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市域治理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街道市域治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1
為深入貫徹學習全國農村基層黨委、黨支部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堅持黨領導、改革創新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建設幸福村居為線索,促進市區社會管理穩步發展。根據中央、省委和市委大力抓住基層部署,推進基層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的現代化,開展基層安全創建活動,基層管理提高市域社會管理現代化水平,從源頭上消除基層不穩定因素,解決基層矛盾問題,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市區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深入推進解決社會矛盾,維持基層和諧穩定。
1、深化矛盾調查解決工作,圍繞農業問題開展專業管理活動,堅持完善每月調查機制,實行工作臺帳,實行人、期限解決。
2.維護大眾合法權益,妥善解決土地管理、環境保護、農村黑惡勢力等大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打擊基層黑惡犯罪,調查處基層黨員干部失職、瀆職、農業違紀等損害大眾利益的行為。
3、加強穩定分析研究判斷,實行基礎穩定形勢的分析研究判斷,推進穩定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期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源頭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
4、切實解決歷史積累事件,對釘子事件骨事件實施事件一策,執行包裹事件領導和負責人,限期解決,認真總結發現共性問題,推進面對面問題的解決,依法推進訪問積累事件的解決,解決訪問積累事件和大眾的合理合法訴求,切實解決訪問問題
(二)深入推進農地問題整治,維護大眾合法權益。
5、解決被征收農民征收補償金,積極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開展自我調查,逐項實行整改,3年內全面完成清掃任務。
6.實行農村留地。建立歷史用地會計,以3年左右的時間為目標,基本上解決了城鎮剩馀用地的歷史債務。
7、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業管理。調查農村亂占、亂賣、亂租土地問題。
(三)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權益保護,規范農村三資管理。
8、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權工作,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尊重農民意愿,認真做好確認權工作。
9、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抓住農村產權流通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平臺系統應用開發、監督管理完善,規范運用。
(四)深入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一規范公共服務運行。
10、大力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一整合服務資源,建設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機構人員、場所招牌、流程內容、信息系統、經費保障五個統一。
20__年建設文化體育、衛生計劃、就業保障、食藥安全、警務治安、人口黨建、法律服務等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實現有機構、有品牌、有辦公場所、有辦公設備、有制度、有人員、有臺帳、有經費。
11、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活動。
(五)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領導核心地位。
12.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要塞作用。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職責,突出黨組織的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
13、規范村極組織運作,全面落實班級聯席會議制度和黨群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操作流程。
14、持續整頓弱松散組織,制定三年行動計劃(20__-20__),按比例調查整頓,形成常態化機制。
6)其他方面。
自立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將三零創立與市域社會管理相結合,堅持邊掃除邊治療邊創立。設立了專業的域社會管理辦公室、域社會管理領導小組和各項責任。
xx鎮位于郊區,根據市委的指導意見,結合工作實際,我鎮制定了十戶聯防、五級聯防、三村聯控的1053工作法。以十戶為單位,選擇政治素質高、工作認真負責、在大眾中有威望的黨員(或大眾)擔任網格長,積極發揮監視員宣傳員的作用,認真執行人防、物防措施。五級聯動執行。包鎮市領導、鎮干部、村兩委主干、網格長、家庭五個層次形成聯動機制。
包鎮市領導加強督促指導,鎮干部具體執行工作任務,村兩委主千直接著手,直接抓住,網格長發揮紐帶作用,暢通信息渠道。通過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可以迅速有效地發出指令,收集信息,解決問題,進一步形成聯動控制。通過村莊與村莊之間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團結合作,進一步加強工作合作現各項工作落實。
以黨建為核心,堅持以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和諧鄉村建設為主線,加強黨建領導,加強治安管理,加強清除黑暗,完善矛盾糾紛多樣化等措施,著力推進市區社會管理。
我鎮xx村為了更好地提高綜合管理服務水平,建設了300平方米的民間服務大廳,集中了辦公室、陽光作業,明確了農村整體的所有服務項目,值班,大大提高了服務水平,同時制定了詳細的管理制度,村民們做什么矛調委員會由支委主要負責,由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組成領導小組,村糾紛矛盾一般在基層得到很好的解決,多年來零訪問,綜合管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取得了令人高興的成績。
下一步,我鎮繼續推進市區社會管理工作,推進社會管理關口,重心下沉,力量下降,鞏固社會穩定基礎,提高基礎管理效能,不提交矛盾,不安全事故,不缺乏服務,全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街道市域治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2
根據《漢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漢源縣20xx年度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考核細則的通知》(漢人社發〔20xx〕25號)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現將我局20xx年度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我局高度重視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成立了由局長黃康任組長,副局長李成軍、李鷗任副組長,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局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協調工作機制,各項目股室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對所實施的項目工程及時開展自查自糾,確保舉報投訴渠道暢通,避免因拖欠農民工工資引發的群體性的事件。
二、全面落實農民工工資保障措施
一是安排相關股室工作人員,采用送法律法規上企業、現場講解宣傳、舉辦咨詢宣傳活動等方式,廣泛宣傳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要意義,在廣大農民工中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提高他們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營造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
二是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按照雅府發〔20xx〕39號文件規定,建設企業在建設單位辦理施工許可前,應當在項目實施地銀行設立“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將建設單位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的工程款中不低于15%的資金預存入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并向銀行書面承諾該賬戶資金只能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不得挪作他用。我局要求各施工單位按工程項目合同價的5%向指定的銀行專戶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后,方可進場施工。
