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萌芽志愿者隊個人總結
展望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和產業狀態,二十一世紀的旅游必將以文化旅游為主導模式。民俗旅游是一種新型的、高層次的文化旅游類型,是文化旅游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民俗旅游與自然風光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并列成為我國旅游的三大支柱,必將成為未來旅游發展的主流。民俗旅游資源是旅游資源中極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是民俗旅游開發最主要的內容,是民俗旅游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個人覺得內蒙古政府應該好好抓住新時代下的產業升級時機,全力打造生態內蒙,文化內蒙,旅游內蒙,將呼倫貝爾這顆璀璨的明珠推向世界,讓它成為內蒙古文化產業的先頭羊,只有發展新型產業,內蒙古才能避免重蹈南方諸多省份環境污染的后路,才能更好的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產業化道路,也只有這樣才能留住一片藍天,守住一片綠土,對得起老祖宗留下的遺產。
對于如何開發新時代下的文化旅游產業這個是個常年被學長探討的問題,我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因而沒法給出答案,但是我們深知文化是旅游產品的靈魂,旅游產品的開發必須立足于人文旅游資源的深開發,挖掘其文化精髓,將文化的社會價值轉化為旅游產品的經濟價值。蒙兀文化,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資源是呼倫貝爾以及內蒙古乃至中國的重要文化旅游資源之一,應進行系統開發,實現其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蒙兀及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資源的系統開發有助于內蒙占乃至中國進一步拓展旅游市場、豐富中國文化旅游產品的種類、優化旅游產品結構,也有助于實現內蒙古構建文化大區的目標。
轉眼間為期半個月的草原行-廈門大學鷺萌芽志愿隊暑期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在內蒙古的這個夏天是最讓我懷念的時光,它給了我一個夢一樣的夏天,藍天,白云,草原,還有成群的牛羊猶如美麗的畫卷一般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我慶幸自己是廈門大學鷺萌芽團隊的一員,更慶幸擁有這么一群來自大江南北的好朋友,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如同大家庭一般度過了一段永生難忘的生活。可以說,“三下鄉”是我人生課堂中重要的一課,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更是我畢業后踏上社會的第一課,這次內蒙古之行正值我的大學畢業季,這給我的大學生涯里留下了激情的一筆,也為我四年的大學生活完美的畫上了一個句號,絢麗而精彩。
回想去年這個時候我們也是從湖南耒陽剛做完愛心活動不久,現在轉眼間就一年過去了,去年的愛灑湘江變成了今年的鷺萌芽,不同的人,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形式,但我們卻擁有相同的一個目的——公益!讓愛傳遍祖國大地!
曾經有人問過我們為什么你們在廈門卻非要選個這么遠的地方呢?也許每個人的想法和世界觀,價值觀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思維也不一樣,但是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我的答案是公益不在于距離,而在于人心,也許這么長的路途花費不少,但是這一路上我們傳播的理念卻永遠要高于我們的物質花費。說到這個疑問,令我想起來著名影視明星陳坤,他的西藏之行,最終他寫了一本書《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這本書里他闡述了他這個背包行走在西藏的行為是在傳遞一種正能量,一種精神的啟發和傳遞一種尋找純凈的內心世界的旅途,現在我們的鷺萌芽在內蒙古的“三下鄉”活動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遠千里一路過來為的就是在這個行走的過程中傳遞一種正能量,一種讓世人能夠切實切身感受到的正能量,一種公益就在身邊的感觸。因而我們毅然選擇了遠在祖國的北疆的呼倫貝爾草原,希望把我們公益的理念灑遍這片大草原,把正能量的精神像額爾古納河一般貫穿于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