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職工的個人工作總結(精選3篇)
國土資源職工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1
(一)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
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抓住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吸取上一輪規劃實施的經驗教訓,著力兼顧基本農田保護、用地規模和各行業規劃的銜接。做到科學規劃、合理調控、保護、保障國土資源的科學利用。完成了《xx縣土地利用背景與戰略研究報告》等七個專題報告和《xx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四查清、四對照”工作報告》、《xx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報告》,及時上報省、市,并通過了上級驗收。為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開展做好前期準備。
(二)抓好項目用地報批、會審工作,為縣經濟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一是以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為中心,完成了工業園用地的農轉用報批,為縣經濟發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二是繼續抓好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的落實,印發了xx縣鎮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確保我縣耕地占補平衡、總量動態平衡;三是做好農村私人建房用地會審日常工作。
(三)全面加強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規范交易行為。
抓好土地有形市場建設,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建設。嚴格執行省廳《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建設的若干規定》,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礦業權交易機制,實現礦業權招拍掛出讓的根本性突破。
(四)加強征地管理,認真落實張德江三句“硬話”,堅決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利益。
1、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研究探索制訂征地安置補償方式,著力指導被征地農民轉產轉業,解決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為擴社會各界對征地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進一步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2、全面推進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實名支付制度和聽證制度。對沒有預存征地補償款的,一律不予受理征地報批。繼續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進一步糾正侵害農民利益問題的通知》精神,搞好我縣征地中侵害農民利益專項治理工作。在建立征地補償款實名支付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預存征地補償款制度、征地公告和聽證制度,全面建立了征地補償工作長效機制,防止發生新的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行為。
(五)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促進礦山依法有序開采。
1、重點抓好礦山整合工作。通過整頓和規范工作,一是基本遏制了無證非法開采、亂采濫挖行為;二是礦產資源開采的秩序明顯好轉;三是規范了礦山開采行為。達到了整頓方案中提出的“秩序良好、經營規范、安全高效”的目的。
2、加強礦山生產檢查工作。一是做好節日期間的礦山生產檢查工作,1—10月,會同有關部門共組織60多人次對全縣礦山進行生產檢查。二是對持證礦山和無證礦點在日常監控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確保無死角。同時抓好持證以采養治臨時采石場的檢查,對存在問題的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整改指令或責令停產等。三是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對重點礦山實行二個月檢查一次,建立檢查工作賬,把責任落實到個人,為礦山的生產安全打下較好的基礎。
3、認真抓好石礦場規范化開采、采石場關閉和復綠工作。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上關小、規模辦礦”的思路,嚴禁開辦年產10萬立方以下建筑用石料礦場,堅決取締規模小、經營粗放、嚴重破壞和污染環境的小礦山。目前我縣采石場數量已整合為9個,符合上級下達的控制數量要求,并且基本實現了臺階式開采。并按照市國土資源局及縣委的`部署,認真抓好全縣石礦場的復綠工作,復綠面積達100002,目前長勢良好。
4、做好礦山日常工作。一是完成了全縣礦山的年檢工作;二是依法依規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三是積極服務于招商引資工作。
(六)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落實監控責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認真編制了《xx縣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進入汛期以來,積極主動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確定了重要和較重要的地質災害防患點,落實好監測責任人。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好汛期的地質災害巡查,進一步完善群防監測體系,確保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得到及時勘查和治理。加宣傳力度,向各鎮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科普宣傳片》光盤、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畫,并向受險情威脅的農戶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小冊子、發放防災避險卡,落實了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在“珍珠”“碧利斯”“格美”臺風期間,由于充分做好了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取得了抗災的初步勝利。
(七)加執法監察力度,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1、加無證非法開采行為及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一是對全縣礦產資源禁采區、已關閉的無證礦點和無證非法開采易發區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監控,嚴格控制私挖濫采、無證開采鐵礦、建筑石、粘土、稀土礦等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發生。二是加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
