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兼職總結(精選3篇)
做兼職總結 篇1
今年的社會實踐已經不是我第一次打工了。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北國超市打了一個月的工。
當時打完工后我就有了很多感觸,當時想寫下來,可是由于懶,最終這一想法沒有轉化成為行動。就在前幾天大掃除的時候,我突然從抽屜里翻出了一份打工報告來,這份報告是超市門店的左姐姐要求我寫的,可是不知后來是什么原因,她一直沒向我要。于是這份報告就留在了自己手里,現在看看都還是覺得是那么的受益匪淺。這份報告分為兩部分,一是我打工的感受,第二是我對北國超市的一些意見和建議。當然,對于大家來說,還是會對第一部分比較感興趣吧!我在北國打工的感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1.文憑只是一塊敲門磚。你可以在敲門的時候拿著這塊磚而洋洋自得,但是伱當進入著扇門后,就不要再把它當做是一種必勝的資本了。因為你會發現,進入這扇門后大家就又一樣了,甚至有文憑的比不上那些德高望重的。的確就是如此,相對于文憑來講,社會更看重的是資歷和經驗。
2.公司不是家。公司就是公司,它永遠也不會成為我們的家。因為維持公司運轉的是交易,是合同。只有當你可以給公司帶來利潤的時候,公司才會讓你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當你對公司沒有絲毫的利用價值,那么即使你對公司是十分忠誠、十分熱愛,我想最終還是會被公司“遺憾”的辭退。我說這點的目的并不是讓大家在工作上偷工減料。盡職盡責地工作是天經地義的,這就如同公司要發給工人工資一般。我的意思是,當大家不幸的被某家公司辭退的時候,不要覺得心寒。你要清楚的是,公司之所以辭退你,不是因為他們懷疑你的衷心,而是因為你對他們來講不再有利用價值了。在這里,希望那些過于投入工作并且過于信任公司的的人們有個心里準備。當然公司是自己的除外。
3.利益是維持同事關系的關鍵。這點其實類似于上面一點,只不過這點的范圍運用的更廣。在打工的時候我更是對這句話頗有感觸。其實我從來不認為被人利用是一種貶義的說法。我很同意哥哥說過的一句話:當你被人利用的時候,你就會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當沒有人利用你的時候,就說明伱是真的沒用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確實按照這一規律進行著。仔細想想,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想到你,這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呢?看來要想“朋友”遍天下的話,自己首先要有能力;換一個角度來說,有能力后就會有更多的“朋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是我在北國打工的一些感想。當時想想,覺得打工挺苦的:一天站8個小時,隨時接受攝像頭的監視,到了晚上還要叫賣。我從小到大都沒干過這活,開始叫賣時真覺得不好意思,可是一想到這是工作,也不得不照做,后來就漸漸適應了……
不過,通過這次打工經歷來看,在北國打工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和另一個小女孩這次決定嘗試一下給個體企業打工的滋味。于是我倆邊挨家挨戶的找。看到有招聘的店我們就進去問,絕大多數的店主一看到我們就會說一句話:“對不起,我們招長期的。”我們便不得不退出。出來后,我倆便很奇怪地打量著對方,說:“咱倆有那么像學生嗎?”仔細地和別的店mgnm員對比了一下,最終得出答案:“的確很像學生!”倆人相對一笑,接著下一家。現在想想,我們當時的心情很輕松,但偶爾大腦里會蹦出一個想法:“我畢業后會不會也是這個樣子呢?給買衣服的打工人家都覺得不適合。那念大學到底有什么用呢?”想了想覺得很郁悶,后來也就不想了。沒辦法,我沒辦法控制以后的事情,我能做好的只有現在。既然我選擇了讀大學,那么我現在的任務就是把大學讀好。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最終我們找到了一個給企業發傳單的工作,一天30元,每天工作6個小時。開始想想覺得挺簡單,但開始工作后才發現難度很大。那么冷的天氣,我們要在外站著,熱情地給別人發傳單。但是路人的反映,往往十分冷淡。更慘的是,我們要隨時接受老板的檢查,他要檢查我們是否認真工作了。通過這次打工,我們是深切地體會到了資本家的剝削本性啊!呵呵。不過,也確實有收獲,這次面對的人更加的社會化,并且沒有任何人的照顧是的這次的社會體驗更加真實了!最主要的是,我的臉皮是更加厚了,呵呵。
做兼職總結 篇2
