的轉移避讓、臨時安置、應急處置等搶險救災工作,妥善安排好因災轉移群眾的生活。
二、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在防災減災中的模范帶頭作用,落實好節日期間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做好節日期間地質災害聯控聯防。全力保障廣大群眾過上一個吉祥、歡
樂的節日。
三、各鄉鎮國土資源所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節日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加大防范力度,安排好排查、巡查和督查工作。
四、各鄉鎮國土資源所要嚴格執行應急值班制度,單位領導和值班人員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時時刻刻做好處置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準備,一旦發生險情和災情,要保證行動迅速、對應有序、處置得力。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11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市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我鎮深入扎實地開展了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科學制定防治方案,嚴格落實防災責任,不斷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一、地質災害防治基本情況
我鎮地處黃土高原,是地質災害多發地,每年5—10月雨季屬重點檢測和防范期。我鎮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余處,主要分布于石井村,威脅農戶2戶、12人,型主要為滑坡、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崩塌。我鎮未發生一起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我鎮地災的基本情況,我鎮認真貫徹執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針,市鎮村三級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認真貫徹省、市會議精神和各項工作要求,將我鎮地災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我鎮歷來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一把手為組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人事變動及時調整充實了領導機構,確保地災防治工作高效開展。各村也相應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同時,在今年初,我鎮與市政府、各村簽訂了地災防治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各項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有效防范地質災害。
為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下發了《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召開工作會議,對全鎮地災防治工作進行早安排早部署,下發了防治方案和預案,充分做好動員工作。各村也結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級年度防治方案,群眾轉移方案。
(三) 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范警示工作,提高群眾防災意識。
為使地災防治宣傳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切實增強廣大群眾防災、避災、減災的意識。一是積極組織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參加培訓,一方面多次組織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到市國土局參加相關的培訓,另一方面我鎮也召開了全鎮地質災害責任人的培訓會,現場會及具體工作安排會等。通過培訓監測責任人、監測人掌握了監測方法和臨災預警方法,增強了群眾防災意識和識別地災的能力。二是發放各種宣傳資料到各村各戶。在汛期來臨之前,各村將兩種明白卡迅速發放到每戶群眾家中,并張貼在墻上,將宣傳畫張貼到地質災害易發區等地方,將包括地質災害基本情況、預警信號、轉移路線、避險地點等內容的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明白卡發放到所有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單位和群眾手中,同時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置了警示宣傳牌,劃定了危險區。發放了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手冊和張貼畫300余張;發放了地質災害監測記錄本40本,防災工作明白卡10份,防災避險明白卡5份。三是為了增強村民避災實戰能力,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我鎮按照全市地質災害應急要求認真貫徹和落實。
(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1、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管網絡。結合實際,鎮上成立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巡查組,在雨季進行流動巡查。鎮上還設立了專門值班電話,并已上報縣安監局,值班人員認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記錄和按時零匯報制度。各村根據本村的具體情況,落實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確定了14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對監測點每天進行監管巡查,根據地質災害發生類型設立警示牌,做好監測記錄。同時,保持信息暢通,及時將上級新的方法、措施傳達給一線工作人員,將一線工作人員的經驗傳播出去。
2、做好汛期災害應急調查準備,建立健全災情速報制,確保災情及時準確上報。村巡查人員定期和不定期進行隱患排查和危險區域巡查,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各監測點經監測有重大險情發生時,5分鐘內上報鎮政府,鎮政府立即采取應急防災減災措施,同時立即上報縣安監局。鎮應急指揮長及時趕赴現場,視情況啟動應急預案。
3、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制度。整個汛期,我鎮還建立了手機短信平臺,及時將氣象信息通過短消息的方式發送到各村監測人手機中,確保信息及時暢通,牢牢的把握地質災害預防的主動權。當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3-5級時,通過電話、短信等多種途徑告知各村監測責任人和監測人。
(五)認真做好地質災害再排查工作。
根據質災害《關于切實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我鎮于及時召開全鎮地質隱患再排查工作會,傳達了縣的會議精神,對排查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要求全鎮各村、企業迅速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后,我鎮各村、企業等立即對全鎮范圍所有可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地區進行了拉網式排查,重點是地質災害隱患點(2個)、地質災害危險區(房前屋后、溝口、低洼地帶)、施工工程(水、電、礦山)的排查,發放了《汛期地質災害再排查統計表》,及時做好再排查工作。通過再排查,截止目前,各村,企業已將再排查情況反饋給我鎮,再排查出中壩村和大楠村新增的隱患點,共兩處,已將隱患點上報縣安監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地質防治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我鎮將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總結 篇12
xx年以來,我市按照省廳安排部署,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將近階段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局成立了以張工程師為組長,礦產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的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處理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切實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
二、出臺了應急預案及年度防治方案,提高反應能力。今年伊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組建了兩支應急小分隊,對發現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全面調查評估,編制了防災預案。以保證一旦出現重大險情能及時組織群眾安全轉移。同時,應急小分隊進入緊急狀態,按規定將現場調查上報,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做好減災工作,努力把災害降到最低程度。
三、開展地質災害檢查巡查,加強防治監督管理。我們對全市的地質災害監控點進行了全面檢查,明確了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范圍、重點防范期,設置了危險區警示標志,因地制宜地落實了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等,并將制作的《地質災害明白卡》發放到相關單位和群眾手中。
加強了汛前對地質災害的發展變化、多發地段的防治監督管理。對在有可能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險的地帶上進行修路、建房、開礦取土等工程活動的,必須事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工程勘測工作,防止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
四、健全機制,強化督查,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做到責任到人,任務明確,措施有力,落到實處。對工作不力、失職、瀆職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責任追究,以確保汛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