2、繼續落實好國土資源動態巡查監控工作。以“預防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處相結合”為原則,重點加強對國省道沿線、城鄉結合部及基本農田范圍內農村宅基地的巡查監督,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把土地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國土資源職工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國土資源局在旗委、旗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國土資源局的總體部署,認真履行國土資源部門的職能職責,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圍繞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旗發展大局,積極融入和全面做好服務工作。
一是積極爭取,主動協調,全力做好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批工作。緊緊圍繞旗委、旗政府的“工業強旗”戰略,積極提供征地服務和用地保障,提前介入,主動參與,全程服務,先后為中電投風電項目、赤峰龍源風電項目、赤峰新勝風電項目、齊魯鉛鋅選廠、山川鉛鋅選廠、坤昌鉛鋅選廠、昆鋼雙強鉛冶煉廠、全寧路改造、305線改擴建等14個建設項目用地進行了組件報批和跟蹤服務,依法供地x公頃,確保了全旗重大產業項目和重點基礎設施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是依法依規做好西城區土地收儲工作,為西城區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完善征地程序,規范征地行為,提高征地工作透明度,與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對被征地農民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爭取他們對西城區建設的理解與支持,確保了西城區x畝征地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是切實加強資源資產化管理,全面落實建設用地招拍掛制度。全年共組織建設用地掛牌出讓四期,成功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x宗,出讓國有土地面積x平方米,獲取土地出讓金x萬元。
四是加強地價管理,積極開展城鎮基準地價更新工作。按相關文件要求,完成了全旗12個鄉蘇木鎮的城鎮基準地價更新工作,對基準地價的用地類型、使用年限、區域位置、容積率等制訂了細化標準。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做好耕地保護工作
依法依規審核審批項目用地。嚴格依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國家產業政策,審查審核項目用地條件和用地規模,依法按程序履行用地審批、報批手續。
認真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措施。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納入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國土資源所的目標管理,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對基本農田保護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單位落實整改。加強了對基本農田的動態監測和管理,及時掌握基本農田變化情況。由于管理嚴格,措施到位,基本農田保護率達到了100%。
進一步抓好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啟動和申報工作。一是抓好烏敦套海鎮二牌子村、高日罕蘇木黑魚泡子嘎查兩個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管理工作,這兩個項目建設總規模為1177.59公頃,總投資1934萬元;二是抓好已批準立項的白音套海蘇木達楞嘎查土地整理項目的施工準備工作,該項目建設規模1021.83公頃,批準預算資金1380萬元;三是完成了橋頭、五分地、烏敦套海三個土地整理項目的實地踏勘、規劃設計及申報工作,建設總規模2240公頃,預算總投資3670萬元。
(三)扎實開展地籍管理工作,大力夯實業務基礎。
一是建立健全土地登記程序、收費標準等制度,做好初始土地登記和變更土地登記工作。全年審核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1462本,其中租賃388宗,出讓20宗,轉讓897宗,劃撥157宗。發放集體土地使用證455本,發放他項權利證書(抵押)15本,“五荒”證12宗,下發用地批復123件。
二是扎實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成立了領導組織和工作機構,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作業隊伍,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農村土地權屬變更調查以及城鎮地籍調查工作。目前,全旗12個鄉蘇木鎮的外業調查工作已全部結束。
三是加強土地登記資料和其它地籍成果資料的的立卷歸檔工作,全年共收集新入檔案865卷,查缺補漏783卷。認真開展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工作,全年接受單位和個人公開查詢570余人次,出具證明材料186件。
(四)全面加強礦政管理,促進資源開發穩步發展。
一是加強礦業權管理。全年共受理采礦權申請46件,其中新設17件,延續22件,變更7件,收取采礦權價款x萬元,采礦權使用費x萬元;受理探礦權申請20件,其中新設1件,延續10件,變更9件。
二是全面開展儲量動態管理工作。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認真開展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礦業權實地核查、礦產資源儲量核查檢測工作。
三是認真開展“兩權”年檢工作。對全旗105家采礦企業和109個探礦權進行了年檢,年檢率達100%。并結合年檢工作,依法征收資源補償費47.19萬元。
四是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聘請中國地質大學就勃隆克地質遺跡申報自治區級地質公園進行論證。
五是扎實推進資源整合和礦產資源規劃修編工作。著力做好梧桐花鉛鋅礦區整合工作。目前,國土資源廳對整合后的礦區范圍已給予批復。重點做好礦產資源規劃修編工作,報請旗政府解決了所需經費,現己完成外業調查和地質資料搜集工作,文字和附圖的編制工作正在進行中。
國土資源職工的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
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抓住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吸取上一輪規劃實施的經驗教訓,著力兼顧基本農田保護、用地規模和各行業規劃的銜接。做到科學規劃、合理調控、保護、保障國土資源的科學利用。完成了《xx縣土地利用背景與戰略研究報告》等七個專題報告和《xx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四查清、四對照”工作報告》、《xx縣(1997~20__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報告》,及時上報省、市,并通過了上級驗收。為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開展做好前期準備。