本學期,我們小學片區二(都城片區)在縣教研室的正確領導和片區各鎮、縣教師工作室以及全體兼職教研員的積極配合下進行了三次大型的片區教研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基本按計劃如期開展的同時也略有調整。因為我縣于4月20—21日組織教師參加了廣東省第九屆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比賽活動,為了使片區教師深刻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努力提高片區數學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素養,分享廣東省第九屆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比賽的成果,所以我們片區根據教研室的指引對5月份的活動進行了調整,把原來的語文教研活動改為聯合楊麗芬教師工作室舉行數學匯報課活動。
本學期我們片區開展的各項教研活動既有兼職教研員的引領示范,又有支教老師的`幫扶,更有來自縣教師工作室和一線骨干教師的展示匯報,這些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縣教研室領導和片區學校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取得了以下效果:
1、為片區教師搭建了交流成長的平臺。
片區教研為教師搭建了交流、成長的平臺,改變了那種“各自打掃門前雪”的封閉、單干狀態,加強了交流合作,促進了共同發展。
2、聚焦課堂,促進了片區教師的專業成長。
代表片區上課的老師為上好研討課做了大量的準備,深入鉆研教材,熟悉課標理念,依據自己的教學特色廣泛搜集資料,精選圖片,積極咨詢學校團隊的教學設想,進行集體備課,集思廣益,認真制作課件,力爭把優質課呈現給大家,顯示了教師在教學方面新的探索、創新。既磨煉了授課老師,又促進了各校的骨干團隊。
在這個平臺上,片區教師通過看課,議課等多種教學交流進行相互對話、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營造了有利于教師學習、實踐、反思、研究的環境,促進了更多的教師實現角色轉換和專業成長。
3、片區各校每月輪流承辦教研活動,營造了成果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良好氛圍。
我們充分發揮兼職教研員、支教老師、縣教師工作室成員、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針對課堂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每月以研討課的形式圍繞不同的專題進行探究,逐一突破。達到了“交流借鑒、資源共享、互助提高”的目的。
4、加強了片區各校的溝通協作,團結和諧。
在開展活動中,片區各校共同溝通協調,為承辦好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成長而出謀劃策,
全力構建“溝通、協作、進取、共贏”的局面。片區學校之間,已經建立了友好關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5、促進了兼職教研員專業水平的提升。
兼職教研員在這些活動中全過程參與,經歷了活動的籌劃,活動過程的指導,活動中的主持、觀課、議課等一系列活動,既得到了磨煉,又得到了成長,積累了經驗。
存在不足
1、教研活動形式還欠多樣化,教研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兼職教研員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及時把教育教學中的點滴積累下來發表到博客分享。
3、還不能充分調動片區學科骨干教師參與到片區的教研活動中,離創新教研還有距離。
改進措施
1、創造性地開展片區教研工作,力求形式多樣,務求實效,做到以教研促課改,以教研促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每次活動力求專題化,不做無主題的活動研究。
2、加強片區教研的管理。注重教研質量,充分發揮片區教研平臺的合作交流作用,求真務實,避免片區教研趨向走形式,逐步實現片區教研資源互補、整合和共享,提高片區各校的教研教學水平,形成較濃厚的教科研氛圍,促進各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3、充分調動片區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教研活動真正轉化為教師內在的需求,能把片區教研作為促進自己專業思考、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4、明確每一位兼職教研員的職責,有計劃地給他們合理的分工,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承擔兼職教研工作,使活動有序開展。兼職教研員要及時積累教育教學經驗,讓兼職教研員養成勤研究、勤反思、勤寫作的良好習慣。
5、按照《xx縣XX年兼職教研員資金管理方案》合理支配教研資金,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使教研工作更有成效。
做兼職總結 篇3