三是推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按川人社辦發〔20xx〕180號規定,結合本部門實際全面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設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使用農民工工資卡等8項工作內容。督促各施工企業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職工花名冊、考勤記錄,建立健全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臺賬、工資支付臺賬,編制實名制工資支付表,切實實行兩款分離實、“一戶兩牌三表”等規定,對企業勞動用工、工資發放情況進行日常動態監督,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四是強化項目資金管理。為了不因工程款不能及時支付而影響農民工工資的發放,我局強化工程管理、確保工程款支付及時準確,按照合同約定,加強工程驗收和計量支付管理,加快工程款結算支付進度,加強對施工單位財務監管力度,督促及時清算支付材料款、設備租賃費、農民工工資等費用。對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企業,我局對其招投標資格、新開工項目施工許可等進行限制,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參加石漠化治理項目建設的資格。
三、加強監督檢查
在實際工作中,我局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檢查農民工工資發放問題:
一是在每次項目檢查過程中深入工地通過向項目實施地鄉(鎮)人民政府、村兩委會、及農民工調查了解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
二是在每期計量款支付前,施工單位提供民工工資發放花名冊并在當地鄉(鎮)政府公示欄公示,我單位對花名冊上面每個人進行電話核實并向他們公示舉報電話。
20xx年度我局嚴格按要求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按要求參加縣聯席會議,按時報送各類總結報表,本部門無農民工工資拖欠,無重大群體性的事件,自查無扣分。
街道市域治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3
今年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全面啟動,在這次全民參與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縣城管局首當齊沖,全局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當好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排頭兵,站在了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風口浪尖。3月26日,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城管局認真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治理目標,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著力凈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構建優美、整潔、有序的新馬邊。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縣城區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占道經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戶外廣告進一步規范,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一、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文明意識和遵守城市管理法規意識。
為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城管局積極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形式,提高廣大市民對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認識程度。一是安排專人負責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宣傳活動,在馬邊“三九”廣場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活動3次,發放遵紀守法、文明舉止溫馨提示卡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宣傳資料2萬余份,引導和教育群眾養成科學文明、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二是建立與市民溝通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堅持實行政務公開制度,將工作職責、行政許可、舉報電話等內容通過櫥窗、宣傳資料、網絡等形式面向社會公開。同時設立舉報電話,虛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對反饋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
通過強化宣傳和健全各項制度,使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提高了廣大群眾關心支持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自覺遵守城市管理法規的意識,為城管執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多措并舉,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衛生質量。
縣城管局嚴格落實清掃保潔責任區制度,督促重點地段,積極推進精細化管理,實行路段清掃保潔網格化管理,狠抓具體工作標準的落實,著力解決了道路“飄、漏、灑”等細節問題,清掃保潔質量有明顯改善。一是增添人員,強化管理。在全縣范圍內擇優招聘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衛生清掃保潔人員,保證了清掃保潔人員力量,并做到城區主街道全天候、無假日保潔。二是延長保潔時間,增加街道沖洗次數。從5月起,縣城區主街道沖洗降塵時間由每周二、四、六夜間沖洗街道、白天適時灑水降塵更改為每日白天、夜間都對城區主街道進行沖洗降塵,并適時進行灑水降溫。三是擴大清掃保潔面積,徹底整治衛生死角。縣城管局將城區清掃保潔延伸到城郊結合部的光明村、東光村、西城村等處,清掃保潔面積增加到18.7萬平方米,并重點對光明村、東光村、西城村等處的衛生死角進行了徹底的整治,共清除生活垃圾172余噸,清除建筑垃圾1520余噸,垃圾清運率和清運合格率達100%。落實公廁保潔制度,安排人員定期對公廁進行清掏并做好全日保潔工作,對垃圾場采用生物技術進行滅蠅除臭處理,減小了垃圾場對周邊環境的污染,效果明顯。
三、加強城管執法力度,狠抓整治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加強執法工作。縣城管局認真按照“坐商歸店、攤點歸區、農貿歸市”的要求,重點對跨門檻經營、亂設亂擺、占道經營等現象進行綜合治理,取締北門橋頭游動水果攤位、環城公園油炸攤點等各類占道和游動經營攤點523個,拆除亂搭設的雨篷1000多平方。同時,規范牲畜市場和雞鴨屠宰點,取締了張油坊村的牲畜屠宰點。二是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強化廣告設置管理。對全縣各類戶外廣告、標語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陳舊、殘缺、破損的各類戶外廣告、標語,及時督促業主進行更換和拆除。加強城市“牛皮癬”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城區亂寫、亂畫、亂張貼等不文明行為,投入資金3萬元,購買了一臺“小廣告”清理機,安排專人清除城區主要街道、公共設施及建筑物臨街墻體的亂噴涂、亂張貼的“牛皮癬”小廣告。共取締占道設置的燈箱廣告240個,清除跨街設置的條幅廣告190余幅,清理、規范和拆除破損戶外廣告牌45個,清理“牛皮癬”小廣告2余條。
四、突出抓好進“責任段”環境整治工作,當好環境治排頭兵。
在馬邊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責任段”活動中,縣城管局負責的責任區位于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鎮老城區片區第九責任區即西城河。西城河地處城鄉結合部,由于沿岸居住的居民隨意往河道傾倒垃圾,日積月累,原本清轍、美麗的西城河變成了垃圾溝,走在溝邊,隨處可見亂飛的蒼蠅,不時還吹來陣陣刺鼻的臭味。為有效治理西城河道,縣城管局租賃了一臺挖掘機對河道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除堅持每周四組織全局干部職工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外,還落實專人每天對該段進行清掃保潔。同時,加強與西城河沿岸村組的聯系,組織召開村民大會,發動群眾治理環境衛生,教育群眾不隨意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珍惜勞動成果。協助沿岸村組制定村規民約,通過治理,現在的西城河恢復了昔日的美麗、清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