(二)抓好項目用地報批、會審工作,為縣經濟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一是以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為中心,完成了工業園用地的農轉用報批,為縣經濟發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二是繼續抓好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的落實,印發了xx縣鎮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確保我縣耕地占補平衡、總量動態平衡;三是做好農村私人建房用地會審日常工作。
(三)全面加強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規范交易行為。
抓好土地有形市場建設,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建設。嚴格執行省廳《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建設的若干規定》,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礦業權交易機制,實現礦業權招拍掛出讓的根本性突破。
(四)加強征地管理,認真落實張德江三句“硬話”,堅決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利益。
1、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研究探索制訂征地安置補償方式,著力指導被征地農民轉產轉業,解決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為擴社會各界對征地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進一步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2、全面推進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實名支付制度和聽證制度。對沒有預存征地補償款的,一律不予受理征地報批。繼續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進一步糾正侵害農民利益問題的通知》精神,搞好我縣征地中侵害農民利益專項治理工作。在建立征地補償款實名支付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預存征地補償款制度、征地公告和聽證制度,全面建立了征地補償工作長效機制,防止發生新的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行為。
(五)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促進礦山依法有序開采。
1、重點抓好礦山整合工作。通過整頓和規范工作,一是基本遏制了無證非法開采、亂采濫挖行為;二是礦產資源開采的秩序明顯好轉;三是規范了礦山開采行為。達到了整頓方案中提出的“秩序良好、經營規范、安全高效”的目的。
2、加強礦山生產檢查工作。一是做好節日期間的礦山生產檢查工作,1—10月,會同有關部門共組織60多人次對全縣礦山進行生產檢查。二是對持證礦山和無證礦點在日常監控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確保無死角。同時抓好持證以采養治臨時采石場的檢查,對存在問題的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整改指令或責令停產等。三是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對重點礦山實行二個月檢查一次,建立檢查工作賬,把責任落實到個人,為礦山的生產安全打下較好的基礎。
3、認真抓好石礦場規范化開采、采石場關閉和復綠工作。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上關小、規模辦礦”的思路,嚴禁開辦年產10萬立方以下建筑用石料礦場,堅決取締規模小、經營粗放、嚴重破壞和污染環境的小礦山。目前我縣采石場數量已整合為9個,符合上級下達的控制數量要求,并且基本實現了臺階式開采。并按照市國土資源局及縣委的部署,認真抓好全縣石礦場的復綠工作,復綠面積達100002,目前長勢良好。
4、做好礦山日常工作。一是完成了全縣礦山的年檢工作;二是依法依規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三是積極服務于招商引資工作。
(六)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落實監控責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認真編制了《xx縣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進入汛期以來,積極主動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確定了重要和較重要的地質災害防患點,落實好監測責任人。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好汛期的地質災害巡查,進一步完善群防監測體系,確保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得到及時勘查和治理。加宣傳力度,向各鎮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科普宣傳片》光盤、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畫,并向受險情威脅的農戶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小冊子、發放防災避險卡,落實了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在“珍珠”“碧利斯”“格美”臺風期間,由于充分做好了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取得了抗災的初步勝利。
(七)加執法監察力度,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1、加無證非法開采行為及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一是對全縣礦產資源禁采區、已關閉的無證礦點和無證非法開采易發區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監控,嚴格控制私挖濫采、無證開采鐵礦、建筑石、粘土、稀土礦等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發生。二是加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
2、繼續落實好國土資源動態巡查監控工作。以“預防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處相結合”為原則,重點加強對國省道沿線、城鄉結合部及基本農田范圍內農村宅基地的巡查監督,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把土地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經巡查發現的土地違法案件有28宗,面積4479㎡,有效地預防和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