為響應團委號召,河西學院赴古浪二墩完全小學義務支教團隊的八名同學在20xx年暑假開展了一次大學生支教活動。在短短的15天時間里,我們主要進行了支教和走訪村民兩大項目。只是我們第一次關注農村孩子教育問題和農村經濟問題。
此次活動的主載是支教,在此期間,我們還對二墩教育和經濟狀況做了了解。二墩地理位置相對還可以,交通相對便利,但缺乏人才,經濟相對落后,要發展農村經濟的確有一定的困難。我們也發現了這里要飯店沒飯店,要工廠沒工廠,所有經濟來源都靠種地與打工。大多數村民都未受過高等教育,只有個別是高中文化,所以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好教育,能考上好大學。于是,對我們的支教工作給予了本質上的支持。
在支教期間,我們始終堅持校領導的指導方針,以以人為本,幫助他人,鍛煉自己為主旨,盡心盡力完成任務。在7月18日正式開營,于8月3日完成了教學實踐任務。此次活動使我們學會了堅韌,學會了什么叫毅力,二墩小學將是我們人生中的驛站,它將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不斷奮斗,現將此次活動報告如下:
7月17日,實踐隊員全部就位,在當地校方的支持下,安排好了食宿問題(男生四人一間,女生四人一間,校方將食堂借用給我們)。在與當地校方溝通后,我們將教學重點放在數學和英語方面,并做了詳細教學計劃,一切準備工作就緒。
7月18日,在當地校領導的配合下,我們成功舉行了開營儀式。隨后,我們將一百個孩子分為了四個班(五年級六年級各兩個班),兩人負責一個班開展工作,也是與孩子們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彼此留下好的印象。當日早晨,我們就實踐目的及怎樣學習在各班進行第一次班會。班會中,氣氛活躍,使我們很快投入到他們的生中,也讓孩子對我們產生了好奇與向往,從而調動其積極性,彼此之間有了默契。下午,我們正式投入教學工作,并與其家長簽定了安全協議書,教學工作步入正軌。
開始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夠勝任,但我們精心備課,認真講解,盡力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理解,易懂。經過兩天后,我們各隊員就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及好的方法進行交流、研討。逐步完善。在此同時,我們發現了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的快,忘的快。此問題的根源在于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于是我們就學習經驗向孩子們傳授,讓他們慢慢適應,開始做筆記,我們也時時提醒,讓做筆記成為一種條件反射。
7月22日,是開營第五天,我們利用下午自習課時間組織孩子們進行了全校性衛生大掃除,那些孩子們不怕臟,不怕累,爭先恐后,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7月24日,院黨委副書記張曉舟在宣傳部長王德與團委書記褚建霞陪同下,對我們支教工作進行了視察。張書記對我們前期工作給予了肯定,并對下一階段主要工作做出要求,同時特別強調安全問題是此次活動成敗的首要,一定要狠抓安全問題。楮書記指出:并不是在十五天內讓孩子們學多少知識,而是教給他們一套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給他們新穎的東西。當晚,我們就院領導指示召開會議,對下一階段工作討論研究,并做出詳細計劃。
課余時間(晚飯后),各支教隊員兩人一組,分別在就近村民家進行走訪,深切的感受當地村民生活,與他們談論經濟收入及對下一代的期望,聽取他們對支教的看法及意見,在不足之處進一步改正,使支教活動一步步完善。
7月28日,支教活動已經完成了大半,下午,我們組織各班孩子進行課外活動,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一起互動,融入到了他們的世界。師生表演節目。有唱歌、跳舞,氣氛活躍,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他們的純真、樸實。
8月1日,支教工作進入尾聲,我們集合孩子們分兩個會場(五年級六年級各一個,四人負責一個會場)進行“放眼看世界”專題講座,主要以城市生活、大學生活對孩子們進行介紹。就社會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讓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向往城市的生活。并舉出一些名人及身邊的人的經歷,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樹立遠大理想,從小為實現理想而奮斗。
8月3日,實踐活動全面結束,各班與孩子們開展告別會。對校內進行徹底清掃,舉行閉營儀式。與當地校方進行財產交接,各支教隊員順利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