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未成年工作總結(精選3篇)
關愛未成年工作總結 篇1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覺得這個保護法修訂的好。”近日,公司干部職工上下班,走過擺放在廠門口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展板時,紛紛點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根據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做好全省未成年人保護“六進”宣傳活動通知》要求,公司黨委高度重視,以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為主題,以強化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為主線,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活動,要求各級黨組織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關愛保護未成年人的決策部署,廣泛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凝聚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社會共識,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
活動中,公司黨委一方面要求工會工作部制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展板,懸掛宣傳橫幅,并擺放在廠區醒目位置,全面營造起了濃厚的普及宣傳氛圍。另一方面,要求宣傳部在微信公眾平開辟專欄,刊登推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律法規,進一步加深干部職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認識。
“我們將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企業關工委組織作用,建立健全企業職工未成年子女保護和關心關愛全社會未成年人常態常效工作機制,強化企業和家庭的共同責任,統籌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走深走實,切實守護好祖國的未來。”就下一步努力方向,工會工作部部長劉令遠表示將嚴格貫徹落實上級單位相關要求部署,切實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關愛未成年工作總結 篇2
學困生通常是指那些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學的學生。他們的速度比同學慢,需要更多的重復練習,花更長的時間做作業,進步比較慢。學困生常常不被老師和同學尊重,老師經常稱他們為“差生” 。事實上,他們并不是“差生”,只不過學得慢一點。許多學生不愿意跟他們一起學習或玩耍。因此,他們變得不喜歡學習,經常違反校規校紀,有時甚至逃學。
學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我認為有四大因素:
1、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生需要明確學習目的,學困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他們看不到自己在課堂里所學的東西與他們人生目標之間的聯系。
2、缺乏學好的信心,他們因為自己老是失敗而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備,心理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他們常常得不到同學的尊重。
3、沒有好的學習方法,許多學困生開始時學習雖努力,但效果不理想。許多學困生靦腆,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害怕丟臉,上課時總是默不作聲,閱讀時猜詞能力差,影響他們的閱讀速度,使學習成為一件苦差事。
4、部分家長對子女關心不夠,有些家長整天忙,對其子女的學習不聞不問。因此,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很快就對學習失去興趣。有些家長則是望子成龍,認為沒有比孩子能進重點大學更重要了,孩子們的心靈往往承受不起如此的重壓。
作為老師,幫助學困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做了以下措施:
1、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首先讓學困生看到他們在課堂里所學的東西與他們的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
2、幫助學困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學困生經常會覺得沮喪和絕望,我讓他們明白,人的一生會經歷挫折和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克服困難,會有成功的喜悅。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將會一事無成。
3、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學困生通常更自卑,因此他們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然而,他們卻受到了過多的責備甚至懲罰,因而失去了自信。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歧視他們,通過教師的幫助,一個自卑的學困生會變得聰明而有魅力,一個淘氣的學生會變得善良而樂于助人
4、幫助學困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5、采用“一幫一”的互助方式。為了改變學困生的現狀,逐步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我發動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學困生,并把學困生與學困生之間作比較,有進步的就表揚。總之,這樣一來,效果顯著,學困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成績也提高。
關愛未成年工作總結 篇3
為滿足廣大家長了解孩子成長心理,掌握科學教育方法的共同愿望,4月18日下午1:30,我校(常熟理工學院)在常熟市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聚焦家庭,暢談教育”周末零距離活動。此次活動由我校團委與常熟市圖書館聯合主辦,校學生會勤工助學家教中心和學習部承辦。家教中心特邀本校教育學專家王斌和齊曉東與各位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常熟電視臺、常熟日報、姑蘇晚報、虞城熱線對活動進行了現場報道。
齊教授作了題為《快樂教育》的報告,他提倡孩子快樂發展,作為家長,不應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去,關注孩子的發展需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探索思考。王教授告訴大家,孩子成長的三個必要條件即“營養、睡眠與適宜的運動”。孩子的成長要注意營養均衡,睡眠充足好,運動適宜,勞逸結合才能保證孩子學習精力充足,健康成長。
聽完講座,部分家長與兩位教授進行了現場交流,兩位教授針對家長的擔憂和困惑作出了解答。他們告訴家長,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成長,不要將自己對孩子的擔憂過分表現傳遞給孩子,要充分相信孩子,平等交流。同時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需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最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作息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家教是彌補孩子學習不足,提高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部分家長希望進一步了解我校的家教中心,因此校家教中心主任張希同學向在座的各位家長簡要介紹了我校家教中心的成立的原因、性質、作用以及教員的來源。校家教中心是校團委授權唯一非贏利性機構,是聯系有家教需求的家長與學校優秀教員的紐帶。校十佳教員的代表趙裕旭同學結合自己的家教經歷解除在座家長的疑惑,因為教員的優秀素質、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和非贏利的性質能夠保證優秀的教學質量。
這次活動讓我校品牌活動“周末零距離”走出校園,走進市民。活動豐富了常熟市圖書館開展的市民課堂活動,展示了我校家教中心的形象,讓廣大的常熟市民更加了解家教中心,同時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常熟市的家教市場,更好地服務常熟市民。